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汪倫》賞析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大詩人。 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此詩開頭自直呼其名開始,又呼“汪倫”之名作結,反而顯得真率,情味直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後人愛用李白的話評價李白的詩,很有見地。 誠然,李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顯得毫不費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自有一種不期然而然之妙。 正所謂炫爛之極,歸於平淡,這就是詩人的真功夫、真本事和真韻味。上面這首《贈汪倫》就集中體現了李白這種高妙的詩風。 古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如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 然而,上述李白這首詩表情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藝術感染力。由此可見,類大詩人李白者藝術手法多種多樣,不能“定於一律”。 李白要乘舟走了,那他是怎麼來的呢?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遊歷名山川。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記載著這樣一段神往、神遊、神會、神交後而別離的千古絕唱: 原來,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訊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歷,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接到這樣的信,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裡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裡面,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裡,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裡的主人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 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李白的《贈汪倫》就是這樣誕生的,看起來只是哥們感情深,傷別離,其實沒這麼簡單!因為這首詩所要記述是一段摯樸的情感,所以李白一上來也就全沒了客套禮節。他本來已經上船,馬上就要離開桃花潭了,在朋友們依依的惜別聲中,忽然從岸上傳來一陣歡快的歌聲,大家在詫異之時,回頭一看,沒想到原來是汪倫,他竟然一邊唱著歡快的歌,一邊又蹦又跳地趕來給李白送行了。也許按照常理,朋友分別,都應該感到傷心,忙著互道珍重,可是這個人卻一反常態,又唱又跳的,像什麼樣子?誰知他這看上去有點不近情理的舉動,卻正和了李白的心思,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真誠地相處,如果一旦分手,那也就痛痛快快地分手,大家在一起悲悲切切的又有什麼意思?可是當著眾人的面,李白又不能掃了大家的興,所以他就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彎子,說“哪怕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深,也趕不上汪倫送我的這番情意呀!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 清代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 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蹟,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顯然,這首詩是李白即興脫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歷來為人傳誦。然而,也因為它像生活一樣自然,人們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詩的三四句,後代詩家還有一點評論,開頭兩句口語化的平直敘述,就說不出所以然來了。其實,結合上述背景來看,頭兩句也是寫得極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我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聲口語言簡直是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 “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 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看來,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固然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如說汪倫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樣深呀,當然也可以,但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做詩”的味道。現在的寫法,好象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李白酒酣情濃,意態飛揚,舉杯對腳下悠悠流水說道:“桃花潭水啊,別說您多麼深了,可不及汪倫的友情深呢!”口頭語,眼前景,自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人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很多古典詩詞省略掉了抒情前的鋪墊,直接開始抒情,理解該種詩詞的關鍵就是要把抒情前的鋪墊部分揣摩出來。另外,還有很多中國古典抒情詩詞因為篇幅的關係,雖然有抒情前的鋪墊,但是鋪墊非常簡約,如果不反覆咀嚼品味,很難理解其中的關鍵點,《贈汪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就叫“情到至誠始放歌” 汪倫,沒有當過官,他和李白之間不是官宦之交,沒有官場上俗鄙的諂媚阿諛;全唐詩成千上萬,沒有一篇是汪倫的作品,汪倫不是文人,他和李白之間也沒有文人之間酸溜溜的做作和多愁善感,他們之間的情誼純樸率真,是那種讓李白沒有任何負擔的人情。李白離開桃花潭的時候,汪倫踏歌送行,自然是一番難捨難分的景象。 無論踏歌的人群是當時就在岸邊還是正從遠方走來,都讓人不免覺得有些做作。雖然老鄉們可能對李白也有仰慕之情,但是不太可能也有與汪倫一樣情誼和心意,除非經過排練,怎麼能心念相同?心念不同怎麼能唱到一起去?可以想見,經過了排練的這種群舞群歌,不會有太多讓李白感動的趣味。 踏歌,其實也完全可能是一個人用腳踏地做節拍,邊走邊唱。汪倫送行到岸邊,知道從此和他仰慕敬愛的大詩人一別,實在難以再見,難割難捨之情縈繞於心,酸楚悲傷之意充斥於懷,言不足以達其情,語不足以盡其意,見斯人將去,突然忘乎所以,近於顛狂,踏地為拍,引吭高歌,至真至誠,盡情宣洩。 歌聲或許渾厚而優雅,或許沙啞而俗土,其中充斥著的惜別之情可能還會因其俗土而更具感人的穿透力! 情起突兀,歌起突兀,“忽聞”二字便真實記錄下了李白在突起的歌聲之中所受到的震撼。 李白,是善通情意的大詩人,是情到極致即放歌的豪爽之士!汪倫的情緒立刻感染了詩人敏動的情懷,汪倫的歌聲立刻點發了豪士高歌的衝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們公認李白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詞的頂峰,其豪放之氣往往直衝霄漢。但是李白的浪漫主義主要是其表現手法方面的特徵,並不是內容方面的特徵,對於這一點很多人理解不充分。李白豪放,但是並不達觀,他的詩詞的主基調是悲苦抑鬱,不是樂觀主義,這一點與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是一樣的。杜甫更沉著拙重,李白更激憤奔亢,兩位懷才不遇的大詩人,幾乎在歷史上的同一時期遭遇了基本相似的坎坷命運,對這種命運的憤憤不平和不斷抗爭貫穿於兩位大詩人的作品中,只不過表現特點不同罷了。所以,李白一生中寫了很多以餞別為主題的詩,其基調大多是激憤或者惆悵,直白或隱晦地表達著終其一生懷才不遇的鬱結。他的離別詩中少有《贈汪倫》這樣沒有絲毫悲怨的作品,詩章雖短,意味無窮,自然率真,空靈有餘味。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讀李白的詩,特別是這首《贈汪倫》,就別有一番體會了。
李白——《贈汪倫》賞析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大詩人。 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此詩開頭自直呼其名開始,又呼“汪倫”之名作結,反而顯得真率,情味直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後人愛用李白的話評價李白的詩,很有見地。 誠然,李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顯得毫不費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自有一種不期然而然之妙。 正所謂炫爛之極,歸於平淡,這就是詩人的真功夫、真本事和真韻味。上面這首《贈汪倫》就集中體現了李白這種高妙的詩風。 古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如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 然而,上述李白這首詩表情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藝術感染力。由此可見,類大詩人李白者藝術手法多種多樣,不能“定於一律”。 李白要乘舟走了,那他是怎麼來的呢?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遊歷名山川。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記載著這樣一段神往、神遊、神會、神交後而別離的千古絕唱: 原來,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訊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歷,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接到這樣的信,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裡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裡面,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裡,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裡的主人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 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李白的《贈汪倫》就是這樣誕生的,看起來只是哥們感情深,傷別離,其實沒這麼簡單!因為這首詩所要記述是一段摯樸的情感,所以李白一上來也就全沒了客套禮節。他本來已經上船,馬上就要離開桃花潭了,在朋友們依依的惜別聲中,忽然從岸上傳來一陣歡快的歌聲,大家在詫異之時,回頭一看,沒想到原來是汪倫,他竟然一邊唱著歡快的歌,一邊又蹦又跳地趕來給李白送行了。也許按照常理,朋友分別,都應該感到傷心,忙著互道珍重,可是這個人卻一反常態,又唱又跳的,像什麼樣子?誰知他這看上去有點不近情理的舉動,卻正和了李白的心思,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真誠地相處,如果一旦分手,那也就痛痛快快地分手,大家在一起悲悲切切的又有什麼意思?可是當著眾人的面,李白又不能掃了大家的興,所以他就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彎子,說“哪怕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深,也趕不上汪倫送我的這番情意呀!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 清代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 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蹟,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顯然,這首詩是李白即興脫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歷來為人傳誦。然而,也因為它像生活一樣自然,人們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詩的三四句,後代詩家還有一點評論,開頭兩句口語化的平直敘述,就說不出所以然來了。其實,結合上述背景來看,頭兩句也是寫得極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我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聲口語言簡直是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 “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 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看來,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固然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如說汪倫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樣深呀,當然也可以,但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做詩”的味道。現在的寫法,好象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李白酒酣情濃,意態飛揚,舉杯對腳下悠悠流水說道:“桃花潭水啊,別說您多麼深了,可不及汪倫的友情深呢!”口頭語,眼前景,自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人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很多古典詩詞省略掉了抒情前的鋪墊,直接開始抒情,理解該種詩詞的關鍵就是要把抒情前的鋪墊部分揣摩出來。另外,還有很多中國古典抒情詩詞因為篇幅的關係,雖然有抒情前的鋪墊,但是鋪墊非常簡約,如果不反覆咀嚼品味,很難理解其中的關鍵點,《贈汪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就叫“情到至誠始放歌” 汪倫,沒有當過官,他和李白之間不是官宦之交,沒有官場上俗鄙的諂媚阿諛;全唐詩成千上萬,沒有一篇是汪倫的作品,汪倫不是文人,他和李白之間也沒有文人之間酸溜溜的做作和多愁善感,他們之間的情誼純樸率真,是那種讓李白沒有任何負擔的人情。李白離開桃花潭的時候,汪倫踏歌送行,自然是一番難捨難分的景象。 無論踏歌的人群是當時就在岸邊還是正從遠方走來,都讓人不免覺得有些做作。雖然老鄉們可能對李白也有仰慕之情,但是不太可能也有與汪倫一樣情誼和心意,除非經過排練,怎麼能心念相同?心念不同怎麼能唱到一起去?可以想見,經過了排練的這種群舞群歌,不會有太多讓李白感動的趣味。 踏歌,其實也完全可能是一個人用腳踏地做節拍,邊走邊唱。汪倫送行到岸邊,知道從此和他仰慕敬愛的大詩人一別,實在難以再見,難割難捨之情縈繞於心,酸楚悲傷之意充斥於懷,言不足以達其情,語不足以盡其意,見斯人將去,突然忘乎所以,近於顛狂,踏地為拍,引吭高歌,至真至誠,盡情宣洩。 歌聲或許渾厚而優雅,或許沙啞而俗土,其中充斥著的惜別之情可能還會因其俗土而更具感人的穿透力! 情起突兀,歌起突兀,“忽聞”二字便真實記錄下了李白在突起的歌聲之中所受到的震撼。 李白,是善通情意的大詩人,是情到極致即放歌的豪爽之士!汪倫的情緒立刻感染了詩人敏動的情懷,汪倫的歌聲立刻點發了豪士高歌的衝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們公認李白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詞的頂峰,其豪放之氣往往直衝霄漢。但是李白的浪漫主義主要是其表現手法方面的特徵,並不是內容方面的特徵,對於這一點很多人理解不充分。李白豪放,但是並不達觀,他的詩詞的主基調是悲苦抑鬱,不是樂觀主義,這一點與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是一樣的。杜甫更沉著拙重,李白更激憤奔亢,兩位懷才不遇的大詩人,幾乎在歷史上的同一時期遭遇了基本相似的坎坷命運,對這種命運的憤憤不平和不斷抗爭貫穿於兩位大詩人的作品中,只不過表現特點不同罷了。所以,李白一生中寫了很多以餞別為主題的詩,其基調大多是激憤或者惆悵,直白或隱晦地表達著終其一生懷才不遇的鬱結。他的離別詩中少有《贈汪倫》這樣沒有絲毫悲怨的作品,詩章雖短,意味無窮,自然率真,空靈有餘味。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讀李白的詩,特別是這首《贈汪倫》,就別有一番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