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新人口普查辦公室的官方統計,目前全國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的前三名是王、李、張三姓。其中張姓的總人口即將突破1億大關,佔全漢族人口比例7.07%。但是,張姓先祖並未出過皇帝,為何如此人丁會興旺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張姓的人口數量龐大,無非有幾個因素:第一,張姓出現較早,中途沒有被拆分為別的姓氏;其次,西漢的留侯張良、趙王張耳,讓張姓的人口繁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再次,張姓先祖創立的天師道、太平道、武當太極門等社會組織,吸引了很多信徒改為張姓。
據《元和姓纂》記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這也是主流的說法,張姓起源於黃帝賜姓的張揮。
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張氏,世代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代仕韓,後漸成望族。” 這一種說法是,張姓起源於春秋晉國的解張。
《張氏族譜》相信了前一種說法,即黃帝第五子青陽的兒子揮,因仿“弧月”之型造出弓箭,被封為“弓正”,黃帝將其賜封為張(古地名),故以封地為姓氏,稱為張揮。
按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所述:“帝禹為夏後而別氏。”由於黃帝賜張姓是出現在夏朝之前。因此,嚴格來講“張”為姓而非“氏”。只是後來的姓、氏不分家,所以有的地方稱“張姓”,有的地方稱“張氏”。
張揮是張姓的一世祖,封地在清河的武城,據考證位於今河北省邢臺地區清河縣,春秋戰國時期始稱清河郡。因此,河北清河就是張姓的發源地,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從五帝、夏、商朝時期,從一世祖張揮開始,到四十三世祖張正,張姓後人由水正(五行之首的水利負責人)做到了大夫(僅次於三公)之職,後又被封為南伯侯。第四十四世祖張奎任商朝的元帥,掌握全國的兵權。
到了周朝,張姓的第五十三世祖張仲,成為了周宣王的卿士,居住在西蜀的劍州梓橦縣七曲山。
到周靈王時期,第六十三世祖張老已經官至了吏部天官,成為周朝的百官之首,周靈王曾公開說:“有外事問張老!”這時的張姓已經權高位重了。
春秋戰國時期,張姓的第六十六祖張骰在晉國做大夫,第六十九世祖張魴去了秦國做大夫。《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就是從這個時期才開始計算張姓的起源,但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考古發現在一個青銅器上刻有商周時期的鐘鼎文:“張仲孝友”。 “張仲孝友”出自先秦《詩經》中的 《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出現的時間比晉國成立要早。
因此,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說的張姓始祖源自三晉之解張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早在商周時期張姓就已經出現了。
按張姓族譜記載,三家分晉之後,其第七十三世祖張開地去了南韓,做了吏部天官,後來成為了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王三朝之相邦。
張開地有個孫子叫張良,是張姓的第七十五世祖。正因為秦國滅亡了南韓,在最大程度上傷害了張姓的利益,所以張良“弟死不葬”,散盡家財只為刺殺秦始皇。張良敢以家族之力與秦朝為敵,足可以說明張姓家族的勢力非常強大。
周朝之前,社會政治制度為“分封制”,而被分封的後人,又習慣以封地為氏。
夏朝的王族為姒姓,其後人被分封之後,拆分為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商朝的王族為子姓,其後人被分封之後,拆分為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周朝的王族為姬姓,是分封諸侯最多的一個朝代,其後人被分解出幾十個新的姓氏。而且周王朝是被春秋戰國之諸侯逐步蠶食,周朝滅亡時,直系王族的後人已經很少了。因此,號稱八百年周王朝,其後人大多已經改姓了。
張姓從黃帝之孫張揮分封於張(河北青河郡)開始,其後人在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夏朝時期已經做到了大夫之職。
雖然張姓沒有出現過天子,但也因為這個原因張姓一直沒有被拆分,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已經成了人丁興旺的名門望族。
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其子張不疑襲侯爵;其孫張典高為黃堂太守;曾孫張默為漢文帝的佐國將軍;第七十九世祖張金被授為光祿勳右將軍,驃騎將軍,封鹹紀侯;第八十世祖張萬年為漢文帝的輔國大臣,輔國將軍。
第八十一世祖張嵩為漢武帝輔國都吏;第八十二世祖張通為息州太守,後升任清河刺吏九年,遂以清河為郡;第八十三世祖張旡妄任大理寺少卿。
也就是說張姓第七十五世祖到第八十三世祖共8代的時間內,張姓的人口沒有受到外力的影響而造成人丁衰減。這得益於第七十五世祖張良開始,其先祖已經熟練運用了趨利避害的退隱之術保全張姓氏族。
到了第八十四世祖張仁裡時期,張仁裡不接受王莽的賜爵,辭官隱居白雲山。因其主動避讓爭權奪利,躲開了王莽篡位時期的動亂。第八十五世祖張大順也隱居不仕,並遷到吳地的天目山修道。
張姓的旁支張儀(正支屬於嫡系一脈)之後的張耳,因輔佐劉邦建立漢朝有功被封為趙王,張耳一支的血脈也開始蓬勃興旺起來。因此張耳、張良兩支張姓氏族同時在西漢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繁衍生息,成為名門望族。
第八十六世祖張道陵,曾被東漢王朝授予巴郡江州令尹,但他棄官不做,隱居於洛陽北坵山,潛心修道,修煉形之術,並得到了星帝九鼎之書。後來又遷到梁亭山,得雌雄二劍,玉印治邪,乃乘上升,創立了天師道,成為道教始祖。
天師道又稱五斗米教,在東漢初期發展十分迅速。張道陵宣揚“天人感應、心神合一”,只要潛心修道就可以與神靈交結而得道成仙。因此,有不少的信徒出於對天師道的信仰,改為張姓。
東漢末年,張角、張寶、張良也創立了太平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發動了農民起義,史稱黃巾起義。雖然黃巾起義最終被鎮壓,但張角用宗教思想籠絡老百姓,也有不少的信徒,自願地改為張姓。
元末明初的張君寶用“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的理論,創立了武當派太極門,自號張三丰,成為一代宗師。張三丰提倡修身養性能延壽延年,收割了不少信徒,也有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天師道為張揮之後的張姓正支,但史書並沒有記載張角、張耳的先祖出處,極有可能張角、張耳均出自張姓旁支。因此張道陵的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張三丰的武當太極門,收穫了不少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根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為張姓。元末蒙古將領伯顏帖木兒,因英勇善戰,降明後也被明太祖賜張姓。另有女真族人咎卜也被明太祖賜為張姓。這也說明,當時張姓成為了少數民族喜愛之姓。
根據《三國志·魏志》記載,魏國大將晉陽侯張遼原是漢武時期的聶壹之後,因在馬邑之謀中誘騙了匈奴,怕遭到報復,故改為張姓。說明了當時的張姓已經十分普遍,匈奴人很難在眾多張姓之中找到聶壹的後人。
在其後的社會程序中,很多少數民族為融入中原文化也改為漢姓。如三國時烏桓人改為張姓;十六國時的後趙政權中,有許多羯族人改為張姓;女真族中的顏盞氏、赤盞氏等在明朝時也有改為張姓的。
漢唐時期的匈奴、羯、高麗、鮮卑、回紇、契丹、突厥沙陀和蜀地巴人,還有金國時期的女真人、宋朝時期的西夏党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人等,為融入漢族而大量地改為張姓,讓張姓的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長。
歷史上張姓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戰國的張儀、西漢的張良、張耳、張騫、東漢的張道陵、張角、三國的張飛、南朝的張麗華、明朝的張居正、張三丰等。
在這些張姓歷史名人的影響下,也因為張姓人的海量包容心,讓很多少數民族為融入中原,故改姓時更加願意選擇張姓。
張姓起源於黃帝賜姓,從三皇五帝到夏、商、週三朝,因張姓不屬於天子之國姓,故沒有被拆分出其他姓氏而成為了人口眾多的大姓。
到了西漢時期,因張良輔佐劉邦統一了漢朝被封為留侯,而旁支的張耳輔佐劉邦有功被封為趙王,張良與張耳又能在西漢初期的政治爭鬥中獨善其身,因此讓張姓人丁興旺。
東漢初期的張道陵創立了天師道、東漢末期的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元末明初的張三丰創立了武當太極門,利用宗教的信仰,也讓大量的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而歷朝歷代雖然不曾出現張姓皇帝,但一直有大量位高權重的實權人物把持朝政,他們對張姓子孫的繁衍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讓更多的少數民族願意融入張姓氏族。
張姓雖非皇族之後裔,但其歷史源遠流長,張姓在社會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江湖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張姓成為中國的三大姓氏之一,憑藉的是厚積薄發的實力,毫不意外。
2021-4-13
按照最新人口普查辦公室的官方統計,目前全國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的前三名是王、李、張三姓。其中張姓的總人口即將突破1億大關,佔全漢族人口比例7.07%。但是,張姓先祖並未出過皇帝,為何如此人丁會興旺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張姓的人口數量龐大,無非有幾個因素:第一,張姓出現較早,中途沒有被拆分為別的姓氏;其次,西漢的留侯張良、趙王張耳,讓張姓的人口繁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再次,張姓先祖創立的天師道、太平道、武當太極門等社會組織,吸引了很多信徒改為張姓。
張姓出現較早,中途沒有被拆分為別的姓氏據《元和姓纂》記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這也是主流的說法,張姓起源於黃帝賜姓的張揮。
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張氏,世代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代仕韓,後漸成望族。” 這一種說法是,張姓起源於春秋晉國的解張。
《張氏族譜》相信了前一種說法,即黃帝第五子青陽的兒子揮,因仿“弧月”之型造出弓箭,被封為“弓正”,黃帝將其賜封為張(古地名),故以封地為姓氏,稱為張揮。
按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所述:“帝禹為夏後而別氏。”由於黃帝賜張姓是出現在夏朝之前。因此,嚴格來講“張”為姓而非“氏”。只是後來的姓、氏不分家,所以有的地方稱“張姓”,有的地方稱“張氏”。
張揮是張姓的一世祖,封地在清河的武城,據考證位於今河北省邢臺地區清河縣,春秋戰國時期始稱清河郡。因此,河北清河就是張姓的發源地,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從五帝、夏、商朝時期,從一世祖張揮開始,到四十三世祖張正,張姓後人由水正(五行之首的水利負責人)做到了大夫(僅次於三公)之職,後又被封為南伯侯。第四十四世祖張奎任商朝的元帥,掌握全國的兵權。
到了周朝,張姓的第五十三世祖張仲,成為了周宣王的卿士,居住在西蜀的劍州梓橦縣七曲山。
到周靈王時期,第六十三世祖張老已經官至了吏部天官,成為周朝的百官之首,周靈王曾公開說:“有外事問張老!”這時的張姓已經權高位重了。
春秋戰國時期,張姓的第六十六祖張骰在晉國做大夫,第六十九世祖張魴去了秦國做大夫。《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就是從這個時期才開始計算張姓的起源,但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考古發現在一個青銅器上刻有商周時期的鐘鼎文:“張仲孝友”。 “張仲孝友”出自先秦《詩經》中的 《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出現的時間比晉國成立要早。
因此,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說的張姓始祖源自三晉之解張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早在商周時期張姓就已經出現了。
按張姓族譜記載,三家分晉之後,其第七十三世祖張開地去了南韓,做了吏部天官,後來成為了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王三朝之相邦。
張開地有個孫子叫張良,是張姓的第七十五世祖。正因為秦國滅亡了南韓,在最大程度上傷害了張姓的利益,所以張良“弟死不葬”,散盡家財只為刺殺秦始皇。張良敢以家族之力與秦朝為敵,足可以說明張姓家族的勢力非常強大。
周朝之前,社會政治制度為“分封制”,而被分封的後人,又習慣以封地為氏。
夏朝的王族為姒姓,其後人被分封之後,拆分為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商朝的王族為子姓,其後人被分封之後,拆分為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周朝的王族為姬姓,是分封諸侯最多的一個朝代,其後人被分解出幾十個新的姓氏。而且周王朝是被春秋戰國之諸侯逐步蠶食,周朝滅亡時,直系王族的後人已經很少了。因此,號稱八百年周王朝,其後人大多已經改姓了。
張姓從黃帝之孫張揮分封於張(河北青河郡)開始,其後人在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夏朝時期已經做到了大夫之職。
雖然張姓沒有出現過天子,但也因為這個原因張姓一直沒有被拆分,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已經成了人丁興旺的名門望族。
西漢的留侯張良、趙王張耳,為張姓的人口繁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其子張不疑襲侯爵;其孫張典高為黃堂太守;曾孫張默為漢文帝的佐國將軍;第七十九世祖張金被授為光祿勳右將軍,驃騎將軍,封鹹紀侯;第八十世祖張萬年為漢文帝的輔國大臣,輔國將軍。
第八十一世祖張嵩為漢武帝輔國都吏;第八十二世祖張通為息州太守,後升任清河刺吏九年,遂以清河為郡;第八十三世祖張旡妄任大理寺少卿。
也就是說張姓第七十五世祖到第八十三世祖共8代的時間內,張姓的人口沒有受到外力的影響而造成人丁衰減。這得益於第七十五世祖張良開始,其先祖已經熟練運用了趨利避害的退隱之術保全張姓氏族。
到了第八十四世祖張仁裡時期,張仁裡不接受王莽的賜爵,辭官隱居白雲山。因其主動避讓爭權奪利,躲開了王莽篡位時期的動亂。第八十五世祖張大順也隱居不仕,並遷到吳地的天目山修道。
張姓的旁支張儀(正支屬於嫡系一脈)之後的張耳,因輔佐劉邦建立漢朝有功被封為趙王,張耳一支的血脈也開始蓬勃興旺起來。因此張耳、張良兩支張姓氏族同時在西漢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繁衍生息,成為名門望族。
張姓先祖創立的天師道、太平道、武當太極門,讓很多信徒改為張姓第八十六世祖張道陵,曾被東漢王朝授予巴郡江州令尹,但他棄官不做,隱居於洛陽北坵山,潛心修道,修煉形之術,並得到了星帝九鼎之書。後來又遷到梁亭山,得雌雄二劍,玉印治邪,乃乘上升,創立了天師道,成為道教始祖。
天師道又稱五斗米教,在東漢初期發展十分迅速。張道陵宣揚“天人感應、心神合一”,只要潛心修道就可以與神靈交結而得道成仙。因此,有不少的信徒出於對天師道的信仰,改為張姓。
東漢末年,張角、張寶、張良也創立了太平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發動了農民起義,史稱黃巾起義。雖然黃巾起義最終被鎮壓,但張角用宗教思想籠絡老百姓,也有不少的信徒,自願地改為張姓。
元末明初的張君寶用“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的理論,創立了武當派太極門,自號張三丰,成為一代宗師。張三丰提倡修身養性能延壽延年,收割了不少信徒,也有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天師道為張揮之後的張姓正支,但史書並沒有記載張角、張耳的先祖出處,極有可能張角、張耳均出自張姓旁支。因此張道陵的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張三丰的武當太極門,收穫了不少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漢朝之後大量改姓,讓張姓更加興盛。根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為張姓。元末蒙古將領伯顏帖木兒,因英勇善戰,降明後也被明太祖賜張姓。另有女真族人咎卜也被明太祖賜為張姓。這也說明,當時張姓成為了少數民族喜愛之姓。
根據《三國志·魏志》記載,魏國大將晉陽侯張遼原是漢武時期的聶壹之後,因在馬邑之謀中誘騙了匈奴,怕遭到報復,故改為張姓。說明了當時的張姓已經十分普遍,匈奴人很難在眾多張姓之中找到聶壹的後人。
在其後的社會程序中,很多少數民族為融入中原文化也改為漢姓。如三國時烏桓人改為張姓;十六國時的後趙政權中,有許多羯族人改為張姓;女真族中的顏盞氏、赤盞氏等在明朝時也有改為張姓的。
漢唐時期的匈奴、羯、高麗、鮮卑、回紇、契丹、突厥沙陀和蜀地巴人,還有金國時期的女真人、宋朝時期的西夏党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人等,為融入漢族而大量地改為張姓,讓張姓的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長。
歷史上張姓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戰國的張儀、西漢的張良、張耳、張騫、東漢的張道陵、張角、三國的張飛、南朝的張麗華、明朝的張居正、張三丰等。
在這些張姓歷史名人的影響下,也因為張姓人的海量包容心,讓很多少數民族為融入中原,故改姓時更加願意選擇張姓。
結語張姓起源於黃帝賜姓,從三皇五帝到夏、商、週三朝,因張姓不屬於天子之國姓,故沒有被拆分出其他姓氏而成為了人口眾多的大姓。
到了西漢時期,因張良輔佐劉邦統一了漢朝被封為留侯,而旁支的張耳輔佐劉邦有功被封為趙王,張良與張耳又能在西漢初期的政治爭鬥中獨善其身,因此讓張姓人丁興旺。
東漢初期的張道陵創立了天師道、東漢末期的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元末明初的張三丰創立了武當太極門,利用宗教的信仰,也讓大量的信徒自願改為張姓。
而歷朝歷代雖然不曾出現張姓皇帝,但一直有大量位高權重的實權人物把持朝政,他們對張姓子孫的繁衍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讓更多的少數民族願意融入張姓氏族。
張姓雖非皇族之後裔,但其歷史源遠流長,張姓在社會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江湖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張姓成為中國的三大姓氏之一,憑藉的是厚積薄發的實力,毫不意外。
20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