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欲問鼎

    只要是為國捐軀,只要是為保衛國家和民族不受侵犯,哪怕是貢獻很小很小,甚至是剛上戰場就犧牲,也是民族英雄。我們一般所說的英雄,往往是地位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在對敵過程中殺敵無數,功績卓著,他們的光輝事蹟,當然要大頌特頌。可是要知道,為了取得這樣的勝利,代價是巨大的,有更多的無名的地位低下計程車兵作出了巨大貢獻,甚至付出了生命。而在近代反對列強侵略的戰爭中,由於武器與軍事訓練和思想的落後,我們很少勝利,有多少清朝軍人為國捐軀。他們甚至明明知道會失敗,會死,還義不勇辭的衝上去。他們就是飛蛾撲火,他們只是想盡一份軍人的職責,他們只是想為保衛祖國灑盡最後一滴血。他們死的窩囊,死的默默無聞,沒有人會記得他們。他們死的遺憾,死的悲壯,死的不甘。說到劉步蟾.丁汝昌等人,他們盡力了,但因技術的落後,政府的腐敗,甚至還有自己能力有限,結果敗了。他們覺得愧對國家,愧對聖恩,無顏見江東父老,自盡了。他們已經為反對外敵發揮了最大能力,作了最大努力,但事不可為,但作為軍人,他們沒抵抗住外敵,他們覺得自己失職了,對不起國家和自己一起奮戰的兄弟,他們要對其負責,他們要向兄弟們請罪,他們於是自殺了。他們死的悲壯,死的轟轟烈烈,而不象那些苟且偷生的懦夫,他們是英雄,他們是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 2 # 彭氏建材249

    生在不幸的利益集團時代,正遇上日本國力的上升階段,個人的任何努力都趕不上力量的對比,總而言之,比起那些逃跑將領和投降的官員來講,也算是死得起所了,算是人民英雄吧。

  • 3 # 醉在江南茶香時

    1894年春,北韓發生東學黨起義,由於當時北韓仍是中國的藩屬國,北韓政府便向清政府請求出兵協助鎮壓。此時日本正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急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視線,而中國正是它挑起戰爭的最好物件。為了誘使清政府出兵北韓,日本向其保證絕不參與此事。於是清政府命直隸提督葉志超率領部隊奔赴北韓。與此同時日本卻以保護僑民為由,派四百多人的部隊進入漢城。在葉志超進入北韓後,北韓政府很快就和起義軍達成全州和議。清政府也未費一兵一卒,東學黨起義就此平息。

    黃海大戰

    全州和議達成後,北韓政府要求清政府和日本同時撤兵。日本表面上同意撤兵,私下卻不斷向北韓增兵。此時李鴻章仍寄希望於透過談判讓日本撤兵。到了7月中旬談判破裂,李鴻章才在光緒皇帝的強烈要求下增兵北韓。7月25日增援北韓的清朝軍艦濟遠號、廣乙號、高升號在北韓海域遭到日軍襲擊,最終高升號沉沒。8月1號,中日兩國宣戰。9月16日,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護送清軍增援北韓,在17日返航途中遭遇日艦。丁汝昌命定遠號發炮,戰鬥打響。交戰開始後定遠號的瞭望臺被震塌,丁汝昌墜落受傷無法指揮戰鬥,最後由劉步蟾代為指揮。五個小時後戰鬥結束。在此戰役中北洋艦隊損失了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軍艦,日本艦隊的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遭受重創。為了儲存實力,李鴻章命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修整,日本則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由於在此戰中發揮出色,劉步蟾被晉升為記名提督。

    以身殉國

    而後日本更是步步緊逼,在1895年1月,日軍進攻威海衛企圖全殲北洋艦隊,李鴻章仍命北洋艦隊死守港內,不準出擊。隨後北洋艦隊受到日本水陸夾擊陷入絕境。1月11日,定遠號被日軍偷襲,深受重創。為了避免艦船落入日軍手中, 1月16日丁汝昌下令擊沉定遠號,劉步蟾生前曾起誓“苟喪艦,必自裁”,當夜劉步蟾自殺殉國,實踐了自己的諾言。2月9日丁汝昌指揮靖遠艦作戰時受傷,2月12日日本派人勸降,丁汝昌拒絕,當晚服用鴉片自盡。自此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有云: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劉步蟾和丁汝昌無可置疑都是民族英雄。劉公千古!丁公千古!

  • 4 # 不沉的經遠

    劉步蟾和丁汝昌兩個人當然可以算民族英雄。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中也是湧現了不少英雄,像鄧世昌、林永升等等,當然也有方伯謙這樣的害群之馬。然而在北洋水師中,也有兩個人物頗有爭議,那就是丁汝昌和劉步蟾。

    丁汝昌之所以被非議,主要是因為他並非海軍出身,有人認為他指揮能力有問題,造成了北洋水師之敗。其次丁汝昌最後決定向日軍投降,雖然最後他自殺殉國,但是有人認為他是畏罪自殺。這個兩個說法其實都不準確。

    確實,丁汝昌是陸軍出身,在北洋水師任職前並不懂海軍知識。但是當時清政府剛開始籌備海防,並無相應人才儲備。船政學堂的學生雖然專業對口,但是剛畢業不久,還需要磨練。所以李鴻章選擇了做事穩重,脾氣謙和的丁汝昌。

    丁汝昌上任以後勤奮學習,在赴英國接收超勇、揚威兩艦時,他已經能和海軍將士們一起繪製海圖,可見他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且丁汝昌平時主要負責的其實是人事、後勤等方面的工作,應該說完成的還不錯。而在海軍指揮方面他更倚重劉步蟾等專業人士,像黃海海戰時,北洋水師採用的隊形、戰術,就是劉步蟾提出的方案,丁汝昌只是下令執行而已。

    而丁汝昌最後決定投降,也是因為北洋水師困守劉公島以後援兵遲遲不至,島上彈藥耗盡,軍心浮動,守軍不願再戰,所以自己主動出來承擔責任。如果他真的只是畏罪自殺,大可以先自殺而不是決定投降。

    因此丁汝昌在水師提督職位上並沒有明顯的錯誤,海戰中被日艦炮火擊傷以後也堅持在甲板上監督作戰,最後也勇於承擔責任,以死明志,應該說還當得起民族英雄四個字。

    而劉步蟾有爭議,則主要是因為他和洋員泰萊關係不好,所以泰萊在回憶錄裡捏造了劉步蟾在黃海海戰中的故意破壞隊形等罪名。而泰萊的回憶錄後來被翻譯傳入國內,因此在一段時間裡劉步蟾蒙受了不白之冤。

    不過這些所謂的罪名最後都經不起推敲,劉步蟾在整個海戰期間擔當實質上的指揮官,在最危急的時候也是指揮定遠艦堅守在戰場中間,堅持不退,並不存在貪生怕死的行為。而且最後劉步蟾也實現了與定遠艦共存亡的誓言,在劉公島難以堅守的情況下,親自監督了對定遠艦的爆破工作,以免資敵,並自殺殉艦。

    所以對劉步蟾的指責也是無中生有,他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並沒有問題,足以和鄧世昌等人並列。

  • 5 # 浣熊缺黑衣

    算,形勢比人強。他們不自殺清朝也會問責,到時連家人都保不住。炮彈和燃煤供應問題太大了,北洋水師再努力也沒有用。

  • 6 # 大飛哥愛歷史

    劉步蟾和丁汝昌都是民族英雄,真真正正的民族英雄,他們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事蹟彪炳史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在緬懷先烈的同時勿忘國恥、負重前行。

    說起劉步蟾一些人可能不是特別瞭解,他是北洋艦隊的右翼總兵、定遠艦的管帶,劉步蟾幼時家庭殷實,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是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批畢業的學生,1875年劉步蟾即前往英法等國考察槍炮、水雷技術。1877年前往英國,兩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880年他又前往德國監造定遠、鎮遠以及濟遠號,同時學習槍炮和水戰技術。當年年底他又被派為駐英國海軍隨員,接收向英國訂購的"超勇號"和"揚威"號撞擊巡洋艦,1885年劉步蟾終於將定遠和鎮遠及其他附屬艦船帶回中國,在天津塘沽,清政府各級政府要員見識到了鐵甲艦的雄風,而劉步蟾隨即被任命為定遠艦管帶。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軍,丁汝昌出任北洋艦隊提督,而劉步蟾則被任命為右翼總兵。當時北洋艦隊彙集了中國最先進的海軍人才、林永升、鄧世昌、林泰曾、丁汝昌、方伯謙等人。他們當中很多人有在英法等國學習先進軍事技術的經驗。而劉步蟾是他們當中資歷最高、成績最優秀、經驗最豐富的,早在日軍侵略臺灣初期,劉步蟾就敏銳的意識到將來日本會是中國最大的威脅,期間他曾多次上書李鴻章逐年添置軍艦,保證對日本的優勢,可是腐敗的政府、愚蠢的官僚,沒有什麼國家觀念,將北洋艦隊視為李鴻章的私產,最終劉步蟾的努力沒有起到效果。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海戰爆發,在丁汝昌受傷的情況下劉步蟾指揮北洋艦隊重創日軍。在隨後的威海衛之戰中,沉著指揮,多次重創日軍,在日軍佔領周邊炮臺並封鎖劉公島出口後,定遠艦彈盡糧絕、看著自己親手參與組建的艦隊全軍覆沒,援軍不至,又沒有命令突圍,為了避免愛艦資敵,此刻的劉步蟾萬念俱灰,在炸壞軍艦後自盡,實現了他“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七尺男兒,鐵骨錚錚的漢子,大清國海軍最優秀的人才就這麼隨著北洋艦隊消逝在茫茫大海之中。

    至於丁汝昌,起於太平軍,一向被人瞧不起,對北洋艦隊的覆沒他應該承擔直接責任,一意孤行,堅守李鴻章的命令,固守威海衛,最終被日軍包了餃子,全軍覆沒。倘若審時度勢、拔艦起錨,衝出包圍圈。北洋艦隊未必沒有出路,威海衛戰役中,雖然他向伊東佑亨寫信投降,但是他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為了保全官兵和百姓,憑著自己和伊東佑亨的私交希望他能網開一面,放過將士和百姓。雖然丁汝昌投降了,但他仍然稱得上是一位民族英雄,戰至最後,彈盡、援絕。

    大飛哥記得電影《甲午大海戰》中所說的一句話,大致意思就是“山東巡撫援軍從煙臺到威海衛,就是爬也該爬到了”。這句話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戰爭的失敗不是將士不用命,而是朝廷太腐敗,內部派系鬥爭居然置國家大義而不顧,北洋艦隊是他李鴻章的,不是國家的,完了也就完了,正好借日本人的手,剪除李鴻章的勢力,一個國家的領導階層到了這個地步,焉能不亡。深諳晚清官場之道的丁汝昌,作為李鴻章的心腹,對救援已經徹底死心,最終服鴉片自盡,以死明志。

    百年前的硝煙已散去,今天的我們應該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期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樹立良好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