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嘟嘟影視

    第一:生活詩意的詮釋者、美好生活的象徵

    細細觀察下來,會發現,以vlog為關鍵詞搜尋,出線的搜尋結果大多數都是“生活mv”式的流水賬,吃早餐、起床、拆快遞、獨自旅行、做手賬、跨年煙火。從這些搜尋詞中,不難發現,vlog其實是生活詩意的詮釋者。

    誕生於網際網路,vlog天然具有“分享”的屬性。

    一般大學生的生活我們可能比較瞭解,但是大明星的生活是鮮有人瞭解的。而歐陽娜娜的nabi’s vlog既滿足了當代青年對大明星私生活的窺探,又滿足了一個普通女生最羨慕的美好模樣。

    在vlog的國內普及道路上,歐陽娜娜為代表的明星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沒有明星,越洋而來“水土不服”的vlog也許無法乘風而上。

    vlog常見主題:#get ready with me#(出門準備,通常是化妝、穿搭類影片)、#travel vlog#(旅行影片)、#daily vlog#(日常影片)、#study with me#(學習影片)等,常見的影片型別就是以上的幾種。

    在這種消遣式的vlog觀賞狀態中,vlogger的個人魅力極其所處環境發揮了最大化的填充意識,觀眾只需要躺在床上、坐在安靜的角落裡舒舒服服看鏡頭裡的人兒,就能實現“不出家門看世界”的夢想。

    某種程度上而言,vlog的出現是基於美好生活的象徵,滿足的是人們的窺私慾。vlogger就是幫助被現實所困的人群完成他們的或偉大、或詩意的美好生活的實踐者。

    生活的詩意是,對周遭世界的思考和感懷。遙相對應vlog的精神核心“自由無拘”。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吃螃蟹的vlogger,王曉光和井越都知道如何透過vlog來闡述自己的詩意生活,雖然大部分是假象。

    vlogger井越曾經在主題為“咖啡攪拌多樣性研究”的影片裡,呈現了真實的、虛無的生活哲學。十幾分鐘的影片裡,井越忙著用身邊幾十種棒狀物品去攪拌咖啡,比如剪刀、梳子、油條、牙刷。

    井越對於這條影片的回答是,想透過這條影片來表達自己是一個沒有太多生活的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井越,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年輕人喜歡井越的影片表現方式,他們認為井越是當代青年優秀代表,看完井越的影片彷彿上了一趟哲學課,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寧靜。

    第二:順應資訊碎片化時代的要求

    碎片化時代,基於資訊碎片化時代思考中的產物vlog。整個網路時代的通病就是浮躁,對於資訊的吸取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過眼雲煙,海量資訊和注意力轉移之間的矛盾更是催生了碎片化時代。

    資訊碎片化時代,觀眾普遍不太具有耐心,對於文字或者影片沒有足夠的耐心看下去。

    從內容濃度而言,vlog的優點體現在於觀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觀賞完一個女孩長達一小時的化妝影片,甚至在短短十幾秒的消費時間內首個其他人的碎片注意力。跟著旅遊博主暴走全世界、看完劍橋學生喪心病狂地連續24小時之後感覺自己“學霸附體”。

    ▍vlog目前面臨的尬與惑

    “尬”:並不是所有vlog裡面都有vlogger

    全民vlog,也許一開始就是個假命題。

    真實感和故事性是vlog的精髓,但是絕大多數vlogger都只能做到“真實感”,甚至是過於“真實感”,“故事性”則成為了大多數vlogger難以跨越的,更高階的門檻,這也成為這一部分人放棄vlog錄製的重要原因。

    觀看井越的vlog,會發現他是個挺內向的人,他自己也坦言,面對鏡頭會有非常大的恐慌感,第一次錄影片時每句話都要講七八遍以上。

    看上去像“無妄青年”的井越,其實是脫口秀編劇出身。編劇出身的專業性為井越創作帶有故事性的vlog提供了專業支援,從而成為國內第一批吃螃蟹的vlogger,憑藉巨大聲量將vlog帶出了小眾圈層。

    vlog雖然披著“影片日記”的外衣,但是橫亙在普通使用者面前的,卻是一道天然的專業鴻溝。

    vlog已經形成了頭部定型的格局。面對vlog這個新賽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是並不是所有vlog裡面都有vlogger。

    一個沒有創作力的vlog會成為毫無生命力的拼接,最終淪為了一團毫無頭緒的霧水。

    素人一方面缺乏明星網紅的名氣和資源,如何吸引流量就成了橫亙在素人面前的第一道鴻溝。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專業性,素人在影片內容輸出上容易遭遇瓶頸。

    看似好入門的vlog其實需要極強的專業性。之所以說並不是所有vlog裡面都有vlogger,因為vlogger要承擔的責任更多,包辦影片策劃、拍攝和剪輯。

    “惑”:沒有好的商業扶持

    如果當一個知名vlogger說:“我的生活其實沒那麼值得分享”,粉絲沉浸其中的就是vlogger的生活方式滿足了自己嚮往的那種生活方式。其實,很多vlogger的生活真的也就那樣,換位思考的話,“拋頭露面”的人一定是更累的人。

    井越也坦然:“我不拍那種#get ready with me#的vlog,因為我如果拍攝我的一天,這個vlog可能沒有任何內容,因為我本身沒有生活,或者說一半的生活都是這樣。我不拍影片的時候就是在家裡,工作、玩遊戲、或者睡覺。”

    粉絲效應下產生的一種幻覺是,覺得自己透過vlog參與了vlogger的生活,其實這並不是事實,vlogger透過篩選自己的生活素材,有選擇性地展現自己的生活。

    就像vlogger任菜籽兒所說,自己的創作初心絕不是記錄生活,坦言之“知道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好記錄的,沒那麼值得分享”。vlog只是一個承載體,當影視剪輯綜合技能積攢到一定水平時,任菜籽兒意識到,這些能力需要一個有資訊量的形式輸出。

    目前而言,vlog的主要商業模式還是廣告為主,vlogger往往會受邀前往品牌的線下活動,用自己的風格和方式分享各種獨特的商業體驗。

    如果一個vlogger把vlog當成滿足自己社交網路分享欲的一個平臺,是不可能賺錢的。

    “人字拖遊記”直言:“根據我的經驗,直接的vlog變現應該只能帶來大約三成收入,這是基於你個人標籤足夠有特色,將標籤轉化為vlog影片語言足夠優質了,平臺才會有興趣進行採買。其他七成,還是要靠你個人的能力帶來。”

    真正好的內容沒有商業扶持,這是中國vlog當前最主要的“惑”。

    不過,即使是讓國內vlogger羨慕的YouTube平臺,也並不是“理想商業帝國”。內容製作上的分化是一部分,除了製作vlog,國外的vlogger還需要製作其他形式的短影片。資本不穿外衣的赤裸剝削是另一部分。

    YouTube提高了分成門檻,vlogger必須滿足以下硬性要求:賬號在過去12個月內累積的觀看時長超過4000小時,並擁有超過1000名訂閱者。政策宣佈後,不少vlogger紛紛“揭竿起義”。

    vlog的全民化之路長路漫漫,任菜籽兒對此思考通透:“如果未來一年,還是那些頭部vlogger在不斷地需求商業變現,去進行商業化賺錢,而沒有影響新生代vlogger的話,那麼我認為,vlog並沒有真正地來到中國。”

    變成一個有資訊量的形式輸出,流量變現才是最終歸宿;做好內容輸出和商業連線的良性結合,或許才是vlog本土化、全民化的開始。

    電影《楚門的世界》裡面一句經典臺詞:you are real.that’s what made you so good to watch.(真實的你,才會被這麼多人所深愛著)

    按井越論良心的商業化vlog操作:不要讓品牌破壞作品的真實性,在理想狀態下,用個人風格來進行商業推廣,使之成為符合個人調性的作品。

  • 2 # 時線

    近年來,Vlog逐漸地在全球範圍內風靡。因為Vlog的興起,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出現了不少Volloger,也就是在平臺上分享影片的博主。回想起Volg的發展,從2018年開始,在網路上席捲了一股拍原創影片記錄生活的熱潮。目前在國內,Vlog雖然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但是因為Vlog而走紅的博主也在逐漸地增多。我認為認為,這說明了Vlog在漸漸地變成影片市場中的主流。

    什麼是Vlog?

    Vlog,其實就是影片部落格或者影片日記,用影片的方式取代圖文所呈現的新模式。大家可以用Vlog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在拍攝完影片之後,還可以在Vlog上面新增文字、圖片、音訊等等。並且經過剪輯美化後,大家可以直接把自己的Vlog影片上傳到平臺進行釋出。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樣的操作在短影片軟體上也能完成,或許還會認為Vlog和大部分的短影片並沒有什麼區別。其實,Vlog是一種更加強調真實性的影片記錄,一般Volg的主人公會親自出現在鏡頭前,並且鏡頭裡通常都沒有非常炫目的畫面,只有鏡頭下的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環境。Vlog,就像曾經火熱的QQ空間、還有如今大部分人都在用的微信朋友圈一樣,只是可以在更加獨立的平臺頁面上,用不同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讓看到Vlog的人能更加了解到Volloger的日常狀態。

    國際化的Vlog

    其實,Vlog的市場是由海外留學生首先開啟的,主要因為他們處在一個文化差異、語言不同的大環境下,常常會感受到缺乏歸屬感。而Vlog可以陪伴他們度過日常生活中無聊枯燥的時刻,緩解他們內心的焦躁不安,發現生活中美好的另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特朗普背信棄義,“出賣”盟友庫爾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