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藥熱喝和涼喝有區別嗎?熱喝是不是效果更好?
6
回覆列表
  • 1 # LN茵梔

    大部分的湯藥,一般都是在稍熱的時候服用是最好的。

    據中醫專家說:"雖然許多中藥要求溫服,但並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湯藥要放涼了再喝的。"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有三種:溫服、熱服、涼服。

    通常服用中藥的溫度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所需達到功效而決定的。

    冷服,常用於熱證用寒藥或真寒假熱證用熱藥。

    舉例,

    清熱解毒的湯藥需要冷服。

    中毒的病人服用解毒劑宜冷服,冷服可使毒物之瘀滯易於排出。嘔吐病人服用湯劑也宜冷服,避免加劇嘔吐。各種感染性疾病所致發熱的病人,出現口乾唇裂、大便密結、小便赤黃等熱性症狀,冷服中藥可透過寒涼洩熱,使邪熱外洩,緩解病痛。清熱解毒消暑功效的中藥,如具有清熱生津功效的白虎湯,主要用於大熱、大汗、大渴等;具有涼血止血、請熟利尿的小薊子飲,主要治療小便赤澀熱痛、尿中見血等;收澀固精功效的中藥湯劑也需冷服,包括金鎖固金丸、固經丸、固衝湯答等,主要用於治療遺精滑精、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所致的尿頻遺尿等證

    大部分中藥採用溫服法,而不是趁熱有點燙口地喝,溫服能夠和胃健脾,助藥力。

    一般情況下,喝中藥講究的是早飯前,晚飯後。

  • 2 # 中醫林大夫

    關於中藥是熱喝還是涼喝很多情況停留在個人經驗上,祖國醫學對服用中藥的溫度還是非常講究,中藥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

    1、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2、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而解毒、清熱的藥,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則“冷服”效果更好。

    3、在中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於中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

    對於服中藥,中醫有句“陽病熱服,陰病涼服”說法。因此,涼服與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藥可涼服,而治療寒證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的溫度。 一般,患有“陽病”的患者多表現出熱證,會表現為周身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等:而“陰病”多表現為寒症證,出現惡寒發熱、無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最後,在中藥方劑中,有個小竅門就是,一般情況下,叫做“湯”的多數熱服,而叫做“飲”的多數需要涼服。

  • 3 # 珍愛君

    經常聽到有人說,中藥熬好了,趁熱喝。這是認識上有誤區。

    這想法其實就跟現在很多人認為的中醫不科學,西醫就是科學一樣的認知上存在錯誤。

    中藥,首先要跟中藥的性結合起來,還需要看季節,也需要看病人的體質,還需要看搭配。

    同樣的藥不同的人,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搭配,服用起來都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來說,中藥的服用方法有三種:熱服,冷服,溫服。

    所以現在的很多中醫,其實搞不清楚什麼藥該怎麼服用,這不是中醫的問題,這是人的問題。

    我們來看看重要具體應該怎麼服用。

    一般情況下,屬於溫中散寒、補益虛弱的藥劑,即用於治療臟腑虛寒、體質虛弱的溫熱藥及補藥,應趁熱或將藥溫熱後服用。如艾附暖宮湯、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四逆湯、小建中湯及附子、甘姜、肉桂、小茴香、人參、杜仲、鹿茸、狗脊等中藥均宜溫熱服用,這樣能更好的增強這些方藥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而熱服是指將煎得的中藥湯劑趁熱服,急症用藥,寒症用藥宜熱服;發汗解表必須熱服,服藥後加喝熱稀粥以助藥力發汗;真熱假寒,宜寒藥熱服。冷服則是完全放涼了藥再服用,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藥均宜冷服;熱症用寒藥也可冷服;真寒假熱,宜熱藥冷服。所以不要輕易忽視需要冷服的。

    中藥的服用方法一定要對,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藥力,還不會產生副作用。

    中醫為什麼難學?

    中醫不僅要學會辯證,還需要懂藥性,還需要了解怎麼泡製使用藥,每一項工作都是複雜晦澀的,沒有捷徑可走。

    光一本《黃帝內經》就足以擋住許多人的中醫之路了。

  • 4 # 三葉草767

    中藥湯劑一般宜溫服,尤其是解表藥要趁熱服,服藥後還要蓋被子保暖取汗,如服用桂枝湯後還要喝熱粥以助藥力取汗。

    熱性病用寒藥適合冷服;寒證用熱藥適合熱服。如果病表現為寒熱錯雜,互相格拒,服藥後出現嘔吐的情況,屬真寒假熱的用熱藥涼服;屬真熱假寒的用寒藥宜熱服。

    身體虛弱的人,脾胃虛寒的人宜熱服。

    此外在一般服藥時即出現嘔吐的宜少量多次涼服。

  • 5 # 封之餘n

    並不是什麼中藥總是趁熱喝。講究點喝中藥最好。中藥根據藥性當然有寒涼與溫熱等等區別,而傳統的服用當然很為精細複雜,一定要自己在遵醫囑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經驗總結,才會喝出最好的效果來。

  • 6 # 東楚龍野虎

    第一,沒有明確要求的中藥湯劑一般熱服效果較好。其道理就在於:溫熱偏陽,寒涼偏陰。而偏陽者多溫通,偏陰者易收斂。人們飲中藥後,按治療要求當然希望將藥很快運化到病灶去,這裡溫通就比寒涼收斂更具優勢。因為通達效率更高。同時,中藥服用後關鍵在於吸收與運化,如果不能吸收與運化,那就是酒肉穿腸過了,根本達不到飲藥的效用。再之,湯者蕩也,用熱湯藥加速藥飲對病邪的盪滌,加速虛損五臟對滋補藥的吸收。所以,熱服在一般情況效果更好。

    第二,但也有不同病症的不同服藥要求。比如真寒假熱病,用方多用熱藥,以熱治寒,以陽治陰,但此時若陽藥熱服,常常格拒不入,此時需要熱藥涼服。古人還有將熱藥放井水裡冰一下,這樣更符合外熱內寒的本質(井水涼透的熱藥是外寒內熱)。

    第三,一些發高熱內傷性疾病,高熱出血性疾病,雖用三黃四黃之類寒涼藥,但在診斷清楚邪實情況下,還是涼服較好,有助於收斂邪熱。

    說到底,無論是熱服溫服還是涼服,都是中醫一種治病手段,藥的寒熱溫涼與藥液的寒熱溫涼在使用方法上有所區別,後者更多是一種帶路黨人作用。

  • 7 # 香蘭堂主

    熱散寒凝。(“趁熱喝”並不十分準確,因為過熱則會損傷及口腔、食管、與胃的粘膜,所以中醫一般囑咐溫後喝。是要求藥是溫的方好飲用。)那麼溫後喝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溫,利於藥性吸收行散,脾主運化,喜溫煦,溫了也利於脾臟運化與腸腑吸收。如果過熱也不好,因為胃是熱腑,它並不喜過熱,過熱則會傷胃。寒,中醫認為害則凝滯,不利於運化吸收,胃雖是熱腑但也不可過於寒涼,過了,當相火不足也會造成脾胃虛寒,影響正常運化。正因為此,在治療一些寒症之時用藥往往佐以溫散之品,這也就是幫其行散之意,特殊的醫生還會告訴你用一些藥引子,如白酒、黃酒、生薑等。可以肯定的說,中藥湯劑溫用其效果是好的。

  • 8 # 正說中醫藥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煎煮及服用中藥的經歷,隨便問幾個人煮好的中藥要如何喝,很多人想都不用想都能回答,一天兩次,每次一碗。可是這樣是否正確呢?

    服用中藥湯劑,要弄清楚這幾點:每次喝多少?多久喝一次?服用的時間點如何選擇?該怎樣喝?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離您掌握正確的服用中藥湯劑就不遠了。

    首先是每次喝多少的問題。幾毫升?幾十毫升?幾百毫升?考慮到服用便利的問題,一般每次100~300ml,多數不超過300ml,以免引起胃部過於脹滿,反而帶來其他不適。若胃氣虛弱,或小兒喂藥困難,一般可採取濃煎的方法,每次服用50~150ml。但是如果是治療口咽部的疾病,很多時候則採取每次幾毫升至十幾毫升頻頻含服甚至含漱,使藥力始終停留在口咽,以免藥過病所。

    其次是多久喝一次的問題。一天兩次?一天三次?多久喝一次同治療目的有關。如果是用來進補,一天兩次,甚至一天一次都是足夠的,以起到緩緩收功的目的。但是,如果是用來治療發熱感冒等疾病,這樣的服用頻率恐怕就有問題了。早在漢代的《傷寒論》裡就對服藥頻率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試看中醫經典名方“桂枝湯”的服用方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如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桂枝湯一劑藥煮好後先服用三分之一,如果汗出病退了,餘下的就不用喝了,如果沒有汗出病退,就半日之內將剩下的三分之二分次喝完,如果服完一劑藥病還未退,則繼續服用第二劑甚至第三劑,一直到病退”。由此可見,不僅不一定是一劑藥一天分兩次,甚至一天要服用幾劑藥,總之以達到藥後病除為目標。

    再次,服用時間點的選擇,跟藥性以及病位密切相關。一般治療下焦疾病或者補益類的中藥多在飯前服用,以使“飯壓藥”使藥物直達下焦肝腎;同理,若是治療上焦疾病或是發散類的中藥,一般飯後服用,以使“飯託藥”使藥物直達上焦。然而對於治療睡眠障礙等特殊疾病的藥,往往在睡前1小時服用,以更好的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最後,是熱服還是冷服的問題,中醫特別強調顧護胃氣,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因此一般情況下都建議藥物溫服,以免寒涼傷胃。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第一種是病情為熱病,邪盛體壯者,主張把藥物放涼了服用,涼藥涼服,以增加清熱解毒的功效。第二種情況是真寒假熱證的,把熱藥煎好之後放冷服用,熱藥涼服,以起到暗度陳倉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價格突破1500美元,國際金價大牛市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