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鑫苗生旺13005700026
-
2 # 春日花語戀
《猴子撈月》這則寓言故事,我認為對我們有很多啟示,列如下:
1、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多思考,多觀察,多調查研究。不能像猴子那樣不切實際,自作聰明。否則不可能有結果。
2、團結力量大。一隻猴子夠不到月亮,一群猴子一個連一個抱起來,倒掛在樹上,就夠到水面了。說明一個人的力量渺小,集體的力量大。團結協作才能使一個團隊強大。
3、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看到月亮掉到水裡了,它們感到納悶好奇,然後就要撈上來,說明好奇心是行動的動力,好奇心是智慧的源泉。
4、要有嘗試的勇氣。看到月亮掉到水裡了,不是躲避,不是無動於衷,而是大膽去做,雖然結果沒有成功,但起碼知道為什麼失敗了,又明白了一個道理。
-
3 # 李罕誦經文
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大人講猴子撈月的故事:有一隻小猴子在深山中玩耍,忽然看到井中出現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就非常著急,喊道:“月亮掉到水裡啦!”小猴子的聲音引來了更多的猴子,大家看著水中的月亮,吵吵鬧鬧不停,最後,老猴子說:“大家不要再嚷嚷了,快想辦法吧月亮撈起來吧!”接下來猴子們就開始了撈月亮的行動,眾猴子一個連著一個,掛成一長條,頭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體輕,掛在最下邊,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眾猴想,這下我們總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它們很是高興。
但是小猴子把手深入水中後,對著月亮一抓,只抓住了幾滴水,就這樣弄了很久,還是沒有撈到月亮。掛了很久的猴子們都開始感覺累了,有些堅持不住,老猴子也感覺腰痠背痛,它猛地一抬頭,發現月亮還在天上,於是就大聲說:“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眾猴子抬頭一看,月亮果然還在天上掛著。
因為這些猴子都不瞭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最後也是空忙一場,真的是又傻又可笑。
關於猴子撈月的故事,還有一個版本,就是猴子看見月亮很美麗,就想要撈起來自己得到,最終當然也是空忙活一場。
看其實,無論是哪個版本的故事,我們都能從其中得到很多的啟示:
一、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不能像猴子那樣不切實際,自作聰明,到頭來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有可能為了虛幻的事物而受到傷害,但是到頭來卻什麼都得不到。
二、月亮是很美麗的事物,人們看到美麗的事物,不免想好靠近,想要握在手中,但是很多時候,美麗的事物不一定是真實的。如果只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自己是很盲目的話,最後也只是白費力氣。水中的月亮只是倒影,不是真實的,所以猴子即使想撈月,最後也是竹籃打水。
三、雖然猴子做的事情是盲目的,但是有一點是我們都能學習的,就是做事的時候,不是一個人,而是眾人一起努力,團結一心。如果只有小猴子一個人的話,它自然不能夠得到水面的月亮,可能直接就會放棄了,但是正是因為眾猴的團結,才使得小猴子能觸碰得到水面的月亮。
-
4 # 餘生浪浪浪
分點陳述,那就總結以下幾點吧:
1、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好自己爭取一下。哪怕真如那句話所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那也在所不惜了,至少不會讓自己後悔。儘管月亮終究屬於太空。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概在這裡需要把“真理”一詞換成別的什麼代替,比如:謬論。當然,這裡用詞可能略有不當,但在當前形勢下,也概是能接受的。並不是所有的猴子都認為月亮掉進水裡,大概只是一兩個猴子,或者是一小部分猴子這麼認為。而其他的,或跟風,或人云亦云,於是才有大家都認同的所謂“月亮掉進水裡”這一“謬論”。所以怎麼辦,那就撈唄,看看能不能撈出個所以然來……結果,在隊伍最前面的小猴子手一碰到水中月時,水面馬上波光粼粼,俄而月亮漸漸一點一點散出水中央,慢慢淡出猴子們的視線。這時樹頂的猴子抬頭一望,月亮不正在天上嗎?哈哈,原來半天時間裡月亮只是同大傢伙開個玩笑而已。還好猴兒們還算樂觀,沒覺得半天白忙活,倒是從中得到了一個道理也是夠可以了。
3、不能人云亦云。總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在任何時候。倘若有一隻猴子抬頭看看天空,那麼這裡的“謬論”馬上就會遭到質疑,於是根本就不會有接下來的猴子成群結隊的努力撈月亮這一出了。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早已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變得隨波逐流。追尋本心吧,即使這樣可能會讓自己很累,但是至少沒有被時光遺忘。總有一天,那一小部分沒有隨大流的人會出人頭地。我是這麼想。
4、關於動物和人類思維的區別。儘管文中的猴子已經算是靈長類動物了,但是就思維而言,它們還是差了一點。它們能夠認識到事物的外部聯絡,但還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但是作為人類就不一樣啦,我們完全可以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其之間的內在聯絡。比如就月亮而言,可能在能記事起我們就從家長口中得知月亮是掛在天上的,它是地球的衛星等等,或是來自外界方方面面的教導,或是從社會習得。也就是說,月亮是屬於太空的,這已經是鐵定的事實,哪怕我們突然有天看到水面上的月亮,也會下意識認為那隻不過是月亮的倒影而已,並非真的月亮。但對猴子來說,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他們沒有人類那樣高階的思維邏輯,所以認識的月亮,包括世間萬物,也並不完整了。
-
5 # 自由讀書會
我的啟示:1.人云亦云,隨大溜不捱揍。沒有自身思維、對與錯的概念。2.折射出帶頭的(管理者)行事行為的重要性。
-
6 # hyg陌上花開
猴子撈月是我們從小就熟知的故事,就是猴子以為月亮掉在了水裡,你扯著我的尾巴,我拽著他的尾巴,費勁巴力地去水中撈月,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故事。
不想只作為負面教訓,只想辯證地談幾點啟示,結果是失敗的,前提是月亮根本就沒在水裡;但過程沒毛病,猴子認為月亮掉進水裡後所採取的方式所做的努力值得稱道。
一觀察力。小猴子和大家在林子裡玩耍打鬧,無意中看到水裡有個月亮,別的猴子卻沒有注意到。只是他只看了水裡,卻沒看到天上,這是他的疏忽,看問題不夠全面。觀察力在科學創造和日常生活裡都非常重要。愛迪生由觀察雷雨天的閃電發明了電;瓦特由觀察蒸汽發明了蒸汽機等等。生活中許多常識也是由細心觀察而得來,觀察力是許多偉大發明的開始。
二製造輿論。小猴子發現水中有個月亮後,就開始大叫:“月亮掉到水裡了!月亮掉到水裡了!”大猴子一看,隨聲附和“月亮掉水裡了!”一會兒功夫,林子裡傳遍“月亮掉到水裡了”的聲音,眾口鑠金,“月亮”就在眾口一詞裡“掉到水裡了”。人云亦云這是個錯誤,但不可否認,小猴子成功地把輿論拉到自己這邊,把虛幻的影子生生變成了“事實”。
三勇於探索,付諸行動。沒有等待,沒有猶豫,發現水中月亮並通知大家之後,積極採取行動:把月亮撈出來!
四依靠集體的力量。一個猴子夠不著,兩個猴子也夠不著,大家相互扯著尾巴連成串,終於夠到了水中月亮。
五真相就在身邊。猴子們在水中撈不到月亮,其中一個一抬頭,發現月亮還好好的掛在天上。至此,鬧劇結束。其實生活中我們也一樣,許多時候因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折騰一番之後,才發現真相一直在身邊,我們卻一直忽略了,等明白過來才恍然大悟。
六眼見的未必為實。有句老話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實際上,有時候,眼見的,也未必是真的:有時是眼睛恍惚;有時是錯覺;有時只是Phantom。
以上幾點,供大家賞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7 # 姜宗維
“猴子撈月”的故事是:一隻小猴子在深山裡玩耍,無意中發現湖面上映著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小猴子高興地跳起來,大喊道:“月亮掉到水裡啦!月亮掉到水裡啦!”小猴子的喊聲招來了許多猴子,猴子們圍在湖邊面面相覷。不一會兒,大家看著水中的月亮歡呼跳躍,美極啦!一隻猴王建議到:“我們何不把月亮撈起來呢?”它的話立刻得到了眾猴子的贊同。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言地商量起來,並且群策群力地共同行動起來。一隻猴子爬上升到湖面上的樹上,他用尾巴勾住樹,手抓住另一隻蕩過來的猴子,就這樣,猴子們一隻只依次羅列起來。最下面的小猴子終於可以碰到湖面啦!可是,當他們出手搭撈月亮的時候,湖面上的月亮卻破碎了,大家並沒有洩氣,等待湖面平靜下來,月亮完整了再撈。就這樣一次次的打撈,眾猴子們感到精疲力盡,才放棄撈起月亮的計劃,才失望的散去了。
“猴子撈月”的故事是生動形象而又可笑的,但給人們的啟示是深刻的。
首先,猴子雖然是精靈的動物,但它跟人類有很大的差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任何時候,遇到事情都要動腦筋,想辦法,仔細觀察,仔細思考,要想出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對症解決問題,不能盲目行事,否則,就會成為瞎子點燈白費油的效果,用了財物無作用。
其次,人必竟是有大腦會思考的高等動物。所以,做事不能像“猴子撈月”那樣不切實際的蠻幹。遇事不能簡單的看外表,有時一眼看到的事物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而要用辯證的思維仔細分析事物存在的真實跡象,要多思而行,要集思廣益,不能自作聰明,矇蔽別人的眼球。否則,就會到頭來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再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是群體性動物,從事著不同領域的行業。作為行業的領頭人,要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決策要科學合理,要有擼起袖子加油幹,滾石上山不鬆勁的決心和信心。這樣,抱團發展才能把一個集體搞得有聲有色,生龍活虎。不能像“猴子撈月”那樣決策失誤,南轅北轍,前功盡棄,人才兩耗,最終一事無成。
回覆列表
眼見不一定為實。一定要辯證法去看事物,做事情。去存真偽。突出一個邏輯性的重要問題。猴子撈月。因為沒有邏輯在內指導。只是觀看事物現象。井中有月亮倒影。就認為月亮掉在了水井裡面。要把它打撈起來。得出的勞動成果就是徒勞。就是成語中的水中撈月(一場空)。也反映出我們以後要做事情。一定抓住事物的本質。用邏輯去推理。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