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聽松濤
-
2 # 見水是水153650099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內心越是恐懼、害怕的事情,越是容易應驗糟糕的結果。
因一段失敗的戀情而受到創傷,當有了新感情後,難以釋懷過去的痛苦,結果新感情也以失敗告終。
工作上出現了一個小失誤,由於一直擔心會被領導責罵,結果所有的工作都沒有按時完成,甚至失誤特別多。
“明天我肯定會考砸英語,我爸我媽一定又會說我,什麼都幹不成。”結果成績出來後,英語真的不及格。
由於內心的恐懼,會讓人產生消極、悲觀的想法,越是害怕不好的事情發生,結果越是往糟糕的方向發展。
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效應”,來分析這種現象。
02
俄狄浦斯效應:為什麼越是恐懼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那些讓人們內心不安的事情,結果往往不會太好。內心因為恐懼害怕,預測會發生的事情,結果自我應驗了。
在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俄狄浦斯效應”,該效應由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一書中提出。
俄狄浦斯效應,預言會對預言結果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就是人們的想法會影響和改變行為,從而使想法實現。
俄狄浦斯效應源於古希臘著名神話《俄狄浦斯王》。
國王和王后得到神諭:他倆所生的兒子,將來會殺父娶母。 之後俄狄浦斯被遺棄在山上,但卻被部落的首領救起,並送給鄰國的國王做兒子。
俄狄浦斯長大後知道了這個神諭,但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他離開養父母后,在一次鬥爭中,誤打誤撞殺死了自己的生父,並迎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俄狄浦斯為了避免神諭的實現,沒想到最終卻落入神諭的圈套之中。
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也很常見:
考試前,老師特別交代:“這次考試會很難,有一部分會重點考。”於是你帶著驚慌進入考場。此時你的腦中一直出現老師說的“重點”部分,擔心自己考不好,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導致考試發揮失常,成績不如意。
表面來看,似乎是預言成真,但細想一番會發現,恐懼的負面想法,會讓人對未來產生負面的預期。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人的行為變得消極,最終導致預期應驗。
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俄狄浦斯效應”的發生?
03
俄狄浦斯效應產生的原因
看待事物的想法不同,產生的行為也會不同。負面的想法會產生消極的行為,進而引發俄狄浦斯效應的結果,其形成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過度反省或否定自我,導致看問題過於悲觀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像祥林嫂那樣,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不幸的事情上,關注自身的負面情緒,從而過度地自我反省或否定自己。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心理現狀,其實是 “反芻”思維所致。
反芻思維,是指經歷了負面事情後,人會對事件、自身消極情緒狀態,以及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反覆的思考。
《我家那閨女》的一期中,吳昕向沈凌哭訴自己事業的失敗經歷。
長期的壓力導致吳昕很不自信,在湖南臺某年的跨年晚會上,所有主持人都準備了節目,但因為時間不夠,吳昕的節目被拿掉了。
吳昕認為自己的節目之所以被拿掉,是自己能力差所致。但事實上,被拿掉節目的並不只有她一個人,李維嘉的節目也被拿掉了。
吳昕過度的反省,讓她看待事情特別悲觀。將一次事件的結果歸咎於自己。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下,不僅摧殘精神,也無法客觀地處理問題。
過度思考、反省,並不能到達解決問題的目的,反而會摧殘人的精神,造成長期壓抑,嚴重影響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第二、對恐懼無法調適,從而扭曲事實為不安辯護
人們經常說“越害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其實並不是因為害怕的心理,產生不好的結果,而是由於害怕,使得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認同的事情,哪怕這件事並不正確。
其實這是“認知失調”導致的結果。
認知失調,由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費Stinger提出。個體接受新資訊時,新認知與舊認知發生衝突,為了消除因不一致而帶來的不適感,個體會傾向舊認知,並對新認知予以否認。
新舊認知的矛盾,讓人產生認知失調,為了緩解失調帶來的不適感和恐懼感,人會透過某種行為減少失調。
朋友阿力總抱怨說,自己很倒黴,無論做什麼都失敗。 一次,上司給他和另一個同事,每人分配了1項任務。阿力跟我抱怨說:“你看,上司又讓我跑那麼遠找客戶,每次我都這麼不走運,拿到最差的任務。”事實卻並不是如此,阿力的這個客戶有潛力,且回報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阿力的舊認知(我很倒黴)和新認知(運氣挺好,拿到一個有潛力客戶)發生衝突,造成認知失調。由於前者是長期的觀念,所以阿力會極力否定後者,並堅持認為自己“很倒黴”。
阿力長期形成的錯誤觀念,使得他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部分,不斷地強化這種錯誤觀念,久而久之,便認定“自己倒黴”是個事實。
人一旦形成某種觀念就很難改變。當現實與認知發生衝突時,不斷強化錯誤認知,造成負面行為的引導,進而呈現出不好的結果。
04
如何避免俄狄浦斯效應的影響,讓事情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曾憲梓說:“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想要讓事情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就要學會改變心態和思想,引導行為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第一、利用ABC理論增強信念,對抗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比較重的人,看待事物總會想到最壞的結果。而保持愉悅、樂觀心態的人,不僅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還會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塑造強大的內心,迎接現實的挑戰。
利用情緒ABC理論,可以強化對信念、感受和行為的控制,從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對抗自己的負面情緒。
情緒ABC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 艾利斯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情緒是由思想決定的,合理的觀念會激發正向的情緒,不合理的觀念則導致負向的情緒。
A(activating events):代表誘發事件
B(belief):表示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信念
C(consequence):表示產生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
情緒ABC理論
ABC理論闡述的道理就是:如果採用B1信念,則產生C1情緒;如果換成B2信念,在事件A不變的情況下,會產生C2的情緒。
比如:面對工作上的小失誤,悲觀的人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樂觀的人則認為,好在及時發現問題,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下次重蹈覆轍。
因此,在產生負面情緒時,可運用ABC理論的五個步驟來緩解:
(案例分析:工作失誤被領導責罵,覺得自己這輩子很失敗)
步驟一:找到導致負面情緒事件。即工作失誤被領導責罵。
步驟二:描述C的情緒狀態。即很難過、很沮喪。
步驟三:找到產生C(情緒狀態)的原因B(信念、看法)。即覺得自己這輩子很失敗。
步驟四:對事件(A)的看法視角(B)進行自我反駁。即工作失誤並不代表人生失敗,況且工作上偶有失誤也是正常。
步驟五:樹立積極的新信念。即只要從中吸取教訓,下次不再犯就行。
透過情緒ABC理論,調節人的消極情緒,形成正向的信念,引導人們的行為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第二、用淘金式思維過濾負面資訊,增強正向引導力
《烏合之眾》中提到:“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
想要擺脫“人云亦云”的思想束縛,就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接受所有未經篩選和思考的資訊。
接收到資訊時,可以利用淘金式思維,先對資訊進行分析、篩選、取捨,過濾掉負面資訊,過濾負面資訊,來增強資訊對人的正向引導。
淘金式思維,由尼爾·布朗在《學會提問》中提出,它強調的是在知識獲取的過程中,要仔細琢磨,提出質疑,對資訊進行取捨和判別。
接收到新資訊時,可以在腦中建立一份淘金式思維的清單:
別人的說法有問題時,有沒有把它記下來
對別人說過的話,有沒有進行客觀評價
針對該問題,自己能否在別人合理說法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結論
舉個例子——別人說:“你這個工作不好,公務員這種鐵飯碗才好。”
第一步,聽到這個資訊,既不要立馬反駁,也不要馬上相信,而是先裝入腦中。
第二步,對方的觀點是:對於工作來說,是否穩定最重要。自己的客觀思考:這個觀點並不充分,工作的衡量標準,並不只是“穩定”這一個維度。
第三步,新的結論:每個人對人生定位不同,工作好壞與否,不能一概而論。
利用淘金式思維,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對資訊進行分析、篩選和取捨,過濾負面資訊,從而正向的引導效應。
第三、學會“自我悅納”,增強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面對挑戰,人潛意識裡會產生恐懼,有時候是由於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對抗困境所致。
回覆列表
這叫"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最簡單的表達形式是越怕出事,越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