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一、五等爵位起源何時?

    西周時諸侯的等級一直是個困惑難解的問題。戰國去古未遠,可是那時的人已經搞不清楚,就連號稱博古的大儒孟子也說,“其詳不可得聞也”,他只聽說過一個大略,其內容為:

    天子一位,公一位,候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萬章下》)

    春秋以後成書的《周禮》、《國語》《禮記》也有類似的記載:

    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壁,男執蒲璧。(《周禮·春官大宗伯》)

    凡邦國幹裡,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周禮•夏官職方氏》)

    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周禮•地官大司徒》)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國語•周語》)

    王者之制祿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禮記·王制》)

    這些與孟子的說法同是以公、侯、伯、子、男為序,不同的是有的以天子為一位、子男同一位為五等;有的無天子,而公、侯、伯、子、男各為一位共五等。《左傳》襄公十五年說:“王及公侯、伯、子、男,甸、採、衛、大夫,各居其列。”可見《左傳》也有類似的記載。近人又有從《左傳》中摘錄所有關於諸侯爵位的稱謂,按等級分類。

    結果證明在春秋確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並且爵位固定。只有在升黜時,才有改變。可見有人完全否定五等爵舊說,是缺乏根據的。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只是符合春秋時的情況,西周時又是如何呢?

    前面我們講商代諸侯方伯時已說商代已有侯甸、男衛邦伯等大小不同的封君。周武王克商後,大概基本上承襲了這一套而略有改變。《尚書》和西周金文中的記載: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侯、甸、男、邦,採、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尚書·康誥》)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惟予一人釗報誥。(《尚書·康王之誥》)

    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尚書·召誥》)

    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尚書·酒誥》)

    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於成周。……眾諸侯:侯、田(甸)、男,舍四方令。(《令彝》)

    根據這些周初文獻和金文記載,我們可以斷定商代已有侯、甸、男等封爵,周初大概就繼承下來。孔子說:“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西周的爵位內容可能已隨時代的變化而稍加變化,但西周確有侯、甸、男、採、衛等爵是可以肯定的。

    這些爵名的來源不同,如“侯”來源於“射侯”,即射箭的靶子。射箭是貴族最要緊的本領。王在許多武臣中挑選幾個最會射箭的,叫他們於王畿之外建國,替王去守衛新佔領的土地,命他們為“侯”。

    這當然就是最重要的職務,又因侯在王畿之外,故也稱“邊侯”。“甸”為王室“治田入谷”。“男”舊注謂任也,言任王之職事。“採”舊注謂事也,與男同為任職王事。“衛”是捍衛王室意思。所以,這些爵名都是來源於為王服務的職事,其職位的輕重高低是不同的。

    孟子所說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次序在西周是否如此,由於史料缺乏,其可信程度難以完全證實,只能說是事出有因。

    不過,孟子說公爵為諸侯之長則未必可信。因為不管是文獻還是金文,公的稱謂很雜亂。“公”之構字,可能有平分的意思,作為稱謂則是老人之稱,《漢書•眭弘傳》注:“公,長老之號,《方言》六:“凡尊老……周、晉、秦、隴謂之公,或謂之翁。”王獻唐認為,“公”就是“翁”:“公為尊稱。用於祖宗,用於長老”,後來“尊貴的人也稱為公”,“一國君主是最尊貴的,也稱國君為公,不論老幼。”“公”似由老人之尊稱,引申為尊貴者之稱,進而為君主、權貴之稱。

    天子之命卿尊親如周公、召公、虢公、虞公等稱“公”,先代之後。如宋也稱“公”,《爾雅•釋詁》謂“公”為“君也”。如此則凡諸侯均可稱公,未必為爵位名。

    “伯”為家族之長,本為通名,以後才轉為專名。“伯”,郭沫若先生釋為大拇指的象形字,由此引申為兄長,即伯、仲、叔、季之伯。諸侯之長稱“伯”。周文王稱“西伯”,即殷商間的西方諸侯之長。

    “子”原亦家族名,在家族中地位較低,其後轉為爵名,亦必較低。“子”是成年男子之尊稱,如孔子、老子之例。甲骨卜辭中有很多“多子”、“多子族”,這裡的“子”特指王子。長子是“太子”,“多子”則是由長子分派出去的族群。朱鳳瀚先生把“子”解釋為族長。

    “男”字從田從力,“田”是土田,“力”是農具耒耜之類。“男”本是從事耕作的成年男子,進而被用為爵號。甲骨卜辭中可能已有男爵了。甲骨卜辭有“多田於(與)多白(伯)”,胡厚宣先生認為侯與伯相近,男與田通,因此“多田”與“多伯”,實際就是侯、伯、子、男。

    這些爵位在西周時是否都已出現?現在還說不清楚。

    (正文完)

  • 2 # 老蟲

    中國古代的爵位是從商朝時期開始,但那時候並不是“五爵制”,是“三爵制”,分別是“侯,甸,男”。後來到了戰國時期,才被確定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制。

    公,最早不是爵位,而是一種尊稱。一是對死去的諸侯的一種稱呼,一般都是由後代為先王歌功頌德所用,比如穆公、聖公等等。還有就是對死去的長者的尊稱,比如周公、召公等等。後來才發展為爵制的最高等級的。

    到了春秋時期,“公”的使用比較混亂,因為“公”這一稱呼含有等級色彩,所以被諸侯普遍使用。這也使得“公”這一稱呼,從死稱變為諸侯的自稱。

    侯,主要是指周王朝的外服系統的主要諸侯。周王朝貴族分外服和內服,外服稱謂主要就是“五爵制”,內服就是“卿士大夫”。“侯”主要是由王室任命的諸侯的稱謂,他們承擔著保衛王室,抵禦外敵的作用。

    伯,本意是首領的意思,商朝時期,“伯”主要是指四方蠻夷的首領。而到了西周,“伯”多用於平輩貴族之間的長幼排序,就是伯仲叔季。一般主要是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而且他們多為天子近臣,或者與王室關係密切,所以“伯”也就逐漸發展為爵位的代名詞。

    子,顧名思義,就是兒子,引申為宗族族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近臣、族長、王子的稱呼,這在西周時用的比較多,春秋後期及比較少見了。

    男,原本為“任”,就是委任,任命的意思,他一直就是一種比較低階的爵位。他們是由一些為王室辦事的人員,逐漸發展成為諸侯的,所以也被當成是諸侯的一種稱謂。

    總之,在《春秋》、《左傳》中,這些稱謂使用相當混亂。至今,史學界也沒做出“五爵制”是否存在過的結論。唯一能夠確認的就是“侯”爵和“男”爵存在,其他的都是當時記錄歷史的史官們,隨手拿來就用的。

  • 3 # 大國布衣

    對於五等爵的記載,來自於《孟子.萬章》: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孟子在此書中描繪了一個完整的爵位等級和結構,這也為後世的中國爵位奠定了基礎,後來的王朝也一直沿用這一套爵位制度。

    這裡,我們先細分一下五等爵的代表什麼意思

    在西周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解釋到“公”,這一類對公爵的稱呼包括:周工、召公、明公、毛公等等,這些人都在王朝中掌握重要的職位,比如西周時期的卿事寮和太史寮。

    西周金文中記載的“候”包括:魯、齊、蓋、康、薛、井、楊、陳、量等等。所有的“候”全部都位於三門峽以東的殷商故地。西周的候指的是坐鎮一方的軍事首領人物,後也就是一個擁有軍事力量,負責軍事行動的地方最高掌官。

    伯在當時指的是家中的長男,長子稱伯、次子稱仲、三子稱季,三子後面的幼子全部稱叔。但伯到底是不是一個爵位?

    倗出土了“倗伯簋”,同時還出土了“倗仲鼎”,這裡的伯仲顯然也是表示長幼輩分的稱號,而非爵位。

    殷商子姓,在甲骨文中,對子姓宗族統稱為“多子族”,而那些貴族則會被稱為“子某”如子魚等。西周出土的青銅器中,大部分的“子”都很可能是殷商貴族或者相關宗族的後人。

    資料顯示,“男”在西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低階的貴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而他們的封號只是比一般的百姓更一點而已,這也是可有可無的爵位。

    因此,“公侯伯子男”五爵是由天子賜封的,但享有特權的爵位只有“候”,因為他是作為軍事力量的代表,而“公、伯、子”等都是宗族裡面的尊稱或對族長的稱呼,並沒有實權,有的只是殊榮。

    晉朝由於是篡位得來的,曹魏政權吸取教訓又恢復了五等爵制度,而秦漢的二十等爵制也在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兩種侯,五等爵的侯爵和二十等爵的列侯。於是晉朝就把五等分封制中的爵位改為高於二十等軍銜制的爵位,也就是說公侯伯子男爵位下面才是列侯。

    (西方國家爵位等級)

    而撤銷了二十等軍銜爵制後,五等爵在後期也不在有實際權力,它更多的只是代表一種榮耀,比如國公,郡公等都只是一種榮譽頭銜。

  • 4 # 子非魚

    傳之於仁義禮智信,列之以公侯子伯男。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古代爵位制度: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春秋》曰:“會宰周公。”又曰:“公會齊侯、宋公、鄭伯、許男、滕子。”又曰:“初獻六羽。”《傳》曰:“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凡五等。故周爵五等,士三品,文多而實少。《春秋》三等,合伯、子、男為一爵,《春秋》曰:“荊。”《傳》曰:“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凡四等,命曰附庸,三代共之。然則其地列奈何?曰:天子邦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人氏者方十五里。—-《春秋繁露·爵國》

    爵位是尊敬、是認定、可能是世襲,有天爵、人爵。爵也是酒杯(公杯),有鳥的造型。中孚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東周國勢已弱,虛的周朝,已進入戰國時期;因時間久遠,北宮錡問孟子周室是如何班爵祿?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一位,凡五等。」孟子的說法與西周文獻及金文中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天子是特權)已有不同。孟子的五等爵包括天子,而合併,子、男為同一等級。天子也是爵位之一,意即天子也是公務員了。這是春秋思想的「新王班爵祿」,所謂的"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了。

  • 5 # 參習處

    秦始皇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此時,才真正有了現在意義上國家的雛形。而在秦始皇之前,國家有另一個名稱——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又被稱作天子。但天子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去直接的統治這個天下。所以,設計出了一套理論——五服制度,用以別遠近。使得天下人能夠歸附在天子的名義之下。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稱作王畿,方圓五百里。

    王畿之外的五百里,便是候服。而候服之外,基本上就屬於化外之地了。所以,天子能控制的地區也就是千里之地。直接統治的地區也就是五百里。

    候服的範圍是王畿之外的五百里。其中最靠近王畿的一百里範圍是天子封給自己的卿大夫的采邑,再往外的一百里以內,就是男爵的封地。剩餘的三百里,是侯爵的封地。

    由此可見,男爵領地是介乎於王與侯爵之間的小封地。

    那侯爵是怎麼來的呢?大體上,人類從十幾個人的小群體,到部落,再到部落聯盟,之後發展為國家。在部落聯盟的整合過程中,從來是強大的族群,征服弱小或不開化的族群。

    當人口興盛向外發展時,一定會有排擠其他族群的生存空間。而派駐到外地的軍事據點,就是城。在城外的都是原住民,稱為野人。居住在城裡的人,實際上就是從王畿派出的軍隊。

    軍隊不僅有開拓領土的作用,還有監視、刺探情報的作用。古代這樣的人,被稱作斥候。於是這樣的斥候之城中的長官就簡化成了後來的侯爵。

    侯者,射侯之義,殷周之言侯,猶漢之言持節也。侯非王畿以內之稱,因王畿以內自有王師,無所用其為王者斥侯也。而亦非一切畿外有土者之通稱,因有土者不必皆得受命建侯。必建藩於王畿之外,而為王者有守土御亂之義,然後稱侯。

  • 6 # 我是趙帥鍋

    中國的爵位制度,最早起源於周朝,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可世襲,且都有對應的封地,其中公爵和侯爵的封地為百里,伯爵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的封地為五十里。同時,所有封地均可稱國,並在封國行使統治權。

    秦漢以後,隨著郡縣制的推行,爵位不在配有直接的封地,而是以食邑的形式替代。 其後,爵位在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有所調整,但總體仍然是以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為核心,直到清朝滅亡,爵位制度也才宣告結束。

    這裡,肯定很多人會有疑問,古代的爵位為什麼要稱之為公、侯、伯、子、男?這究竟有什麼含義在裡面呢?這裡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

    首先解釋公爵,在古代,公是對一個人非常好的敬辭,一般情況下,只有身份和地位非常突出、或者對國家有卓越貢獻的人,大家為表示對他的尊敬,就會稱之為公。在西周建國初期,由於姜子牙和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貢獻突出,所以被周武王尊稱為姜太公和周公。

    與此同時,對於堯舜禹、夏商朝的皇室後裔,周武王為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稱他們為公,主要目的是彰顯他們的血統和身份,要比一般諸侯更尊貴。在這種背景下,等到後來分封爵位時,便有了高於侯爵之上的公爵,而當時獲得公爵的國家共有七個,分別是:姜子牙的齊國,商紂王哥哥微子啟的宋國、大禹後裔東樓公的杞國、舜帝后裔媯滿的陳國、堯帝后代禺陽的祝國、以及黃帝、炎帝后裔的薊國和焦國。

    在公爵之下,就是侯爵,這個比較好理解,在古代,侯是順從天道而行的意思,所以在夏商周時期,對於天子之外的國家,如果它臣服於天子,就稱之為諸侯,寓意替天子守衛國家,也由此延伸出侯爵。而對於那些不肯臣服天子的國家,則被稱之為蠻夷,即不服王化。

    至於伯爵和子爵呢?在古代,伯是“長”的意思,也就是一個家之長的意思,而子則是兒子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是指諸侯之子。在夏商周時期,諸侯正妻所生的兒子為嫡子,擁有繼承父親爵位的權力,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而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稱之為大宗,即伯;其庶子之後裔為小宗,即子。這也是伯爵和子爵的由來。

    最後是男爵,又稱之為天爵,是國家為嘉獎那些在地方上樂善好施,擁有高尚品德或者受人尊敬人,賞賜他們一定田地,這種人在當時被稱之為“男”,即為王任其職,這也是男爵的由來。

  • 7 # 趙永志67

    公、侯丶伯丶子、男是西周時周天子對其貴戚和功臣所賜的五種爵位,後世對其爵位制度和名稱,各有不同。商代時邊境和境內的首領、君長稱為侯或伯。如杞侯丶宋伯等。

    西周爵位有王丶公丶侯、伯、子、男。

    王指周天子。一些少數民族如狄、戎等民族的首領也稱王。一些和周王室關係疏遠的諸侯國,如吳、越丶楚

    徐四國也稱王。

    公指天子重臣如周公、召公丶毛公等。諸侯中稱公的有宋公戍、宋公差、宋公得等。

    侯指周初的周室諸侯為侯爵,如燕侯、邢侯丶魯侯丶康侯等等。齊桓公會盟諸侯尊天子後,被從侯爵升為國公。

    ‘伯是小國之君如杜伯、過伯等。春秋稱曹、鄭國君為伯。不過吳王夫差也被封過伯。

    子僅記得有北子丶沈子。而楚君曾想被封為子,未許,自封為王。

    男是最末的一等。許國國君被封為男爵。

    後世封王的除皇室外,異姓王有汾陽郡王郭子儀。宋室追封岳飛為鄂王。多鐸為豫親王。劉武封樑王。寇準萊國公。劉伯溫誠意伯。狄仁傑樑國公。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等等。

  • 8 # 史海尋蹤

    各朝代的封爵制度不一樣,爵位更近似榮譽稱號,本身並不具備行政權力,更多是表示身份與權力等級的封號。

    公侯伯子男最早出現於夏朝,到了商朝,只剩公侯伯三等。

    對於爵位記錄較詳細的是周朝

    在周朝,公侯伯子男是分封諸侯的等級,最大的當然是王,就是天子,治下千里之地,公侯轄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相當於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地盤分成一個個小國,交給諸侯們去治理。

    五等爵是世襲罔替,子子孫孫可以不限次數傳承下去。到了戰國時期,周朝時諸侯國形式已經變為“食邑”,食邑主之間是可以兼併的,周時那種代代相傳的爵位世襲逐漸廢除。而秦時行郡縣制,中央集權,封邑主只能從封地內收取賦稅,失去了統治權。

    各朝代的爵位演變

    漢時採用分封制,沿襲秦二十等爵位,大的封地數萬戶,小者不過幾百戶。諸侯們在封地內,設立自己的管理系統。西漢武帝時,為了削弱諸侯實力,設立“推恩制”,諸侯們可以將封地分割為小塊,留給子女們。而且中央政權在各地設刺史,進行監督。

    武帝時,為了籌措軍費,買賣二十等爵位,致使二十等爵被人輕視,能拿錢買到的面子還是靠不住啊!而到了東漢時期,出現了只有封爵而無處收取賦稅的狀況,爵位逐漸有名無實了。

    以後歷朝,有的是“虛封”,有的“實封”,實封有封地,可以收錢收糧,虛封則是純榮譽,空頂頭銜。宋朝時,封食邑,直接按每戶每月二十五文,以補貼形式給予,此時的食邑已經演化為俸祿,食邑主名義被封多少戶,一輩子都見不到面。

    明朝初爵位分五等,後去掉子男改公侯伯三等,比較有特色的是,一種是終身制,只限本人,身死爵消。另一種是可以世襲的,多出於皇族封爵。

    清時等級森嚴,到了乾隆時共分二十七等爵位。按照等級每年領取俸祿,大多每年數百兩,相鄰兩等差不過二三十兩銀子,這倒是跟後來的行政級別有些相似了。

  • 9 # 湯湯說歷史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為什麼是五等爵位呢?

    根據《白虎道》記載,“公、侯、伯、子、男”是效法“金、木、水、火、土”五行。

    爵位的歷史沿革

    在先秦以前,它是政權權利的象徵。自秦朝開始,受爵者不具備行政能力,封爵只是用於確立貴族的功臣地位。爵位的等級和封賞在後世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在西晉時期,增設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等爵位。

    爵位寓意

    那麼,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爵位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公,輔佐王治理天下的重臣,能夠正直無私地為百姓做主。

    侯,跟隨王征戰天下,討伐蠻夷和叛亂。侯在面見天子時執的人形信圭,提醒侯需要謹慎以保命。

    伯,治理封地,輔佐國君。伯在上朝時需要手持躬圭,鞠躬不亢。

    子, 起源於上古部落,後引申為一個家族的首領。

    男,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最低,但是貢賦最重。

    我認為,對於五等爵位的歷史記載是不夠豐富的,導致後人研究時有理由懷疑這個爵位制度是不存在,或者對這一制度的劃分模糊不清。如果我們想要把爵位問題描述清楚,是需要加入一定的想象力的。

  • 10 # 喬江寶

    謝謝邀請!爵位最早起源於西周立國之初,是由奴隸社會的部落制向統治階級的封建制轉變的一個重要歷史程序,他的出現與士大夫的等級制度一併奠定了封建社會基本政治體系與社會風貌,對鞏固封建統治階級的地位起著重要作用。

    《禮記》中的《王制》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但各個時期的史料記載都有差異,《周官.大司徒》記載: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叄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分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其實,無論封地的大小與等級的高低只是一種制度,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內容形式也隨著變化,由原來的代表皇室血統的身份,地位的稱號,因地域的侵削與擴充轉變成擁有實權的地方諸候。分封初期,元論哪一級爵位都要對天子承擔守衛疆土,交納貢稅,朝覲述職等義務。到後期逐漸演變為諸侯成為封地及朝堂的實力控制者,王權只成為一個象徵性地擺設。其根意義在於王權利用宗族血緣關係來維護鞏固自已的統治地位,諧調統治階級的內部關係。

  • 11 # 宮殿君

    “黃帝時,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這裡,可以看到,從黃帝時就規定了五個等級的“統治面積”,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過關於這五等爵位的爭論,到現在依然存在,有學者就認為“殷商根本沒有這五等爵位,後來才有。”

    咱們今天先撇開這些爭論來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從最高的“公”開始說起。

    公,是一個內涵很複雜的名稱,它既可以指輔佐王統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畢公等;

    還可以是西周的貴族尊稱他們死去的先祖。

    還有的貴族也會稱呼自己的國君為“公”,比如燕國貴族圉就稱燕侯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較早,在殷商時期指天子在邊境的世襲軍事長官,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商王討伐蠻夷和叛亂。

    周朝時也大致是這個作用,有學者認為它指的是會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麼說,身為“侯”,是要承擔責任的—“拱衛王室、從王征伐、抵禦蠻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嗎?

    伯,含義比較複雜,殷商時它主要指敵國的首領。

    西周時,伯一般指貴族中的長幼次序,稱“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及宗子。

    子,是兒子嗎?

    子,兒子,後來引申為對一個家族的首領、長子的尊稱。在《春秋》中,還有的小國國君也稱為子。

    男,是男人嗎?

    男,估計是五爵裡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稱呼,在甲骨文中,“男”寫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開,為一個“力于田”的結構,所以學者稱“男”應該是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或監督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低而貢賦重。

    看完這些,估計小夥伴們已經暈了,暈了就對了,因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現在也存在很大爭議,學界也沒有定論,所以,咱們姑且就把它們看做是貴族功臣的“職稱”就好。

  • 12 # 建章君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社會分封建制的需要,以表諸侯或貴族之間的等級秩序。中國古代如此,歐洲也是如此。

    周代針對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

    而在各諸侯國內,再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各自也都有封邑,在封邑中也有統治權,只是受命於諸侯。

    《孟子·萬章篇》講述過周代早期分封規矩: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先秦之後,爵位制度比上述複雜多了,但是秦漢之後封國就漸漸消失了,因為中國的國家制度逐步改造為郡縣制了。

    以下簡介西周一些諸侯的爵位情況: 

    虞、 虢二國都是姬姓,公爵。虞是泰伯仲雍之後,虢是文王弟之後。宋是商王之後,也封為公爵。 

    魯、齊、管、蔡、滕、晉等國都是侯爵;

    而燕、魏、曹、成及後來的秦等國都是伯爵。

    吳、楚、莒是子爵。

    許國姜姓,男爵。許是堯四嶽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於許,即今之許州。

  • 13 # 小熙為人人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爵位起源於中國先秦時期。一些鄰近國家也紛紛仿效中國。

    『』公爵

    在中國,從先秦時代就有君主開始賜封公爵。在周朝,公爵和侯爵都是一級爵位,但公爵的地位和待遇要更高一些。

    秦、漢朝沒有公爵這個爵位,除了漢末的魏公曹操。

    魏晉、隋唐宋、明清都有公爵的爵位。

    『』侯爵

    從先秦時期開始賜封,一直延續到清朝。在五等爵位中位居第二,侯爵的位置超過一品,只有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才有此殊榮。

    “李廣難封”中,難封的就是侯。之所以沒被封侯,一是因為戰功不夠;二是因為性格有缺陷。

    『』伯爵

    從先秦時期開始賜封,一直延續到清朝。伯爵在五等爵中位居三等,伯為長子,這是中國古代立長不立幼的潛規則,

    『』子爵

    自中國先秦時代賜封,延續到清朝,是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日本、北韓、越南群起而學之,都有這個爵位。

    在歐洲貴族的爵位中,子爵高於男爵,低於伯爵。

    『』男爵

    男爵在五等爵中位居第五,甲骨文證實,最早的男爵在商朝。秦漢、明不設男爵,唐宋設男爵。

    男爵是歐洲各國貴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的爵位。很多國家在男爵以下還有別的世襲稱號、職位,但不再屬於貴族範疇。

    總結:

    中國古代按爵位高低分別為:王、公、候、伯、子、男等。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軍功。

    西漢以後,皇族與功臣的封爵,一直延續到清代。

  • 14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西周時期制定爵位

    周文王時,信奉 “世間萬物不過就是建立在迴圈基礎上的百像而已” 的理論。

    在此理論的指導下,再結合先賢仰望上蒼,發現日月星辰能在各自的軌道上和諧執行,得出由此可保天地秩序不亂。

    據《禮記·表記》記載,殷人不問蒼生問鬼神,事無鉅細都要請示占卜。就是說,周朝以前,或是周公制禮之前,還沒真正出現一整套完整的等級制度,更多的是靠占卜。

    到西周時,為保人事不亂,使眾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就要對人的身份及等級進行劃分。並且,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稱謂,如“天子”、爵位……等等。

    把上古時期的君王、帝王稱為“天子”,一般認為是從西周開始。至於“天子”是什麼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也被後世一直沿用。不過,當中只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秦始皇。他不喜歡“天子”的稱謂,給自己命名為“皇帝”。

    天子為了區別尊卑秩序,設立五等爵位。據《白虎通》記載,五等爵位 “公、侯、伯、子、男 ”,是師法 “金、木、水、火、土” 五行而制定。 

    爵位中,公、侯、伯、子、男的意思

    公爵

    公,本意正直,取正直無私的意思。善於治理百姓,能公正地為萬民做主,就稱為公。

    侯爵

    據《逸周書》所述,能施仁德於百姓,樹立美好聲名,凡事順從天道而行,稱為侯。此外,侯還有等候、順從、迎接的意思。侯爵朝見天子時,按照禮制,需要手執玉信圭。

    伯爵

    據《說文解字》解釋,伯是長的意思。《逸周書》則認為,率領眾人順天時耕作,或治理封地,或以諸侯之長的身份輔佐國君,稱為伯。

    子爵

    子,原來是個姓。是上古時期很古老的部落。源於商王朝國姓殷,別姓子。

    男爵

    男,是指擔任、擔當的意思,受王命治理封國。

  • 15 # 千佛山車神

    首先說明一點,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國爵位,起源於周朝,歐洲的爵位也分五等,所以在翻譯的時候就對照中國爵位,將歐洲爵位也稱為“公、侯、伯、子、男”。所以大家不要誤認為這些爵位是歐洲,這些爵位都是血統純正的中國貨。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先出現於周朝,《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而《禮記·王制》中也寫道:“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不過雖然周朝文獻明確記載了當時的爵位分為五等,但今天史學界對於這五等爵位的真實性還尚有爭論。目前認為在商代時,侯、伯、子、男五個爵位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公爵則是在周朝確立的。

    周代最高的統治者稱“王”,也就是周王,周天子,除此以外其他的諸侯分封五等爵位。舉幾個例子。

    公爵國:宋國、虢國

    侯爵國:魯國、燕國、蔡國、衛國、晉國、楊國、薛國、陳國、齊國、北南韓

    伯爵國:秦國、杞國、畢國、霍國、郕國、曹國、鄭國

    子爵國:吳國、楚國、邾國、莒國、巴國、耿國、越國

    男爵國:許國(已知的唯一一個男爵國)(春秋初期諸侯國)

    到了秦漢時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被廢除,秦漢兩朝施行“二十等爵制”,這二十等爵位由低到高是:

    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

    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漢朝稱“列侯”)

    除了上述爵位外,漢朝還恢復了王爵,但是在漢高祖之後,王爵只授予劉姓宗室。

    “二十等爵制”到了東漢末年出現變動,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又進爵魏王,打破了兩漢時期非宗室不得封王的傳統。(曹操劇照)

    曹丕稱帝后,“二十等爵制”被徹底廢止,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重新恢復。此後這些中國的爵位多有變動,此後又增加了郡王、縣王、國公、郡公等爵位,不過這些爵位都是根據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衍生出來的。這裡面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一直很固定,而子爵和男爵則時而廢除,時而恢復。

    到了明代,爵位只剩下了親王、郡王、國公、侯、伯五等爵位。其中親王只授予皇子,郡王一般也是授予宗室,但同樣可以授予開國功臣,或者在戰亂時授予武將,只是異性王不能世襲郡王爵,等傳到第二時代則只能降為公爵傳世。

    當然也有例外,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鄭成功就曾被永曆帝受封為潮王,這是一個親王爵,而鄭成功則以“異性不可授親王”為由堅辭不受。之後永曆帝朱由榔改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並且這個爵位在鄭成功逝世後傳給了兒子鄭經,鄭經去世後又傳給了鄭克爽,直到鄭克爽投降清朝,延平郡王一爵共傳了三代。

    明代的爵位等級應該是歷朝歷代最少的,而到了清代,爵位再度繁多複雜起來。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統,分別是:

    宗室爵位

    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單拿功臣爵位來說,清代的功臣爵位等級非常多,不僅恢復子爵和男爵,除了公爵分成三等以外,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級都分成三等。男爵以下還有:

    輕車都尉(共四等)

    騎都尉(共二等)

    雲騎尉

    恩騎尉

    這些爵位加起來總共有27等之多,而漢臣一般最高只能封侯(不算八旗漢軍,如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曾經匡扶清室的李鴻章生前也不過只是個一等肅毅伯,逝世後才被追封為一等肅毅候)

    爵位制度一直持續到民國,民國建立後除了蒙古地方還被允許保留爵位以外,其他爵位一律被廢除,爵位制度至此基本結束。

  • 16 # 遊史無終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為何如此稱呼呢?

    我們在學習歷史或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或看到這些句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當年萬里覓封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封侯拜相”,想要真正弄懂這些詞句內涵,就要先了解中國古代的五等爵位制度,爵位代表著身份地位和受封等級的權重。

    西周初年,國家初建,政權不穩,為了鞏固周王對周邊地區的統治,西周王朝開始依據血緣親疏的遠近和功勞的大小分封親戚和功臣,以達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目的,也就是分封制。西周等級制度森嚴,整個社會從上到下被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而諸侯這一級別的,從大到小又具體可分為五個等級,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我們可以以春秋五霸為例,來看看這些諸侯國國君的爵位。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在這些的稱呼中,只有宋國是名實相符的。宋國的建立者就是孔子所說的:“殷有三仁焉...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中的微子,這些諸侯國中只有宋國是真正的公爵國。

    齊桓公、晉文公,並不是他們的爵位稱呼,當時社會上習慣稱呼諸侯國君為“某某公”,實際上作為姜子牙後代的齊國、唐叔虞後代的晉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公的魯國,都只是侯國的爵位。秦穆公所在的秦國是在西周末年東遷,養馬出名的非子所建,當時只是伯爵國。與秦國同一等級的還有我們熟悉的春秋早期縱橫天下、“黃泉見母”的鄭莊公的鄭國、“存以甘棠,去而益詠”的召公建立的燕國。

    春秋時期,楚、吳、越三國因遠離中原,深受少數民族習俗影響,中原國家又對他們鞭長莫及,遂都自稱為王,實際上此三國國君都只是子爵。

    晉國曆史上,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國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後引發“驪姬之亂”又稱“驪姬傾晉”,這裡面的驪姬就來自男爵國--驪國。以上就是春秋時期五等爵位中比較典型的一些國家。秦統一天下之後,爵位制度被保留下來,雖然歷朝歷代有所變更,但是大同小異,基本是以春秋這五等為基礎的。

    爵位一般在每個朝代建立之初才封,分封的爵位最多的也變成了公爵、侯爵,像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時期,主要分封等級就是公、候兩級。

  • 17 # 大秦鐵鷹劍士

    公、侯、伯、子、男是古典的五等爵位名號,這些名號從誕生開始就這樣稱謂的,沒有什麼原因或者道理。這就好比稱豬為豬,呼狗為狗一樣,天生萬物,本無名號,人類觀而命之,察而名之,思而號之,故天地萬物的名號皆是因人而生,如果沒有人,也就沒有名號了。公爵是古代人臣功勳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男爵是人臣能得到的最低爵位;先秦各思想家均自成一派,故尊稱為“子”,比如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韓非子,但是這些思想家並非是官身子爵。

    "與私相背"為公,古人親親而愛私,人人都只顧自己家人,這不利於社會發展,因此大家推舉無私的賢人來管理大眾,並稱之為公。人類社會最高的統治者稱王,有的稱帝,有的稱皇帝,帝王之下,身份最尊貴的人就是公了。因此公爵是夏商周時代諸侯國最高的爵位,是秦漢之後人臣功勳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公爵之人死後可獲得王爵榮耀,王爵在漢朝時成為皇族子弟的專有爵位,非皇族子弟生前不得封王,這一制度被後世繼承。

    “侯”字,,從人從廠從矢,象張布,矢在其下。箭(矢)向山崖(廠)射去,本義:箭靶;後加上了“人”,有“射侯”之禮,寓意能力高強的男子,引申為有本事的人、又用作爵位名稱。夏、商、週三代,封國之君的爵位多數是侯爵,只有王室子弟、聖人之後的封國之君能得到公爵稱號,因此分封的國家被稱為諸侯國。西周的開國功臣姜太公在滅商之後,以國丈功臣之身,被封在齊國為君,爵位是侯爵。後世的人臣功勳要得公爵十分難,最高也就是萬戶侯,故唐代詩人有言: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伯的本義是“沒有兄長的男子”、“老大”,後來演變成兄弟之間的輩份。古人多兄弟,長兄為伯,次兄為仲,三兄為叔,四兄為季。伯後來成為第三等爵位,等級在公侯之下,不過再後來演變成一方之長,伯有了霸主的含義。秦國是東周的開國功臣,受封為伯爵,後來秦穆公西擊戎人,滅國十二,拓地千里,周天子賜秦穆公西方伯稱號和天子金鼓,秦穆公成為五霸之一。秦獻公時代,秦國出兵替天子教訓三晉,周天子賜秦獻公西方伯的稱號,還賜戰服黼黻以示王恩浩蕩。

    "子"的本義是“嬰兒”,後來演變成一種尊稱,比如男子,女子;同時子也是商朝王室是國姓,比如商湯本名子湯,商紂王本名子受,宋康王本名子偃。子後來成為第四等爵子,比如南中國的巨無霸楚國,最開始只是子爵;越王勾踐,吳王夫差兩人雖稱王,但是在周王室的冊封上,還是子爵。男的本義是在田中下力之人,後來成為第五等爵位, 姜姓許國的國君就是男爵。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18 # 世界人文歷史

    公、侯、伯、子、男是周朝的五個封爵等級,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正式封爵。按其地位的高低排列,分別為公侯伯子男。這些封爵是周朝的天子封給臣下的爵位,並且根據爵位的不同所管轄的土地大小也不同。

    公爵是第一等爵位,然後依次降低,子爵和男爵級別相同,是最低的一等。《孟子》記載為:“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這就說明周天子的地位是最高的,而公侯伯子男都是周天子分封下的爵位,是周天子的臣子或附庸。

    隨後,《孟子》一書補充道:“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這就說明了周天子所管轄的疆域最大,達到千里。而公爵、侯爵的封地只有百里,伯爵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只有五十里的封地。

    史書記載,周王朝建立後,大量分封諸侯國君到四周去建立新的國家,這就是周的分封制度。而分封的原則有三條,一封周朝王室自己的成員,二封前朝君主的後裔,三封開國的功臣。因為受封者的地位和功勳不同,所以得到的爵位也不同。

    不過隨著周王朝衰落,諸侯國強盛,禮制開始崩潰。比如齊國君主、晉國君主最初的封國都是侯國,後來都成為了公國。並且,齊國和晉國的疆域都從方圓百里變成了方圓數千裡的大國,完全凌駕於周朝天子之上。

    再反觀周朝天子方面,由於王權衰微,諸侯爭霸,周天子實際控制的土地完全收縮回了都城一帶。都城以外,便不再是周天子控制的範圍。

    再看楚國,楚國國君的封爵最初只是“子爵”。楚國國君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因此周王朝把楚人分封在丹陽。楚國初建時只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子爵國,國君為子爵,地位低下,國力弱小。

    可是楚人剽悍,不服周王朝的管轄,不斷向南擴張,最終變成了一個方圓數千裡的大國,史稱“江漢之小國盡亡於楚”,而楚國國君也丟掉子爵封號,直接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爵。

    周朝的分封制與法蘭克王國的采邑制

  • 19 # 一老沈一

    “公、侯、伯、子、男”,歷來被認為是西周,包括之前朝代的五等爵位。

    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西漢以降形成的一種推測性論斷。

    對這件事,一致認為比較“權威”的說法,是《禮記.王制》。其曰:——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卿、上士、中士、凡五等。”

    這是說,君王制定俸祿、爵位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國的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也分為五等。

    此說法的依據,很可能是《孟子.萬章下》。其雲——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君”,就是諸侯,應該包括在前面之列了,於是《禮記.王制》將諸侯國內,也改成了“五等”。

    《禮記》,是學習儒學之“禮”的筆記,據稱出自西漢“小戴”戴聖之手,成書約在漢宣帝時期,就是公元前100之後。

    這要比孟子在世晚了200年,說《王制》上述一說源自孟子是可信的。

    請注意,《孟子.萬章下》裡講上面那段話之前,還有話——

    “北宮錡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而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接著就說了“上五等”“下六等”那個話。

    一個叫北宮錡的衛華人問,周朝頒定官爵和俸祿的等級是怎樣的呢?孟子說,詳細情況已經不可能知道了,各路諸侯都認為那種制度損害自己利益,就把有關典籍毀掉了。不過,我也大概耳聞了一些。

    孟子生卒前372-前289年,他那個時候,已經說不清周朝官爵俸祿的真是具體情況了,只能“道聽途說”地講講,漢初戴聖的話,又怎麼能全信呢。

    古人已經發現了這件事的“漏洞”。

    東漢鄭玄是大學問家,他在《禮記目錄》中對小戴關於“上五等”“下五等”說法的解釋是——

    “名曰‘王制’者,以其記先王班爵、授祿、祭祀、養老之法度。”

    鄭玄認為,所謂“上五等”“下五等”,講的是“班爵、授祿、祭祀、養老”這四種事情上的“等級”差別,而非僅指“班爵、授祿”等級。

    當代學者任銘善專門就此做了研究,著有《禮記目錄後案》。他說,所謂“上五等”“下五等”,當是虞夏商周四代制度因革損益之說,未必在當時實際執行過。他概括了十個方面:班爵、祿田、任官、巡狩、朝聘、教學、養老、國用、喪祭、職方,皆體現等級差別,“上五等”和“下五等”是一種對此的概括之說。

    學界對此說頗為認同。

    “虞、夏”,除史籍記載外,無更多實證。

    從商、周來看,此說當可成立。特別是西周總結了前朝統治治理教訓,實行了一整套封建宗法禮樂制度,更明確地實施了等級制。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父系血緣。所以,西周要“封建親戚”。

    殷商也“封侯”,由商王命名,但皆為異姓。但從卜辭看,商王與侯是亦臣亦友的關係,即“友邦君”。

    西周的“分封制”,則做了根本性改變。

    武王滅商之後,分封了姬姓國君五十五個(兄弟封國十五,子孫封國四十),通婚的異姓國君十六個,層層疊疊,在王畿周圍形成了一圈一圈屏障,這叫“以屏宗周”。

    分封國君,只封男不封女;國君可以世襲,只傳男不傳女。這就是為了保持父系,特別是姬姓父系對王權的時代牢控。

    君位傳子,為了避免家族內紛爭,西周又規定了只傳嫡不傳賢,有了父系的“嫡庶之分”,即“大宗”“小宗”之分。

    王國維概括說:“有土之君不傳子,不立嫡,則無以弭天下之爭。”這就是西周封建制的核心。

    七十一個分封國,國君皆稱“侯”。

    王國維亦云,封建就是建立“君統”。爹就是爹,君就是君,子孫、臣下沒任何資格、權力講條件。所有分封國的國君,都是天子分封的“侯”,所以叫“諸侯”,是為所有“侯”之“總稱”。其與天子,是絕對服從的關係。

    所以,孟子所說“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云云,是不準確的。

    即然是“諸侯”,怎麼又出來“公侯伯子男”的區別呢?

    “公”之由來,應該與周初官職有關。

    據稱,周初天子任選三位最重要之臣——太師、太傅、太保;或曰為司馬、司徒、司空,稱“三公”。

    武王任“三公”,為周公、召公和師尚父姜尚,兩個姬姓“侯”,一個異姓“侯”。成、康之時,“三公”為召公、畢公、毛公。

    “侯”中職位,再高不過“三公”,於是有了“天子一位”之下的“公一位”之說。

    “伯”之由來,大約與“五侯九伯”記載有關。

    西周青銅器“保尊”、“保卣”銘文,有“殷東國五侯”字樣。

    《左傳.僖公四年》,管仲說:“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實徵之,以夾甫周室。’”

    所謂“五侯”,並無實指,後人猜測,當指周在東方的“齊、魯、晉、衛、燕”五個重要諸侯國。

    “九伯”,幾乎後人都認為難以確定指誰。可做參考的是,《史記.十二諸侯表》中,除“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十二國之外,表中還有“周”和“魯”,共十四國。

    或許,“九伯”是指除去前述“五侯”之外的九國。

    不過,《十二諸侯表》,是從共和元年起記,說的是春秋最重要的十四個國家,其實已距周初過去了不短時間。

    周初,並無“封伯”記載。《史記.吳太伯世家》,只是因為“太伯”據稱是“周太王”之子,由此演繹而來。

    《禮記.王制》曰:“千里之外設方伯。”“方伯”,即鎮守一方的諸侯,只是比“公”在朝廷、“侯”為大國強國,稍微遠了一些,重要性稍微差了一些。

    “子”,大概就是從姬姓或通婚異姓的子孫角度來確認的了。“男”與“子”同義。這應該是孟子說“子、男同一位”的道理所在吧。

    如果有封為“子”和“男”的諸侯國,一定是指距離王畿比較遠的小國。

    “侯”,原來寫為“矦”,是射箭的“靶子”,上面畫不同圖畫,表示天子、諸侯、士大夫的不同等級,是西周的重要儀禮,叫“鄉射禮”。

    不過,在甲骨文中,“矦”就引申為“方伯”了。西周使用“矦”,表示國君,應該從殷商沿襲而來。

    春秋戰國起始,的確諸侯們為所欲為了,稱公稱王比比皆是,沒什麼“等級”之說了。

  • 20 # 葉飄刀

    其實就是一個翻譯問題。

    公侯伯子男,是東方中國古代的排列方法,上邊還有王爵分為郡王,親王等。

    西方也有爵位,比如一二三四五等,但你翻譯過來為了讓人好理解,就套用了中國現有的公侯伯子男體系,如果在這些等級之外,那麼就只有自創了,比如勳爵。

    這就好比上帝本來是東方詞彙,後來被西方傳教士所用,現在人幾乎以為這就是一個西方詞彙了,實際上就是為了翻譯和方便理解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棉女傭月薪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