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子寫實
-
2 # 張傑談史
長城,我們呢首先要搞清楚,長城為什麼要修建,最早還是在戰國時期,挨著北方的秦國趙國燕國開始修建長城,他們修剪長城目的,自然是為了抵抗來自北方的入侵,所以長城主要是軍事目的,而不是其他。
中國古代歷史中,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鬥爭一直持續,長城也就成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好辦法。這當然也反映出中原王朝沒有辦法抵抗北方遊牧民族,在軍事層面長期處於下風。這也就讓很多人認為長城其實也是中原王朝的恥辱。
比如一直到明朝,長城一直還在修建,這是因為明朝長期沒能對蒙古佔據優勢,處於發展目的,只能加固長城,以抵禦蒙古的南侵!
到清朝時,情況有了一個變化,就是蒙古作為清朝政權的同盟者,關係密切,另一方面,在康熙時,其認為自己有能力應對北方可能的侵略,這也顯示了康熙雄才大略。故大臣提出修建長城,自然會被康熙批評。
-
3 # 穿越再現彼岸
我們首先看大臣提出修建長城處於什麼歷史背景下。這事應該是1691年前後鎮守古北口的將領蔡元提出來,並奏請康熙皇帝批准修復古北口長城,當時古北口長城已經破敗不堪了,作為京師的北部屏障之一,按照慣例(明朝時期的)申請,大臣們商議後也基本同意了,卻被康熙皇帝拒絕了。(現在南口長城圖)
為什麼康熙拒絕修長城?明朝修建的萬里長城主要是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滿族人雖然佔據東北,但正北方和西北方的很多少數民族未完全納入清朝版圖,修建長城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對清朝形成威脅的主要是蒙古噶爾丹和沙俄,以及尚未有完全歸附的外蒙古三部,康熙皇帝在這時要下一盤清朝戰略的大棋。(日軍攻佔南口長城圖)
外蒙古(喀爾喀蒙古)主要由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三部組成,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本來祖上是兄弟,因為部眾的事情雙方大打出手,康熙派人於1684年安撫了下來。不過噶爾丹於1688年派遣三萬大軍擊潰喀爾喀蒙古部,部眾大都逃入內蒙古,清朝軍隊在烏蘭布通慘勝噶爾丹的部隊。噶爾丹這次作戰和沙俄有勾結,主要意圖是要影響雅克薩之戰後沙俄和清朝邊疆條約的簽訂。(康熙劇照)
康熙皇帝利用這次難得的勝利機會,開啟了著名的多倫會盟(七溪會盟),主要是為了安置喀爾喀蒙古10萬進入內蒙古的部眾,調解內外蒙古各部族的矛盾。事情的肇事方土謝圖汗上書請罪,康熙免了罪。廢除喀爾喀蒙古原來的制度,依照清朝的八旗制度重新編排了49個盟旗安排部眾,分左中右三路,自此外蒙古正式納入清朝的版圖,同時康熙皇帝用政治聯姻的方式鞏固和蒙古各部的關係。會盟成功使得康熙非常高興,據《清聖祖實錄》記載:
“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下好了這步戰略大棋,根本用不著修建什麼萬里長城了,不拒絕才怪!因此才有了後來的詔書,清王朝不再修復長城,全文如下: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
康熙皇帝修“綠色長城”?修建長城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又要分兵把守,國家人民負擔非常重的。不過清朝後來搞了一條“綠色長城”。根據《柳邊紀略》的記載:
“清朝入關以後將邊內外均列為禁區,嚴禁漢人進入。邊牆高三尺,寬三尺,牆上栽種柳樹三行,每隔五尺種柳樹三株,樹與樹之間再用柳條兩根橫連起來,稱為“布柳結繩”
在修建的壕溝邊上,種了三行柳樹,互相交織,形成人為的屏障。這是為了防止漢人和蒙古人到滿族人的老地盤——東北三省。(柳條邊示意圖,連蒙古族人都防備)
其實修建長城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也越來越小了。中國歷史上,萬里長城沒有擋住匈奴、鮮卑、突厥、回鶻、蒙古、滿族等少數民族的入侵,耗費的人力和物力與作用不成正比。 -
4 # 風塵講歷史
在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如秦漢北方的匈奴,唐朝北方的突厥,明朝北方的蒙古等等。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趙國和燕國就修築了長城。到了秦朝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就將三國的長城連了起來,從此長城就貫穿了中國的封建歷史。
除了強大的唐朝和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外,統治中國的十幾個王朝都對長城進行了修繕,其中明朝是修築長城規模最大的王朝,因為明朝本身就是趕跑了蒙古人才建立的,所以對於蒙古人要更加的堤防。明代不僅修建了“外邊”長城,也修建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然而防禦效果卻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甚至明朝建國不足百年就與瓦剌打了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爭。
清朝對於漠北的政策與明朝樂此不疲地修建長城形成了鮮明對比。康熙帝登基後並沒有一味的防禦漠北,而是採取積極的招撫政策,並且軟硬兼施,一方面與漠北進行和親,一方面又對漠北進行軍事威脅。這一系列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清朝最終降服了漠北。康熙三十年四月,康熙帝親自率兵去多倫多爾駐紮,與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進行會盟,規定了喀爾喀蒙古要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來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原有的名號,留汗號並授爵;依四十九旗例編族和實行盟旗制度。這次會盟改善了蒙古各部與清朝的關係,使得清朝加強了對漠北的管轄。
既然漠北隱患已經被解決了,那麼修建長城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況且漠北可以取締長城成為清朝北方的屏障,而且康熙帝自認為修建長城並不能解決北方遊牧民族侵擾問題,反而會勞民傷財,讓百姓負擔加重。修建完長城後還得派大量的兵力駐守,不如以漠北為天然屏障來得划算。
事實證明康熙帝的選擇是正確的,清朝自始至終都沒有修建長城,而漠北也一直都效忠於清朝。然而清朝時期卻已到了世界大變革時期,外患早已不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而是世界上的列強。
-
5 # 戰爭藝術001
1691年6月,古北口總兵蔡元向朝廷上書,他所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
康熙看到奏摺後,批示了一段話(大意):
秦朝修建長城以來,漢唐宋也常常修理,難道那個時候沒有邊患嗎?明朝末年,我太爺爺努爾哈赤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由此可見,國防之道,在於修德安民,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有根基,邊境自然會鞏固,這就是所謂的眾志成城。像古北口、赤峰口一帶的長城,我都巡視過了,大多損壞了,現在要修理,必定要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不可能不損害百姓的利益。況且長城綿延幾千裡,要養多少兵才能分兵守住?
「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康熙的意思很簡單,修牆的最高境界是修無形的牆,即建設封建主義精神文明,解決民生問題。如果國內民不聊生,修再好的牆也沒卵用。
回覆列表
長城作為冷兵器是最主要的防禦工程,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的確發揮了他的用途,特別是在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00毫米等量降水線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北方的諸侯國在各國的兼併中艱難的生存,也要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在各個諸侯國之間以及在與遊牧文明之間修建了長城,用來防禦對方的入侵。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國之間的長城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為了防禦北方強大起來的匈奴部族的入侵,秦始皇派蒙恬將戰國期間北方各國的長城連起來,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萬里長城。
隨著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秦朝的統治迅速的瓦解。匈奴部族的冒頓單于也趁著中原的動亂入侵了河西之地。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實行了與民宿休息的政策。白登之圍以後,在對匈奴的政策上不得不採取了和親的政策。經過文景之治西漢的經濟等到了恢復,漢武帝於是決定改變對匈奴的策略由防禦變為主動出擊。大將軍衛青又重新將匈奴趕出河西之地,並修建長城。
在以後的朝代中,各國都曾經根據自己的疆域對長城做過修建。唐代時,李世民認為人心才是最堅實的長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收復民心上,並造就了大唐的盛世。
宋朝時,疆域南移,長城也成為新政權的防禦工程。
明朝時一世英名的永樂皇帝,不斷地開疆擴土,明朝成為歷史上除了元朝疆域最大的王朝,也奠定了我們今天版圖。土木堡之戰後明英宗被瓦剌俘虜,雖然後來他又奪回了皇位,卻也把明朝的國力拉也下來。明英宗也不得不開始修建長城防禦遊牧民族。
清朝入關後,很多漢臣也曾提出讓康熙皇帝修建長城抵禦北方的遊牧部族。做為曾經是遊民族的統治者,卻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長城真的能抵禦住了遊牧民族的入侵嗎?那他又為什麼佔在這裡?修建長城不僅要耗費鉅額的財富,可能也在人們的心裡形成一道自己都不能逾越的障礙。於是康熙皇帝決定不去修建長城,而是採取了和北方蒙古部族聯姻的方式,並在承德修建了一座行宮——避暑山莊,定時接見蒙古各個部族的首領,同時建立起木蘭圍場,定期狩獵,如同軍事演義向蒙古部族章示自己的武力起到震懾的作用。
實際上自康熙皇帝時葛爾丹被消滅後,蒙古部族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動亂,這是康熙大帝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