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原名徐世績,曹州離狐人,後來遷到滑州衛南縣,徐家是當地的富豪,歷史記載徐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徐世績與父親徐蓋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因此在鄉里頗有名聲。就是這樣一個出生地主階級的人,參加了隋末的農民起義。
隋朝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隋煬帝接連發動對外戰爭,不顧百姓死活,再加上自然災害的侵襲,不滿隋朝統治的農民相繼發動起義,在河南滑縣南部的瓦崗山也拉起一杆義旗,首領名叫翟讓,這是瓦崗軍的第一任首領,隨後,徐世績與其父親散盡家財也參與了翟讓的起義軍,成為瓦崗創始人之一。這一年,徐世績十七歲。
之後,徐世績建議翟讓不要再去打劫附近的富戶百姓,這樣會讓自己在地盤民心不穩。為了有足夠的給養,徐世績建議,將作戰目標轉移到宋、鄭兩郡,那裡有一段運河,是隋朝轉運物資的樞紐,天下烽煙四起,都是針對隋煬帝的暴政,這樣一來,不僅截獲了隋王朝的供給,還讓自己得到了給養,還可以散發給當地的百姓,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樣的建議,讓翟讓這個土匪頭子豁然開朗,當即將自己的作戰目標轉移此地,靠著擷取運河中的商旅補充瓦崗軍。靠著這樣的打劫運河商船,瓦崗軍的勢力不斷擴大,併成為河南地區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大業九年,隋煬帝御駕親征高句麗,隋朝開國元勳楊素之子楊玄感夥同浦山公李密發動兵變,雖然這場兵變被剿滅,李密被迫逃亡,但是李密的軍事才能逐漸被世人所知。
瓦崗軍雖然是隋末農民起義軍中十分強大的一支,但是隋朝有名將張須陀,數支農民起義軍被其剿滅,就連實力強勁的瓦崗軍也多次被其打敗,在大業十二年的時候,徐世績慧眼識珠,建議翟讓收留李密,並委以重任。
不久,隋朝再次打出張須陀這張王牌,張須陀帶著秦叔寶、羅士信等將領征剿瓦崗軍,翟讓準備逃跑,但是徐世績與李密定下計謀,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翟讓在前方邊打邊退,將張須陀誘至大海寺附近,徐世績與王伯當等將領突然出現在官軍後方,張須陀陷入重圍,被徐世績斬殺於亂軍之中,秦叔寶等敗將只得引殘兵歸附虎牢關守將裴仁基,不久裴仁基被瓦崗招降,自此張須陀部就被瓦崗給消滅吸收了。
瓦崗一戰斬殺威震東夏的張須陀,使其迅速成為河南地區勢力最為強大的義軍。徐世績一戰天下聞名之時,唐高祖李淵還在太原,伺機而動。
瓦崗滅亡,追隨李唐
李密在斬殺張須陀之後,居功甚偉,此時又流出民間傳言,言隋亡之後,有李氏天子。恰巧李密表現出出色的軍事才能,頗具領導能力的他,由翟讓禪讓,李密為新任瓦崗之主,徐世績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地位上僅次於單雄信的軍事將領。
公元617年,時局越發複雜,隋煬帝被宇文化及裹挾,大軍處於揚州。而首都洛陽則是由越王楊侗、王世充等人監國。太原李淵則是看隋朝命數已盡,乘機在太原起兵。
李密則是迅速指揮翟讓、徐世績等人,攻佔興洛倉,開倉濟民深得民心,獲得了大量的軍械補給,瓦崗軍軍隊數量迅速增長。
但是一個陣營的內耗也開始了,一些創業元老不滿翟讓這個瓦崗舊主將自己的打拼下來的事業拱手送給李密,比如翟讓的哥哥翟寬、部將王儒信等人就開始攛掇翟讓將權力奪回來,此時被李密知道後,宴請翟讓、徐世績等元老派,在席間殺死的翟讓,翟摩侯、王儒信等一些瓦崗元老都被誅殺,徐世績也被士兵砍傷,但是李密知道徐世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制止了士兵,徐世績才免於被殺。之後讓徐世績、單雄信、王伯當等瓦崗元老統領翟讓的舊部。
之後,瓦崗軍一直與洛陽的官軍作戰隋煬帝命王世充討伐李密,徐世績前往迎戰,徐世績據守不出,以逸待勞,待官軍疲憊時,一舉殲滅在洛水兩岸的隋軍,之後渡過黃河攻佔隋朝黎陽倉,迅速補給,並開倉救民,使瓦崗軍一日就招募補充兵士達二十多萬,被李密封為東海郡公。
公元618年,形勢再度嚴峻。宇文化及在江都弒殺隋煬帝,並統領官軍數十萬北歸,這些大軍可是原先護衛隋煬帝巡遊江都的,其戰鬥力不可小覷。此時留守在東都洛陽的越王楊桐、王世充決定不計前嫌,聯合李密,封李密為魏國公,並許給李密前來東都洛陽輔政的條件,讓其去平定宇文化及的叛軍。結果李密為了避免同時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答應聯合,留徐世績鎮守後方。
果然,宇文化及的官軍作戰能力確實強悍,瓦崗軍與其不相上下,最後,李密指揮大軍力克宇文化及,雖然打贏,自己也元氣大傷。但是此時李密居功自傲,居然不把洛陽的王世充放在眼裡,見其大軍來襲居然不讓士兵休整,造成大軍疲勞迎戰,導致慘敗,就在一年前,李密的瓦崗軍根本瞧不上王世充這個對手,如今還是瞧不上,導致自己慘敗。瓦崗將領秦叔寶、程咬金接連被王世充所擒拿,被迫歸降王世充。
而李密原來就因為貪慕錢財,對將領士兵極其吝嗇,分配不均導致將領離心離德,招致一些元老派的不滿,而如今更是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導致瓦崗主力被殲,而瓦崗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的領土,此時都是徐世績統率,李密怕徐世績等元老派將領歸罪於自己。就帶著幾個侍衛,投靠李淵了。要知道,當時瓦崗在中原興風作浪的時候,李淵還不敢得罪的李密的瓦崗。
這時候統領瓦崗舊地的徐世績就成了瓦崗新一任統帥,一方諸侯,李淵還是相當忌憚的。但是徐世績審時度勢,認為主帥李密投降唐朝,自己也應該帶領瓦崗所有軍民,投降唐朝,並將這歸順之功歸於李密。
李淵贊徐世績:"徐世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封其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加封右武侯大將軍,賜姓李。之後,李密反叛李淵,被李淵打敗後賜死。徐世績上奏李淵,請求自己為舊主李密披麻戴孝,並帶領一些瓦崗舊臣安葬了李密,徐世績的忠義得到了李淵的讚許。
追隨李世民,平定四方
虎踞河北的竇建德在魏縣打敗了宇文化及,並將其斬首示眾,這樣一來竇建德得到了隋朝舊臣的人心,一時實力雄厚,立即攻打徐世績,徐世績不敵,在逃亡之時,竇建德俘虜了徐世績的父親徐蓋、唐高祖皇妹同安長公主和淮安郡王李神通,徐世績無奈投降竇建德,竇建德認為徐世績是一位忠義之士,讓徐世績鎮守黎陽。公元620年,徐世績知道竇建德也是一位英雄,不會為難自己的父親,私自逃回李唐。幸好,竇建德乃是英雄豪傑,感徐世績忠義,在徐世績逃跑之後,拒絕屬下殺害徐蓋的建議,保全了徐蓋等人的性命。
之後,徐世績在與王世充的交戰中,屢次大敗王世充,並用計謀奪取虎牢關。之後,又攻下榮州、陽城、汴州等地。而後與李世民一起,擊敗並擒拿竇建德,降服王世充,大敗宋金剛等割據勢力,李淵論功行賞的時候,封李世民為上將,徐世績為下將,可見其功勞。
在洺水之戰擊敗劉黑闥部將高雅賢,並剿滅擊敗造反的徐圓朗,迫使江淮義軍首領杜伏威入朝稱臣,之後徐圓朗佔據兗州反叛,徐世績前去征剿,斬徐圓朗,兗州得以平定。
之後,徐世績參與平定江南之戰,統領水師南下,擊殺江淮義軍首領輔公袥,平定江南。
為大唐開拓疆土
公元625年,突厥進犯幷州,徐世績在太谷擊退突厥大軍。626年的時候,李世民即位,改徐世績(李世績)名字為李勣,封為幷州都督。
629年,東突厥經常騷擾唐朝邊境,李世民決定主動出擊,發動強大的軍事攻勢打擊東突厥,李勣從雲中出發,遭遇突厥頡利可汗軍隊,李勣指揮軍隊奮力衝殺,大敗突厥頡利可汗,最後頡利可汗收攏殘兵,派使者求和。太宗決定赦免突厥。
但是李勣與李靖商議,這可能是突厥的緩兵之計,如今突厥求和定會放鬆戒備,李靖與李勣迅速出擊,將頡利可汗的殘軍一舉擊潰,突厥大酋長無奈向李勣投降,李勣俘虜突厥五萬餘人班師回朝。
李勣在幷州十六年,突厥因為李勣的威名,不敢侵犯唐朝。
公元641年(貞觀十五年),薛延陀派他的兒子大度設率騎兵八萬南侵突厥李思摩部落,突厥部向唐朝告急,李世民命令李勣平亂,李勣當即挑選本部與突厥將士共六千餘人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俘虜五萬餘人,李勣回師定襄後,又平定了叛亂的突厥部落。李勣在幷州猶如唐之長城。
644年的時候,高句麗大莫離支淵蓋蘇文弒君殘民,並常常侵擾唐朝的屬國,唐太宗接受李勣的建議,御駕親征,要知道當年隋煬帝就是御駕親征高句麗導致國內民不聊生。所以高句麗這塊硬骨頭,李世民也是帶來許多優秀的將領前去征剿。
李勣圍困遼東,斬殺敵軍一萬餘,俘虜軍民共五萬餘,攻陷遼東,並攻佔白巖城。安慶城一戰,李勣設計將高句麗援軍誘至安慶城西南,高句麗都督高延壽中計大敗,被唐軍斬殺兩萬餘人,之後黃城、銀城望風歸降。
浮人語
看了一看徐世績的功績就可以知道,其軍事上成就極高,且為人忠義。在李密清算翟讓舊部時就留下了徐世績,竇建德俘虜徐世績的時候,仍然委以重任,甚至其逃走之後,仍然不為難其父親,可見這樣的人才是亂世之中爭奪的。
且始終忠心於李世民,這樣臣子這麼不會得不到恩寵。而且出將入相,公元648年,李勣任太常卿,同時任太子的老師,可見李世民對其的恩寵。要說李世民對徐世績為什麼這麼恩寵,其中目的就是,徐世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兼資文武,是大唐的柱石之臣。拉攏他就是讓他死心塌地的為大唐守衛江山。
徐茂公原名徐世績,曹州離狐人,後來遷到滑州衛南縣,徐家是當地的富豪,歷史記載徐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徐世績與父親徐蓋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因此在鄉里頗有名聲。就是這樣一個出生地主階級的人,參加了隋末的農民起義。
隋朝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隋煬帝接連發動對外戰爭,不顧百姓死活,再加上自然災害的侵襲,不滿隋朝統治的農民相繼發動起義,在河南滑縣南部的瓦崗山也拉起一杆義旗,首領名叫翟讓,這是瓦崗軍的第一任首領,隨後,徐世績與其父親散盡家財也參與了翟讓的起義軍,成為瓦崗創始人之一。這一年,徐世績十七歲。
之後,徐世績建議翟讓不要再去打劫附近的富戶百姓,這樣會讓自己在地盤民心不穩。為了有足夠的給養,徐世績建議,將作戰目標轉移到宋、鄭兩郡,那裡有一段運河,是隋朝轉運物資的樞紐,天下烽煙四起,都是針對隋煬帝的暴政,這樣一來,不僅截獲了隋王朝的供給,還讓自己得到了給養,還可以散發給當地的百姓,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樣的建議,讓翟讓這個土匪頭子豁然開朗,當即將自己的作戰目標轉移此地,靠著擷取運河中的商旅補充瓦崗軍。靠著這樣的打劫運河商船,瓦崗軍的勢力不斷擴大,併成為河南地區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大業九年,隋煬帝御駕親征高句麗,隋朝開國元勳楊素之子楊玄感夥同浦山公李密發動兵變,雖然這場兵變被剿滅,李密被迫逃亡,但是李密的軍事才能逐漸被世人所知。
瓦崗軍雖然是隋末農民起義軍中十分強大的一支,但是隋朝有名將張須陀,數支農民起義軍被其剿滅,就連實力強勁的瓦崗軍也多次被其打敗,在大業十二年的時候,徐世績慧眼識珠,建議翟讓收留李密,並委以重任。
不久,隋朝再次打出張須陀這張王牌,張須陀帶著秦叔寶、羅士信等將領征剿瓦崗軍,翟讓準備逃跑,但是徐世績與李密定下計謀,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翟讓在前方邊打邊退,將張須陀誘至大海寺附近,徐世績與王伯當等將領突然出現在官軍後方,張須陀陷入重圍,被徐世績斬殺於亂軍之中,秦叔寶等敗將只得引殘兵歸附虎牢關守將裴仁基,不久裴仁基被瓦崗招降,自此張須陀部就被瓦崗給消滅吸收了。
瓦崗一戰斬殺威震東夏的張須陀,使其迅速成為河南地區勢力最為強大的義軍。徐世績一戰天下聞名之時,唐高祖李淵還在太原,伺機而動。
瓦崗滅亡,追隨李唐
李密在斬殺張須陀之後,居功甚偉,此時又流出民間傳言,言隋亡之後,有李氏天子。恰巧李密表現出出色的軍事才能,頗具領導能力的他,由翟讓禪讓,李密為新任瓦崗之主,徐世績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地位上僅次於單雄信的軍事將領。
公元617年,時局越發複雜,隋煬帝被宇文化及裹挾,大軍處於揚州。而首都洛陽則是由越王楊侗、王世充等人監國。太原李淵則是看隋朝命數已盡,乘機在太原起兵。
李密則是迅速指揮翟讓、徐世績等人,攻佔興洛倉,開倉濟民深得民心,獲得了大量的軍械補給,瓦崗軍軍隊數量迅速增長。
但是一個陣營的內耗也開始了,一些創業元老不滿翟讓這個瓦崗舊主將自己的打拼下來的事業拱手送給李密,比如翟讓的哥哥翟寬、部將王儒信等人就開始攛掇翟讓將權力奪回來,此時被李密知道後,宴請翟讓、徐世績等元老派,在席間殺死的翟讓,翟摩侯、王儒信等一些瓦崗元老都被誅殺,徐世績也被士兵砍傷,但是李密知道徐世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制止了士兵,徐世績才免於被殺。之後讓徐世績、單雄信、王伯當等瓦崗元老統領翟讓的舊部。
之後,瓦崗軍一直與洛陽的官軍作戰隋煬帝命王世充討伐李密,徐世績前往迎戰,徐世績據守不出,以逸待勞,待官軍疲憊時,一舉殲滅在洛水兩岸的隋軍,之後渡過黃河攻佔隋朝黎陽倉,迅速補給,並開倉救民,使瓦崗軍一日就招募補充兵士達二十多萬,被李密封為東海郡公。
公元618年,形勢再度嚴峻。宇文化及在江都弒殺隋煬帝,並統領官軍數十萬北歸,這些大軍可是原先護衛隋煬帝巡遊江都的,其戰鬥力不可小覷。此時留守在東都洛陽的越王楊桐、王世充決定不計前嫌,聯合李密,封李密為魏國公,並許給李密前來東都洛陽輔政的條件,讓其去平定宇文化及的叛軍。結果李密為了避免同時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答應聯合,留徐世績鎮守後方。
果然,宇文化及的官軍作戰能力確實強悍,瓦崗軍與其不相上下,最後,李密指揮大軍力克宇文化及,雖然打贏,自己也元氣大傷。但是此時李密居功自傲,居然不把洛陽的王世充放在眼裡,見其大軍來襲居然不讓士兵休整,造成大軍疲勞迎戰,導致慘敗,就在一年前,李密的瓦崗軍根本瞧不上王世充這個對手,如今還是瞧不上,導致自己慘敗。瓦崗將領秦叔寶、程咬金接連被王世充所擒拿,被迫歸降王世充。
而李密原來就因為貪慕錢財,對將領士兵極其吝嗇,分配不均導致將領離心離德,招致一些元老派的不滿,而如今更是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導致瓦崗主力被殲,而瓦崗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的領土,此時都是徐世績統率,李密怕徐世績等元老派將領歸罪於自己。就帶著幾個侍衛,投靠李淵了。要知道,當時瓦崗在中原興風作浪的時候,李淵還不敢得罪的李密的瓦崗。
這時候統領瓦崗舊地的徐世績就成了瓦崗新一任統帥,一方諸侯,李淵還是相當忌憚的。但是徐世績審時度勢,認為主帥李密投降唐朝,自己也應該帶領瓦崗所有軍民,投降唐朝,並將這歸順之功歸於李密。
李淵贊徐世績:"徐世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封其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加封右武侯大將軍,賜姓李。之後,李密反叛李淵,被李淵打敗後賜死。徐世績上奏李淵,請求自己為舊主李密披麻戴孝,並帶領一些瓦崗舊臣安葬了李密,徐世績的忠義得到了李淵的讚許。
追隨李世民,平定四方
虎踞河北的竇建德在魏縣打敗了宇文化及,並將其斬首示眾,這樣一來竇建德得到了隋朝舊臣的人心,一時實力雄厚,立即攻打徐世績,徐世績不敵,在逃亡之時,竇建德俘虜了徐世績的父親徐蓋、唐高祖皇妹同安長公主和淮安郡王李神通,徐世績無奈投降竇建德,竇建德認為徐世績是一位忠義之士,讓徐世績鎮守黎陽。公元620年,徐世績知道竇建德也是一位英雄,不會為難自己的父親,私自逃回李唐。幸好,竇建德乃是英雄豪傑,感徐世績忠義,在徐世績逃跑之後,拒絕屬下殺害徐蓋的建議,保全了徐蓋等人的性命。
之後,徐世績在與王世充的交戰中,屢次大敗王世充,並用計謀奪取虎牢關。之後,又攻下榮州、陽城、汴州等地。而後與李世民一起,擊敗並擒拿竇建德,降服王世充,大敗宋金剛等割據勢力,李淵論功行賞的時候,封李世民為上將,徐世績為下將,可見其功勞。
在洺水之戰擊敗劉黑闥部將高雅賢,並剿滅擊敗造反的徐圓朗,迫使江淮義軍首領杜伏威入朝稱臣,之後徐圓朗佔據兗州反叛,徐世績前去征剿,斬徐圓朗,兗州得以平定。
之後,徐世績參與平定江南之戰,統領水師南下,擊殺江淮義軍首領輔公袥,平定江南。
為大唐開拓疆土
公元625年,突厥進犯幷州,徐世績在太谷擊退突厥大軍。626年的時候,李世民即位,改徐世績(李世績)名字為李勣,封為幷州都督。
629年,東突厥經常騷擾唐朝邊境,李世民決定主動出擊,發動強大的軍事攻勢打擊東突厥,李勣從雲中出發,遭遇突厥頡利可汗軍隊,李勣指揮軍隊奮力衝殺,大敗突厥頡利可汗,最後頡利可汗收攏殘兵,派使者求和。太宗決定赦免突厥。
但是李勣與李靖商議,這可能是突厥的緩兵之計,如今突厥求和定會放鬆戒備,李靖與李勣迅速出擊,將頡利可汗的殘軍一舉擊潰,突厥大酋長無奈向李勣投降,李勣俘虜突厥五萬餘人班師回朝。
李勣在幷州十六年,突厥因為李勣的威名,不敢侵犯唐朝。
公元641年(貞觀十五年),薛延陀派他的兒子大度設率騎兵八萬南侵突厥李思摩部落,突厥部向唐朝告急,李世民命令李勣平亂,李勣當即挑選本部與突厥將士共六千餘人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俘虜五萬餘人,李勣回師定襄後,又平定了叛亂的突厥部落。李勣在幷州猶如唐之長城。
644年的時候,高句麗大莫離支淵蓋蘇文弒君殘民,並常常侵擾唐朝的屬國,唐太宗接受李勣的建議,御駕親征,要知道當年隋煬帝就是御駕親征高句麗導致國內民不聊生。所以高句麗這塊硬骨頭,李世民也是帶來許多優秀的將領前去征剿。
李勣圍困遼東,斬殺敵軍一萬餘,俘虜軍民共五萬餘,攻陷遼東,並攻佔白巖城。安慶城一戰,李勣設計將高句麗援軍誘至安慶城西南,高句麗都督高延壽中計大敗,被唐軍斬殺兩萬餘人,之後黃城、銀城望風歸降。
浮人語
看了一看徐世績的功績就可以知道,其軍事上成就極高,且為人忠義。在李密清算翟讓舊部時就留下了徐世績,竇建德俘虜徐世績的時候,仍然委以重任,甚至其逃走之後,仍然不為難其父親,可見這樣的人才是亂世之中爭奪的。
且始終忠心於李世民,這樣臣子這麼不會得不到恩寵。而且出將入相,公元648年,李勣任太常卿,同時任太子的老師,可見李世民對其的恩寵。要說李世民對徐世績為什麼這麼恩寵,其中目的就是,徐世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兼資文武,是大唐的柱石之臣。拉攏他就是讓他死心塌地的為大唐守衛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