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謝春秋860

    紅蕖留夢一書為葉嘉瑩第一本傳記,由本人口述,張候萍撰寫,講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經歷、詩詞創作、學術研究和師友交遊。全書共九章,前六章按時間順序分階段(家世、青少年、大學、臺灣時期、北美時期、回國)追述葉氏一生經歷,第七章是對其學術思想發展歷程的回顧和總結,第八章記述前幾章中未能提及的師友交遊;最後“結束的話”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並對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葉氏一生經歷並不複雜,並無太多“故事”可說;但因著她對中國古典詩詞之執著熱愛,以及時代、環境之機緣巧合,使其經歷有了別樣色彩。其以八十多歲高齡,在“談詩憶往”之間,對自己一生的詩詞創作、研究作了細緻的梳理和深入的敘述,其一生與古典詩詞綿密交會:從幼年時代對古典詩詞產生熱愛,到把終生都奉獻給了古典詩詞之研讀與教學,她不僅以古典詩詞為業,更在古典詩詞中所蘊涵的感發生命與人生智慧的支撐下度過了種種憂患與挫折——當其遭遇少年喪母、白色恐怖、晚年喪女三次打擊之際,總以詩詞之創作、研究來抒發和緩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則更進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傳承為使命,而最終達成自我生命之完滿。讀者當可從其經歷中讀出傳統文化與當下個體生命之間的深層互動——深厚的古典修養塑造了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並在某種程度上規劃其人生軌跡,而個人在大時代中的人生際遇又最終成就了古典文化的推進與傳承。

    此本傳記雖是葉氏個人經歷之敘述,所述內容亦多囿於單純的詩詞圈子;但其一生恰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發生裂變的時期,社會的裂變,必然會產生一些“溝壑”,葉氏一生的詩詞創作與教學研究活動,在客觀上為彌合某些“溝壑”——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與西方之間、大陸與臺灣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樑。故本書雖以“談詩”為名,卻亦是詩外之物,可為上個世紀以來國家興衰,文化變遷、修正之腳註。而因其性別身份,使得此書還可看作是一部新舊時代衝突中的女性奮鬥史。此外,因常年穿梭於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北美等地講學及參加學術活動,葉嘉瑩的交遊極廣,與顧隨、臺靜農、戴君仁、許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懷瑾、周策縱、繆鉞、金啟華、趙樸初、陳省身、楊振寧、程千帆、鄧廣銘、馮其庸、饒宗頤等大量知名學者、文人之間的唱和往來也大有看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餐飲小吃真的不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