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流說

    我認為你問的是歷史,所以我的答案是周瑜

    根據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由東吳主導,東吳大都督周瑜親自指揮作戰,劉備方面只是起輔助作用,對整個戰局影響不大,孫劉聯手更多的時展現一種對抗姿態,畢竟三方勢力鼎力時,任何一方勢力的坍塌都會有有大的戰局影響。

    三國演義為歷史題材小說,其中夾雜人物個人情感,當時社會主流思想的一系列不符合歷史的因素

  • 2 # 豫北老崔

    熟讀三國演義我們知道促進三足鼎立的關鍵一戰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諸葛亮舌戰群儒、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等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

    三國演義畢竟是個小說,裡面夾雜了很重的個人思想。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乃是曹操率百萬大軍討伐劉備與孫權,先後有諸葛亮舌戰群儒讓東吳與劉備聯合對抗曹操。而後用各種計策使兩軍對持下去,最後周瑜與諸葛亮一把火大敗曹操百萬大軍。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遠沒有小說的那麼精彩,曹操平定北方以後舉兵南下一舉統一天下。

    曹操有十五萬兵馬加上荊州投降的七萬多水兵共計二十餘萬,對陣孫劉聯軍,由於北方將士不熟悉水性把船隻互相相連,黃蓋建議周瑜用火攻,最後的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而歸。

    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疾病加糧草,血吸蟲病才是曹操大敗的根本原因。

    歷史遠遠沒有三國演義的精彩,並沒有小說中的各種精彩事蹟。那麼我不僅好奇赤壁之戰的主要功勞是周瑜還是諸葛亮。

    赤壁之戰誰的功勞最大

    三國志中所記載的當時戰局,東吳其主要作用,而劉備並沒有演義中那麼有地位。

    整個赤壁之戰起到雙方勝敗的關鍵原因是疾病與火,而發現用火可以戰勝曹操的是黃蓋,黃蓋乃周瑜部下,乃是東吳之臣,赤壁之戰的功勞當屬東吳周瑜,畢竟周瑜為都督指揮作戰。

    而三國演義中,不用說主要功勞為諸葛亮,沒有諸葛亮舌戰群儒可能東吳已經向曹操俯首陳臣。沒有諸葛亮巧借東風那把火也不可能燒掉曹操的百萬大軍。

    歷史也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具體情況如何也是眾說紛紜,是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還有待確定。

    三國演義已經深入人心,雖然不是事實依然改變不了我們對三國演義的喜愛。

  • 3 # 世事蒼茫任我行

    演義裡的話,諸葛亮則是最大功臣,像什麼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壇祭風等等,諸葛領的功勞最大,可是這是演義,是小說。正史上諸葛亮僅僅只是促成了孫劉結盟,甚至不是關鍵人物。

    最後套用一下大詩人杜牧遊覽赤壁之後寫下的詩句: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嬌。

  • 4 # 李杜文

    當然是周瑜,諸葛亮連打醬油都沒有打!!!

    看我的給出的證據。

    1.我們高中語文課本上,有學到過蘇東坡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下闕第一句就是“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諸葛亮字孔明,周瑜的字才是公瑾,取了大美女小喬。再看後面,“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搞半天,拿鵝毛扇的是周瑜,率領吳蜀聯軍打敗曹操的也是周瑜同學。

    2.如果你信不過蘇大學士,不要緊,陳壽的三國志裡面也寫了,我們來看: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諸葛亮在勸說孫權共同抗曹之後,就沒有再出現,更不會帶領軍馬衝鋒陷陣。試問吳華人馬多於劉備的,吳國怎麼可能把軍權隨手交給諸葛亮。

    3.事實上,不要說此時的孫權不信任諸葛亮,就連劉備也在觀察諸葛亮,諸葛亮才20多歲,劉備都快50了,關羽和張飛也都是40多的人,不會隨便把大權交給一個小白臉,雖然很帥。。。

    綜上所述,功勞鐵定是周瑜的,可惜公瑾英年早逝了,可惜!

  • 5 # 妖百慧1

    赤壁之戰的主要功勞是周瑜還是諸葛亮?妖百慧認為這一戰主要功勞在東吳,但論功勞魯肅在前,周瑜在後,諸葛亮還得往後排。為什麼這麼說呢?

    01赤壁之戰之前,魯肅藉機去見劉備,建議他派遣心腹之人到江東去與孫權聯絡,共建大業。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大軍南下想拿下孫權,行到中途,劉表病死,他兒子劉琮接班,聽聞曹操來到,方寸大亂,派人持符節去迎接曹操,表示荊州投降。

    這時候劉備正依託劉表在樊城屯兵,曹操南下的訊息和劉琮已經投降的事情劉備都不知道,直至曹軍到達宛附近才警醒。看起來劉備太大意了,差點讓曹操給甕中捉鱉。

    劉備又驚又駭棄樊南逃,曹操率5000精騎追擊,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劉備拋下妻子兒女,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逃走。張飛率領20名騎兵斷後,曹軍不敢逼近,才保的劉備得以順利逃亡。

    正當劉備不知應該去往何處時,東吳魯肅來到了長坂坡見劉備。魯肅來時已經將自己的建議報給了孫權,得到認可。此時他傳達了孫權的意圖,與劉備共謀天下大事。

    02曹操向孫權下戰書,東吳大臣多數主張投降,只有魯肅建議孫權抗曹,魯肅又勸孫權召回周瑜。

    曹操寫信給孫權威逼利誘勸降,孫權部下無不驚惶失色。長史張昭等人主張降曹,只有魯肅主戰。孫權對大家的態度很失望,這幫人為了個人的小九九,大難來臨時各想各的招。

    魯肅對孫權說:東吳每個人投降後都會有位置,但您是諸侯,是曹操的眼中釘,投降後怎麼會有好果子吃呢?

    孫權嘆息說:“這些人的說法,太讓我失望了。如今,你闡明的策略,正與我想的一樣。”這也是在孫權稱帝以後,一直不肯讓德高望重的張昭任丞相的誘因。

    魯肅勸孫權把周瑜召回來。周瑜來到後也是主戰,周瑜分析曹操的不利因素:馬超、韓遂還駐兵函谷關以西,是曹操的後患;曹軍北方人,棄用了戰馬改乘不擅長的船;正是嚴寒,戰馬缺乏草料;北方士兵遠道跋涉來到江南,不服水土。

    有了周瑜的支援,孫權堅決與曹操決戰。“孫權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各自帶領萬餘人與劉備合力迎戰曹操;又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籌劃戰略。”

    03孫劉聯合,孫權派出周瑜、程普兩路人馬與劉備聯合,魯肅為戰事的總排程。

    劉備駐軍樊口等待東吳的軍隊,當看到周瑜的船隊,立刻派人前去勞軍。

    周瑜、劉備、魯肅三人共商抗曹軍計劃。劉備帶關羽張飛2000餘人,跟在周瑜後面做預備隊,自成一部,魯肅在中軍排程,孫劉聯盟成立。

    同年十二月,孫劉聯軍行至赤壁,與曹軍相遇。曹軍當時因為軍士水土不服生病,而新編水軍和荊州水軍磨合不好,士氣不足,初戰周瑜勝。

    曹操不得不把水軍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兩軍對峙。

    04周瑜部將黃蓋提出“火攻”,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大敗。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三國志·曹操傳》

    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曹操聽了建議將艦船首尾連線起來,就像平地一樣可以走動。周瑜部將黃蓋發現了問題,向周瑜建議火攻。

    周瑜安排了10艘戰船,裝上乾草枯柴,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插上旌旗,等待東南風起。

    黃蓋派人給曹操送信詐降,等到東南風大起來,黃蓋將那10艘戰船放前面,其餘的船在後依次前進。

    曹軍以為黃蓋來投降了,離曹軍還有2裡遠,那10艘船升起了風帆,同時點火,熊熊大火燃起,船像箭一樣飛馳而去,燒燬曹軍戰船,火勢還蔓延到曹軍陸地上的營地。“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曹軍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

    05結束語。

    赤壁之戰,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很快撤回北方,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南北的能力,孫劉雙方藉此機會發展壯大各自勢力。

    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5年,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赤壁之戰成就了周瑜,但前期的鋪墊工作都是魯肅做的,沒有魯肅的建議,孫權下不了決心聯合劉備,魯肅面見劉備挑明孫權聯合意圖,劉備才有了機會崛起勢力。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劉豫州敗走漢津口,魯肅來夏口吊劉表之喪”、“諸葛亮舌戰群儒”、“孔明用智激周瑜”、“群英會蔣幹中計”、“用奇謀孔明借箭”……

    演繹終歸是演繹,將整個赤壁之戰描寫的轟轟烈烈,將諸葛亮的才能描繪的淋漓盡致,但實際歷史上赤壁之戰還真是不以諸葛亮為主,整個戰事是以東吳水軍為主,魯肅和周瑜是當仁不讓的功臣。

  • 6 # 凍吃糖

    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上赤壁之戰兩位各自做了什麼。

    首先劉備軍在你赤壁之中主要輔助,整個劉備軍就不是赤壁之戰的核心人物。而諸葛亮唯一大的作為是撮合了孫劉聯盟。相比於魯肅,諸葛亮的這個功勞還不及魯肅對孫權的勸諫。

    孫劉聯盟主力作戰的還是江東孫家,作為大都督的周瑜才是這場千古一役的主角。

    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三國志•吳書•黃蓋傳》

    烏林決戰的決策過程,周瑜部將黃蓋提出詐降火攻建議,最終周瑜同意這一策略。由周瑜指揮劉備軍劉琦軍具體部署,聯軍團結併力,合力擊破了曹軍。首先第一個勸說孫權的是周瑜,聯盟成立,政治上他應該算首功。其次指揮這張以少勝多的戰役,並最終促成了三足鼎立,軍事上,他又是首功。

    作為主帥的周瑜和當時僅僅是初出茅廬被曹操打得四處跑的諸葛亮比較,誰的功勞大,結果不言而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花果樹苗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