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
2 # 大成拳黃景文
人體發力比較常見的形式,概分為三種:曲伸發力,扭身發力,螺旋發力。
一、曲伸發力
直拳,算是曲伸發力,曲臂為蓄,伸臂為發,力量方向衝前。
武術界尤其是內家拳,其曲伸發力不僅有向前打擊的方式,還有回掛、捋帶、引偏的向側後方發力的動作,可謂蓄力為伸,發力為曲,跟直拳正好相反。
此外,正蹬、側踹也屬於曲伸發力,曲為蓄而伸為發;如果是下劈腿呢,應該是伸為蓄力,曲腿下劈為發力。
二、扭身發力
擺拳、轉身鞭拳一類,應該算是扭身發力。這一類發力,源於擰腰抖胯,打的是離心力。
離心力是人大腦空白後最本能的發力,比如扇嘴巴,王八拳,人們多善於由外向裡打,這樣很容易暴露面部空門。
內家拳如八卦掌的削掌,形意拳的反劈,都是由裡向外打,也算離心力,但是很好的避讓了自己的空門。
扭身發力,由於其離心力的特點,體重很容易被利用起來,效果通常大於肢體的曲伸力。
三、螺旋發力
螺旋力是擰螺絲的勁,頂勁加著橫勁。
觀察搏擊影片的慢鏡頭,很多直拳尤其是重拳,都不是嚴格的直線,都有向下的擰勁。
擺拳加一點擰勁向下,就是栽拳;若加一點擰勁向上,就是鑽拳,或也叫低勾拳。
內家拳如大成拳,打拳發力融入橫勁的螺旋力,更有許多形式。
拍、撞、劈、鑽、壓、挑、掛、偏,不管哪種形式,遇到阻力只要微加橫勁,即為螺旋發力。
拳派都是人為分出來的,後學者需要化繁為簡,迴歸人體發力的基本規律。
大肌肉推動小肌肉,大關節推動小關節。
關於武技,全世界各種武學多了去了,要想學一輩子都學不完。有些是個人的經驗,有些帶有宗教思維,有些帶有哲學思維,我經常翻各類的書籍,也看過不少影片,現實也接觸過一些拳師。回到本質,我發現真想學好拳術,研究格鬥,還是得研究人體,最真實有效的辦法就是好好學學運動解剖學,結合搏擊技術。才會更省時省力而有效。
大關節推動小關節,大肌肉推動小肌肉,
套用投擲運動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可以結合拳擊的需要借鑑或是套用。
1)關節活動的順序性原理,人體運動時大關節先啟動,小關節隨後依次活動的原理。
2)預先拉長肌肉作用原理,完成大多數投擲運動時,環節通常先向反方向運動,使得主動肌群被動拉長到一個合適的長度,可使肌肉收縮時產生最大的力量。
3)轉動慣量最小化原理,投擲時肩關節轉動前,應儘量減小手臂的轉動慣量。
4)延長加速距離原理,透過投擲時增加力的工作距離,增加力的工作時間,從而增加衝量。
5)保持動作連貫性原理,投擲時,軀幹及非投擲臂不應向後移,而應積極向投擲方向移動。
6)利用助跑動能原理,助跑使運動員投擲器械時具有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