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說慣了白話的我們,常常感覺古人說話字少而優雅。閱覽古文,同樣的日常物品,經古人筆下潤色,都顯得不俗。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人那些妙不可言的雅稱。

    委婉含蓄

    古有言:雅之為言正也。(《風俗通·聲音》)

    雅稱,本該是“官方稱呼”“通用稱呼”的意思。“雅”,是當時朝廷官吏和公卿大夫們所推崇的規範樣式,也是朝廷大力推廣的“標準”樣式。卻因公卿士族在言行舉止中強調舉止有禮、言辭避諱和委婉含蓄,雅稱逐漸應用成了“別稱”和“美稱”。如《荀子·榮辱》中所言:“君子安雅。”唐代楊倞註釋“雅”為“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

    “雅”與美德掛鉤後,“雅稱”一詞便也有了更多“美”的內涵。

    諸如“冰敬”實為賄賂禮金,士族官吏們提起錢時,斷然不會直言其名。“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儒家自古重義輕利,文人士大夫認為金錢既粗鄙又俗氣,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離不開錢,不提錢又不行。因此文人墨客們給金錢取了許多委婉含蓄的雅稱:孔方兄、青蚨、阿堵物等等。

    古代銅錢,開元通寶

    孔方兄很好理解,“孔方”即為錢幣外形圓內有方孔,“兄”即言兄長。視金錢如兄長的人,往往被士人看作重利薄義,齒於與其為伍,但是迫於生計,又不得不追逐錢財。

    西晉的《錢神論》裡便有這樣的描述:

    “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

    青蚨是一種傳說中的蟲,用以比喻金錢。

    漢朝劉安的《淮南萬畢術》中曾記載:

    “青蚨還錢:青蚨一名魚,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甕中,埋東行陰垣下,三日後開之,即相從。以母血塗八十一錢,亦以子血塗八十一錢,以其錢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錢皆自還。”

    可以看到,在這個神奇的“術”裡,由於青蚨母子相依的屬性,塗著青蚨蟲血的錢幣都會自行飛回。人們都希望自己的錢財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因而“青蚨”便成了錢的雅稱。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裡“不無黃白開生路,也要青蚨入錦纏”,便是用“黃白”和“青蚨”比作金銀和錢幣。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箴》)

    西晉時期,文人雅士重玄學好清談,其領袖王衍(字夷甫)是當時風騷人物中清高得無以復加的代表人物,一向是對錢十分不齒,認為提及錢財便是玷汙自己的清名,從不肯直言之,還要說他的妻子總是談錢是很俗的事情。

    西晉王衍畫像

    他的妻子想試試他是不是真的絕不說“錢”,便心生一計,趁他熟睡的時候,在睡塌邊撒滿了錢幣。妻子心想若王衍要起床,必然會喚人把錢搬走,不然他就下不了床。這樣他一開口就一定得說到“錢”字,再也無法迴避。不料,翌日王衍醒來以後,卻喚僕人道:“快把‘阿堵物‘搬走。”

    “阿堵”在魏晉南北朝時為口語“這個”的意思,王衍寧願稱錢為“這個阻擋前行的東西”,也不直言其名,一時在朝堂民間成為雅談。

    而這個雅稱流傳到後代,也因此典故有了不能讓金錢玷汙士人清正風雅的警喻意味。

    除了錢財不願直言,生死疾病也一直是人們所忌諱的,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只有最底層的白丁才會直言“死”,因而當涉及生死、壽數時,便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雅稱。

    談及年齡,有童齔(7、8歲)、豆蔻(女孩13、14歲)、弱冠(男子20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耄耋(八九十歲)、鮐背(九十歲)、期頤(百歲)等等。

    談及貴人、大官逝世,則用“薨逝”“謝賓客”。

    《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因而古代只諸侯或二品及以上大官的死才能用薨逝。

    謝賓客,字面意思是謝絕賓客不再相見,實則是含蓄表達士大夫階層的人的離世。

    此外,古人常用琴瑟和鳴比喻夫妻恩愛,所以談及妻子離世則用“斷絃”,因而“續絃”就是喪妻再取的意思。父母離世,則是用“見背”,這個詞不僅表明了死者的身份,也表示說話之人對父母的愛重。

    電視劇《怪俠一枝梅》截圖,離歌笑與心上人琴瑟和鳴

    而當言及不願直談、難以啟齒的事物時,古人也會用雅稱將其美化一番,諸如“如廁”稱為“出恭”“嫖妓”稱為“尋花問柳”,“鴉片成癮”叫“煙霞癖”,“工資少”是“鶴俸”……使用較含蓄的語言表達,這種情況的雅稱,也屬於委婉語的一種。

    這般若即若離、美好中聽的雅稱,一是能避免刺激,給人以安慰;二是消除粗俗,給人以文雅;三是摒棄陳腐,給人以新穎。善於委婉,這也是文人墨客們心靈美、修養高的表現。

    文化衍生

    除了避諱委婉之外,也有一些並非十分難以啟齒的俗物擁有雅稱,甚至第一次讀到時得想幾秒它們之間的聯絡。

    舉個例子,說起鳳凰衣,你會想到什麼?鳳凰花紋的衣服?

    不,它指的是雞蛋孵雞後蛋殼內的膜,中醫常用之入藥。

    在中華民族的吉祥符號和文化象徵中,鳳凰的地位僅次於龍,是中國古人對鳥禽附加上神話特徵而形成的神物。雞,是鳳凰比較重要的取材物件之一。

    剪紙中的鳳凰圖案

    按《說文》所言,雞是將自己的長喙尖嘴貢獻給了鳳凰。其實不僅如此,雞和鳳凰還有更多的關係。《樂葉圖》稱“鳳凰至,冠類雞頭”,這是說鳳凰頭上的冠類似於雞冠。陝西商洛丹鳳縣的鳳冠山就亦稱雞冠山。漢代李陵有“鳳凰鳴高崗,有翼不好飛”的詩句,這“有翼不好飛”,也該是雞的特徵。此外,在中華傳統菜餚中,但凡以“鳳凰”為名的,一般都是雞。如雞爪被稱為“鳳爪”、雞翅被稱為“鳳翅”、雞腿被稱為“鳳腿”等。以鳳凰為雞或以雞為鳳凰的情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很常見的。《山海經》載,丹穴山上有一種鳥,“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徐整《正律》稱,“黃帝之時,以鳳為雞”。

    以鳳凰衣稱雞蛋殼的內膜,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衍生。

    詩情畫意

    說到吟詩作賦,其實很多雅稱都來自於古人的詩情畫意,他們將之賦予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事物,賦予詩意的美好。今天的我們在熙攘紅塵中嚮往詩和遠方,卻不知缺少的也許只是發現詩意和美好的眼睛。

    無論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被古代詩人詠過的,幾乎都有其獨特的雅號。

    琴作“綠綺”“焦桐”,棋是“手談”“坐隱”,書又名“經笥”,畫為“丹青”。酒稱“杜康”“忘憂”,落花稱作“虹雨”,茶號之“不夜侯”。

    風吹竹林沙沙作響,叫“竹笑”——

    竹亦得風,夭然而笑。

    ——宋 蘇軾《石室先生畫竹贊》

    元吳鎮《墨竹譜懸崖竹》

    漫天飛的不是雪,是“寒酥”——

    一行分向朱門屋,誤落寒酥點羊肉。

    ——明 徐渭《謔雪》

    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四季時令、文房四寶皆有其雅稱,更別說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在此便不一一細講,單拎出些有趣的雅稱與諸君分享一二。

    唐朝管小女孩叫“小茶”,為什麼呢?因為小女孩就像嫩綠的茶葉尖兒一樣有盎然的朝氣。

    牙牙嬌語總堪誇,學念新詩似小茶。

    ——元好問《德華小女五歲能誦予詩數首以此詩為贈》

    大概很多人都知道蟋蟀雅號“促織”,《爾雅疏》記載:“里語曰:‘促織鳴,懶婦驚’。”但少有人知道鯉魚別稱“佔魁”,這是取鯉魚跳龍門的寓意。

    也有很多人知道貓的雅稱是狸奴、銜蟬,因詩句“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而來。

    各種花色貓的雅稱

    那狗的雅稱,你知道嗎?——是“韓盧” 。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宋辛棄疾《滿江紅·和廓之雪》

    蝸牛雅號“篆愁君”,這可厲害了,蝸牛還會寫篆書?

    因為在下雨天時蝸牛頻出,地上留下蝸牛爬行的足跡,酷肖篆書。故每逢陰雨綿綿之時,詩人的愁緒被蝸牛足跡勾起,因而得此戲稱。《清異錄·篆愁君》記載:(李善寧之子)吟曰:“椒氣從何得,燈光鑿處分。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

    除此之外,顏色也有很多別有意境的稱謂,如“梅染”“荼白”“竹月”“天水碧”“酡顏”等等。讀來便覺如臨其境,詩意盎然。

    雅稱實在是個非常大的話題,本文僅從小處落腳,聊作分享趣味。“雅”之一字,既指正規、標準,也有美好、高尚、不低俗的稱頌。今時今日,語言的流變早已使許多雅稱成為日常用語,也使許多風雅典故悄然失傳。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把時興的網路熱詞掛在嘴邊。熱搜話題換得太快,以至於上半年的梗,到下半年再提便已經過時。此時再提起古代詩詞歌賦中的雅稱,或許能重拾生活中的詩意。

    參考文獻:[1]肖正廣,章傳政.中國古代“茶”字及其他代稱略考[J].貴州茶葉,2018,46(04):38-43.[2]歐陽浩.關於茶的雅稱、戲稱和貶稱[J].茶.健康天地,2009(07):59.[3]章莉莉. 漢語職業委婉語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15. [4]王多養.溝通古今的橋樑——現代漢語古語詞價值探究[J].青年文學家,2020(21):186-187.[5]說文解字,詞典網https://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苦瓜炒牛肉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