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在人們的觀念中,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只有出現足部潰瘍才能診斷為“糖尿病足”,這種錯誤觀念讓許多有糖尿病足苗頭的患者錯過了最珍貴的治療時機。

      糖尿病患者透過以下三種方法,可初步判斷自己有無糖尿病足危險。

      1.觀足色: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的雙足發涼、麻木,足部發紫,足背動脈搏動消失,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現,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訊號。

      2.按壓實驗:用手按一下足部的坶趾趾腹,然後放開。如果等幾秒鐘後,按壓處還是白白的,則是血運差的表現。正常情況下,手壓面板,面板會變白,但一放開之後血液迅速上湧,按壓處的面板會很快恢復血色。

      3.測足溫:正常足部面板溫度應適中,且足背動脈搏動良好。如果面板變涼,足背動脈搏動變弱,就要警惕糖尿病足的發生了。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出現以上表現,建議去醫院的糖尿病專科做相關檢查,防止疾病發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 2 # 急救醫生賈大成

    糖尿病足又稱為“糖尿病合併肢端壞疽”,並不侷限於足,以四肢末端為多見。糖尿病合併肢體壞疽,是一種慢性進行性波及大中小微血管的病變,是在周圍神經病變和下肢血管病變基礎上發生的四肢病變。一般說來,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糖尿病併發潰瘍的患者中,多是由於動脈缺血,因此病截肢的佔糖尿病壞疽患者46%以上。

    預防糖尿病足,關鍵在於抗凝、落栓、擴張血管,改善下肢迴圈和微迴圈,保證營養供應和氣血暢通。除了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積極治療,透過藥物改善血液迴圈、疏通血管以外,自己也可以採取一定措施進行預防:

    1、調整心態,控制飲食。

    2、加強足部運動,促進足部末梢血液迴圈,防止動脈硬化。

    3、做好足部衛生,清除足部汙垢,防止細菌感染。

    4、注意足部保養,穿寬鬆、柔軟、透氣效能好的鞋襪,注重足部保暖,防止凍傷、皸裂。若肢體瘙癢,用止癢軟膏塗擦,不用手指抓摳,防止感染。一旦感染聯合使用強效抗生素治療。

  • 3 # 健康養生週刊

    糖尿病很常見,但你知道嗎,糖尿病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一系列併發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種,它是因神經病變及不同程度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嚴重可致殘、致死,不僅發病率高,而且治療困難、花費巨大。

    對足部保護不夠是糖尿病足發生的主要原因

    張瑩指出,他們醫院內分泌科就有不少令人惋惜的糖尿病足發病案例,張伯因穿新涼鞋不慎擦傷右足第四趾,最初只是一個小水泡,未予重視卻逐漸潰爛發黑;李某因自行於家中用剪刀修剪足底胼胝,引起足底面板破潰;王伯洗腳倒水時開水濺出燙傷足背,最初是一個大水泡,自行用牙籤挑破後繼發感染……這些糖尿病足的發生看似都因生活中一個小小的舉動而造成身體致殘性的傷害,但屢見不鮮。

    “很多糖尿病足的發生都有其共同特點,其中很顯著的就是對足部的保護不夠”張瑩介紹。糖尿病足的很多患者存在糖尿病病程長或血糖控制不理想、不同程度的感覺異常或減退(神經病變)、下肢血供差(血管病變)等問題,此外,平時對足部保護不夠、思想上未予以重視導致就醫不及時也是影響糖尿病足發生的因素。

    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複雜難辨

    想要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張瑩表示,首先要評估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包括:

    1.病史:曾經有過足部潰瘍或因此截肢;

    2.神經病變,足部有刀割感、燒灼感、刺痛感、蟻爬感;

    3.血管病變:足背動脈波動減弱、下肢發冷、靜脈曲張、間歇性跛行;

    4.足部面板:胼胝、乾燥皸裂、真菌感染等;

    5.關節:扁平足、弓形足、痛風石或其他關節畸形;

    6.其他危險因素:鞋襪異常(過硬、過小、過緊)、吸菸等;

    做個“足控”需日常保健

    張瑩表示,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像愛護顏面一樣愛護雙腳,除了最基礎的控制血糖,為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糖尿病患者平時在家做些自我保護:

    1.每日檢查足部,觀察是否有皮膚髮紅、破潰、水泡等;

    2.正確的足部護理:保持足部面板健康,面板乾燥時使用護理霜,治療真菌感染,修剪趾甲時要直剪,不能彎剪;難處理的胼胝及時就醫幫助處理。

    3.選擇舒適的鞋子: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儘量避免穿高跟鞋、較硬的鞋、赤腳走路等情況;穿鞋前要仔細檢查鞋內有無異物,及時清理。

    4.適度泡腳,泡腳前要用手或溫度計測水溫,切忌用腳去感覺水溫;泡完腳後用軟毛巾擦乾,保持趾縫乾爽。

    5.出現足部面板損傷後一定不能麻痺大意,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切忌自行用土方法換藥,從而加重感染,貽誤治療時機。

  • 4 # 39小心肝

    糖尿病足是一個對於身體危害很大的疾病,這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在患上糖尿病足之後身體會有哪些表現?糖友在生活中該如何去保護自己的雙腳呢?

    糖尿病足有症狀有哪些?

    首先,在早期的時候,主要會表現出四肢供血不足的情況。患者的區域性面板會出現水腫的現象,並且腳部感覺很麻木,對於外界的接觸會變得比較不敏感。並且還會出現疼痛感,尤其是在夜間的時候疼痛感會更加的明顯。

    其次,患者還會出現間歇性的跛行,簡單來說就是在日常正常的行走時,走著走著就會感覺下肢出現疼痛,然後不得不一瘸一拐的走路。這個時候建議停下來,待疼痛感緩解再前行。

    如果病情加重,就連休息時也會出現疼痛感。不僅僅在行走的時候會出現下肢供血不足,在休息的時候也同樣會出現,因為供血不足會導致下肢出現疼痛。有些比較嚴重的會引起患者整夜都難以入睡,這種現象一直持續發展的話,會讓患者的下肢逐漸的壞死。

    另外,糖尿病足還會導致軟組織出現損傷,這是因為患者的下肢供血嚴重不足。在日常的行走和壓迫過程中,會引起踝關節和膝關節以及附近的軟組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最終會引起組織韌帶出現骨折。

    最後,糖尿病足的患者足部還會變得很乾燥,沒有彈性,並且腳部上的毛髮也會脫落。面板的溫度也會下降許多,還會伴隨著色素沉著的現象。感覺肢體的末端脈搏也隨之減弱了,出現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

    糖尿病患者日常如何保護雙腳?

    雙腳支撐我們全身的體重,它也是我們正常生活的必要條件,但一旦得了糖尿病足,生活就是受到干擾,所以糖友一查出高血糖,就要做好保護雙腳的準備,以免糖尿病足找上。

    足部做好保暖: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足部的保養工作,糖尿病的患者多數都是中老年人。這些人群本身身體的抵抗力就不如年輕人,並且防寒的能力也會相對弱一些。當雙腳受到寒冷刺激的時候,會導致區域性的血管收縮,對於雙腳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剪指甲別損傷面板:在生活中剪指甲要特別的小心,最好是在剪指甲之前先將腳指甲用水泡軟之後再剪。這樣可以避免指甲刺傷面板,在剪的時候也要注意別太靠近面板。以免損傷到腳部的面板而引起感染出現。

    穿透氣性好的鞋襪:在生活中要注意穿的鞋襪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並且不要穿鬆緊帶很緊的襪子,避免影響到足部的血液迴圈。

    泡腳水溫不能太高:每天使用溫水洗澡,洗之前要用手去測下水的溫度。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對於溫度的感知力是比較差的,很容易會出現燙傷的情況。在洗完腳之後要用柔軟的毛巾擦乾,腳趾縫內也要注意擦乾。

  • 5 # 39健康網

    擺脫糖尿病足,你需要知道這三招

    第一,要預防糖尿病足的出現,首先應該經常鍛鍊雙腳,促進雙腳的血液迴圈,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率。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患病之後心情低落,不愛運動,這是非常不好的,經常坐著或者躺著,雙腳得不到鍛鍊,血液迴圈變慢,糖尿病足的發生率更大,因此,患者沒事要多走走路。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選擇平坦的場地運動,而且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出現面板損傷。

    第二,要預防糖尿病足的出現,還可以每天用溫水洗腳,不過洗完之後一定要擦乾,保持雙腳的清爽。如果覺得雙腳比較乾燥,也可以塗抹一些比較清爽的護膚霜。

    第三,要預防糖尿病足的出現,最好能夠定期到醫院做雙腳的檢查,特別是雙腳出現不適感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檢查,發現雙腳出現損傷的時候更不能忽視,以便第一時間發現糖尿病足。

  • 6 # 齊魯名醫課堂

    1、如果病人為獨居,就要準備一塊鏡子,每天照看,包括腳背腳底腳丫都要檢查清楚。同時仔細觀察面板的顏色、溫度、溼度,檢查有沒有水腫、皮損、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動、感覺、運動、反射情況以及水泡、皮裂、磨傷、雞眼、胼胝、足癬、甲溝炎等,若發現應及時處理及治療。

    2、病人如果是汗腳,出汗過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議他們在洗腳時用醫用酒精擦拭腳趾縫,洗完後用柔軟吸水力強的毛巾擦乾腳趾縫間。病人每天要洗腳同洗臉一樣重要,每晚用溫水洗腳,水溫不能太高。

    3、鞋應寬大、舒適、合腳,使足趾在鞋內完全伸直,並稍可活動,鞋的透氣性要好,以皮鞋布鞋為好。穿鞋前應檢查鞋內有無砂石粒、釘子等雜物,以免腳底出現破潰。

    4、提倡穿棉線襪子,襪子要軟、合腳,襪子尖部不要過緊,不穿鬆緊口襪子,不穿有洞或修補不平的襪子。不宜穿著不透風的尼龍滌綸襪。汗多者應多準備幾雙鞋襪更換,以便保持鞋內乾燥,不宜使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

    5、堅持每日運動,如每天堅持小腿和足部運動30-60分鐘。輕輕按摩足部及小腿可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絕對禁止吸菸、喝酒,對防止血管和神經病變有益。

    6、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石油減產能抑制國際油價一跌再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