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子魚

    諸葛亮腦袋那麼聰明,選擇去輔助誰,難道還需要我們去考慮?

    話說回來,可能題主想問,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而不是曹操或者孫權。

    我們看待歷史,總會做一些假設,是為了以史為鑑。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人物有他們自己的現實、侷限和理想等,過多的假設,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如果是他就能怎麼著了,實際上,這不是我們現代速食主義者能隨便揣測的。

    眾所周知,諸葛亮自閉管仲樂毅,管仲樂毅何許人也?可能很多人憑直覺認為這倆人是很厲害的將相之才。這種看法太過於簡單,為什麼呢?就說三國前,有名的將相之才也不少的,為什麼不自比呂尚伊尹或者張良蕭何?

    《史記》中有太史公這樣的記載: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這是說的管仲,意思很明白,為政善於利用禍事變為好事,將失敗轉化為成功。

    而樂毅呢,“推弱燕之兵,破強齊之讎”,很好理解,能輔助弱小的燕國滅掉強大的齊國。

    結合管仲樂毅,我們也能看出諸葛亮自比此二人,不是沒有用心的。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天下大勢是有自己見解的,也提到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也說道曹操得的事天時和人謀,並沒有建立有利的政治制度,這種方式如果繼承人厲害,則還可以統御各方勢力,如果繼承人不濟,那麼要麼分崩離析,要麼大權旁落。三百年後李世民對曹操的評價我覺得非常到位叫“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實際上曹操如果和劉邦在政治上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劉邦入咸陽約法三章,死前的一年還親征,呂后說劉邦“上雖苦,為妻子自強”,曹操好人妻賠了兒子,得隴而不望蜀。再者,曹操早有不臣之心,荀彧的死也令人惋惜。還有一點,諸葛亮到隆中是為了避難曹操屠城。

    對於劉備,隆中對則說“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說明劉備這兩點是符合諸葛亮心意的:正統和信義。有人說劉備虛偽,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袁紹出城兩百里相迎,關於掛印封金,趙雲救主...怕歷史上沒那麼多傻子。

    赤壁之戰前,劉備兵敗,一度打算南下到廣西,如此的話,劉備就算告別歷史舞臺了,幸好此時諸葛亮阻攔,轉向孫權方向逃跑,淪為寄人籬下的客軍。曹操十幾萬大軍壓境,很多人都認為孫權會殺劉備而降,如此前公孫康殺二袁一樣。幸好諸葛亮居中縱橫,周瑜、魯肅主戰,才定下連吳抗曹之計,令劉備絕處逢生。雖然歷史上沒有“舌戰群儒”,本質上是依附東吳的客軍,和此前歸附曹操、袁紹、劉表類似,但是從劉備在孫權處取得了同盟者的地位來看,諸葛亮的作用更比“舌戰群儒“要重要和精彩,已致後來孫權透過諸葛瑾勸說諸葛亮轉投自己(據部分史料記載還讓周瑜、張昭勸說),而諸葛亮也透過諸葛瑾轉達自己對劉備“義無二心”。

    所以,筆者以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一種“理想”,是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懷。

    注:筆者也喜歡陰謀論,但讀到如劉備感嘆“髀肉復生”,諸葛亮“夙興夜寐”,關羽掛印封金,黃權“推心置腹”...還是感嘆自己的無知和“小人之心”。

  • 2 # 集論社

    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三國這段歷史的知名度非常巨大,名氣說是歷史排名第一也不為過。因此,裡面的英雄人物自然也是大名鼎鼎。

    其中,諸葛亮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形象。在三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名氣大的嚇人。這和他最終選擇了劉備有一定關係。到底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對還是錯?分兩點看。

    第一點:諸葛亮自身的發展。

    毫無疑問,在當時的形式來看,諸葛亮出於自身前途考慮來看,選擇劉備是最合適。

    首先,曹操當時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成為天下實力最強的一方。手下武將眾多,謀士如雲,等於說各方面人才都有。諸葛亮如果去投靠曹操,即使被接納,充其量也就是眾多能臣中的一個,很難會脫穎而出。曹操自己本身也是一個綜合人才,不可能對諸葛亮特殊優待。這對諸葛亮來說,失去了奮鬥意義。他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那兩位都是頂級牛人。可見諸葛亮的心氣多高。

    結論:去曹操那裡最多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就是添花能添多少也是個未知數。

    孫權呢!經歷了父親,大哥的打拼。也是在江東成了氣候。和曹操性質差不多,江東的文武班底也非常不錯。只是實力和曹操對比偏弱。諸葛亮如果去東吳,同樣也是普通中的一個,連曹操這個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人都不考慮的話,孫權就更不會考慮了,天下怎麼輪都不會被孫權拿下。且孫權守業有餘,拓業不足。

    結論:一個守業之主也不符合諸葛亮的理想。

    最後是劉備。劉備具備兩個條件。

    一:劉備是劉姓家人,正統皇族血脈。至於這個血脈是真是假,有待歷史慢慢考證。起碼當時劉備靠著這個頭銜是名滿天下。

    二:劉備有名無實。劉備名氣足夠,但實力嚴重不足,可以說連個根據地都沒有。

    這兩點為什麼諸葛亮看重。得看看諸葛亮是怎樣的。

    諸葛亮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對於古代知識分子來說,學成本事絕不會甘願沒展示自己就自我隱居,除非是不得重用或者混了一圈不如意才會心灰意冷退隱。要知道那個年代能讀到書就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做到的。

    諸葛亮既然已學成治國之術,又自比大賢。心氣如此之高。當然要找一個既能讓自己充分施展才華,又有識人之明的主公。恰巧劉備兩點都符合。曹操有識人之明,但氣候已成。孫權雖然也會用人,但孫權上升空間最小,很難有更大發展。其他的大小諸侯根本入不了諸葛亮的眼,不值一提。

    所以像諸葛亮這型別的人,最樂意做的就是把一個有本事但目前落魄的領導輔佐起來,這樣的成就感遠遠比輔佐一個已經有了氣候的領導大的多,也能證明自己能耐多大。也會在歷史上留下巨大的名氣。這是諸葛亮這型別的知識分子最看重的。

    劉備和其他兩位比,可以說一無所有,正好可以讓諸葛亮一展抱負。再加上劉備自己也具有明君的素質,諸葛亮知道他會用好自己。結果就順其自然。

    所以不管歷史上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君臣二人的組合非常合拍。可以說是相互成就。

    第二點:對於整個三國時期的影響。

    作為個人來說,諸葛亮的選擇正確無比。但是放眼整個大局,諸葛亮的選擇個人認為有待商榷。

    我相信諸葛亮是個心胸天下的偉人。想結束戰亂,給天下人一個安定的生活。這不光是諸葛亮,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中理想。

    但是個人認為諸葛亮首先是把成就自己放在了第一位,第二位才是天下百姓。(當然這不是批評,這是個人選擇。也不一定對,只是個人看法)

    明知不可為而可之,為劉備規劃了三足鼎立的戰略。其實就是延長了戰亂,最受苦的還是普通軍人和百姓。三足鼎立形成後,戰爭越打越多,人口急劇減少,屍橫遍野。

    當然不是說諸葛亮造成了這個局面,他不去幫劉備,天下就會被曹操統一,他也沒這麼大能量。只是他的做法實際上是先要成就自己,這和寒窗十年想考取功名光耀門楣的讀書人一樣。並且他有著固執的忠臣思想,恢復漢室是他一生奮鬥的目標。但漢室已然無法拯救,他並沒有順勢而為。

    他絕不是不懂天下有興就有亡的道理。只是諸葛亮想盡最大能力做到扭轉局勢。結果失敗也是他出山時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這也符合他自比管仲樂毅的自我評價。

    所以這個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3 # 讀歷見聞

    從天下分久必合這種樸素的統一論來講,諸葛亮無論投入曹、劉、孫哪個陣營,都不會發生原則性的錯誤。畢竟他們心裡都揣著一統天下的理想,跟著誰幹都是為統一出力。東吳末帝孫皓投降西晉後,不也用了這種統一大義回懟晉武帝,他說我在南方也有準備了我現在坐的這種座位等你。

    這言下之意統一是大事,有可能被你幹成,也有可能被我幹成,不管被誰幹成了,都是分內之事,別拿出來嘚瑟。

    但是從諸葛亮出山時,曹、劉、孫三方的軟硬力量對比來比較,最有利於統一的選擇顯然是輔佐曹操,劉備這個選項則是比較差的一個。對於這一點,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可是他為什麼仍要這樣選呢?

    這就牽扯到天下應當怎樣一統,又應當一統於誰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古代士人圈裡是有一定共識的,那就是一統於舊王朝、舊秩序。比如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四分五裂的東周時期,當時周天子已經是一個被架空的傀儡,手中的實際權力還不如一個市長大。可時儘管周天子已經破落成這樣,孔子仍舊寫出一本《春秋經》,專門解釋天下應當一統於周天子。

    再比如生於元朝末年的劉伯溫,這位智者早年間也是一門心思要做元朝忠臣的。關於劉伯溫在江浙行省都事任上為元朝平叛的往事,錢穆先生評論說當時張士誠、朱元璋等人都已成了氣候,元朝是鐵定要完蛋了,“而伯溫猶一意宣揚元廷之德政……蓋伯溫之於元室,亦可謂孤臣孽子”(《讀明開國諸臣詩文集》)。

    可見,維護舊王朝舊秩序在古代士人圈裡是一種主流意識,這是一種以舊有為正統的價值觀。在他們看來,做舊有正統的維護者,比做新王朝的開創者更有吸引力。

    而諸葛亮作為一代“智聖”,也很顯然不會是被劉備個人魅力所感召,他在決定選擇輔佐劉備時的考量,並不是曹、劉、孫哪家更容易成功,而是哪家能給他一箇舊有國家秩序的拯救者與重塑者的身份,做成舊有正統的維護者。

    所以諸葛亮並不想做曹魏或者孫吳的開國功臣,而是更想做漢家江山的扶危救傾者。即使當時沒有劉備這號人物,諸葛亮要麼不出山,要出山的話選擇輔佐劉璋、劉表或其兒子的可能性,都要高過曹操、孫權。

    那麼諸葛亮的這一選擇是對是錯呢?應該說這是無所謂對錯的,每個人都有權利追尋自己的價值觀,功名利祿、政治正確的那些套路在智聖面前可以休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烤鹽怎麼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