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26198074816

    在古代的高州府茂名縣、今日的廣東吳川境內,有一個奇特的“蘇李”姓氏,她已經有500多年曆史了,是一個新生姓氏。蘇李氏的誕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 古時候,在粵西沿海一隅,有一處雙龍入脈之風水寶地、魚米之鄉,令人羨慕。浩瀚的鑑江千里奔流至此稍作休歇、回頭一望再戀戀轉向西南匯入南海;窈窕的小東江逶迤南行匯合三叉江後來到這裡也稍作廻旋再以優美的身姿撲入了大海的懷抱。這個兩江顧盼之地,就是昔日的廣東高州府茂名縣蘇村藍溪小平原。 宋朝年間,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上杭村有一書香之家子弟姓蘇名壽之,仕宦期間,四處遊歷,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蘇壽之乃書香門第、仕宦世家,與其父蘇興初均曾為從六品散職文官“儒林郞”,離任後只留長子在原籍,攜二三子遷徙來了這裡安居,開始繁衍生息,並因姓而冠名為“蘇村”。日月推移,與蘇壽之一起遷來的兩個兒子,一子無嗣,一子生三個孫子、六個重孫,至此也可算人丁興旺了。 明洪武年間,蘇家的六個重孫都相繼娶了媳婦,可惜均無所出。蘇家本來就家底豐厚,加上在此風水寶地勤奮耕耘,到第三代已是遠近聞名的殷實之家了。當時,蘇家三房六兄弟,已擁有田產千畝,家財百萬,因而外人都叫他們“蘇百萬”。生計無憂,只愁香燈難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蘇家上下立即陷入了香燈後繼的憂慮之中,府首無策,一籌莫展。於是求神拜佛、占卦問卜,繼而大做善事、厚積功德,以求香燈再續。所幸蘇家排行老三的蘇伯川,娶了門當戶對的化州上院李氏二房長支化州雙牌的邊坡村仕英之閨女李氏為妻,幾年後喜得一愛子。牙 當日,老三蘇伯川這根獨苗的誕生,無疑給蘇家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蘇家上下頓時喜上眉稍,六家香燈全指望小車成一人接續了。蘇家自然百般呵護,視作掌上明珠,取名叫蘇車成,取意“兒孫如車,滾滾而來;丁財兩旺,事業有成”。 媳婦孃家上院李氏(當時也叫雙牌李氏)在當地也可謂書香門第、仕宦世家、名門望族。李氏孃家得知添了外孫,也皆大歡喜,滿月後頻頻傳來口信,催閨女把外甥寶貝兒抱給外公外婆疼愛一番。但當時交通不便,往返需過山涉水步行40餘里,因而蘇家以孩兒尚小、經不住路途顛簸為藉口,遲遲不讓媳婦和寶貝兒回孃家探親。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光景,小車成已經兩歲多了,長得象二月的花生苗那麼脆嫩可愛,又象三月的黃麻秧那麼一個勁地長高了。蘇家媳婦耐不住孃家的催促,徵得翁姑及丈夫的同意,那年夏天匆匆便背上寶貝兒回孃家探親去了。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這一去卻生出了千古傳頌的傳奇故事。 從蘇村步行到化州雙牌的邊坡村,路程二十餘華里,荒野小道九曲十八彎,還要過山涉水,時逢六月暑天,孩子在母親的背兜裡顛簸了兩三個小時才到了外婆家。此時孩子已汗流浹背、生出滿身痱子,外婆一看疼惜非常,連忙用涼水立即沖洗。這一折騰,驟熱驟冷,小小孩兒哪裡經受得起啊!可憐小車成當夜便發起了高燒,未幾即病重昏厥。於時,李家手忙腳亂、延醫請藥,極盡萬般呵護之能事。無奈當時缺醫少藥,醫術落後,兩三天後,孩子病情愈加嚴重已奄奄一息了,李家遍尋名醫神藥,求神問卜,也已回天乏術,沒過幾天,可憐的小車成、這蘇家獨苗便夭折了。 也許是命中註定,也許是小車成生來命薄身弱,難以繼承蘇門這六家香燈和百萬家財,悄悄躲避人間去了。但這晴天霹靂,蘇家李氏媳婦哭得死去活來,她的父母也悲痛欲絕、手足無措,怎麼向蘇家交代啊!他們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鳴的絕望境地。 她哥哥李惟能憨厚誠實,大嫂也勤勞賢慧,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七八歲,叫文賢,小兒子只有兩歲多,叫文齡。在此突糟災難之際,大嫂一面勸慰著姑姑,一面照顧著兩個孩子,又一面操持著李家的裡裡外外。於時,未敢回孃家的姑姑就臨時經常替大嫂照顧著兩個孩子,而且特別疼愛小侄子文齡。這文齡,生得結實又乖巧,心生莫明的綣戀和疼愛,每每抱著他,就感到是抱著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未經幾日,這孩子就跟姑姑有了深厚感情,整日只嚷著跟姑姑玩而不理媽媽了。 一日,大嫂從田間收工回來,只見姑姑抱著孩子站在村邊向東眺望。東面二十里外,是她的本家啊!來時,孩子活蹦亂跳,轉瞬間,只剩下自己孑然一身,回去如何向翁姑和丈夫交待呀!她已陷入了愁雲慘霧恍惚之中。然而,小孩的媽媽怎麼叫喚小文齡,他就是不理,緊緊地依偎在姑姑的懷抱,親熱有加,誠然象一對親母子一樣。 翌日,大嫂將小孩愛姑姑勝過愛自已的事向翁姑說了,翁姑說,此孩子可能同姑姑有緣份。一語點破夢中人,大嫂心想,姑姑遭受如此沉重打擊,何不幫她一把啊!自己有兩個兒子,既然小文齡跟她有緣,就讓孩子跟姑姑去吧!大嫂將想法同不知所措的翁姑和丈夫、姑姑一說,當即人人同意,皆大歡喜!這個大難題也只好這樣化解了。 不幾日,蘇家媳婦揣著複雜的心情、抱著與親生兒年齡相仿的外侄回到蘇村,翁姑、丈夫一看,大驚失色,這哪裡是我們的寶貝車成兒啊!於時,全家嚴厲拷問。無奈,媳婦只得聲淚倶下將原委實情稟報,並說孃家一家人願讓這孩子繼承蘇家嗣脈。蘇家面對如此殘酷之現實,只可仰天長嘆!看著媳婦抱回的外侄兒,虎背熊腰、目光炯炯、聰穎活潑、天真可愛,於時人人頓生疼愛之情,無奈地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遂改名蘇仲璋,從此保守秘密,視為己出,呵護有加。 蘇仲璋長大後,蘇家延請塾師,供書教學。仲璋一得先輩的良好基因遺傳,先天聰穎,二得蘇家從小教養,鼎力栽培,小小年紀便琴棋詩畫無所不能,刀槍騎射樣樣精通。十八歲經府試得中秀才,又於明朝癸酉科(1393年)選為拔貢,升任廣東高州府教諭,掌管府地的祭祀、教育事業。 蘇仲璋的孫子蘇賓自小在爺爺身邊長大,深得爺爺的言傳身教和良好氛圍的陶冶,漸漸鋒芒初露,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才子”。明朝正統十二年(1447年),蘇賓在全省鄉試中名列前茅,高中舉人。蘇賓中了舉人,十里八鄉奔走相告,多少年來就是府縣也不多見啊!於時官府按例備下賀禮、扛著“肅靜”“迴避”執事牌,一行報喜隊伍浩浩蕩蕩向蘇家報喜來了。蘇家接到喜報後,一面接待答謝官府,一面趕快籌備祭品以祭祀祖先,以示光宗耀祖。 蘇家先掛起大紅燈籠,然後齊集全家大小,一齊虔誠祭拜祖先。然而,大家一拜,祖先的神祇牌卻無緣無故從上面跌了下來,緊接著,一陣大風驟起,大紅燈籠也被吹走了。眾人驚愕之餘紛紛究問,這是何故啊?眾人百思不得其解,蘇家老太太只好將蘇賓爺爺蘇仲璋原是李家血脈的原委告訴了大家。後來又有人稟報,大紅燈籠吹到了雙牌李氏的祠堂門口了。大家無不感慨、驚愕…… 話說回來,自從李家將小文齡過繼給蘇家後,文齡的哥哥李文賢只有一個獨子,婚後卻無所出,也就是說,蘇仲璋(李文齡)的父親李惟能也無人繼後了。 蘇賓中了舉人,光宗耀祖了,也延續了蘇家嗣脈,可是李家的李惟能一支卻無人繼後了。於時,李家將一紙訴狀遞上了高州府衙,訴請蘇仲璋的子孫恢復李姓,以繼承李惟能一脈之香燈。但蘇家也不情願,這蘇家香燈誰繼啊?剛好當時高州府道臺也姓蘇,倒也體察民情。蘇道臺瞭解了蘇李兩家的詳細情況後,心生一計,判曰:“若執禮歸宗,蘇氏這香燈誰託,若從權過繼,惟能之血脈無存,惟蘇李雙承,斯為情至義盡!云云”。遂判定蘇仲璋及其子孫改姓“蘇李”,既保住了蘇氏之香燈有繼,也申明瞭李氏之血脈源流。一舉兩得,雙方服判,皆大歡喜! 於是,蘇村自仲璋之後,均改姓為“蘇李”,奇特的“蘇李”氏便由此誕生了。就蘇家而言,蘇村蘇氏俸蘇壽之之父蘇興初為一世祖,仲璋當為六世祖。就李家而言,上院李氏俸李承元公為一世祖,仲璋正好也為六世祖。就“蘇李”氏而言,仲璋就是始祖了。 蘇李賓中了舉人後,依照律例,朝庭敕封蘇李賓上三代(父親蘇李伯廣、祖父蘇李仲璋、繼曾祖父蘇伯川、親曾祖父李惟能)四人均為七品“文林郞”,各享功名,頒佈天下。生身之本、養育之恩,均成正果,情理所至,鄉間傳頌。 蘇李賓入仕升任宜山縣教諭後,為感宗德,在蘇村捐建了祠堂,“上座後寢立蘇氏四代以報恩,中座正寢立本宗七代以報本”。後來,蘇家留居福建的蘇壽之的長子第十世孫、明朝進士、廣東嶺西參政蘇宇庶溯流歸祠,作了一副對聯留在蘇村宗祠內,現今尚存,例證了這段傳奇故事。其聯曰: 艱嗣昔年姑育侄,發祥今日李承蘇。 明朝景泰年間,舉人蘇李賓又在化州城捐建上院李氏大宗。後來不久,蘇李氏又有後人遷徙藍溪、那陵等地,人口發展迅猛,形成了吳川境內聞名遐邇的名鄉望族。 今日,蘇李氏村民已大部分都改寫為李姓,也有人沿用“蘇李”,各取所便。在族譜上,“蘇李”氏也早已與上院李氏共修族譜,共修的族譜裡,“蘇李”氏就全部寫為李氏了。 從此,蘇李氏與上院李氏合為一家,一起敬宗祭祖,一起撐持族事,情同手足,傳為千古美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包公弔孝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