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知13

    書法家

    書是形 是表象 是寫 是動詞 是基本功

    法是意 即章法 格式 文字之法度

    家是人 是大家 個人修為 品德 學識 涵養等綜

    合體現

    “書 法 ” 釋義 ~三知

    一切皆有形 萬物又無法

    “書”是 形 是表象 看1是1

    “法”是 意 是精髓 看1是0 是無限遠……

    是思想 是 高度 是修為 是文化積澱 ......

    登封造級之人生高度 能大徹大悟之大家

    需潛心 修心 靜心 精心 修行

    千年萬世 才能修到……

    書法精氣神

    字意 形意 章法 墨意 主次 虛實相生 自由自在 不刻意經營畫面 隨心 隨意 隨緣 氣韻生動 字字不同 一氣呵成 …

    綜上所述 書法家是藝術家的綜合能力體現 對內在的修養學識 極其看重 字如其人 字裡乾坤 ...

    今天的醜書是一種進步的力量 是值得表揚的現象, 衝破傳統 西行漫記 相容幷蓄之 然 在發展的道路上 是允許犯錯誤的 大浪淘沙之後定會金光閃閃

    ~知禮 淺見書法家 2019218 於九華山

  • 2 # 丹東文濤

    中國書法不僅具有外形美,而且也承載著華人的精神氣質、審美標準和價值追求。

    要想成為一名書法家,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字內功夫,包括筆法、技法、墨法、章法,猶如人之“軀體”。

    二、字外功夫,學識、品質、處世、修養,恰似人的“靈魂”。

    古往今來,凡是卓有成就的書法家,哪個不是學識深厚、修養頗高、獨樹一幟的大學問家?每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都是書法家淵博學識、高深修養、嫻熟技法的結晶。學識深,則意氣平和;學識高,則胸懷豁達;學識廣,則聯想豐富。

    正是:“欲想求得古人法,還須轉身字外尋。”

  • 3 # 寫字秀

    提高書法家自身修養很重要,理由如下:

    一、堅持臨帖,筆耕不止,提升書寫水平

    作為書法家,多臨帖,甚至一輩子臨古帖,從中不斷吸取書法精華。立足於打持久戰,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為名利所累。大書法家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也需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筆法千古不易”。我們要從優秀古帖中不斷揣摩和探究筆法、結構和章法佈局妙處。從而為書法創作提供堅實基礎,使自己的書法創作作品具有較高的神采、意境。

    二、拓展書寫領域,相得益彰

    作為書家,在擅長一門自己擅長的書體外,如楷書,還要在涉獵2-3門書體。就像一個人,在一條河裡游泳,和在大江大河游泳,境界是不一樣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需要的專業知識更加全面。而且,熟悉專業多了以後,各種書體之間可以相互借鑑,相互提高。對你最擅長書體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

    三、加強書法理論學習,促進理論實踐相互融合和提高

    大家是否有體會,在臨寫某個字,或創作一幅作品時,總覺得不是很滿意。如果你平時留心學習相關書法理論,有豐富的理論作為支撐,在你臨帖創作遇到瓶頸時,靈感瞬間就會迸發,問題就在不經意間得到解決。

    四、加強國學知識修養,培養書卷氣

    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燦爛文明。以儒道釋為主流的經典汗牛充棟,不勝列舉。作為書家,必須有較強的國學知識作為資本,在臨摹字帖的過程中,你就會對字帖文字有較深刻的理解,如蘭亭序,書法獨佔鰲頭,序文文字風流倜儻。也許在東晉時期,王羲之搞蘭亭雅會時,他文章寫不好,序文就不會公推他起草,書法再好,也不會流傳至今,因為文字是書法的載體。

    再以蘇東坡、趙孟頫為例,兩位都是大書法家,也是知名文學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學修養,為他們的書法創作增色良多,欣賞他們的書法作品,濃濃的書卷氣撲面而來,令人愛不釋手。他們的書法因而傲視當朝群雄,流芳百世。

    五、加強美學修養,開闊眼界和提升審美能力

    在學習書法之餘,適當抽時間看一下相關美術書籍,或參觀一些水平較高的書法繪畫美術展,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鑑賞水平,會對自己的書法整體能力提高大有益處。

    六、踴躍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傳播書法正能量

    利用自己的書法才能,在參加的各種書法協會里面,踴躍參加相關的公益活動。如每年抽時間為學校學生免費上幾節書法理論和實際操課,為書法普及傳播做綿薄貢獻。逢年過節,免費為街道社群和政府企事業單位創作幾幅作品,寫寫對聯等。一個人做可能微不足道,如果我們書家團結起來,集眾人之力,正能量的火焰會越燒越高,會發出耀眼奪目的光彩。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體會,大家共勉。

  • 4 # 狂喜淡墨a

    字外之功,非常重要,學書不單單學技法,更需要自身的學識之修,以及其它學養之吸吶,達到書之底蘊的積蓄,為創作書法風格,打下基礎,只有書法狀貌,無書法生機,換言之,無靈魂之作

    有內涵,有豐滿的書法,才是真正的藝術。

    藝文一體,藝的背後都須有文的背景和內蘊的支援,都須有文化的孕育、蘊涵和培養。尤其書法,由實用寫字而藝術表現,由文意表達而墨象呈現,文與藝是有機統一,不可割裂的。故,書法是中國文化藝術融會一體的獨特形態。

    文辭固有的生命情感和思想深度,對於書者的影響顯而易見。

    傳統書法創作形態,文墨一體,不是文優字次,也不是文次字優,二者之間是文化整體,相互映襯,書法的審美意境才會形成,文辭之“境”果真這麼重要嗎?

    回答是肯應的。

    “退筆如山不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是蘇東坡詩句,意思是強調讀書,有學問,比功夫深還重要。

    黃庭堅在“跋東坡書遠景樓賦後”中講道“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蘇東坡和黃庭堅談的都是書法的文辭之“境”書法有了文辭之境,其墨韻之“意”才有味道。

    ――墨韻之“意”與文辭之“境”關係。

    今書者或書家有失文辭之欠缺,充其量為磨字跡之技,未及學氣,沒有表達思想之文辭之“境。”不稱其真正的書法家。

  • 5 # 千千千里馬

    書法家不但要書法好,文學功底也要好,這是沒有商量的。

    。歷史上的書法作品,沒有一個是文采平庸的純粹的文字版本。

    歷史上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沒有一個的不具備很高文學藝術色彩的書法美文。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我們就不用說了,都選入《古文觀止》了。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也是一篇美文。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是一首詩……等等,太多了。

    而且,每一篇書法作品背後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書法家,他們都有豐富的思想文化上的高深修養。

    書法初看是技法,但是到最高的層次,技法就退居次要地位,書法家的思想、精神層面,就成為衡量一個書法家的試金石了。

    比如,大家都議論紛紛的二田書法,本來他們的書法也不錯,但是,被一些人捧得比天都高,這就把二田的書法反而降低了。

    因為,二田的書法根本就不具備深刻的思想和深刻的精神層面,你把他捧得那麼高,豈不是害了他?

    相反,像郭沫若這樣的書法作品,就具備了很高的思想和精神層面的東西,所以,他的書法作品,自有一種高雅大度的氣質,能夠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力量和震撼。

    這就是自身的修養問題。

    一個書法家,談自身修養,不完全是唐詩宋詞背了多少,上下五千年知道多少,縱橫八萬裡走了多少。

    最重要的要有實踐的精神。我們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修養的實踐是什麼,那就是:說得到做得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絕大部分人,都是言行一致的偉大表率。

    例如顏真卿就是最典型的書法家代表。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追求書法家的人,除了對藝術要孜孜以求,更重要的是要修煉自己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說得到做得到。

    我們談到書法家的修養,很多人一定會給出很多的方案。

    比如,書法藝術本身需要精一家通百家,要轉師多益。

    要讀多少書等等。

    我的意見是: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要付諸行動。

    就是練字,也不要說得多做的少,這就是最好的修養。

  • 6 # 快樂書法

    古代有名的書法家,不是鴻學大儒,就是高階官員,其學養學風,見識見解,不用多說。級別最低的孫過庭,著作,書寫《書譜》,何等厲害,就不囉嗦。即使清朝以後出現的民間書家,如“揚州八怪”,無不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其學識修養自不待言。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它的理論,技法,審美經過幾千年無數仁人志士的創造,演化,發展至今,已經具備一系列完整的體系。

    在技法方面,沒有一定的學識修養,還能初步掌握並體現出來。但要稱“家”,在書法的理論,技法,審美方面沒有高深的學識修養,是不可能的。

    需要明確的是,這個學識修養,應當是緊密圍繞著書法的理論,技法,審美方面的修養,而不是其他。那些其他文化領域的知識,比如詩詞啊,比如文章啊,比如表演啊,等等,本質上和書法沒有多大關係。不然,古代的詩人和文學家,都寫毛筆字,應該都算書法家,那用計算機數都數不過來。

    當代那些在寫書法的人當中談詩,在詩人當中談書法的,大多數是跨界的假冒偽劣。我們如果嚴格甄別,會發現這些貨一樣都不行。

    成為一名書法家,自身的學識修養當然很重要。但這裡的學是書法的學,識是書法的識。而不是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媽教育就能保證孩子一定可以成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