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隆中對

    這兩個沒有直接聯絡,康熙算不上千古一帝,也不能說是明君,在他的統治時期腐敗橫生,吏治敗壞。但是不能因此徹底否認康熙,他不僅捍衛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開創了清朝進一步發展的大好局面,而且他也並不是一味壓制火器,康熙也是推動發展過熱兵器的。

    這就要談到一位清初的火器製造者,戴梓。戴梓從小就多才多藝,聰穎非凡,好兵書,習韜略,博聞強識,聞名當地。

    戴梓的父親戴蒼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將軍,經常跟海盜作戰。有一次戰鬥中他身受重傷,不得不回家養傷,就把槍械製造的竅門教給了兒子戴梓。戴梓也很爭氣,造出了不少火器,其中有一種能百步穿楊,威力無窮。

    後來,戴梓棄筆從戎,進入軍隊,跟隨清軍首領康親王討伐叛亂的耿精忠。在康親王手下時,戴梓展現出了自己經天緯地的才幹,對每一次戰爭的局勢都把握準確,因此很受康親王看重。就這個時候,戴梓把自己的“連珠火銃”獻給了康親王。

    康親王班師回朝後就把戴梓引薦給了康熙,康熙也非常讚賞戴梓的才幹,就讓戴梓入了翰林院。

    1686年,荷蘭使者進貢了一把“蟠腸鳥槍”,戴梓奉命仿製了十把,康熙帝把這十把仿製槍回贈給了使者。後來,戴梓只花了五天就仿製成功“佛郎機”,這就讓康熙燃起了造火器的激情。

    1687年,戴梓受命造“子母炮”,八天就順利完工。這個炮威力無窮,“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在平定噶爾丹的戰役中,此炮居功至偉。

    後來,戴梓直言不慎得罪了康熙的科學啟蒙老師南懷仁(南懷仁也負責鑄炮,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南懷仁誣陷戴梓私通東洋番邦。康熙帝竟然也信了,把戴梓流放到瀋陽。

    在瀋陽,戴梓做了一夢,夢裡說,如果“連珠銃”(戴梓發明的一種連發燧發槍)“流佈人間”,將會斷子絕孫。所以戴梓把所有火器都放在家中,再也沒有外傳。

    而中國的火器發展就此,戛然而止。

  • 2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說到清代的火器,

    一定要提到一個人,

    他就是康熙朝的火器專家戴梓。

    戴梓是有清一代唯一的傑出火器發明家和製造家。

    在康熙時代,

    他就發明製造了一種可以連發28響的火銃,

    具備類似於今天單兵使用的步槍作用,

    射程可達百米有效射距。

    還研發製造出了“子母炮”,

    該炮在朝廷與數次外族對抗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並被康熙興高彩烈之際賜名“威遠大將軍”。

    但是,

    當戰火平息下來之後,

    康熙並沒有進行常備性的將這些火器批次化生產以裝備軍隊。

    並由於南懷仁出於私怨對戴梓的挑撥汙陷而冷落了戴梓。

    這是為什麼?

    實際主因在於作為深受中原帝皇權術思想影響的康熙,

    想的不是如何常備不懈地警惕外敵的侵擾,

    而是擔心部隊掌握先進的殺人武器之後,

    有可能危脅到皇權的國本。

    即“兵者,兇器也”。

    擔心一旦大量掌握在誰的手上,

    就會形成直接危脅到皇權統治的穩固。

    因此,

    表面看康熙不重視火器的發展,

    實際深層原因卻在於此。

  • 3 # 明月清風閣

    一代明君是肯定的,但千古一帝目前普遍認可的只有秦始皇一位。唐太宗李世民和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這兩位的千古一帝稱號只是一部分人認可。如果說康熙遏制火器發展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畢竟康熙沒有上帝視角,也不知道將來火器會成為戰場上的主力。

    為什麼採取一箇中性回答呢?

    因為康熙的確間接的導致了火器的發展,但康熙一朝卻是對火器十分重視的,當年剿準噶爾時,葛爾丹的駝城戰術配合沙俄提供的火器和滑膛火槍一時間無人能破,清軍攻不進去,衝上去一波倒下一波,最後被漢軍火器營用歐式大炮和子母炮再集中火銃猛轟,終於把這套匈牙利在歐洲不可一世的陣法打破,而當時清軍用的大炮正是帝師南懷仁改良過的葡萄牙大炮,和戴梓仿製比利時的子母炮。從康熙十四年到六十年,清政府製造各類火炮多達900門,僅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六年,由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督造的歐式火炮就達五百門,從皇太極天聰五年仿造了第一尊紅衣大炮後對火炮的發展就沒有停止過,一直到1644年清軍入關前夕,清軍擁有紅夷大炮近百門,凡是征戰必定攜帶這些火炮,可以可以看出這時候清軍對火器已經有了一定的依賴性了!而自此康熙年間結束了大規模戰亂後,火器的發展就變得緩慢起來,看來那句話“戰爭可以使科技進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火器奇才戴梓

    提到清朝的火器發展史,戴梓(zi)不能不提,大破駝城時仿製的子母炮便是出自戴梓之手,子母炮的威力康熙親眼見過,當時子母炮被賜名為威武大將軍炮,在昭莫多戰役中,僅開三炮便把準噶爾大軍嚇得抱頭鼠竄,當年南懷仁像戴梓炫耀說,子母炮只有比利時人能造出來,戴梓不服氣,僅用時八天便仿製出來,戴梓在火槍上也十分有研究,當年荷蘭使節向康熙進貢的禮品中有一支蟠腸鳥槍,並向康熙誇讚炫耀這把槍的威力和便利之處,康熙心裡很不爽,就命戴梓仿製,戴梓不負眾望,很快便仿製出了十支,並回贈給荷蘭使節,另荷蘭使節十分吃驚。戴梓的另一個發明便是“連珠火銃”,這把連珠火銃可以容28枚火藥鉛丸,不過這項武器被戴梓收藏在了家中。後來因為戴梓在朝廷上樹敵頗多,子母炮一事又得罪了當時的帝師南懷仁,南懷仁便勾結叛軍誣陷戴梓私通東洋。

    倭子國,最是反覆無常之國。其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只一味懾於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康熙

    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康熙對東洋的態度,更何況這是公然違抗國策,康熙震怒,沒有認真調查便結案,因念其之前的功勞,並沒有斬了戴梓,而是把他流放。不管如何,這樣點康熙做錯了,沒有什麼值得辯解的!

    火器發展的懈怠

    僅從這件事上並不能否認康熙是一代明君,我想如果康熙知道晚清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肯定會大力發展火器,但遺憾的是沒有人給他開一個上帝之眼,而康熙包括後來的幾位皇帝,因為漢化過於嚴重,一直忘不了祖先的龍興利器,遵循不能忘本,並嚴令騎射才是根本,火器只不過是輔助性武器,導致清前期到清中期的火器一直延用康熙年間的技術,火器發展停懈不前。康熙繼位後,面臨著百廢俱興的偌大王朝,權臣獨攬朝政,清初圈地導致土地兼併現象橫生,三藩之亂,國庫存銀日益匱乏還有減免百姓賦稅,小冰河寒峰在康熙中葉達到頂端,黃河屢次氾濫吞噬百姓耕地,民族矛盾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那些明朝的遺老遺少經常朝廷作對,地方官員貪汙腐敗現象滋生,朝廷內部又拉幫結派,皇子們各自為黨,大臣紛紛站隊,大有黨政端倪,西北準噶爾在沙俄的扶持下虎視眈眈的覬覦中原富庶地帶,妄圖恢復昔日蒙古帝國的輝煌,而西藏的達賴班班禪又搖擺不定,沙俄勢力慢慢滲透東北地區,東南部鄭經繼續割據臺灣一島與清廷對抗……

    結語

    如果康熙不能算作一代明君的話,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幾個明君了,幸好康熙是滿人,倘若是漢人的話,早就被捧上天際了!對待歷史要客觀,就事論事,該批評就批評,該肯定就肯定,不要帶有情緒即可!中國近代的落後不能完全甩鍋給哪個朝代,當時換做任何一個封建統治者都會禁閉國門,明清兩朝是中國封建皇權專制的巔峰,統治者不會讓給威脅到他們統治的現象發生,所以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清兩朝只能被扼殺在萌芽狀態!況且清朝還有莽荒之地可割,如果是疆域小的朝代只能割中原了,那就不是亡國了,那就會亡種,就是徹徹底底的殖民地!近代中國的落後不可避免,但有這樣的領土框架,有全體華人的萬眾一心,中國的崛起也是必然!

  • 4 # 火器工坊

    如果說康熙皇帝遏制了火器的發展,那是真的對清朝的火器史不瞭解,或者說一知半解。其實恰恰是康熙皇帝的政策,推動了清王朝火器的發展。

    康熙皇帝作為一代偉大的帝王,他在執政期的各個領域其實都有所發展。尤其是軍事領域,發展之快可以說在東亞地區是飛躍式。

    康熙皇帝在火器發展方面的第一大貢獻就是將明末以來雜亂無章的火器進行了嚴格的分類,並且做出了制式規定。火器上摒棄了明代落後的火門槍,單兵火槍統一裝備兵丁鳥銃,並且捨棄了日式鳥銃的樣本,像歐洲火繩槍進行了靠攏。

    在火炮方面,康熙皇帝支援了南懷仁主持的紅夷大炮規格制定,分為輕型大炮“神威將軍”型,中型大炮“神功將軍”型,重型大炮“武成永固大將軍”型。按照磅數劃分可以理解為6磅炮、12磅炮和18磅炮。在康熙時代的平三藩、收臺灣、抗沙俄、打擊準格爾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還有戴梓發明的輕型臼炮——沖天炮和改良自明軍千斤佛郎機的子母炮。

    此外還有演習了類似於古斯塔夫方陣的九進十連環陣,在這個陣型中,火器的攻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舉創直接讓中國的軍事戰術水平從中世紀飛躍到了文藝復興末期的古斯塔夫時代。

    對於康熙阻礙火器發展的誤區,無非是來自對戴梓的流放和沒有將從沙俄繳獲的燧發槍進行推廣。

    不得不說戴梓是個人才,但是網文對戴梓的吹捧有些太過了。所謂的二十八發連環銃並不是什麼機關槍,而是和同時期英國的一種半自動火槍原理幾乎是一致的火槍。但是因為當時的軍工技術難以解決氣密性,以及工業條件落後難以批次生產這種複雜的火槍,都是這種火槍不可能推廣的原因。

    另外清朝沒有推廣燧發槍,也是因為當時的大清完全不需要推廣這種武器,二十幾萬的軍隊統一換械,成本可是很高的。而且在打敗了準格爾之後,大清整體環境相對安逸,輕火繩槍和重火炮已經足以對付周邊的敵人,武器革新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是也。”

  • 5 # 孤葉徐飛

    康熙何曾遏制火器的發展了,他非常看重火器的發展,不僅在技術上,還是在使用上;但由於以漢人士紳、官吏為主體的社會、排斥科技的發展,因而跟不上西方的腳步;由於康熙的關注,當時中國的火器發展與西方差距不大,到西方完成工業化後,才很快拉開了距離,這已不是康熙或清朝所能左右的了。

    康熙是一代明君無問題;千古一帝還是不用為好;

    在中國古代史中,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雍正是同一等級有作為的帝王!!!

  • 6 # 大唐之風changan

    看到這個貼子不知是否真實、(康熙不提倡發展火器,那是因為滿人總共才幾百萬人,有了火器,漢人農夫可以打死一個訓練多年的滿清騎手,那等於是給自己挖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冷水洗臉是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