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09647570344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重,常伴有嚴重感染及內臟出血。外周血血紅蛋白下降速度快。  一、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急,病情重,進展迅速。   1、感染:多數患者有發熱,體溫在38度以上,個別患者自發病到死亡均處於難以控制的的高溫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面板感染等。感染的菌種以革蘭氏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為主,常合併敗血症。   2、貧血:多呈進行性加重,蒼白、乏力、頭昏、心悸和氣短等症狀明顯。   3、出血:均有程度不同的面板粘膜及內臟出血。面板出血表現為出血點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齦血、眼結合膜出血等。所有臟器都可有出血,但只有開口於外部的臟器出血才能為臨床所查知。臨床上可見嘔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陰道出血,其次為眼底出血和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潛錶轉為內臟,常預兆會有更嚴重的出血。   二、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1)血象   1、白細胞及分類:白細胞多<2×10^9/L;中性粒細胞≤0.05×10^9/L,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增高。   2、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為正色素性正細胞貧血。患者經大量輸血雖血紅蛋白有所提高,但維持時間短,很快下降。   3、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液中的數值可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對再障的診斷和觀察治療反應均有重要意義。急性型網織紅細胞低至0,多數病例在0.5%以下。   4、血小板:多數在15×10^9/L以下。   (2)骨髓象   ①多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粒、紅細胞系明顯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②粒細胞系減少以成熟粒細胞為主。   ③紅細胞系統減少,比例下降,以晚幼紅細胞-“炭核”為主,成熟紅細胞形態多無明顯變化。   ④漿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組織細胞等比例增多。   ⑤絕大多數患者骨髓找不到巨核細胞。  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標準   國內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亦稱SAA-I型)的診斷標準:   ⑴臨床表現: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劇;常伴嚴重感染,內臟出血。   ⑵血象: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須具備以下駐項中之兩項:   ①網織紅細胞小於1%,絕對值小於15×10^9/L;   ②白細胞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小於0.5×10^9/L;   ③血小板小於20×10^9/L。   ⑶骨髓象:   ①多部位增生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如增生活躍須有淋巴細胞增多;   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   四、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   免疫抑制治療   1、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本品具有針對免疫活性T抑制細胞介導免疫的功能,它們能誘發T細胞增殖,使造血恢復。   2、環孢菌素A(CSA):是一種Ts細胞Tc細胞克隆的殺傷劑,糾正再障患者的免疫紊亂,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復。   骨髓移植(BMT)   用骨髓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在國外已取得許多經驗,由於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組織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故應嚴格選擇適應證,關於適應證,有如下看法:重症再障(老年人除外),粒細胞在0.5×10^9/L以下,血小板在20×10^9/L以下,骨髓內淋巴細胞在75%以上;最好在確診後起3個月以內進行;年齡在20歲以下;移植前輸血次數少者(最好未輸過血);HLA配型相同。   五、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預後與轉歸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是一組發病急、進展快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常伴內臟出血、嚴重感染,常危及生命,預後不良;在治療上予以清熱涼血解毒中藥,積極配合西醫學的成分血輸注、廣譜抗生素、丙種球蛋的、造血刺激因子等支援療法,或可配合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挽救相當一部分患者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糖醋蒜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