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曉白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是海客魚,我來回答。

    最是無情帝王家!弒兄殺弟後面還應該再加兩個字那就是屠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基本被殺乾淨了。

    儘管已經血腥無情到這個地步,但我仍願意相信李世民心底還是有一縷柔軟的親情存在的。

    假如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

    假如沒有李建成,李元吉這兩個實力強大的政敵,

    假如……李世民就可以順利的接過帝位的交接棒。

    那麼武德九年的腥風血雨,晦暗的早上就不會出現,可現實是沒有假如。

    對於弒兄殺弟,李世民還是有些耿耿於懷,不想在史書上留下汙點的。

    所以他上位之後,篡改了很多史書,但依然無法抹去這一事實。

    那時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鬥得如火如荼,突厥又一次犯邊,李建成想借此機會瓦解李世民的兵權,他向高祖李淵請奏,讓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李淵欣然同意,李元吉藉此徵調了秦王府的尉遲敬德,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寶等將領,同時抽掉秦王府的精銳部隊全部編入北征軍。

    李建成和李元吉想這樣就能徹底瓦解李世民的軍事力量,把他變成孤家寡人,砧板上的魚肉。

    再奏請高祖李淵,說李世民是暴病而亡。到時高祖李淵只能相信。

    李建成承諾等他登上皇位,就立李元吉為皇太弟。

    若是這個計劃成功了,那歷史上可就沒有什麼玄武門之變,而有的是昆明池之變。

    然而,在這一關鍵時刻,一個小人物改變了李世民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他叫王志,是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邊的眼線。

    這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密謀剛剛完成,那邊王志就將這個絕密計劃全部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不是震驚,而是如釋重負,一種解脫。

    我們可以理解成這是一種道義上的解脫。

    既然李建成和李元吉首先要對兄弟揮起屠刀,那他李世民為什麼做不得呢?

    你做的了初一,休怪我做初五。

    通往權利的道路從來都是殘忍,佈滿鮮血的。至於逼不得已,那也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良心安寧,找的一個藉口。

    就像李世民聽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揮起屠刀那一刻的如釋重負。

  • 2 # 中孚鑑

    李世民是李淵之子,其很有志向。其父李淵起兵時,李世民就有很大的功勞,後來李世民又為唐朝南征北戰,平定各方割據勢力而立下赫赫戰功,從而讓唐朝得以平定天下。從李淵起兵到平定天下,在這過程中,李世民的功勞是很高的。

    李世民因功勞大,所以他的地位和官職、威望也是非常之高,他因功被封天策上將,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李世民在東征西討的時候,也聚集了一批對他忠心耿耿的謀士、武將。同時天策上將也可以自己招募人才為天策府裡的官員,換句話說招募的人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

    然而李世民雖然功勞大、地位高、實力強,卻不是太子,太子是李建成。因為李世民在軍中的地位和他領兵的能力,曾經李淵為了安撫李世民,也曾有過要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說法,但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這讓李世民心裡頗為失落。

    同樣因為李世民的功勞大、地位高、實力強,所以就嚴重威脅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李建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和齊王李元吉聯手對付李世民。

    自來皇位之爭都是殘酷的,親兄弟也不例外。因為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李建成、李元吉也要置李世民死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矛盾的衝突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李世民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就決定先發制人,最終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也在此事變中被殺。

    之後李淵知道李建成、李元吉被殺,雖然心裡難過、生氣,但那時的李淵也已經無能無力了。沒過多久,李淵就讓位給了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後,是為唐太宗。

    李世民在位期間,知人善用、聽取大臣的意見而施政得當,在李世民和大臣們的共同努力、勵精圖治下,終於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李世民也被當時的各族人民尊為天可汗。所以李世民在古代帝王中,是一個很有作用的皇帝。

    那“玄武門事變”中,李世民弒兄殺弟是迫不得已嗎?

    如果只是按當時的時局,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李世民不殺李建成、李元吉,那李世民就會被他們所殺。所以要從這一點講,李世民為了自保,李世民弒兄殺弟也有逼不得已的因素。

    當然自古皇位之爭就很殘酷,因為皇帝、皇權的誘惑太大,為了皇位,哪怕是親兄弟,也只能除去對手。

    而另一方面講,李世民素來就有很大的志向,在李淵沒有起兵前就能體現出來。而李淵之所以起兵,李世民是立了很大功勞的。李淵起兵的成功,從而在後來建立大唐王朝,在李世民心裡多少會想到他做太子、以後做皇帝的想法。

    後來李淵立了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心裡是失落的,之後李世民就以他自己的個人能力,為大唐東征西討、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他以軍事上的成就而增加自己的實力。如此就威脅到了太子李建成。而此時李世民也已經有了和太子抗衡的資本,到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面對當時的時局也無能無力了。

    所以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弒兄殺弟,是古代皇權之爭的一場事件,為了皇位必須初去對自己有威脅的對手。為了皇位的穩固,也不能只能殺了對手,不然就是給自己留下了隱患。

  • 3 # 使用者94738516596

    對於玄武門之變,後世的大多數人都是表示支援李世民的,先且不論李玄武門之變到底是李世民的被動發起,還是李建成早有殺死李世民的心,就說李世民後來開創的貞觀之治,讓大唐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盛世的一個朝代,為大唐的強大奠定了基礎,就這樣的豐功偉績,即使再多的過錯也能讓人理解了。而且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不管是在政治上的舉措,還是對天下的老百姓那都是千古明君,李世民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千古一帝。李建成如果登上帝位不一定能有這樣的作為。所以說後世的基本上對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都是表示支援和理解的。

    皇室之中的爭鬥其實已經是不新鮮了,自古就有,隋朝的楊廣楊勇不也是一樣的嗎?為了帝位自己的父親都幹殺,所以說在無上的權利面前一切都是絆腳石。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皇帝只有一個,但是皇子太多了,這些人自然就只能爭奪了,而輸的那個人基本上都是死,在古代只要自己登上皇帝之位,那麼自己的兄弟基本上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因為自己的兄弟對於自己的皇帝之位威脅是最大的。所以說不管是李世民還是李建成肯定早就是有了想殺死對方的行動了。

    對於玄武門之變,目前很多人都還是支援李世民,但是對於李世民主動發起的玄武門之變這個觀點也是支援的。首先來說,當時李建成雖然沒有李世民那麼出眾,但是畢竟李建成是嫡長子,李淵早早的就把很多政務交給李建成了,最為關鍵的就是當時李建成雖然沒有過多的建樹,但是也沒有什麼失德之舉,更沒有做錯什麼,這個在古代來說只要太子沒有失德之舉,或者有做錯什麼,是不能廢的。但是李世民呢?我們都知道他的野心其實一直是最大的,當時李淵造反就是李世民一手策劃和最先支援的。所以說李世民想當太子的心早就有了。歷史上有記載,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李建成把李世民叫到自己的府上對李世民下毒,但是沒有毒死這件事,目前很多人都是覺得是李世民自己演的戲,李建成也絕不會蠢到在自己的家裡給李世民下毒的,而且還沒有毒死。當時李世民的權利和李建成是不相上下的,當時大唐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在李世民的手裡,這個時候李世民沒有理由會把太子之位拱手讓人的,而且要知道大唐的天下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能拱手相送嗎?所以說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主動發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李世民勝利了,所以說後世的正史上都是記載的一些黑李建成的,對於李世民都是一些美化了的。但是其實不管真相是什麼樣的,對於李世民開創的大唐帝國只要有這樣的豐功偉績面前,李世民再多的過錯都是被人支援的。

  • 4 # 靈石蘊

    是的,史書就是這麼記載的

    這事主要怪三弟李元吉。李元吉其實是老四,他上面還有個李玄霸,不過三哥早死,他就成了老三

    這一家子其實可以開開心心的活,兄謙弟恭,讀書習字吟詩作畫或者逗狗打獵什麼的,逍遙自在。可惜,他們的老爹李淵做起了皇帝夢,還成功了

    大哥李建成,幫父親出謀劃策,專職內政,天定太子。二哥李世民,建天策府攻城略地,幫大唐開疆擴土,也是功勳在身。自己呢,也就比大哥二哥晚出生幾年,憑什麼當跟屁蟲,都是爹的兒子,憑什麼自己不能當太子?

    有了這個心思,這李元吉就開始煽風點火了,挑動大哥二哥內鬥。無論大哥弄死二哥,還是二哥弄死大哥,最後得利的都是自己,老爹百年後還不得傳位自己?

    受到老三挑撥,大哥李建成不斷的削減天策府實力,調李世民得力助手房玄齡杜如晦等離京任職……李世民謀士告誡說,王爺,快動手吧,等我們天策府被調空,那時人為刀殂我為魚肉,就是您身隕之時

    李世民聽從建議,公元626年,玄武門發動政變,幹掉了大哥李建成,李元吉呢也沒跑掉,順手殺了……

    估計李元吉臨死時,也後悔了吧,沒想到二哥這麼狠……

    這還不算,李世民心想啊,幹就幹個徹底,殺入太子府,把李建成五個兒子全部滅了,李元吉的兒子也滅了。至於老爹,就看他識不識相了

    還好,李淵識相,終歸沒讓李世民背上弒父名聲

    其實吧,從魏晉開始,成為繼任帝王的,有幾個沒沾染自家兄弟血液的呢?曹丕乾淨?司馬炎乾淨?十六國各個都不乾淨吧?離李世民最近的南梁北齊北周加上表舅楊廣,都不乾淨

    傳統如此,說不得已,誰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完美陌生人》這部電影,給了你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