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01034901547

    文天祥的母親曾德慈

    母嘗教我忠,我不違母志。

    及泉會相見,鬼神共歡喜。

    翻開史卷,在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遺詩中,人們熟知的《過零丁洋》、《玤氣歌》已成為千古流芳的曠世絕唱,而這首《邳州哭母小祥》,把對母親的深情繫於國運,同樣表現了文天祥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和對母親教誨的感激之情。

    曾德慈,這位南宋時期的普通婦女,抗元英雄的不凡母親,嘉定七年(公元1215年)生於江西泰和梅溪。她的一生,對文天祥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教子盡忠

    南宋後期,元朝統治者窮兵黷武,大舉吞併南宋疆土,國家風雨飄搖,人民流離失所。就在這樣一個戰亂頻仍、多災多難的時代,曾德慈生下了文天祥。

    幼年,戰火雖然還還沒有燃燒到文天祥的故鄉——江西吉安縣淳化鄉富田村,但是,家塾的朗朗讀書聲掩蓋不了父輩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嘆息。不要說飽讀經書的父親滿懷憂國之心,就連以操持家務為主的母親也充滿著愛國之情。

    清油燈下,曾德慈正在縫補衣裳,文天祥坐在桌旁看書。看著兒子,曾德慈不禁陷入沉思:‘唉,這孩子運氣不好,趕上這樣一個戰亂年代。“想到這,曾德慈情不自禁地又長吧一聲。

    “母親,您為何嘆息?”文天祥抬頭問道。

    “我嘆你沒有生在一個太平年代。”曾德慈不無憂傷地說:“孩子啊,不管怎樣,你現在要好好讀書,要好好學本領,長大以後,像嶽元帥那樣精忠報國!”

    “嶽元帥?”文天祥不解地問。

    “哦,就是岳飛元帥,他可是一個忠臣大英雄啊!”談到岳飛,曾德慈顯得昂奮起來。於是,她向兒子講述了“岳母刺字”,激勵兒子精忠報國的故事,講了岳飛抗金兵的事蹟,講了秦檜賣國求榮、陷害忠良的罪行。說到這,曾德慈撫著文天祥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長大以後,你要做像嶽元帥那樣的英雄,千萬不能做像秦檜那樣的罪人啊!”

    “母親放心,孩兒一定記住您的教誨!”文天祥堅定的回答。

    光陰似箭,一晃幾年過去了。

    一日傍晚,文天祥與父親文儀從門外進來,曾德慈發現父子倆都十分嚴肅,晚飯時,在飯桌上,他們一聲不吭,尤其是文天祥,彷彿心事重重,曾德慈甚感納悶。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曾德慈正準備回屋休息,發現文天祥的房裡還亮著燈,於是,她便輕輕推開房門進去,只見兒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

    “孩子,這麼晚還不睡覺?”曾德慈輕聲地問。

    見是母親,文天祥趕緊站了起來。

    “正在看嶽元帥的詩文。”文天祥指著桌上的書說,“母親,您看,嶽元帥這篇《論馬》寫得多好,‘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這其實是在談論做人的道理。做人就應有遠大抱負和真才實學,否則,如何擔當得起重任,如何為國效力呢?”

    看著兒子的高興勁,曾德慈欣慰地說:“孩子,好文章就該多讀些,它能告訴你做人的道理。”曾德慈說到這,想起傍晚的事,便問:“你和你父親下午到哪裡去了?”

    “父親帶我到城裡的廬陵學館去了。”文天祥想起下午的事,十分感慨地說:“咱們廬陵真是節義之邦,就在在本朝都出了好幾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不簡單,真是不簡單!”

    “哦,你說的是歐陽文忠公、胡忠簡公和楊忠公吧?”

    “母親也知道他們?”

    “母親當然知道,這三位可是朝延的大忠臣啊!”說起歐陽修、胡詮和楊邦起,曾德慈也頗為感慨:“歐陽文忠公不僅詩文寫得好,而且為官正直清廉,為人坦率真誠。你還記得嗎?小時候我給你講的‘畫荻教子’的故事,說的就是他。”

    “記得,記得”文天祥點點頭,“我還能揹他的《醉翁亭記》、《朋黨論》、《五代史宦者傳論》呢!”

    “這胡忠簡公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啊!曾德慈接著說,”他不僅極力反對與金人議和,而且還敢在秦檜專權的時候,上書朝延,要皇上殺秦檜、孫近和王奸臣以救國。你想想,在當時能這樣說話,是置生死於度外,具有非凡的膽魄呀。”

    “是啊,真是了不起!”文天祥不無欽佩地說:“雖然胡忠簡公後來屢遭貶謫,直至孝宗皇帝即位,他才得以重回朝延,但是他的這種精神、這種勇氣,確實可敬可可佩!”

    “這三人中,最為悲壯和慘烈的還是楊忠襄公。孩子,你知道皇上為何要追諡他為‘忠襄’嗎?”曾德慈問。

    “知道,父親下午給我講了他的故事。”文天祥說:“本朝南渡初期,金兀朮率兵南侵,攻破建康(今江蘇京)後,當時楊忠襄公正任建康通判。聽說金兵破城而入,他便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鮮血在衣服上寫下‘寧做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十大字。被俘後,兀朮對他一會兒封臣許願,一會兒又以死威脅,但他軟硬不吃,只是高聲大罵,兀朮無計可施,最後把他殘酷地殺害了。為了表彰他的忠誠,朝延便追諡他為‘忠襄’。”

    “孩子啊,人都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你看,像楊忠襄公雖死猶生,直至今日,人們都懷念他、尊敬他,而秦檜,卻是千古留罵名,真是遺臭萬年啊!所以,死不足惜,只是生死關頭,切莫失了氣節!”曾德慈語重心長地說。

    “母親所言極是,孩兒永不敢忘!”文天祥恭敬地回答道。

    深明大義救國難

    身教勝於言教。在國難當頭之際,曾德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有力地支援了文天祥投身抗元事業。

    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九月,元軍20萬在丞相伯顏的統率下,兵分兩路,向南宋大舉進攻。同年十二月,在江西贛州任職的文天祥,接到太皇太后(南宋理宗之後)《哀痛詔》,詔書中要求各地文經武略之臣,率勤王之師奔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以救朝延之危。次年正月十三日,文天祥又接到了太皇太后的詔旨:“文天祥江西提刑,照已降旨,疾速起發勤王義士,前赴行在。”文天祥捧詔事痛哭。三天後,他便傳檄諸路,招兵屯糧。

    然而,招兵之事談何容易,朝延眼下自顧不暇,根本談不上給招募的軍士發放糧餉,所需軍費都是各地自行解決。為了招兵抗元,文天祥決定舍家紓難,將自己的家產全部捐獻出來。可是,這一決定能否得到家人的支援?

    一天午後,文天祥來到母親的房間,坐定便對母親說:“母親,眼下國家危難,孩兒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線太皇太后兩道詔書。”

    “哦,詔書上說的什麼?”曾德慈關切地問。

    “詔書要各地招勤王之師赴京抵禦元軍入侵,而且近日就要啟程。”文天祥答道。

    “國難當頭,理當為國效力,你放心去吧,家中之事不必掛念!”曾德慈以為文天祥要辭行,重毫不猶豫地說。

    “軍兵招募齊了,兒肯定要與親分別一段時日,”文天祥欲言又止,“中是……眼下軍費難籌,兒決定……”

    曾德慈見兒子吞吞吐吐,想必是有難言之隱,於是她說:“孩子啊,有什麼事你就痛痛快快地講吧!”

    “母親,孩兒不孝,請您老人家原諒!”說著,文天祥便跪在曾德慈面前。曾德茲見狀,大吃一驚,她趕快起身扶起文天祥:“孩子,有什麼事情好商量,你何必要這樣呢?”文天祥起身,邊扶母親坐下邊說:“母親,由於軍費不夠,孩子兒決定將家產和歷年俸祿的積蓄全部捐作義軍費用。”

    曾德慈一聽是這事,頓時不知如何回答。文天祥見狀忙說:“母親,孩兒不孝,不僅不能好好侍奉您老人家,反而把僅有的家產都捐出去了。如果您不同意,孩兒再另想辦法。”

    “不,孩子!”曾德慈深情地望著文天祥,“你這是辦正事,辦大事,娘支援你!說實話,娘心裡一下子還真拐不過彎來。但娘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都沒了,哪還有家?孩子,只要是為國效力,娘什麼都捨得!”

    說著,曾德慈起身從箱中翻出一個首飾盒,她將盒子遞給文天祥:“孩子,這是娘嫁給你父親時的陪嫁首飾,你拿去當了充當軍費吧!”

    “母親,這怎麼行?您還是留著吧!”文天祥連忙推辭。

    “孩子,這就算娘獻給義軍的一份心意,你一定要收下!他們能為國流血捐軀,我這點東西又算得了什麼?收下吧!”曾德慈又將首飾盒遞補給文天祥。

    在文天祥的精心組織下,一支3萬人的義軍在很短的時間內組組建起來。從此,文天祥馳騁在抗元的最前線。

    殘酷的戰爭環境,緊張的戰鬥生活,使得文天祥不僅無暇侍奉母親,甚至連母親及家人的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景炎二年(公元1277)八月十七日,文天祥的部隊在永豐空坑被元軍擊敗,當時曾德慈與孫子道生險遭元軍俘虜獲。面對這兵紛擾的戰爭年代,曾德慈處之泰然,她以巨大的毅力,與廣大百姓一道經受著戰爭帶來的苦難。

    為了使母親少受顛沛流離之苦,文天祥讓在惠州任職的弟弟文壁將母親接去贍養。不久,文在祥的部隊也轉戰到文東。祥舉元年(公元1278)八月,朝延加封文天祥的為少保信國公,封曾德慈為齊魏國夫人。訊息傳來,已在病中的曾德慈感到無比欣慰,她為兒子而高興。

    九月初七,曾德慈不幸病逝,享年65歲。當時,文天祥正處在抗元的緊急關頭,無暇為母親服喪,只能由弟弟文壁、文璋奉母親靈柩往惠州安葬。母親去世,卻不能親,兒子卻不能親往料裡喪事,這在中國古代實屬大不孝。然而。在民族存亡的時刻,文天祥只能舍小家顧大家,以抗元事業為重。為此,他在《哭母大祥》這首詩中寫道:“古來全忠不全,世事至此甘滂沱。”,同時他也相信母親會理解他的選擇,因為盡忠於國家,也是母親對他的一貫教誨。

    “母親教我忠,我不諱母志”。文天祥壯烈的一生,確實是在履行著母親對他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

    曾德慈,平凡的女性,不凡的母親!

    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惠普3776怎麼無線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