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的評價基本是以負面居多,主要還是因為楊廣在位期間頻繁發動戰爭,而且濫用民力,導致名不聊生,最後在全國爆發農名起義。那隋煬帝所做的一切都是負面的麼?實際上隋煬帝也有一些成就,開科取士、修建隋朝大運河,開疆擴土這些都算。可能多數人透過影視劇瞭解的隋煬帝根本就是昏君一個,實際上大家對隋煬帝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誤解。下面就儘量為大家還原出一位真實的隋煬帝,一起來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吧。
space
經歷了漫長的焦急等待,數以百萬計的高考考生將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十二年寒窗苦讀終將換來一種新的奮鬥歷程,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建國後的高考制度,相當於古代的科舉取士制度,可以說今天的高考制度就目前而言是最為公正的一種手段,而一千多年以前的科舉制度則是相較於大秦帝國的軍功爵制和兩漢以來計程車族門閥制度來說更為科學,更為公平,為廣大寒門學子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打開了一扇大門,其開創者的遠見卓識令人歎為觀止。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
然而,這樣一位首創科舉取士制度的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卻被後世得益於科舉制度的眾多儒生們黑得最兇,究其原因,就是奪取其政權的唐王朝為了表現出自己的正統地位,掩飾自己擁兵自立的事實而故意歪曲和醜化了隋煬帝,那些儒生士子們為了和統治者保持一致,表現出自己的政治正確,必須以訛傳訛,添油加醋。
醜化前朝末代之君是後世開朝皇帝的能事,翻開二十四史,但凡開國之君都是替天行道討伐無道昏君,然後在眾人的擁立之下登基大寶進而建立自己的王道樂土的,而前朝的末代之君無一例外都是昏庸腐朽、殘暴嗜殺、沉迷酒色、勞民傷財、荒淫逸樂、窮兵黷武……
那麼,隋煬帝楊廣真的就那麼不堪嗎?
一、雄才大略,豐功偉績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系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頒佈《大業律》。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設五省、三臺、五監、十六府等。
楊廣是唯一一個親自到河西走廊巡視的中原王朝皇帝,曾親赴甘肅張掖召開萬國大會,當時西域、西亞、以及中東、東歐小國派使節前來朝拜,對於民族大融合、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大一統國家的穩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說,楊廣雄才大略,內心有一個結束割據政權重振中華大帝國雄風的大國夢、強國夢、統一夢,其遠見卓識和勵精圖治把古代眾位皇帝甩出了幾條街。
二、徒有一腔熱血,奈何生不逢時
第一,功勳卓著,但繼位頗不順利。
楊廣和後來的李世民是表兄弟,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上天並沒有眷顧他。他十二歲被封為晉王,十三歲官拜柱國、幷州總管。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隋朝興兵平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領銜的統帥。
楊廣從幷州改鎮揚州,在鎮守江南期間為穩定叛變局勢頗有成效、政績突出。同時他表現得作風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頗得朝野一致讚頌和隋文帝夫婦的歡心。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由於是次子,不能繼承大統。
等到三十一歲時,隋文帝夫婦和皇太子楊勇的矛盾爆發,在文獻皇后和右僕射楊素的支援下,楊廣才被封為太子。
第二,社會動盪,國家內外交困。
楊廣出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時期,由於長期的分裂,軍閥林立,割據政權眾多,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豪傑相爭的亂世,隋文帝楊堅雖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建立了大一統的隋朝,但人心思變,社會動盪不安,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各少數民族政權更想問鼎中原,群雄並不真心臣服於中央王朝,在這樣的背景下,楊廣在少年時便親自披掛上陣,南征北戰。隋文帝更是採取了嚴苛的刑法制度,亂世當用重典,無可厚非,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國家始終處在內戰的狀態之下。
為了穩固局勢,鞏固國防,楊廣即位後積極進行變革,武力消滅各股軍閥割據政權,如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這些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中央政權統治,同時也是為了開疆拓土,為大中華後世子孫創下一片景秀河山。而且,正是由於隋煬帝重創了吐谷渾和高句麗,才為大唐建立之初贏得了較長時間的和平發展時間,為其發展經濟恢復民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興修大運河。被唐王朝批評為徵調民力、勞民傷財,滿足楊廣的荒淫逸樂。這是明擺著抹黑和醜化楊廣,試想一下,當時西征吐谷渾,北擊高句麗,沒有軍費糧草何以為繼?打仗打的是後勤補給,當時北方連年戰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糧食銀兩收入極為有限,而南方一代則錢多糧廣,隋煬帝楊廣只能興修京杭大運河,為前方戰爭徵集和調運糧草。京杭大運河實乃統一戰爭的運輸線、生命線,絕不是後世所謂的滿足私慾的旅遊專線!
一千多年來,京杭大運河一直為鞏固國防和方便南北交通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怎麼就成了隋煬帝滿足私慾的罪證了呢?
而且,京杭大運河的貫通,為大唐貞觀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隋煬帝舉全國之力的苦心經營,就沒有後世大唐的繁榮昌盛。
第三,革故鼎新,推行仁政。
楊廣修訂了法律,頒佈《大業律》。由於楊廣從小生活在民間,瞭解民間疾苦,南征北戰,解除了大量的下層軍士和百姓,即位後,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這可是一件大事啊,都說楊廣殘暴,可是他怎麼會改革國家嚴酷的法律制度呢?
只能說李淵為了自己的師出有名,故意抹黑楊廣。“煬帝即位,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凡五百條,為十八篇。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詔施行之,謂之《大業律》。”
那麼,大唐是怎樣對待前朝《大業律》的呢?全盤否定嗎?不!《唐律》就是依照著《開皇律》與《大業律》修訂的。尤其是對於《大業律》制定的罪責刑名等幾乎是全盤接收。
不是說隋煬帝殘酷嗎?大唐怎麼就肯定了他的法律體系呢?也許,只有李淵心裡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兒。
第四,科舉取士。
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為國家培養和選拔人才方面開天闢地,成功推動了古代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文治武功,但難以改變失敗的命運
隋煬帝楊廣“美姿儀,少聰慧”,《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流傳至今的佳作有《春江花月夜》、《飲馬長城窟行》、《江陵女歌》等,其才情頗高,文學造詣頗深,其詩歌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如果不是隋朝皇帝,楊廣完全可以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引領風騷,千古留名。
然而,這樣以為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皇帝,雖然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佳作,並不能改變作為亡國之君被後世抹黑和醜化的命運。
同時,楊廣的浪漫主義特質,他對待現實世界充滿著幻想和理想主義,進而用一種極為樂觀的態度高調從事,不懂得迂迴和妥協,鋒芒畢露,甚至有點兒剛愎自用。
他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中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唐太宗李世民也感慨地說:“大業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馬之強,自古已來不過一兩代耳。”
興辦學校,發展教育,整理古文典籍和藏書。年青時在江南任揚州總管時就組織知名學者來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間,共成書130部,17000多卷。他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400卷,和《區宇圖志》1200卷,這對於儲存中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然而,上天是不會因為你有遠大的抱負,為後世做出一些曠世貢獻就會垂青於你。就像北周時楊堅代周立隋一樣,時任權臣李淵同樣代隋立唐,還將楊廣追加諡號為“煬”,各種醜化與抹黑。
這個雄心勃勃的帝王,在位時間僅僅只有十八年,就在全國農民起義的和軍閥混戰中被屬下殺害,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簡陋的小棺材,偷偷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
楊廣遇弒的訊息傳到洛陽,洛陽群臣擁立楊廣之孫越王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楊侗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農民軍領袖竇建德追諡楊廣為閔皇帝,同年,李淵逼迫傀儡楊侑禪讓,建立唐朝,追諡楊廣為煬皇帝。不久,洛陽權臣王世充逼迫楊侗禪讓,隋朝正式滅亡。
李淵也好,王世充也罷,哪個不是大隋朝的權臣?然而,在那個群雄逐鹿,豪傑並起的烽火年代,與其低眉順眼屈居人下,不如自己獨領風騷來得痛快,什麼君臣之義,什麼忠孝節悌,一切在皇權面前都顯得那麼虛偽和無力。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即便你有雄才大略,奈何不能君臣一心、上下一體,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化為烏有。
好在,楊廣為李唐王朝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親征吐谷渾,既安定了西北邊疆,推進了民族融合,又開疆拓土擴大了中華的版圖。興修大運河,使得大唐可以交通發達,糧草充足,往來便捷。興辦教育,開科取士,為李唐王朝培養了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幸好,楊廣的失敗給李唐王朝的後繼者們一個前車之鑑,有了一個強盛的大唐帝國。
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的評價基本是以負面居多,主要還是因為楊廣在位期間頻繁發動戰爭,而且濫用民力,導致名不聊生,最後在全國爆發農名起義。那隋煬帝所做的一切都是負面的麼?實際上隋煬帝也有一些成就,開科取士、修建隋朝大運河,開疆擴土這些都算。可能多數人透過影視劇瞭解的隋煬帝根本就是昏君一個,實際上大家對隋煬帝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誤解。下面就儘量為大家還原出一位真實的隋煬帝,一起來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吧。
space
經歷了漫長的焦急等待,數以百萬計的高考考生將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十二年寒窗苦讀終將換來一種新的奮鬥歷程,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建國後的高考制度,相當於古代的科舉取士制度,可以說今天的高考制度就目前而言是最為公正的一種手段,而一千多年以前的科舉制度則是相較於大秦帝國的軍功爵制和兩漢以來計程車族門閥制度來說更為科學,更為公平,為廣大寒門學子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打開了一扇大門,其開創者的遠見卓識令人歎為觀止。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
然而,這樣一位首創科舉取士制度的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卻被後世得益於科舉制度的眾多儒生們黑得最兇,究其原因,就是奪取其政權的唐王朝為了表現出自己的正統地位,掩飾自己擁兵自立的事實而故意歪曲和醜化了隋煬帝,那些儒生士子們為了和統治者保持一致,表現出自己的政治正確,必須以訛傳訛,添油加醋。
醜化前朝末代之君是後世開朝皇帝的能事,翻開二十四史,但凡開國之君都是替天行道討伐無道昏君,然後在眾人的擁立之下登基大寶進而建立自己的王道樂土的,而前朝的末代之君無一例外都是昏庸腐朽、殘暴嗜殺、沉迷酒色、勞民傷財、荒淫逸樂、窮兵黷武……
那麼,隋煬帝楊廣真的就那麼不堪嗎?
space
一、雄才大略,豐功偉績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系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頒佈《大業律》。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設五省、三臺、五監、十六府等。
楊廣是唯一一個親自到河西走廊巡視的中原王朝皇帝,曾親赴甘肅張掖召開萬國大會,當時西域、西亞、以及中東、東歐小國派使節前來朝拜,對於民族大融合、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大一統國家的穩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說,楊廣雄才大略,內心有一個結束割據政權重振中華大帝國雄風的大國夢、強國夢、統一夢,其遠見卓識和勵精圖治把古代眾位皇帝甩出了幾條街。
二、徒有一腔熱血,奈何生不逢時
第一,功勳卓著,但繼位頗不順利。
楊廣和後來的李世民是表兄弟,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上天並沒有眷顧他。他十二歲被封為晉王,十三歲官拜柱國、幷州總管。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隋朝興兵平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領銜的統帥。
楊廣從幷州改鎮揚州,在鎮守江南期間為穩定叛變局勢頗有成效、政績突出。同時他表現得作風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頗得朝野一致讚頌和隋文帝夫婦的歡心。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由於是次子,不能繼承大統。
等到三十一歲時,隋文帝夫婦和皇太子楊勇的矛盾爆發,在文獻皇后和右僕射楊素的支援下,楊廣才被封為太子。
space
第二,社會動盪,國家內外交困。
楊廣出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時期,由於長期的分裂,軍閥林立,割據政權眾多,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豪傑相爭的亂世,隋文帝楊堅雖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建立了大一統的隋朝,但人心思變,社會動盪不安,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各少數民族政權更想問鼎中原,群雄並不真心臣服於中央王朝,在這樣的背景下,楊廣在少年時便親自披掛上陣,南征北戰。隋文帝更是採取了嚴苛的刑法制度,亂世當用重典,無可厚非,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國家始終處在內戰的狀態之下。
為了穩固局勢,鞏固國防,楊廣即位後積極進行變革,武力消滅各股軍閥割據政權,如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這些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中央政權統治,同時也是為了開疆拓土,為大中華後世子孫創下一片景秀河山。而且,正是由於隋煬帝重創了吐谷渾和高句麗,才為大唐建立之初贏得了較長時間的和平發展時間,為其發展經濟恢復民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興修大運河。被唐王朝批評為徵調民力、勞民傷財,滿足楊廣的荒淫逸樂。這是明擺著抹黑和醜化楊廣,試想一下,當時西征吐谷渾,北擊高句麗,沒有軍費糧草何以為繼?打仗打的是後勤補給,當時北方連年戰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糧食銀兩收入極為有限,而南方一代則錢多糧廣,隋煬帝楊廣只能興修京杭大運河,為前方戰爭徵集和調運糧草。京杭大運河實乃統一戰爭的運輸線、生命線,絕不是後世所謂的滿足私慾的旅遊專線!
一千多年來,京杭大運河一直為鞏固國防和方便南北交通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怎麼就成了隋煬帝滿足私慾的罪證了呢?
而且,京杭大運河的貫通,為大唐貞觀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隋煬帝舉全國之力的苦心經營,就沒有後世大唐的繁榮昌盛。
space
第三,革故鼎新,推行仁政。
楊廣修訂了法律,頒佈《大業律》。由於楊廣從小生活在民間,瞭解民間疾苦,南征北戰,解除了大量的下層軍士和百姓,即位後,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這可是一件大事啊,都說楊廣殘暴,可是他怎麼會改革國家嚴酷的法律制度呢?
只能說李淵為了自己的師出有名,故意抹黑楊廣。“煬帝即位,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凡五百條,為十八篇。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詔施行之,謂之《大業律》。”
那麼,大唐是怎樣對待前朝《大業律》的呢?全盤否定嗎?不!《唐律》就是依照著《開皇律》與《大業律》修訂的。尤其是對於《大業律》制定的罪責刑名等幾乎是全盤接收。
不是說隋煬帝殘酷嗎?大唐怎麼就肯定了他的法律體系呢?也許,只有李淵心裡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兒。
第四,科舉取士。
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為國家培養和選拔人才方面開天闢地,成功推動了古代教育的長遠發展。
space
三、文治武功,但難以改變失敗的命運
隋煬帝楊廣“美姿儀,少聰慧”,《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流傳至今的佳作有《春江花月夜》、《飲馬長城窟行》、《江陵女歌》等,其才情頗高,文學造詣頗深,其詩歌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如果不是隋朝皇帝,楊廣完全可以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引領風騷,千古留名。
然而,這樣以為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皇帝,雖然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佳作,並不能改變作為亡國之君被後世抹黑和醜化的命運。
同時,楊廣的浪漫主義特質,他對待現實世界充滿著幻想和理想主義,進而用一種極為樂觀的態度高調從事,不懂得迂迴和妥協,鋒芒畢露,甚至有點兒剛愎自用。
他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中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唐太宗李世民也感慨地說:“大業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馬之強,自古已來不過一兩代耳。”
興辦學校,發展教育,整理古文典籍和藏書。年青時在江南任揚州總管時就組織知名學者來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間,共成書130部,17000多卷。他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400卷,和《區宇圖志》1200卷,這對於儲存中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然而,上天是不會因為你有遠大的抱負,為後世做出一些曠世貢獻就會垂青於你。就像北周時楊堅代周立隋一樣,時任權臣李淵同樣代隋立唐,還將楊廣追加諡號為“煬”,各種醜化與抹黑。
space
這個雄心勃勃的帝王,在位時間僅僅只有十八年,就在全國農民起義的和軍閥混戰中被屬下殺害,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簡陋的小棺材,偷偷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
楊廣遇弒的訊息傳到洛陽,洛陽群臣擁立楊廣之孫越王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楊侗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農民軍領袖竇建德追諡楊廣為閔皇帝,同年,李淵逼迫傀儡楊侑禪讓,建立唐朝,追諡楊廣為煬皇帝。不久,洛陽權臣王世充逼迫楊侗禪讓,隋朝正式滅亡。
李淵也好,王世充也罷,哪個不是大隋朝的權臣?然而,在那個群雄逐鹿,豪傑並起的烽火年代,與其低眉順眼屈居人下,不如自己獨領風騷來得痛快,什麼君臣之義,什麼忠孝節悌,一切在皇權面前都顯得那麼虛偽和無力。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即便你有雄才大略,奈何不能君臣一心、上下一體,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化為烏有。
好在,楊廣為李唐王朝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親征吐谷渾,既安定了西北邊疆,推進了民族融合,又開疆拓土擴大了中華的版圖。興修大運河,使得大唐可以交通發達,糧草充足,往來便捷。興辦教育,開科取士,為李唐王朝培養了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幸好,楊廣的失敗給李唐王朝的後繼者們一個前車之鑑,有了一個強盛的大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