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歷史中,有一個一生充滿跌宕,被命運無情地將風霜一直吹在身上的人,他就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可是伍子胥是一個楚華人,但為何他後來成為了吳國的大夫呢?這一切的背後飽含了這個男人顛沛流離的過往,他似乎在當時背上了“叛國”的名號,可事實上他究竟為何要出逃楚國?
而伍子胥”叛國”之後,在後世的眼中卻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伍子胥的人生就像一本小說,充滿了各種家國情懷與快意恩仇,精彩但也不免讓人感到悲嘆,這個人物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讓我們像開啟一本小說一樣,翻閱伍子胥人生的篇章。
伍子胥為何出逃楚國,在這個作為楚華人的生長之地,他要拋棄了對這片曾經養育過他的土地呢?一切並非伍子胥起心動念或利益燻心而離開這片故土,相反他是出於無奈和悲痛逃離了楚國。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伍子胥敢背上“叛國”名號也在所不惜,執意離開楚國呢?
伍子胥在這個國家的身份地位並不低下,他是以一個世家子弟的身份成長的,從小受到的教育也算是貴族般的教育,所以他的知識涵養在同輩人來說是較高的。
並且伍子胥身邊的兄長也是異於常人的優秀,這樣一個擁有許多人才的世家大族,既是楚國所需要的,同樣也是楚國統治者所忌憚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伍子胥那顛沛流離的命運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1.伍家木秀於林,被妒忌之風摧毀
伍家對於楚國而言就像一棵堅固的大樹立於楚國這片兇險的叢林之中,多少人想要摧毀這棵讓他們感受到威脅的大樹,甚至想取而代之。妒忌之風開始在伍家的周圍盤旋,並且伺機想將樹根拔起。當時的楚平王雖然接受著伍家的輔佐,可是內心依舊惶恐不安,懼怕遭受這股力量的反噬。
當統治者內心埋下想除之而後快的念頭,只差其他人輕微地挑動就足以成為導火索來摧毀伍家。佞臣費無忌的讒言就是挑動楚平王的導火索,他深知楚平王畏懼伍家的勢力,便說伍家的兩個兒子很能幹,可是若把他們的父親拿來當作人質,他們定會接受召見,到時就可以一舉殲滅了。
楚平王覺得有道理,便召子胥之父伍奢,這意味著這棵大樹最為堅固的樹根已經被這股風給吹起來了。這時伍家的兄弟二人將會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呢?
2.楚王向伍家舉起屠刀,子胥之父被殺
伍奢被俘,最為擔憂的便是這兩個兒子,可是他並不能向他們傳達自己不希望他們捲進這場漩渦之中的心意。使者前來召兄弟二人,這是一場在春秋時期的鴻門宴,他們當時知道會發生什麼後果,伍子胥知道事態已無法挽回,勸其兄出逃投奔其他國家,此後再報仇雪恨。
可是子胥之兄伍尚卻拒絕了,明知前路兇險,可是他不願被天下人恥笑其父有難自己卻不願理會,也怕今後復仇機會渺茫,於是他將復仇的心意囑託給了伍子胥,便前往赴會。不出所料,楚平王殺害了伍子胥父兄二人,通緝出逃的伍子胥。
這便是伍子胥逃亡之路的開端,也是他命運的轉折點,他離開了這個帶給他悲痛的楚國,將恨意深埋在心中,絕不會讓它輕易被磨滅,為報家仇他將隱忍下去。
作為一個通緝犯出逃楚國,並非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對於伍子胥這樣生長環境優越的人來說更是顛覆了他對於生活的認知,因為他可能從未想象過一個逃亡者的生活視角是怎麼樣的,一個逃亡者包含著各種未知,不確定明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是一種常態。
伍子胥就是在這種不確定的生活之中持續了一段時日,但是復仇的意志卻沒有在這種痛苦的生活中泯滅,即使他已經窮困到要乞討的地步來維持他的生存,也沒有放棄其兄的遺志。這就樣慢慢地,伍子胥輾轉來到了吳國,這個貫徹他復仇意志的落點。
他將在吳國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同樣這也是後來他能夠以一個正面的形象為後世所流傳的原因。
1.和吳國擁有一致的目標讓子胥復仇之路更加順利
在那個時代,一匹具有才能的千里馬都需要一位發掘它們才能的“伯樂”。伍子胥在吳國也遇到了一個能夠發現他才能的伯樂,他就是吳王闔閭。對於這位來自敵國的人,吳王闔閭沒有展示仇恨的眼光,而是把他視作人才來優待。
在吳王的慧眼下,伍子胥不久便展現了他非凡的軍事能力。吳楚兩國在當時處於敵對關係,殲滅楚國一直是吳國統治者的心願,此時的伍子胥和他們一樣有著共同的夙願。他對楚國的個人仇恨和吳國的國事繫結在一起,讓這種復仇更具有正當性。
基於他對於楚國的瞭解,讓吳國對攻打楚國具有了信心。伍子胥終於能夠在這個尊敬他才能的國家貫徹他復仇的意志了。
2.為何伍子胥的行為能夠被後世所理解
吳王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大敗了楚國,伍子胥飽含了多年的痛苦和累積的仇恨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宣洩。雖然他對這片土地懷有感情,可是統治者卻要讓他們從這片土地上消失,楚平王對他們伍家犯下的罪行伍子胥從未曾遺忘。
甚至楚平王死了,他也要將他的屍體從墳墓上挖出來鞭打以報當年的殺父之仇,“掘墓鞭屍”的典故就是來自於他的復仇故事。後世對於這種行為秉持著理解的態度,因為基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一個有賢能的人是不會被諸侯國的國家觀念所束縛。
他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追隨的君王,但是家族的倫理觀念對於人們來說卻是強烈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是當時的人們所認可的倫理觀念,伍子胥雖然投奔了吳國,但是在那個時代是合理的,他的復仇行為自然也沒有受到過多指責,相反他是以一個正面的形象烙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如果說伍子胥僅僅是以復仇為目的還不足以讓後世對他充滿了敬意,他的故事在實現了復仇之後並沒有結束,在他命運終結前,還有故事要譜寫。
這個正面的人物不僅是來自於他的快意恩仇,還來自他的知恩圖報,吳王對於他而言便是知遇之恩,為吳國效力是他報答這種恩情是他今後為人的原則,處事的根本。我們能夠在歷史的記載中感受到這種樸素的正義,可是這也造成了伍子胥今後悲慘的命運。
1.在吳楚之間的君臣關係中,體現了伍子胥的忠君思想
春秋時期的君臣關係,是所有知識分子所向往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為著共同的理念而奮鬥,彼此之間也是充滿了敬意。伍子胥在吳國遇到了能夠欣賞他才能的君王,便決心為這個國家而效力。隨著夫差的即位,這位君王便不像之前闔閭一樣聽從伍子胥的勸告了,反而處處和他作對。
但是伍子胥沒有因此就失去對這位君王的忠心,在大臣們都明哲保身下,伍子胥直言進諫,勸告吳王攻打越國,可是最終自己卻不幸遭人誣陷,被吳王夫差所猜忌,賜劍自裁。
伍子胥這充滿坎坷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在了吳國的城門下,他最後對吳王夫差充滿了失望,讓別人挖下自己雙眼在掛在城門下,他要見證吳國的滅亡。伍子胥悲慘的命運成為歷史的一個註腳,也使得後世凝視這個人物時能夠以正面的形象看待。
2.命運坎坷的伍子胥為心中道義了結一生
伍子胥後悔他的決定嗎?也許不會,這個人物之所以能夠被後世所敬仰,是因為他不曾放下對心中道義的堅守。我們看到了他能夠為了殺父之仇而背叛自己的國家,鞭打楚國的君王,可是在吳國這個本不是他的生育之地,他卻能夠一心一意地效忠吳國的君王。
可見他心中是有一杆道德的標尺在支撐著他,而非一個唯利是圖的人。他能夠收穫這麼多正面的評價也是因為他這種秉性大義的正當性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如果說歷史會重複,當同樣的選擇擺在伍子胥的面前時,他可能還會做出同樣的決定,無論是隱忍下來出逃楚國以報家仇,還是一心效忠有知遇之恩的吳國。這就是伍子胥給後世的一種精神力量。
伍子胥在逃離楚國之後飽受風霜,他本可以在楚國這片土地上和伍家共進退,如果楚平王沒有因為聽信別人讒言對他們下屠手的話。
可是歷史終究不是童話,他還是得離開楚國,踏上一個人的征程,雖然他的命運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尾,但他還是為家族報了仇,並且沒有對不起曾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吳國。他對心中道義的堅守也是後世的人對這個人物能以正面形象看待並且懷有敬意的原因。
浩瀚歷史中,有一個一生充滿跌宕,被命運無情地將風霜一直吹在身上的人,他就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可是伍子胥是一個楚華人,但為何他後來成為了吳國的大夫呢?這一切的背後飽含了這個男人顛沛流離的過往,他似乎在當時背上了“叛國”的名號,可事實上他究竟為何要出逃楚國?
而伍子胥”叛國”之後,在後世的眼中卻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伍子胥的人生就像一本小說,充滿了各種家國情懷與快意恩仇,精彩但也不免讓人感到悲嘆,這個人物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讓我們像開啟一本小說一樣,翻閱伍子胥人生的篇章。
一、伍子胥遭受楚國摧殘,出逃亡命天涯伍子胥為何出逃楚國,在這個作為楚華人的生長之地,他要拋棄了對這片曾經養育過他的土地呢?一切並非伍子胥起心動念或利益燻心而離開這片故土,相反他是出於無奈和悲痛逃離了楚國。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伍子胥敢背上“叛國”名號也在所不惜,執意離開楚國呢?
伍子胥在這個國家的身份地位並不低下,他是以一個世家子弟的身份成長的,從小受到的教育也算是貴族般的教育,所以他的知識涵養在同輩人來說是較高的。
並且伍子胥身邊的兄長也是異於常人的優秀,這樣一個擁有許多人才的世家大族,既是楚國所需要的,同樣也是楚國統治者所忌憚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伍子胥那顛沛流離的命運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1.伍家木秀於林,被妒忌之風摧毀
伍家對於楚國而言就像一棵堅固的大樹立於楚國這片兇險的叢林之中,多少人想要摧毀這棵讓他們感受到威脅的大樹,甚至想取而代之。妒忌之風開始在伍家的周圍盤旋,並且伺機想將樹根拔起。當時的楚平王雖然接受著伍家的輔佐,可是內心依舊惶恐不安,懼怕遭受這股力量的反噬。
當統治者內心埋下想除之而後快的念頭,只差其他人輕微地挑動就足以成為導火索來摧毀伍家。佞臣費無忌的讒言就是挑動楚平王的導火索,他深知楚平王畏懼伍家的勢力,便說伍家的兩個兒子很能幹,可是若把他們的父親拿來當作人質,他們定會接受召見,到時就可以一舉殲滅了。
楚平王覺得有道理,便召子胥之父伍奢,這意味著這棵大樹最為堅固的樹根已經被這股風給吹起來了。這時伍家的兄弟二人將會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呢?
2.楚王向伍家舉起屠刀,子胥之父被殺
伍奢被俘,最為擔憂的便是這兩個兒子,可是他並不能向他們傳達自己不希望他們捲進這場漩渦之中的心意。使者前來召兄弟二人,這是一場在春秋時期的鴻門宴,他們當時知道會發生什麼後果,伍子胥知道事態已無法挽回,勸其兄出逃投奔其他國家,此後再報仇雪恨。
可是子胥之兄伍尚卻拒絕了,明知前路兇險,可是他不願被天下人恥笑其父有難自己卻不願理會,也怕今後復仇機會渺茫,於是他將復仇的心意囑託給了伍子胥,便前往赴會。不出所料,楚平王殺害了伍子胥父兄二人,通緝出逃的伍子胥。
這便是伍子胥逃亡之路的開端,也是他命運的轉折點,他離開了這個帶給他悲痛的楚國,將恨意深埋在心中,絕不會讓它輕易被磨滅,為報家仇他將隱忍下去。
二、殺父之仇意難平,家仇之恨使得伍子胥決意“叛國”作為一個通緝犯出逃楚國,並非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對於伍子胥這樣生長環境優越的人來說更是顛覆了他對於生活的認知,因為他可能從未想象過一個逃亡者的生活視角是怎麼樣的,一個逃亡者包含著各種未知,不確定明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是一種常態。
伍子胥就是在這種不確定的生活之中持續了一段時日,但是復仇的意志卻沒有在這種痛苦的生活中泯滅,即使他已經窮困到要乞討的地步來維持他的生存,也沒有放棄其兄的遺志。這就樣慢慢地,伍子胥輾轉來到了吳國,這個貫徹他復仇意志的落點。
他將在吳國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同樣這也是後來他能夠以一個正面的形象為後世所流傳的原因。
1.和吳國擁有一致的目標讓子胥復仇之路更加順利
在那個時代,一匹具有才能的千里馬都需要一位發掘它們才能的“伯樂”。伍子胥在吳國也遇到了一個能夠發現他才能的伯樂,他就是吳王闔閭。對於這位來自敵國的人,吳王闔閭沒有展示仇恨的眼光,而是把他視作人才來優待。
在吳王的慧眼下,伍子胥不久便展現了他非凡的軍事能力。吳楚兩國在當時處於敵對關係,殲滅楚國一直是吳國統治者的心願,此時的伍子胥和他們一樣有著共同的夙願。他對楚國的個人仇恨和吳國的國事繫結在一起,讓這種復仇更具有正當性。
基於他對於楚國的瞭解,讓吳國對攻打楚國具有了信心。伍子胥終於能夠在這個尊敬他才能的國家貫徹他復仇的意志了。
2.為何伍子胥的行為能夠被後世所理解
吳王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大敗了楚國,伍子胥飽含了多年的痛苦和累積的仇恨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宣洩。雖然他對這片土地懷有感情,可是統治者卻要讓他們從這片土地上消失,楚平王對他們伍家犯下的罪行伍子胥從未曾遺忘。
甚至楚平王死了,他也要將他的屍體從墳墓上挖出來鞭打以報當年的殺父之仇,“掘墓鞭屍”的典故就是來自於他的復仇故事。後世對於這種行為秉持著理解的態度,因為基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一個有賢能的人是不會被諸侯國的國家觀念所束縛。
他可以選擇自己想要追隨的君王,但是家族的倫理觀念對於人們來說卻是強烈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是當時的人們所認可的倫理觀念,伍子胥雖然投奔了吳國,但是在那個時代是合理的,他的復仇行為自然也沒有受到過多指責,相反他是以一個正面的形象烙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三、秉行大義的正當性是伍子胥以正面形象傳世的原因如果說伍子胥僅僅是以復仇為目的還不足以讓後世對他充滿了敬意,他的故事在實現了復仇之後並沒有結束,在他命運終結前,還有故事要譜寫。
這個正面的人物不僅是來自於他的快意恩仇,還來自他的知恩圖報,吳王對於他而言便是知遇之恩,為吳國效力是他報答這種恩情是他今後為人的原則,處事的根本。我們能夠在歷史的記載中感受到這種樸素的正義,可是這也造成了伍子胥今後悲慘的命運。
1.在吳楚之間的君臣關係中,體現了伍子胥的忠君思想
春秋時期的君臣關係,是所有知識分子所向往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為著共同的理念而奮鬥,彼此之間也是充滿了敬意。伍子胥在吳國遇到了能夠欣賞他才能的君王,便決心為這個國家而效力。隨著夫差的即位,這位君王便不像之前闔閭一樣聽從伍子胥的勸告了,反而處處和他作對。
但是伍子胥沒有因此就失去對這位君王的忠心,在大臣們都明哲保身下,伍子胥直言進諫,勸告吳王攻打越國,可是最終自己卻不幸遭人誣陷,被吳王夫差所猜忌,賜劍自裁。
伍子胥這充滿坎坷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在了吳國的城門下,他最後對吳王夫差充滿了失望,讓別人挖下自己雙眼在掛在城門下,他要見證吳國的滅亡。伍子胥悲慘的命運成為歷史的一個註腳,也使得後世凝視這個人物時能夠以正面的形象看待。
2.命運坎坷的伍子胥為心中道義了結一生
伍子胥後悔他的決定嗎?也許不會,這個人物之所以能夠被後世所敬仰,是因為他不曾放下對心中道義的堅守。我們看到了他能夠為了殺父之仇而背叛自己的國家,鞭打楚國的君王,可是在吳國這個本不是他的生育之地,他卻能夠一心一意地效忠吳國的君王。
可見他心中是有一杆道德的標尺在支撐著他,而非一個唯利是圖的人。他能夠收穫這麼多正面的評價也是因為他這種秉性大義的正當性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如果說歷史會重複,當同樣的選擇擺在伍子胥的面前時,他可能還會做出同樣的決定,無論是隱忍下來出逃楚國以報家仇,還是一心效忠有知遇之恩的吳國。這就是伍子胥給後世的一種精神力量。
四、結語伍子胥在逃離楚國之後飽受風霜,他本可以在楚國這片土地上和伍家共進退,如果楚平王沒有因為聽信別人讒言對他們下屠手的話。
可是歷史終究不是童話,他還是得離開楚國,踏上一個人的征程,雖然他的命運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尾,但他還是為家族報了仇,並且沒有對不起曾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吳國。他對心中道義的堅守也是後世的人對這個人物能以正面形象看待並且懷有敬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