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婚的羅拉
-
2 # 能改幾次名
首先“囉嗦”是貶義詞,不是好話,但是老人怎麼想的不知道,儘量勸;其次孩子再大些能聽懂好壞的,總被家人說囉嗦直接會影響孩子判斷,“好吧,那不囉嗦,我就不說了……”
-
3 # 有魚吃的小貓貓
雖然是奶奶的玩笑話,但孩子將來愛不愛說話這個真的有苗頭的,我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就一天亂喊個不停,等現在會說話了就是個小話癆,每天不停的說啊說,不過我倒是挺喜歡的。
-
4 # 沙棘莎
我閨女才話多呢。。。兩歲不到時帶出去玩,晚上七八點,回程路上同行大人小孩都睡著了,我都快困死了,她硬是說了一路。。。我閨蜜說她睡前我娃在說,她眯一覺醒了我娃還在說。。。現在六歲了,經常問我“媽媽我囉嗦嗎”
-
5 # qumingnana
你想想你婆婆都說你老公是個囉嗦的人了,那是她自己的兒子,兒子像娘估計你婆婆也是個囉嗦的人,現在說你兒子像你老公也是說話囉嗦的人,那是喜愛自己的孫子的表現,個人感覺沒什麼惡意,如果你不喜歡可以跟你老公說,讓你老公跟你婆婆說去
-
6 # 青月疏桐
很正常,逗孩子玩兒而已。就跟說“你這個小壞蛋”,“你這個小屁孩”,“你這個小臭小子”是一樣的道理。就是老人特別喜歡孩子,願意說一些表示疼愛的話。你想的太多了。
-
7 # 自在隨心不隨意
我覺得也不是什麼大事吧,我婆婆也經常會說我閨女哪兒哪兒像她爸,關鍵是我老公不怎麼好看,一說像她爸就哭,我倒是覺得沒什麼,要是哪兒都不像她爸才要出事呢
我閨女也是超級話嘮,從早上睜眼開始嘴巴不能停,不是說話就是吃東西,你不理她她就自己跟自己說,不知哪兒來那麼些話的。
我婆婆也會說我閨女話嘮囉嗦什麼的,我自己也會說,我媽還說我小時候就話多,這點可能隨我,我覺得這沒什麼吧。
你要是實在覺得不好,就好好跟婆婆說,讓她不要那麼說就是了,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沒必要鬧得太難看,相信你婆婆是愛孫子的,就是嘴碎了點。
多多包容吧,家和萬事興!㊗️好!
-
8 # 中了滾滾的毒
這是老人高興才這麼說的,其實是寵愛寵溺的表達,我侄女幾個月天天噠噠噠的嘴不停,我媽還說這是個小得吧嘴,話多,其實是喜歡,就像有時候說小丑妞,小胖妞,但心裡覺得誰家孩子都沒有我家孩子好看!
-
9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
兩個多月的嬰兒怎麼能和“囉嗦”這個詞掛上鉤呢?誰家裡有小寶寶,家人肯定巴不得天天逗孩子玩呢。而且多和小嬰兒說話,能鍛鍊孩子的大腦反應和眼睛追視能力,有助於孩子早點學會說話。讓你老公聽聽你婆婆說的話,讓他去和老人溝通,不喜歡哄孩子玩,就去忙點別的事,別給別人“潑冷水”,破壞別人的好心情,讓人生氣!
-
10 # 果皮麻麻帶娃記
我覺得是奶奶愛孩子的一種表達吧。比如我大寶從小也是好多話好囉嗦,從醒來開始除非睡著了,那嘴巴不會停。孩子爺爺奶奶還起了個外號“三不停”:手不停,腳不停,嘴巴不停。雖然嘴上那麼說,但每次看到小孩那樣,爺爺奶奶也很開心。我感覺這個稱呼裡還是有一種溺愛的成分在裡面的,就好像有時候我寶寶小時候尿褲子了,我會說是哪個小壞蛋尿尿不說的,我小孩還會說:是寶寶小壞蛋。所以我覺得沒啥。如果你實在接受不了奶奶那樣說孩子,你可以跟孩子奶奶溝通一下你的想法,或者讓你老公去溝通一下。
回覆列表
很正常吧。
這樣的人生多有趣呀。奶奶不都喜歡找些話題跟小寶寶聊嗎。大人在身邊隨口說些小閒話,逗寶寶和大人互動,對小寶寶都很有好處的。
我家就是因為沒有大人,爸爸也不愛說話,我一個人要說完別人全家四五個人說的話來補全這些損失。很累的。
所以,你有一個能幫你照顧孩子的婆婆,還有一個很愛說話有些叨叨的丈夫,現在還有了個很有意願說話的小寶寶在健康成長著。
你很幸福了。
至於你婆婆是什麼心理。
嗯,就是很正常的奶奶的心理,做奶奶的看到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又生了兒子,她心裡是很開心的。她喜歡捕捉這個第二重的生命身上那些和自己孕育的生命一樣的地方,比如話多。其實小寶寶性格開朗所以話多,並不是和他爸爸相像,而是嬰兒只要有人逗他他就會做出迴應。但奶奶喜歡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因為她心裡很歡喜呀。歡喜的人照顧孩子也會特別有動力。所以你應該高興才是。
你現在還在適應從女孩到媽媽的角色當中,對周圍人說的話,做的事都會更加敏感,這是一個過程。
和婆婆的相處,只要她有幫助你照顧寶寶,煮個飯洗個衣的就是很好的婆婆了,他們職場人愛說“抓大放小”,一樣的道理,多看到婆婆大處好處,對這些口頭禪小細節的不用太計較。她說寶寶像爸爸一樣囉嗦,你就答應就好啦。你就說對呀對呀,以後像爸爸一樣囉嗦。天天吵吵人,媽媽頭都被你們吵炸了,大家玩玩笑笑一天就過去了。人生如此,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