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彬兒
-
2 # 浮生說歷史
光緒帝原名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當時載湉才四歲時,同治帝便去世了。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偏偏同治帝沒有留下任何血脈,諸親王大臣與慈禧太后隨機召開了緊急會議,商定新帝人選,最終選擇了年僅四歲的載湉為皇帝,改年號為光緒。
光緒帝因年紀尚幼,所以登基後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後慈安太后去世,就由慈禧太后一人把持朝政。
即便是這位皇帝長大之後,他也無法拿到屬於自己的皇帝權利,朝廷政事多由慈禧太后把控。
很多人說,如果光緒帝不那麼懦弱,勇敢的推翻太后,那麼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
只能說,真的很難,光緒帝並不是懦弱,他也曾經反抗過掙扎過,但是他的力量過於渺小,不足以搬到慈禧太后這棵大樹。
抱負難為光緒十三年,光緒帝親政。表面上為親政,實際上卻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她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帝為後,甚至將光緒帝的書房搬到自己居住的頤和園旁邊,並要求皇帝每日將朝廷上的大事上報。
少年皇帝一腔熱血,但是上有慈禧太后的掌控,他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於是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日漸激烈。
日本侵略中國,打開了中國緊閉的國門。朝廷中關於國內的時局卻兩極化的意見,以慈禧太后一派主張求和;而光緒帝不甘心自己的國民被外國列強欺壓,主戰鬥,不可以讓日本肆無忌憚的挑釁中國。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站在皇帝一派的人少之又少,何況慈禧太后奢侈鋪張,將國庫裡的銀子都搬空了,戰爭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又如何能夠對抗日本的侵略。
最終光緒帝也沒能夠改變的了什麼,中國住集安淪陷。並先後簽訂了《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分錢割地給日本,這也使中國漸漸失去了主動權。
嘗試變法甲午中日戰爭之後,中國在世界上已經顏面盡失,備受欺侮。資產階級中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力圖發起一場維新變法運動,這光緒帝的支援。
光緒帝雖然出身於傳統的皇權統治家庭之中,但面對中國當前的局面,他認為有必要進行一場改革,也許有望重新振興中華民族。
但是,太后的線還緊緊牽著光緒帝,為了國家的未來和民族振興,光緒帝甚至發聲:如果不給我實權,我就甘願退位,不做亡國之君”
然而,維新派的資本力量還不夠強大到對抗保守派,加上變法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過於冒進,導致變法草草失敗。
但這對於光緒帝來說也是他個人政治歷史上的一次勇敢的反抗,儘管失敗了,我們卻可以看出光緒帝其實沒有那麼懦弱,併力圖嘗試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
螞蟻難以搬倒大象光緒帝就像是一顆小螞蟻,而此慈禧太后就是那顆大樹。光緒帝不是沒有反抗過,而是他手中掌握的權利太少,慈禧太后年紀比他大,又垂簾聽政那麼多年,朝中有很多心腹大臣。
太后黨的人、權利、勢力要比皇帝黨強大的多,何況在慈禧太后一手遮天的情況下,也沒有人敢站到皇帝那一邊。
清朝的滅亡,是因為其根本上的腐朽,是無法僅靠光緒帝一人之力就可以改革創新,挽救得了的。
-
3 # 開飛機的小足球
不會,人類歷史上無數次重複的政權更迭告訴我們,一個衰亡政權的沒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個人能力挽狂瀾的。大清的爛是爛到骨子裡的,才會最終表現為慈禧這一符號,而慈禧的身後,是無數的貪官汙吏,毫無治理國家才能的皇親國戚以及沾親帶故的臣子們,導致的是整個國家人文吏治的崩壞,這是個系統問題,光緒即便如題主所說,也不可能將整個系統清洗重來,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不是新興政權,參考各個朝代第一二任帝王,他們能是因為權力毫不外洩的掌握在帝王手中,參考朱元璋一次性殺貪官上萬人,或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無不是權力牢牢地在自己手中。而到了政權末年,他們基本都做不到,因為權力已經不在他手上,而在手下那些官員手上,他能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些官員想讓他看到的世界。想想真的很悲哀,並不是單指光緒的悲哀,而是歷史上那些生在走向衰亡的帝王家的皇帝們,很可能他們揹負著整個國家的重壓走向滅亡,一個人的滅亡並不能稱之為沉重,一個人揹負著整個國家走向滅亡,才是真的沉重。
-
4 # 喬喬讀歷史
光緒要鎮住慈禧在當時估計是沒有可能的。即使光緒鎮住了慈禧,他能不能改變歷史也是個不確定的事情。但從光緒對國家情況變壞而產生的態度和他發動戊戌變法的行動來看,光緒本人應不屬於昏庸之人。
慈禧垂簾四十多年,在朝中的勢力不是光緒可以撼動的,即便光緒在戊戌變法時收拾了一些守舊的大臣但依然不能阻擋慈禧,說明慈禧在朝中的勢力不管她在不在前臺依然強勁。
再者,慈禧的權謀之術在光緒之上,包括安排榮祿控制京津兵權等措施可以看出慈禧的謀劃是全套的。而光緒即便是變法開始政令不斷,但實際的兵權等都沒及時的抓到手上,到最後才給劉光第密詔要其尋找幫手,可見在實際權力及權謀上光緒不及慈禧。袁世凱在小站是榮祿推薦並是榮祿的部下,所以譚嗣同找到袁世凱,袁世凱不敢動並且告密是正常的,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也表明朝中的主要勢力還是一直在慈禧的控制之下。
戊戌變法光緒操之過急,沒有緩和,這是不成熟的政治表現,這導致新法出的多但執行很不到位故收效甚微,而收效甚微就不會給廣大人民帶來利益的感受和期望,人民便不會直接傾向光緒。變法也因為急沒有給人民理解和政府執行預留時間,虎頭蛇尾。且光緒找到的人並不是具有豐富政治及鬥爭經驗的人在朝中也沒有勢力,而對舊勢力以光緒為首的變法團隊並沒有去爭取,導致有人一反對特別是有權勢的人(慈禧)變法就完全沒有抵抗力了。
光緒本人雖然有滿腔壯志,但實際經驗是欠缺的,導致其滿腔好意做的事情都沒有收到好結果。
總體來說,光緒沒有機會也鎮壓不了慈禧,政治經驗的欠缺及個人謀略的差距決定了這個結果。至於光緒如果鎮壓住慈禧能不能改變歷史,可能性是有的,但機率不大,因為當時的世界發展清朝落後很多,而追上的首要一點是要先改變政治體制,就這一個改變阻礙會相當大所以改變很難。ps:有人為慈禧洗白,這個老太婆值得洗白嗎?民族罪人!
-
5 # rmbai
這個問題問的好。裡面暗藏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觀。一般意義上,大家普遍認為由於腐敗無能的慈禧掌握了朝廷大權,而力主革新的光緒是個傀儡,才導致晚清末年數次被帝國列強入侵,簽訂了包括《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並賠償了鉅額白銀,被迫開放割讓了很多土地。實際的情況就是這樣,但造成這個結果的卻不僅僅是因為慈禧當權。實際上,即使光緒帝能夠鎮得住慈禧,掌握當時清廷的大權的話,歷史會小改,但不會大改,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大趨勢不會改變。根本的原因有三:
一、大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經濟和軍事實力是決定其興衰演變的基礎。無論哪個時代,都是實力碾壓,換句專業術語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光緒年間,歐美列強經過一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進入了現代工業社會,到處是動力強勁的機器乃至堅船利炮,而中國還是半手工業半農業社會,和歐美列強就綜合國力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體量級了,因此無論是光緒還是慈禧,即使再能幹,短時間內整個國家的實力也很難比肩這些歐美工業強國。如果光緒掌權,不採取慈禧“以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妥協辦法,採取直接對抗甚至戰爭的措施,恐怕也難以避免戰爭失敗的結果,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來說,也難以改變衰敗混亂的局面。
二、歐美列強的全球擴張註定了當時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階段性宿命。如果是光緒主政,由於生產力的低下落後,即使變革維新,逐步建立工業體系,但顯然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而且,建立工業體系也離不開歐美國家的技術支援。而當時的歐美列強,經過幾個世紀的全球殖民活動,新大陸的土地基本被帝國列強瓜分完了,殖民活動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面對具有豐富自然資源和物產,但又技術落後實力極弱的中國,怎麼可能停止他們貪婪的殖民腳步?但中國畢竟這麼多年的天朝上邦,廣大民眾的鬥爭意識和反抗能力還是很強的,這在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戰爭中得到體現,而歐美列強遠涉重洋,兵力畢竟不足,在近海用炮艦打打還行,如果深入大陸腹地則幾乎不可能,這也是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
三、事物總是螺旋式發展,在內因外因的對立統一斗爭中發展。回過頭來看,中國從半手工業半農業的封建社會快速轉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外來的殖民衝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這個外來的殖民衝擊對於滿清末年那個時代,無論是光緒還是慈禧掌握權柄,都不能改變這個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劇烈變革的趨勢。
-
6 # M彬兒
不會,在世人眼中他們政敵,是仇敵。但站在光緒的角度來看,慈禧佔據了他生命的大多數的時間,對他來說像是母親。也許後來因政不同反目成仇。對慈禧有所不滿,但他應該從未真正要殺慈禧。且清朝向來標榜以孝治天下,就算光緒發動政變成功,也只能對慈禧軟禁而不能殺之,如果統治者不能有效或迅速策反統治集團內部大多數人的話,除掉一個頭目是沒有意義的。舉個個列子,北魏時期的元子攸殺爾朱榮,但那時的北魏王室已無絲毫立量,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幾乎都是爾朱榮的,所以就算除掉頭目,但依然很快會被反攻倒了,所以說歷史總是有規律可循的。
你以為殺了慈禧能挽救大清,如果光緒和他們的維新派足夠聰明的話,應該從小事做起,一點點的進行變革。但這幫人都是眼高手低之輩,不屑於小打小鬧上來就要玩大的,總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沒有開天闢地式的人物出現是扭轉不了乾坤的!
-
7 # 浮生說歷史
光緒帝原名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當時載湉才四歲時,同治帝便去世了。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偏偏同治帝沒有留下任何血脈,諸親王大臣與慈禧太后隨機召開了緊急會議,商定新帝人選,最終選擇了年僅四歲的載湉為皇帝,改年號為光緒。
光緒帝因年紀尚幼,所以登基後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後慈安太后去世,就由慈禧太后一人把持朝政。
即便是這位皇帝長大之後,他也無法拿到屬於自己的皇帝權利,朝廷政事多由慈禧太后把控。
很多人說,如果光緒帝不那麼懦弱,勇敢的推翻太后,那麼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
只能說,真的很難,光緒帝並不是懦弱,他也曾經反抗過掙扎過,但是他的力量過於渺小,不足以搬到慈禧太后這棵大樹。
抱負難為光緒十三年,光緒帝親政。表面上為親政,實際上卻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她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帝為後,甚至將光緒帝的書房搬到自己居住的頤和園旁邊,並要求皇帝每日將朝廷上的大事上報。
少年皇帝一腔熱血,但是上有慈禧太后的掌控,他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於是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日漸激烈。
日本侵略中國,打開了中國緊閉的國門。朝廷中關於國內的時局卻兩極化的意見,以慈禧太后一派主張求和;而光緒帝不甘心自己的國民被外國列強欺壓,主戰鬥,不可以讓日本肆無忌憚的挑釁中國。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站在皇帝一派的人少之又少,何況慈禧太后奢侈鋪張,將國庫裡的銀子都搬空了,戰爭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又如何能夠對抗日本的侵略。
最終光緒帝也沒能夠改變的了什麼,中國住集安淪陷。並先後簽訂了《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分錢割地給日本,這也使中國漸漸失去了主動權。
嘗試變法甲午中日戰爭之後,中國在世界上已經顏面盡失,備受欺侮。資產階級中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力圖發起一場維新變法運動,這光緒帝的支援。
光緒帝雖然出身於傳統的皇權統治家庭之中,但面對中國當前的局面,他認為有必要進行一場改革,也許有望重新振興中華民族。
但是,太后的線還緊緊牽著光緒帝,為了國家的未來和民族振興,光緒帝甚至發聲:如果不給我實權,我就甘願退位,不做亡國之君”
然而,維新派的資本力量還不夠強大到對抗保守派,加上變法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過於冒進,導致變法草草失敗。
但這對於光緒帝來說也是他個人政治歷史上的一次勇敢的反抗,儘管失敗了,我們卻可以看出光緒帝其實沒有那麼懦弱,併力圖嘗試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
螞蟻難以搬倒大象光緒帝就像是一顆小螞蟻,而此慈禧太后就是那顆大樹。光緒帝不是沒有反抗過,而是他手中掌握的權利太少,慈禧太后年紀比他大,又垂簾聽政那麼多年,朝中有很多心腹大臣。
太后黨的人、權利、勢力要比皇帝黨強大的多,何況在慈禧太后一手遮天的情況下,也沒有人敢站到皇帝那一邊。
清朝的滅亡,是因為其根本上的腐朽,是無法僅靠光緒帝一人之力就可以改革創新,挽救得了的。
-
8 # 開飛機的小足球
不會,人類歷史上無數次重複的政權更迭告訴我們,一個衰亡政權的沒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個人能力挽狂瀾的。大清的爛是爛到骨子裡的,才會最終表現為慈禧這一符號,而慈禧的身後,是無數的貪官汙吏,毫無治理國家才能的皇親國戚以及沾親帶故的臣子們,導致的是整個國家人文吏治的崩壞,這是個系統問題,光緒即便如題主所說,也不可能將整個系統清洗重來,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不是新興政權,參考各個朝代第一二任帝王,他們能是因為權力毫不外洩的掌握在帝王手中,參考朱元璋一次性殺貪官上萬人,或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無不是權力牢牢地在自己手中。而到了政權末年,他們基本都做不到,因為權力已經不在他手上,而在手下那些官員手上,他能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些官員想讓他看到的世界。想想真的很悲哀,並不是單指光緒的悲哀,而是歷史上那些生在走向衰亡的帝王家的皇帝們,很可能他們揹負著整個國家的重壓走向滅亡,一個人的滅亡並不能稱之為沉重,一個人揹負著整個國家走向滅亡,才是真的沉重。
-
9 # 喬喬讀歷史
光緒要鎮住慈禧在當時估計是沒有可能的。即使光緒鎮住了慈禧,他能不能改變歷史也是個不確定的事情。但從光緒對國家情況變壞而產生的態度和他發動戊戌變法的行動來看,光緒本人應不屬於昏庸之人。
慈禧垂簾四十多年,在朝中的勢力不是光緒可以撼動的,即便光緒在戊戌變法時收拾了一些守舊的大臣但依然不能阻擋慈禧,說明慈禧在朝中的勢力不管她在不在前臺依然強勁。
再者,慈禧的權謀之術在光緒之上,包括安排榮祿控制京津兵權等措施可以看出慈禧的謀劃是全套的。而光緒即便是變法開始政令不斷,但實際的兵權等都沒及時的抓到手上,到最後才給劉光第密詔要其尋找幫手,可見在實際權力及權謀上光緒不及慈禧。袁世凱在小站是榮祿推薦並是榮祿的部下,所以譚嗣同找到袁世凱,袁世凱不敢動並且告密是正常的,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也表明朝中的主要勢力還是一直在慈禧的控制之下。
戊戌變法光緒操之過急,沒有緩和,這是不成熟的政治表現,這導致新法出的多但執行很不到位故收效甚微,而收效甚微就不會給廣大人民帶來利益的感受和期望,人民便不會直接傾向光緒。變法也因為急沒有給人民理解和政府執行預留時間,虎頭蛇尾。且光緒找到的人並不是具有豐富政治及鬥爭經驗的人在朝中也沒有勢力,而對舊勢力以光緒為首的變法團隊並沒有去爭取,導致有人一反對特別是有權勢的人(慈禧)變法就完全沒有抵抗力了。
光緒本人雖然有滿腔壯志,但實際經驗是欠缺的,導致其滿腔好意做的事情都沒有收到好結果。
總體來說,光緒沒有機會也鎮壓不了慈禧,政治經驗的欠缺及個人謀略的差距決定了這個結果。至於光緒如果鎮壓住慈禧能不能改變歷史,可能性是有的,但機率不大,因為當時的世界發展清朝落後很多,而追上的首要一點是要先改變政治體制,就這一個改變阻礙會相當大所以改變很難。ps:有人為慈禧洗白,這個老太婆值得洗白嗎?民族罪人!
-
10 # rmbai
這個問題問的好。裡面暗藏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觀。一般意義上,大家普遍認為由於腐敗無能的慈禧掌握了朝廷大權,而力主革新的光緒是個傀儡,才導致晚清末年數次被帝國列強入侵,簽訂了包括《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並賠償了鉅額白銀,被迫開放割讓了很多土地。實際的情況就是這樣,但造成這個結果的卻不僅僅是因為慈禧當權。實際上,即使光緒帝能夠鎮得住慈禧,掌握當時清廷的大權的話,歷史會小改,但不會大改,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大趨勢不會改變。根本的原因有三:
一、大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經濟和軍事實力是決定其興衰演變的基礎。無論哪個時代,都是實力碾壓,換句專業術語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光緒年間,歐美列強經過一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進入了現代工業社會,到處是動力強勁的機器乃至堅船利炮,而中國還是半手工業半農業社會,和歐美列強就綜合國力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體量級了,因此無論是光緒還是慈禧,即使再能幹,短時間內整個國家的實力也很難比肩這些歐美工業強國。如果光緒掌權,不採取慈禧“以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妥協辦法,採取直接對抗甚至戰爭的措施,恐怕也難以避免戰爭失敗的結果,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來說,也難以改變衰敗混亂的局面。
二、歐美列強的全球擴張註定了當時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階段性宿命。如果是光緒主政,由於生產力的低下落後,即使變革維新,逐步建立工業體系,但顯然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而且,建立工業體系也離不開歐美國家的技術支援。而當時的歐美列強,經過幾個世紀的全球殖民活動,新大陸的土地基本被帝國列強瓜分完了,殖民活動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面對具有豐富自然資源和物產,但又技術落後實力極弱的中國,怎麼可能停止他們貪婪的殖民腳步?但中國畢竟這麼多年的天朝上邦,廣大民眾的鬥爭意識和反抗能力還是很強的,這在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戰爭中得到體現,而歐美列強遠涉重洋,兵力畢竟不足,在近海用炮艦打打還行,如果深入大陸腹地則幾乎不可能,這也是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
三、事物總是螺旋式發展,在內因外因的對立統一斗爭中發展。回過頭來看,中國從半手工業半農業的封建社會快速轉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外來的殖民衝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這個外來的殖民衝擊對於滿清末年那個時代,無論是光緒還是慈禧掌握權柄,都不能改變這個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劇烈變革的趨勢。
回覆列表
不會,在世人眼中他們政敵,是仇敵。但站在光緒的角度來看,慈禧佔據了他生命的大多數的時間,對他來說像是母親。也許後來因政不同反目成仇。對慈禧有所不滿,但他應該從未真正要殺慈禧。且清朝向來標榜以孝治天下,就算光緒發動政變成功,也只能對慈禧軟禁而不能殺之,如果統治者不能有效或迅速策反統治集團內部大多數人的話,除掉一個頭目是沒有意義的。舉個個列子,北魏時期的元子攸殺爾朱榮,但那時的北魏王室已無絲毫立量,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幾乎都是爾朱榮的,所以就算除掉頭目,但依然很快會被反攻倒了,所以說歷史總是有規律可循的。
你以為殺了慈禧能挽救大清,如果光緒和他們的維新派足夠聰明的話,應該從小事做起,一點點的進行變革。但這幫人都是眼高手低之輩,不屑於小打小鬧上來就要玩大的,總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沒有開天闢地式的人物出現是扭轉不了乾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