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嘉嘉1240
-
2 # 天涯明月
歷史上各朝代曾出現過三次楚國,這三個楚國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
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封楚人首領熊懌在楚地,楚國正式建立。這個國家的典故有:楚莊王稱霸。吳起變法。屈原投江。後來大家都知道為秦國所滅。
二,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這個可是大名鼎鼎的霸王項羽所建,只是建國只有四年就被手下的諸侯劉邦所打敗。
三,南楚,公元907年—公元951年。
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公元907年,後梁朱溫封馬殷為楚王,馬楚建立,定都長沙,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政權。這個南楚在十國裡面是比較難的得。因為馬殷注重農業商業發展,馬楚境內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富甲一方,出現了十國中難得的繁榮局面。馬殷去世之後這個楚國被南唐滅掉。
-
3 # 飛哥說史
中國歷史上以楚為名的政權有:
楚國,繁榮於春秋戰國時的一個諸侯國;
張楚,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建立的政權;
西楚,秦朝滅亡後,項羽建立的政權;
楚國,西漢時諸侯國;
東晉末年,桓玄建立的桓楚政權;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朱粲建立的政權;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林士弘建立的政權;
唐朝時期,李希烈建立的政權;
馬楚,中國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國時主體位於湖南的政權;
宋朝時期,張邦昌建立的政權;
南宋時期,鐘相建立的政權。
1 楚國
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音Mǐ)和熊氏。最早興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 最終在前223年亡於秦國。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2 張楚
秦朝公元前209年陳勝所發動的農民起義成立的政權。
3 西楚
秦亡後,楚霸王項羽以楚國王室後裔熊心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轄地有西楚、東楚與梁地共九郡,因建都於西楚重鎮彭城,國號“西楚”。
4 彭城郡
彭城郡,或為楚國、楚郡、彭城國,中國古代郡、國名。楚漢之際置,郡治在彭城縣(縣治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劉交為楚王,以東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縣置楚國。
5 桓楚
中國東晉時期由將領桓玄所建立的一個短期政權,存續期間為403年至404年。
6 朱粲
隋末唐初亳州城父人也,618年在冠軍稱帝,國號為楚,建元昌達,兵力多達二十萬,並攻陷鄧州
7 林士弘
生年不詳,卒於622年,饒州鄱陽人,隋末唐初地方割據勢力之一。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5年)起兵至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敗亡。林士弘曾稱楚帝,並用延康或太平為年號;其勢力最強時領土由江西九江至廣東廣州。
8 李希烈
唐代燕州遼西人。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建中四年(783年)十二月,攻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興元元年(784年)正月以汴州為大梁府,稱楚帝,設定百官,任命孫廣、鄭賁、李緩、李元平為宰相,年號武成。
9 馬楚
(90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以其為馬氏所建,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都長沙。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人。
10 張邦昌
北宋末大臣。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歸,又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二月向張邦昌宣讀冊文:“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傒,擇其賢者,非子而誰?是用冊命爾為皇帝,國號大楚,都於金陵(今南京市)。自黃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張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殺大臣,縱兵血洗汴京城。於是張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稱“靖康之變”。
11 鐘相(?-1130年)
南宋民變領袖,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原出身盜匪的京東西路東平府鈐轄孔彥舟作亂,並殺到鼎州北面的澧州(今湖南澧縣)。鐘相乘著地方官們逃遁的機會,也發動叛亂自立為楚王
-
4 # 餘好古
楚是周初大封建時分封的一個國號,最初爵位並不高,只是子爵。但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不斷吞併周邊小國,成長為春秋時期的強國。楚君對周王朝一直不滿,強大後自己稱王。到楚莊王時擊敗晉國,成為霸主問鼎中原。
戰國時期秦國強大,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集權國家,其後楚這一國號往往成為宗室和功臣的封號,正式的政權不多。
秦末農民起義,陳涉稱王,國號張楚。公元前209年建立政權,不過半年就被殺失敗。部下雖然重新打起張楚旗幟,但在各路勢力逐鹿中原的大潮中湮滅了。
隨後天下大亂,六國紛紛復國。公元前208年,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孫羋心建立楚國,也稱懷王。項梁戰死後,項羽在鉅鹿救趙一戰中,殺掉主將宋義取而代之,破釜沉舟大破秦軍,威名大振。攻入關中後志得意滿,尊懷王為義帝,分封天下諸侯,自己衣錦還鄉回彭城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6年,項羽將義帝遷到郴縣,又遣人將其殺死。後與劉邦爭奪天下,前202年垓下一戰而敗,烏江自刎,西楚滅亡。
東晉末年,桓玄在權力鬥爭中獲勝,先後消滅楊佺期、殷仲堪等勢力,誘降北府名將劉牢之,殺死執掌朝政的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把持大權。403年逼晉安帝禪位稱帝,以自己楚王封號為國號,後人稱為“桓楚”。410年被劉裕擊敗,只存在了7年。
隋末唐初朱粲、林士弘都曾稱楚帝。唐德宗時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反叛也稱楚帝。這幾個楚國沒成氣候,不倫不類,不值一提。
唐末蔡州孫儒失敗後,部將馬殷帶餘部入湖南,消滅了各處割據勢力。907年朱溫建後梁,以馬殷為楚王。馬殷置百官,定都長沙,實際成為獨立王國,史稱馬楚。951年南唐趁馬楚內鬥,將其攻滅。馬楚存在了44年,算時間挺長了。
金滅北宋後,1127年逼迫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史稱偽楚。但很快在勤王部隊的壓力下,張邦昌退位,偽楚只存在了一個月。
南宋鐘相楊么起義,也曾建立國號為楚的政權,被岳飛攻滅。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號,後世用來當國號的,魏、晉、齊、周等較多,並形成了代表正朔的朝代,將比而言,楚這一國號後世用得少,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勢力,有的也不被承認,差張人意了。
-
5 # 使用者楊緒成
在中國歷史上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出現過楚國。自公元前841年(庚申),共和元年始,楚國並出現了熊勇,熊嚴,熊霜,熊徇,熊鄂……等帝王,至到公元前223年(戊寅)負芻王才結束。做帝最長的並是楚惠王56年。
回覆列表
1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音Mǐ)和熊氏。最早興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 最終在前223年亡於秦國。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2 張楚秦朝公元前209年陳勝所發動的農民起義成立的政權。
3 西楚秦亡後,楚霸王項羽以楚國王室後裔熊心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轄地有西楚、東楚與梁地共九郡,因建都於西楚重鎮彭城,國號“西楚”。
4 彭城郡彭城郡,或為楚國、楚郡、彭城國,中國古代郡、國名。楚漢之際置,郡治在彭城縣(縣治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劉交為楚王,以東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縣置楚國。
5 桓楚中國東晉時期由將領桓玄所建立的一個短期政權,存續期間為403年至404年。
6 朱粲隋末唐初亳州城父人也,618年在冠軍稱帝,國號為楚,建元昌達,兵力多達二十萬,並攻陷鄧州
7 林士弘生年不詳,卒於622年,饒州鄱陽人,隋末唐初地方割據勢力之一。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5年)起兵至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敗亡。林士弘曾稱楚帝,並用延康或太平為年號;其勢力最強時領土由江西九江至廣東廣州。
8 李希烈唐代燕州遼西人。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建中四年(783年)十二月,攻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興元元年(784年)正月以汴州為大梁府,稱楚帝,設定百官,任命孫廣、鄭賁、李緩、李元平為宰相,年號武成。
9 馬楚(90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以其為馬氏所建,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都長沙。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人。
10 張邦昌北宋末大臣。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歸,又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二月向張邦昌宣讀冊文:“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傒,擇其賢者,非子而誰?是用冊命爾為皇帝,國號大楚,都於金陵(今南京市)。自黃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張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殺大臣,縱兵血洗汴京城。於是張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稱“靖康之變”。
11 鐘相(?-1130年)南宋民變領袖,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原出身盜匪的京東西路東平府鈐轄孔彥舟作亂,並殺到鼎州北面的澧州(今湖南澧縣)。鐘相乘著地方官們逃遁的機會,也發動叛亂自立為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