回覆列表
  • 1 # 追科技的風箏

    在聯想的經歷。1991年之後的柳傳志“貿工技”與倪光南的“技工貿”之爭,導致倪光南離開聯想只是晶片失敗的表象。從微觀看,聯想的能力支撐不了倪光南持續投入研發漢卡、規模越來越大,漢卡上一個型號賺不到錢、下一代又要上馬。從宏觀看,微軟、英特爾的處理器風頭正盛,聯想實力遠遜於兩家公司,還要從零起步自主研發晶片,柳傳志於倪光南都沒這個實力顛覆市場格局、甚至是以卵擊石。在方舟的經歷。離開聯想的2000年,倪光南受李德磊邀請,進入方舟專案做中國產CPU,雖然有政府支援,但是方舟專案問題很多,幾萬臺機器使用體驗差。從表面看,是倪光南主導專案技術不過關、使用者不接受。從根源上看,是方舟RISC處理器、Linux作業系統沒有形成生態,支撐不了推廣和研發的良性迴圈。Linux作業系統當時也沒有什麼市場,方舟專案此時進入,既要考慮技術,又要考慮生態,晶片業務比現在的華為還要艱鉅,基本上是很難完成的任務。市場節奏很重要。雷軍推出小米手機,正好是網際網路正盛的時候,羅永浩進入手機行業,已經是競爭的紅海。市場發展有自己的規律性,把握合適的機會進入,是非常重要的,快一步、慢一步,就會大不同。柳傳志當年確實做了市場調研,方舟專案有沒有充分調研確實是個疑問。激情、政策、補貼也許解決不了問題,晶片的發展需要順應趨勢、舉國支援、多線並進、全面試錯,一兩家支撐起來很難。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短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