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的四季管理1簡介蝴蝶蘭為典型的熱帶附生蘭,栽培時要求根部通風良好,通常有兩種栽種方式,即盆栽和蛇木板栽。日前大規模生產主要用盆栽。無論用素燒盆還是塑膠盆,以多也盆為好,為了便於透氣宜用淺基質,均可用來盆栽蝴蝶蘭,並可生長良好。若完全用水苔盆栽,注意不可將水苔壓得過緊。需將浸透水的水苔用手把多餘的水擠幹,鬆散地包在蘭苗的根部,水苔的體積約為盆體積的1.3倍左右。然後將蘭苗和水苔輕壓後栽入盆中。因為水苔吸水量過大,若栽植太緊,往往容易引起根部腐爛。蛇木板即樹蕨板,長約30釐米,寬20釐米,將用水苔包好的蝴蝶蘭植株,用銅絲或尼龍絲固定在蛇木板上。管理得當,1個月左右新根開始生長。每7-10天施1次液體肥料。在熱帶地區家庭中少量栽種常用此法。北方空氣溫度低,就常噴水或或浸泡,或加大空氣溫度。蝴蝶蘭也可以用木框種植,透氣、透水較好,還可以懸吊在空中,別有情趣。北方應注意保溼。待栽培基質乾燥後,將木框浸泡在水中代替一般的澆水。2、換盆與移植蝴蝶蘭的單株壽命可達成5-15年。以水苔為主的盆栽基質可維持1年,每年換盆1次。換盆在栽培管理中很重要,否則由於栽培基質老化、水苔腐爛,透氣變差,致使根系往盆外生長,嚴重時引起根系腐爛,植株生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3、溫度日前,大量栽培的蝴蝶蘭優良品種,主要是用原產熱帶地區的原種雜交培育出來的,栽培中對溫度要求比較高。最適的栽培溫度為白天25-28 ,夜間18-20 ,細苗可以提高到23 左右。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蝴蝶蘭幾乎全年都可處於生長狀態。從試管中移出的幼苗1年半至2年即可開花。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於15 時則停止生長。在15 以下,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植株本身的生理怕缺水,老葉變黃而脫落,或葉片上出現壞死性黑斑,爾後脫落,再久則全株葉片脫光,植株死亡。由於蝴蝶蘭一般採用溫室栽培,其具有的供暖系統、降溫系統可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 ,夜間在18-20 ,這樣蝴蝶蘭就能夠生長得很好。4、光線和遮蔭栽培蝴蝶蘭切忌強光照射,應當給予良好的遮蔭。蝴蝶蘭的葉片雖然又寬大,又肥厚,葉片貯存有豐富水分,但葉表的角質層和抗乾旱結構比較差,不如卡特蘭或石斛類。所以一旦遇到Sunny直射,水分喪失較快,水分補充不及時,葉片很容易被灼傷,出現日灼病。當然光線太弱,植株生長纖弱,也容易得病。開花植株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萬-3萬勒克斯,幼苗可在1萬勒克斯左右。因此,需根據栽培環境的光照強度進行不同的遮光處理。現在遮光通常使用遮光網,可在不同時期選用不同遮光率的遮光網或採用一層到兩層遮光網。5、溼度一般來說,蝴蝶蘭的根部忌積水,喜通風和乾燥。如果水分過多,容易引起的腐爛。通常澆水後5-6小時盆內仍十分水溼,就會引起根部腐爛。蝴蝶蘭的原生地溼度均比較大,故栽培好蝴蝶蘭必須創造空氣溫度大的環境。全年均應保持高的相對溼度(70-80%)。溫度低於18 時要降低空氣溫度,溫度太高易引起病害。注意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6、通風蝴蝶蘭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忌悶熱,通風不良易引起腐爛,且生長不好,同時導致病害的發生。因此在栽培蝴蝶蘭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溫室內的通風。蝴蝶蘭的四季栽培管理二、蝴蝶蘭的四季管理春季的管理春天是蝴蝶蘭的開花期,如果要使蝴蝶蘭在冬天開花,溫度必須保持在15 以上,否則只能在春天開花。開花時,花朵自下而上按順序開放,但若遇到連續低溫,則只能開放數朵即停止。此季花株的新葉新根尚未長出,與冬季的形態相同。栽培場所蝴蝶蘭不喜歡強烈的日照,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自早春起即應架設一層遮光網遮蔭,遮光率約為50-60%。如果溫室玻璃的內側貼有塑膠布,春天中期再架設遮光網也不遲。澆水春天是蘭根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因此當水苔、樹皮等植材表面呈現乾燥時,就要及時補水。蝴蝶蘭的根與其他草花類不同,不喜歡長期浸水,必須等到植材表面完全乾燥後再澆水,或改以表面噴霧方式來澆水,這樣做不但不會傷及蘭株,而且更有助於提高溫度,幫助其蓬勃生長。由於此季節的夜溫較低,葉心若有積水,則容易腐爛,因此晚上澆水不要讓葉心有積水。肥料一般春天只施1000倍的液體肥料,但開花時期則不施肥。在花期後,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施用液體肥料,每週一次。當春末新葉長出後,使用油渣和骨粉混合而成的固體有機肥,需少量。如果過早施用固體有機肥料,反而容易傷根。病蟲害防治春季預防腐病的發生,應定期噴灑殺菌劑,同時要注意蛞蝓對根的危害。換盆蝴蝶蘭為單莖性蘭,幾乎不長子株,所以不用進行分株,換盆即可。對下葉掉落的蘭株、生長衰退的蘭株,或是植材已老舊的蘭株均需換盆。通常2-3年換盆一次,最適當的時期就是當開花終了,新根開始長出的晚春到初夏這段時間。開始換盆時,應該對蝴蝶蘭苗進行一些前期處理,即在換盆前一個星期左右停止施肥、灌水,使介質儘量保持乾爽,但不能讓介質完全乾燥,蘭苗脫水介質的幹度大約在七八成之間為宜。換盆時,新鮮水苔要經過一定時間浸泡或消毒,脫水至八成幹後,方能用換盆操作,且不易傷根。換盆時,首先沿盆子周圍捏兒下,使根和盆壁脫離,然後用手指從盆底擠壓,同時往植株的苗基部,輕輕一用力,便能將植株完好地拔出,根也很少會斷。將舊的植材去除,但不要傷及根部。舊的莖和老根也要加以整理切除。為了使排水良好,可在盆底部放置1/3的塑膠泡沫塊,以利排水。接著用水苔將塑膠泡沫塊包起放在蘭根下,將根平均攤開種入盆中,覆以鬆軟始終的水苔,注意不可包裹的過緊,大約是能在上盆壓緊後,會使植株東倒西歪。水苔以七成緊為佳,即用手捏盆,不感費力,用手壓水苔,還能往下再擠壓,這樣的程度有利於管理和根系的生長。換盆後半個月內,要放置在溫度高的半陰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一次殺菌劑,劑量大一點,大約一星期後,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一次,以後進行正常化管理。夏季的管理當平均溫度到達18 以上時,蝴蝶蘭生長活動最旺盛,因此夏季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蝴蝶蘭是由蘭株的中央長出新葉,因此要進常觀察是否長出新葉,這與肥料施放地時期有很大的關係。栽培場所由於蝴蝶蘭自生於沒有強光照射的環境中,不喜歡強烈的Sunny,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要使兩層遮光網遮蔭,遮光率約為70-80%。夏季由於高溼,放在溫室栽培時要特別注意通風換氣,可使用抽風機來幫助空氣的流通。蝴蝶蘭性喜白天高溫、夜間溫度下降的生長環境。注意在夏天的夜晚溫室內不要過於悶熱,否則容易造成蘭株變弱。澆水夏季高溫,葉片上不可凝聚水分,以避免造成葉灼。盛夏時容易造成乾燥,只要植材表面一干,即要澆水,以助蘭株生長。有時實施葉面噴霧,可提高溫度。即使是用同樣大小的盆缽種植,但每盆的葉片 數和根量也有不同,故澆水時要根據具體情況一盆一盆個別澆水。肥料夏季是蝴蝶蘭的長生期,千萬不可忽略肥料的施用。應使用稍薄的液體肥(1500-2000倍)每週一次。病蟲害防治蝴蝶蘭喜歡微風吹動,稍微悶熱即會患軟腐和黑點病,因此本季要定期噴灑殺菌劑加以預防。噴灑時期以新葉開始生長時為最佳。是否長出新葉與肥料施放的時期有很大的關係。秋季管理蝴蝶蘭由於遲至春天才開始生長,所以其生長休止期也較遲。一般洋蘭到10月左右即開始停止生長,但此時蝴蝶蘭仍會長出新根和新葉,直到晚秋才會停止生長。栽培場所秋天和夏天不同,不但日照量少而且很短,如果仍以兩層遮光網遮蔭則顯太暗。因此中秋以後取下一層,遮光率降至50-60%為宜。澆水秋天比較乾燥,植株澆水後也很容易乾枯,為了持續生長活動,仍需充足的水分,但每次不可給予太多。如果兼用葉面噴霧,對蘭株更有幫助。利用水苔或樹皮種植時,其乾燥的程度差異很大,因此要特別注意種植材料的情況而給予適當澆水。肥料繼續使用液體肥料1000倍,每週一次,直到10月上旬為止,生長較慢的品種,可延續施到10月底,但不呆過遲,過遲會減少開花,並延遲開花的時間。病蟲害防治初夏生長的嫩葉和花芽容易被蛞蝓食害,尤其是花芽一旦遭到食害,就無法再長出新花芽,因此要用蛞蝓驅逐劑來誘殺它們。冬季的管理本季已進入生長休止期,新葉和新根均不再長出,但會長出花芽。花芽並非從蘭株中央長出,而是從新葉的基部下方長出,最初看起來與根類似,但與根不同,因為新根是綠色的。栽培場所在溫室栽培時,為了避免目光照射仍採用一層遮蔭。但若已圍有塑膠布,光線已減弱時,則不必再用遮光網。但到冬末春天即將來臨時,日光會逐漸增強,此時仍應架設一層遮光網。小型的溫室在冬末初春時日照加強,溫度升高,空氣悶熱,此時室內的換 氣工作相當重要, 可以利用抽風機或送風機調節溫室內空氣,這們不但可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開花的品質。冬季的最低溫不宜低於15C,最少保持在18C.澆水花芽的生長時期吸水量委大,一旦水苔、樹皮等種植材料的表面呈現乾白狀態,就充分給水,澆水的時間以中午以前為宜。傍晚溫度下降,此時澆水容易造成蘭株的傷害,所以白天澆水較佳。肥料此季花芽已出現,令人不禁想起施肥,但冬季的施肥是不宜的,必須等到春季才開始施肥,或者是新根已開始生長的蘭株才可施肥。大約在催花35-40天左右開始施花肥,用高磷高鉀類肥料。如停留在生長休止期,則不可施肥。豎立支柱花芽伸出後必須豎立支柱。蝴蝶蘭的花莖如任其生長,有的會直立生長,有的則會倒伏,花也橫向開或向下開,失去了觀賞價值。因此在花莖伸長尚未倒前要豎立交柱,並將花莖緊綁在支柱上,不可過緊,應留花莖長大伸直的空間。花莖剪除開過花的花莖將下半部的3-4節保留,其餘切除,讓出腋芽,到了初夏時節會再度開花。
蝴蝶蘭的四季管理1簡介蝴蝶蘭為典型的熱帶附生蘭,栽培時要求根部通風良好,通常有兩種栽種方式,即盆栽和蛇木板栽。日前大規模生產主要用盆栽。無論用素燒盆還是塑膠盆,以多也盆為好,為了便於透氣宜用淺基質,均可用來盆栽蝴蝶蘭,並可生長良好。若完全用水苔盆栽,注意不可將水苔壓得過緊。需將浸透水的水苔用手把多餘的水擠幹,鬆散地包在蘭苗的根部,水苔的體積約為盆體積的1.3倍左右。然後將蘭苗和水苔輕壓後栽入盆中。因為水苔吸水量過大,若栽植太緊,往往容易引起根部腐爛。蛇木板即樹蕨板,長約30釐米,寬20釐米,將用水苔包好的蝴蝶蘭植株,用銅絲或尼龍絲固定在蛇木板上。管理得當,1個月左右新根開始生長。每7-10天施1次液體肥料。在熱帶地區家庭中少量栽種常用此法。北方空氣溫度低,就常噴水或或浸泡,或加大空氣溫度。蝴蝶蘭也可以用木框種植,透氣、透水較好,還可以懸吊在空中,別有情趣。北方應注意保溼。待栽培基質乾燥後,將木框浸泡在水中代替一般的澆水。2、換盆與移植蝴蝶蘭的單株壽命可達成5-15年。以水苔為主的盆栽基質可維持1年,每年換盆1次。換盆在栽培管理中很重要,否則由於栽培基質老化、水苔腐爛,透氣變差,致使根系往盆外生長,嚴重時引起根系腐爛,植株生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3、溫度日前,大量栽培的蝴蝶蘭優良品種,主要是用原產熱帶地區的原種雜交培育出來的,栽培中對溫度要求比較高。最適的栽培溫度為白天25-28 ,夜間18-20 ,細苗可以提高到23 左右。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蝴蝶蘭幾乎全年都可處於生長狀態。從試管中移出的幼苗1年半至2年即可開花。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於15 時則停止生長。在15 以下,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植株本身的生理怕缺水,老葉變黃而脫落,或葉片上出現壞死性黑斑,爾後脫落,再久則全株葉片脫光,植株死亡。由於蝴蝶蘭一般採用溫室栽培,其具有的供暖系統、降溫系統可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 ,夜間在18-20 ,這樣蝴蝶蘭就能夠生長得很好。4、光線和遮蔭栽培蝴蝶蘭切忌強光照射,應當給予良好的遮蔭。蝴蝶蘭的葉片雖然又寬大,又肥厚,葉片貯存有豐富水分,但葉表的角質層和抗乾旱結構比較差,不如卡特蘭或石斛類。所以一旦遇到Sunny直射,水分喪失較快,水分補充不及時,葉片很容易被灼傷,出現日灼病。當然光線太弱,植株生長纖弱,也容易得病。開花植株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萬-3萬勒克斯,幼苗可在1萬勒克斯左右。因此,需根據栽培環境的光照強度進行不同的遮光處理。現在遮光通常使用遮光網,可在不同時期選用不同遮光率的遮光網或採用一層到兩層遮光網。5、溼度一般來說,蝴蝶蘭的根部忌積水,喜通風和乾燥。如果水分過多,容易引起的腐爛。通常澆水後5-6小時盆內仍十分水溼,就會引起根部腐爛。蝴蝶蘭的原生地溼度均比較大,故栽培好蝴蝶蘭必須創造空氣溫度大的環境。全年均應保持高的相對溼度(70-80%)。溫度低於18 時要降低空氣溫度,溫度太高易引起病害。注意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6、通風蝴蝶蘭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忌悶熱,通風不良易引起腐爛,且生長不好,同時導致病害的發生。因此在栽培蝴蝶蘭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溫室內的通風。蝴蝶蘭的四季栽培管理二、蝴蝶蘭的四季管理春季的管理春天是蝴蝶蘭的開花期,如果要使蝴蝶蘭在冬天開花,溫度必須保持在15 以上,否則只能在春天開花。開花時,花朵自下而上按順序開放,但若遇到連續低溫,則只能開放數朵即停止。此季花株的新葉新根尚未長出,與冬季的形態相同。栽培場所蝴蝶蘭不喜歡強烈的日照,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自早春起即應架設一層遮光網遮蔭,遮光率約為50-60%。如果溫室玻璃的內側貼有塑膠布,春天中期再架設遮光網也不遲。澆水春天是蘭根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因此當水苔、樹皮等植材表面呈現乾燥時,就要及時補水。蝴蝶蘭的根與其他草花類不同,不喜歡長期浸水,必須等到植材表面完全乾燥後再澆水,或改以表面噴霧方式來澆水,這樣做不但不會傷及蘭株,而且更有助於提高溫度,幫助其蓬勃生長。由於此季節的夜溫較低,葉心若有積水,則容易腐爛,因此晚上澆水不要讓葉心有積水。肥料一般春天只施1000倍的液體肥料,但開花時期則不施肥。在花期後,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施用液體肥料,每週一次。當春末新葉長出後,使用油渣和骨粉混合而成的固體有機肥,需少量。如果過早施用固體有機肥料,反而容易傷根。病蟲害防治春季預防腐病的發生,應定期噴灑殺菌劑,同時要注意蛞蝓對根的危害。換盆蝴蝶蘭為單莖性蘭,幾乎不長子株,所以不用進行分株,換盆即可。對下葉掉落的蘭株、生長衰退的蘭株,或是植材已老舊的蘭株均需換盆。通常2-3年換盆一次,最適當的時期就是當開花終了,新根開始長出的晚春到初夏這段時間。開始換盆時,應該對蝴蝶蘭苗進行一些前期處理,即在換盆前一個星期左右停止施肥、灌水,使介質儘量保持乾爽,但不能讓介質完全乾燥,蘭苗脫水介質的幹度大約在七八成之間為宜。換盆時,新鮮水苔要經過一定時間浸泡或消毒,脫水至八成幹後,方能用換盆操作,且不易傷根。換盆時,首先沿盆子周圍捏兒下,使根和盆壁脫離,然後用手指從盆底擠壓,同時往植株的苗基部,輕輕一用力,便能將植株完好地拔出,根也很少會斷。將舊的植材去除,但不要傷及根部。舊的莖和老根也要加以整理切除。為了使排水良好,可在盆底部放置1/3的塑膠泡沫塊,以利排水。接著用水苔將塑膠泡沫塊包起放在蘭根下,將根平均攤開種入盆中,覆以鬆軟始終的水苔,注意不可包裹的過緊,大約是能在上盆壓緊後,會使植株東倒西歪。水苔以七成緊為佳,即用手捏盆,不感費力,用手壓水苔,還能往下再擠壓,這樣的程度有利於管理和根系的生長。換盆後半個月內,要放置在溫度高的半陰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一次殺菌劑,劑量大一點,大約一星期後,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一次,以後進行正常化管理。夏季的管理當平均溫度到達18 以上時,蝴蝶蘭生長活動最旺盛,因此夏季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蝴蝶蘭是由蘭株的中央長出新葉,因此要進常觀察是否長出新葉,這與肥料施放地時期有很大的關係。栽培場所由於蝴蝶蘭自生於沒有強光照射的環境中,不喜歡強烈的Sunny,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要使兩層遮光網遮蔭,遮光率約為70-80%。夏季由於高溼,放在溫室栽培時要特別注意通風換氣,可使用抽風機來幫助空氣的流通。蝴蝶蘭性喜白天高溫、夜間溫度下降的生長環境。注意在夏天的夜晚溫室內不要過於悶熱,否則容易造成蘭株變弱。澆水夏季高溫,葉片上不可凝聚水分,以避免造成葉灼。盛夏時容易造成乾燥,只要植材表面一干,即要澆水,以助蘭株生長。有時實施葉面噴霧,可提高溫度。即使是用同樣大小的盆缽種植,但每盆的葉片 數和根量也有不同,故澆水時要根據具體情況一盆一盆個別澆水。肥料夏季是蝴蝶蘭的長生期,千萬不可忽略肥料的施用。應使用稍薄的液體肥(1500-2000倍)每週一次。病蟲害防治蝴蝶蘭喜歡微風吹動,稍微悶熱即會患軟腐和黑點病,因此本季要定期噴灑殺菌劑加以預防。噴灑時期以新葉開始生長時為最佳。是否長出新葉與肥料施放的時期有很大的關係。秋季管理蝴蝶蘭由於遲至春天才開始生長,所以其生長休止期也較遲。一般洋蘭到10月左右即開始停止生長,但此時蝴蝶蘭仍會長出新根和新葉,直到晚秋才會停止生長。栽培場所秋天和夏天不同,不但日照量少而且很短,如果仍以兩層遮光網遮蔭則顯太暗。因此中秋以後取下一層,遮光率降至50-60%為宜。澆水秋天比較乾燥,植株澆水後也很容易乾枯,為了持續生長活動,仍需充足的水分,但每次不可給予太多。如果兼用葉面噴霧,對蘭株更有幫助。利用水苔或樹皮種植時,其乾燥的程度差異很大,因此要特別注意種植材料的情況而給予適當澆水。肥料繼續使用液體肥料1000倍,每週一次,直到10月上旬為止,生長較慢的品種,可延續施到10月底,但不呆過遲,過遲會減少開花,並延遲開花的時間。病蟲害防治初夏生長的嫩葉和花芽容易被蛞蝓食害,尤其是花芽一旦遭到食害,就無法再長出新花芽,因此要用蛞蝓驅逐劑來誘殺它們。冬季的管理本季已進入生長休止期,新葉和新根均不再長出,但會長出花芽。花芽並非從蘭株中央長出,而是從新葉的基部下方長出,最初看起來與根類似,但與根不同,因為新根是綠色的。栽培場所在溫室栽培時,為了避免目光照射仍採用一層遮蔭。但若已圍有塑膠布,光線已減弱時,則不必再用遮光網。但到冬末春天即將來臨時,日光會逐漸增強,此時仍應架設一層遮光網。小型的溫室在冬末初春時日照加強,溫度升高,空氣悶熱,此時室內的換 氣工作相當重要, 可以利用抽風機或送風機調節溫室內空氣,這們不但可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開花的品質。冬季的最低溫不宜低於15C,最少保持在18C.澆水花芽的生長時期吸水量委大,一旦水苔、樹皮等種植材料的表面呈現乾白狀態,就充分給水,澆水的時間以中午以前為宜。傍晚溫度下降,此時澆水容易造成蘭株的傷害,所以白天澆水較佳。肥料此季花芽已出現,令人不禁想起施肥,但冬季的施肥是不宜的,必須等到春季才開始施肥,或者是新根已開始生長的蘭株才可施肥。大約在催花35-40天左右開始施花肥,用高磷高鉀類肥料。如停留在生長休止期,則不可施肥。豎立支柱花芽伸出後必須豎立支柱。蝴蝶蘭的花莖如任其生長,有的會直立生長,有的則會倒伏,花也橫向開或向下開,失去了觀賞價值。因此在花莖伸長尚未倒前要豎立交柱,並將花莖緊綁在支柱上,不可過緊,應留花莖長大伸直的空間。花莖剪除開過花的花莖將下半部的3-4節保留,其餘切除,讓出腋芽,到了初夏時節會再度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