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煉心路
-
2 # 青年史學家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植樹節、鬼節、冥節、死人節、聰明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原為十月十五下元節), 合稱“三冥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與春節、端午、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起源,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是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二是起源於寒食節。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三是起源於二十四節氣。《淮南子·天文訓》所說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清明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開始命專門負責養蠶的蠶妾收拾孵化蠶卵的專門的屋子“蠶室”,準備養蠶。
現在一般認為,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從歷史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掃墳墓。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至遲在周代已經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詩經·鄭風·溱洧(zhēn wěi)》描寫了春秋時期鄭國的祓禊(fú xì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活動,最為典型。
先秦秦漢時,以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舉行上巳節,官民都到流水邊洗濯祓(fú)除,據說能根除多年的疾病。
魏晉時改為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有踏青、祓禊(fú xì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shāng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著酒的觴置於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等內容。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活動,要算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等友人在會稽舉行蘭亭之會了。王羲之揮毫作序,成就了書文俱佳、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唐代時,上巳節已成為全年的三大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xì)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據宋代吳自牧《夢梁錄》“三月”條載,唐朝時,皇帝在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行祓禊之禮、踏青。
宋朝以後,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微,但一些習俗仍在流傳。
元朝時又改回三月上巳日。白樸的雜劇《牆頭馬上》第一折寫道三月初八日,上巳節令。
明初,朱元璋為示太平盛世、與民同樂,三月三攜大臣們一道春遊,金陵城內的百姓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南京城外的牛首山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幄帳,人流如潮。
清明節的定型——唐代
活動主要有
(一)禁火寒食,取新火、皇帝賜火
錢易《輦下歲時記》描述唐代清明節日取新火的風俗:清明,尚食內園官小兒在殿前鑽榆木取火。先得火者進獻給皇帝,可以得到三疋絹, 一口金碗的獎勵。
由於鑽木取火較難、所以、皇帝每在清明節將鑽取的榆柳火種賜給近侍大臣,以示寵幸。當然,能得到皇帝所賜新火的大臣也往往感到十分榮幸。
謝觀《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對賜新火的儀式有較為明晰的描述。
(二)掃墓祭拜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這首詩對唐朝時人們祭拜掃墓的景象有所描畫。
(三)踏青遊玩
踏青日期因時因地而異。青年男女之間在踏青時,常常發生一些愛情故事。據《唐詩紀事》記載:唐德宗時詩人崔護(?—831年)所撰《題都城南莊》,即是他一次清明外出踏青時的豔遇寫照。
(四)打鞦韆
據《開元天寶遺事》所載:天寶年間,每年寒食清明節來臨,宮中都要豎立起鞦韆架,令嬪妃宮女們盡情玩樂。宮女們歡歡喜喜登上鞦韆,上下凌空,綵衣裙迎風揚,體態輕盈優美,宛若仙女從天上飄飄而降。唐玄親看得高興入迷,因而呼之為“半仙之戲”,長安市民竟相仿效。
詩人王建(約767-約830年,今河南許昌人)撰有《鞦韆詞》,對少女們盪鞦韆時的神態、心理活動均有細緻的描畫。
(五)蹴鞠、馬球
《封氏聞見記》載:唐玄宗是一位馬球運動健將。唐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等都擅長擊球。唐宣宗擊球技藝高超,即便是一些能手,也很佩服他的技巧。唐僖宗更是自詡曰:我如果參加擊球進士舉,肯定會奪到狀元。
唐代也有騎驢打球的,主要在宮女中流行,《新唐書》記載郭知運的兒子在府第中教女伎乘驢擊球,。《舊唐書》記載唐敬宗也曾在宮廷內園分兩朋驢鞠。
(六)拔河
(七)鬥雞
唐代,鬥雞活動盛於寒食清明節之時。
唐玄宗未即位時就好清明鬥雞之戲。即位後,還在中專門修建了雞坊,選養了金毫鐵距高冠昂尾的雄雞千餘隻,並選六軍小兒五百人專門負責馴養。其時一名叫賈昌的少兒擅長訓雞,玄宗對其寵幸無比。當時號稱“神雞童”。時人作《神雞童謠》對此加以諷刺。
清明節的盛行——宋代
(一)賜新火
宋朝取新火的方式,與唐朝大致相同,只是賞賜的物件、範圍有所擴大。輔臣、外戚、帥臣、節察三司使、知開封府、樞密直學士、中使都能得到皇帝賜予的新火。
(二)上墳祭拜
《東京夢華錄》卷七記載:北宋時清明節這一天要祭拜新墳。宮中掃墓更為隆重,宮室的親戚也分別到各陵墓祭祀、拜陵。
《夢梁錄》也記載,南宋貴族們都要前往紹興欑(cuán)宮祭拜先帝陵墓。
清明節,開封市街上賣祭品的很多。
百姓紛紛出城掃墓,不設香火,只將紙錢掛在墓旁樹上。如因客居外地,則盛行登山望墓而祭的風俗,屆時要將紙錢撕裂,撒向空中,時稱“擘(bāi同掰)錢”。
除祭掃祖先親人墳墓外,有的地方還祭拜名人之墓。如在今湖北棗陽一帶,當地人時有弔唁北宋著名詩人柳七(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後因曾任屯田員外郎職,又稱柳屯田。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的風俗,時稱“吊柳會”。
(三)踏青
北宋詞人柳永的《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描繪了當時人們清明時外出遊玩踏青的景象。
南宋以後,杭州人清明遊春更盛。清明前後十天,城中士女豔妝飾,紛紛外出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杭人祭掃多在杭州南北兩山之間。
(四)佩戴或插門楊柳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在門戶上插楊柳枝,百鬼不入家。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清明節》記載,宋朝人將寒食前一日叫做“炊熟”,用面造棗䭅(hú)飛燕,貫以柳條,插於門楣,謂之子推燕。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清明節》載此日臨安市民皆在門上插上柳條,名曰“明眼”。
(五)上頭
上頭,是指女子出嫁前更改頭飾,標誌成年的一種儀式。
(六)盪鞦韆
(七)賽龍舟
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描繪了位於今杭州市北的德清一帶的人們賽龍舟的盛大場面。
清明節的承繼——元代
(一)祭拜掃墓
(二)鞦韆、蹴鞠
(三)插柳
(四)遊玩宴飲
清明節的承繼與創新—明清
(一)祭掃陵墓
清明祭祖,無論貧富都要備辦祭品,出祭祖先墳墓,稱為“上墳”。
也有的地區非郊外掃墓,而是在宗祠內進行的。如安徽繁昌縣地區,世代聚族而居,節日祭祀畢後,常聚飲於祠,並按成年人人頭數分享胙稻、胙肉。
陝西宜川縣地區,清明節民間作饅頭相饋,上綴多樣蟲鳥,名為子推,謂晉文公焚山,禽鳥爭救子推等等風俗。
山東等地寺院也“製造法船至晚焚之”,並設“盂蘭會”。夜晚,則有“荷葉燈、蒿(hāo)子燈、蓮花燈”,沿河要“放河燈”。並有城隍廟會之俗。
(二)踏青遊玩
明代北京的官民士庶都到高梁橋(高亮橋)遊覽,名曰“踏青”。”
杭州清明掃墓踏青同樣成為郊遊的盛會:
(三)射柳
(四)插柳佩柳
明清時期的民間諺語云: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帝京歲時紀勝》則有載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的諺語記載。又以柳條穿祭餘蒸點,至立夏日用油煎好,然後與小兒食之,謂不痊夏。 蘇州婦女將楊柳結成球戴於鬢邊,說如此就會紅顏不老。
(五)盪鞦韆
(六)放風箏
回覆列表
清明最早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改火換取新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春季3月是正值改火的時節。在新火未到之際,人們禁止生火。在漢代的時候,人們稱寒食節為禁菸節。
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從以前的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到大有取代寒食節的趨勢。這時上墳掃墓等儀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進行。寒食節原有的一些風俗習慣,也漸漸的被清明節所代替的。
1935年民國政府規定4月5日為國定的假日清明節。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
2008年清明節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2009年又改為放假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