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色歸讀

    張良張子房我們都知道,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政治家,他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張良足智多謀,輔佐劉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漢高祖劉邦曾盛讚他:“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也就是說:千百年來,張良一直是給世人智計超群的“國師”形象,歷史上一直把他與管仲、諸葛亮等一起看做是“謀仙”、“謀聖”,有縱橫捭闔、神鬼莫測之機,是所謂“張良計”!

    “過牆梯”則牽涉到歷史上另外一位牛人——鋸子的發明者、戰國時期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又名公輸班)。相傳魯班為楚惠王攻打宋國發明瞭攻城的雲梯(即所謂“過牆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為秉承正義就趕忙奔赴楚國,以期遊說、組織這場戰事。

    兩人之間發生了一場精彩的論戰。墨子解下皮帶作城池,和公輸班各拿木片作器具,進行模擬兵棋攻防推演。墨子先守城,公輸班換了九種攻法,都沒有成功;接著輪到公輸班守城,第三次就被墨子攻破了。墨子說:“我已經派了三百個弟子去幫助宋國守衛城池,他們每一個人都會我的守城辦法。”

    雖然如此,魯班的雲梯在當時的時空下仍然算是了不起的發明,成為攻城略地的利器,一時名聲大噪、廣為人知。以前的人為讚歎張良的出色智慧,在坊間流傳一句俗諺:“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說白了,張良的計策和魯班的雲梯就是比擬一對相生相剋的矛盾體。張良的固然有過人的智慧、計謀,但是再完美的計謀也有破解之策,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這也是符合現代馬克思主義哲學裡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的。這句話的象徵意義就是:你有再厲害的計謀,我也有應對方案;即俗話所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天塌下來也有長子頂著的意思。

  • 2 # 秉燭讀春秋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句俗語是指:“雖然你有奇謀妙計,我自有破你的高招”也可以引申為“你有千方百計,我有一定之規”。或者“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意思。表示誰也不服誰。

    其實這兩句話各有出處典故。先說“你有張良計”這句話的典故。

    ▲張良

    張良這個人估計親們不陌生吧?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士,漢初三傑之一(三傑:張良、韓信、蕭何)。

    張良原本是南韓公子,爺爺和老爸都是南韓宰相,等到了他這一輩,眼看就要接替老爸的宰相之位了,誰知道秦始皇統一了全國,把南韓滅了。張良成了國破家亡的流浪公子。想想看,張良能不恨秦始皇嗎?

    張良為報仇,變賣家產,打造了一個120斤的大鐵錐,並高價收買了一位壯士。打聽清楚秦始皇巡遊要經過博浪沙,二人就提前埋伏好,等秦始皇的車隊一到,壯漢用鐵錐對準那輛豪華的車子用力砸去,頃刻間車子粉碎人亡。然而車子裡沒有秦始皇。

    原來由於受到多次謀殺,秦始皇變得狡猾了,他和手下變換了車子,秦始皇因此逃了一命。張良被通緝而亡命天涯。

    ▲張良納履

    有一天,張良走到沂水(下邳城的東南方有一條沂水)圯橋頭,橋上坐著一個白鬍子老頭,老者對張良說:“小子,去橋下把我的鞋拿上來”張良一看,老頭的鞋掉在了橋下。張良雖然不樂意,還是下橋給他拿了上來,誰知道剛拿上來,老頭又把鞋弄到橋下去了,張良想,反正給他撿了一次,再撿一次也無妨。

    如此反覆三次,張良都耐心給老者把鞋撿了上來。老頭穿上鞋就走,張良也不計較這些。老者剛走了幾步,返身回來對張良說:“此子可教也”!這樣吧,也沒有什麼東西可感謝的,送你一本兵書吧,回去好好研讀,以後你會用到的。這個典故即“一橋三敬履”或者“張良納履”。

    ▲劉邦

    話說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傳說中的隱身山洞裡的世外高人——黃石公,也稱“圯上老人”,他送給張良的那本兵書就是姜子牙的《太公兵法》也稱《六韜》,張良回家後,如飢似渴的鑽研了起來。從此成了“自學成才”的軍事家。

    楚漢相爭期間,張良的計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成了劉邦的謀士,無論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謀,還是鴻門宴上智救劉邦,都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怪不得劉邦感嘆“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到後來成了和諸葛亮、劉伯溫相提並論的人物,成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代表人物。以至於民間流傳著“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句諺語。前一句是說張良很牛×。

    後一句的典故是怎樣的呢?

    ▲墨子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楚惠王重金聘請魯國的能工巧匠魯班為他打造攻城工具——過牆梯,魯班就是造趙州橋和發明鋸的那個人。楚國準備用過牆梯進攻宋國。

    這事被墨子知道了,墨子:有的說是宋華人,有的說他是滕華人。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兼愛、非攻等理論,說白了就是“愛好和平,禁止打仗。”

    墨子反對戰爭,於是就找到了魯班,對魯班說:“我有個仇人,請你幫我殺了他。”魯班一聽很不高興。墨子接著說:“我給你許多金子”魯班說:“隨便殺人的事我不幹,我奉行仁義,不是錢不錢的事”。

    其實墨子等的就是這句話,墨子說:“楚國地大物博,為何你要幫著楚國侵略弱小的宋國呢?宋國有何罪?你這叫仁義嗎?這和我讓你殺我的仇人有區別嗎?魯班聽了臉上火辣辣的。

    魯班並不想放棄到手的生意,於是說:“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已經答應楚王了。”墨子並不氣餒,說,你帶我去見楚王,我有話給他說。

    墨子見到了楚王,說:“有個人,家稱萬貫,有良田嬌妻美妾,然而這人不坐自己的好車,卻要去偷鄰居的破車;不穿自己的絲綢,卻要去偷鄰居的粗布;不愛自己的妻妾,卻想法百計勾引人家的“糟糠”。你說這是個怎樣的人呢?楚王說:“這個人愛偷盜,是個賊。”

    墨子等的就是這句話,於是說:“楚國方圓五千裡,宋國方圓五百里;楚國富甲天下,宋國一無所有。攻打宋國,這和那個愛偷盜的人有什麼區別?”

    楚王說:“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魯班已經為我造好了過牆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國。”墨子一看楚王不到黃河不死心,於是說,這樣吧,我和魯班為你演示一下攻城,你看結果如何?楚王同意了。

    墨子用楚王的酒壺當城池,魯班用木片當過牆梯,剛開始墨子守城,魯班攻城,魯班用了九種攻法都失敗了。

    輪到魯班守城,墨子攻城,到第三次墨子就攻下了城池。魯班又失敗了。墨子看著垂頭喪氣的魯班說:“我已經派了三百個弟子去幫助宋國守衛城池,他們每一個人都會我的守城辦法。” 旁邊觀戰的楚王沉默了好一會,說:“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這就是“過牆梯”的典故。

    到了後來,人們把這兩個典故放在一起,才有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句諺語。我倒覺得,這兩句顛倒一下,意思更貼切和符合歷史發展。“先有過牆梯,然後才有張良計”,你覺得呢?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 3 # 錦翼

    這句話的整體含義就是各有各的招兒。

    這句話裡最好理解的是前半句,你有張良計,張良是劉邦的謀士,他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成了智囊一樣的神人。漢朝成立之後,他有功成身退,去山裡修道,躲過了鳥盡弓藏的命運。

    所以你有張良計的含義,就是你有你的錦囊妙計。

    最不好理解的是我有過牆梯。

    我看了下面的回答,都把這個過牆梯和墨子聯絡起來,因為墨子和公輸班在守城上有過一番較量,墨子勝過了公輸班。所以這個梯子就是公輸班的雲梯。

    這個解釋太牽強了,要知道公輸班的雲梯可是敗在了墨子的計謀之下的,我有過牆梯的意思難道是我就等著被你打破。

    所以把過牆梯和墨子公輸班那場論戰聯絡起來,我以為不妥。

    那這過牆梯是什麼意思呢?

    我以為過牆梯就是個過牆用的梯。

    過牆梯就是逃跑用的梯子啊,正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

    你的計謀再妙,但是我終有我的最後的對應方法,那就是逃跑。

    對比另一句俗語就知道了:“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牆法。”

    這句話就很明顯了,你有你的計謀,我就跳牆唄。

    你有妙計,架不住我會逃跑。

    後來就衍化成了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

  • 4 # 秦右史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古之真理。

    張良作為漢初三傑,計謀冠絕天下,然也並非百戰百勝;楚王兵多將廣,勢力龐大,仍然可以被墨子計策所阻。張良計玄妙、過牆梯簡單,是處理問題的兩種辦法。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不少諺語,典故來源都很有啟發性,包含著豐富的哲理與思考。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遇事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意思就是無論對手多麼兇悍,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相生相剋。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也是一樣的。

    實際上,無論我們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一種能夠克服的心理,秉持樂觀和大無畏精神,已經失敗了,那就不要怕再次失敗。

    儘管在人生中有很多困難來勢洶洶,但是我們可以優容應對。雖然我們不是張良不是墨子,也不是劉邦楚王,只是具體的個人。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與智慧,從而在工作生活中不斷提高、完善和進步,最終變成“你有張良計”,別人都無“過牆梯”。

    性格決定命運、心態影響行為,思維干預選擇。

    等到你的能力有了不可替代性,有了一種克服苦難的勇氣和方法,也不再畏懼失敗,而是從容面對,成竹在胸,保持激情,談笑之間遇見大事不慌不忙,那你即使不是張良,也不會太遠了。

    當然,達不到張良玄妙的計策,也可以安心製造結實的過牆梯。哪天需要登高望遠,也可以用得上。

  • 5 # 紫色劃過的憂傷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有厲害的計謀,我也有應對方案,大家都有對策,各不相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英國女王對於現在的英國而言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