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緬北紀行
-
2 # 鬯岅
拿棍的人老覺得糧食不夠,小弟太多了,關鍵是小弟覺悟不高,老大開除小弟的話,會讓人覺得老大沒能力,只有動刀了.
-
3 # 夜幻心
傅友德(約1330-1394)明朝開國名將。漢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遷居碭山(今屬安徽)。元末參加劉福通義軍,隨李喜喜入蜀。後率部歸朱元璋,從偏裨升為大將。伐北元,平甘肅,取四川,破貴州,定雲南,傅友德曾創下過七戰七勝的豐功偉績,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後坐事賜死。1644年追封為麗江王,諡“武靖”。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參加一個大型宴會。朱元璋看到門口守衛傅友德的兒子傅讓沒有按照規定佩帶劍囊,於是在宴會上大加批評傅讓,傅友德也沒有心情吃飯了。朱元璋見傅友德筷子都不動,這不是對他無聲的反抗和示威嗎?於是朱元璋責備傅友德不敬,並命令傅友德去提取兩個兒子的首級來。傅友德二話不說,馬上提著二個兒子的頭顱來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還假惺惺的說:你怎麼忍心殺害自己的親骨肉?傅友德憤怒回道:“你不就是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給你便是!”於是傅友德當著朱元璋的面自刎而死,朱元璋當場發飆,下令將傅家所有男女全部發配遼東、雲南。
傅友德本來有四個兒子,四子戰死,二子過繼給了傅友仁,剩下的2個兒子就是他的心肝寶貝,朱元璋要他們性命,就是要傅友德性命!朱元璋可曾記得,當初承諾給傅友德的免死鐵券,還算數嗎?不得不說,朱元璋將傅友德全家趕盡殺絕實在是太狠了!傅友德之死也成為了一樁被“無罪賜死”的冤案。直到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才為傅友德平反,且當年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1.《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14-01-12]2. 明初宿州籍名將傅友德 .安青網[引用日期2014-01-11]3. 朱元璋逼殺功臣:公爵傅友德殺兩子再到御前自刎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1-11] -
4 # 洛水清風
明代開國功臣中,傅友德的勇猛剽悍,可以常遇春相提並論。史載他作戰時身先士卒,箭從耳邊飛過,也毫不退縮。朱元璋曾讚譽: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傅友德不像徐達、常遇春、湯和、郭英等人,是朱元璋的嫡系。他先後效命於劉福通、明玉珍、陳友諒,因為沒有得到重要,而鬱郁不得志。後率軍投奔朱元璋,可謂是大將遇明主,寶劍贈英雄。從此,躍馬沙場,盡顯神威,由偏裨一步步升為獨擋一方的將軍。先後率領大軍伐北元、平甘肅、取四川、破貴州、定雲南,為大明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尤其在漠北七戰七捷,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神話。
傅友德因功進封潁川侯,食祿一千五百石,賜免死鐵券,子孫世襲因此進潁國公並世襲,追封三代,兒子傅忠娶了壽春公主為駙馬,女兒嫁給了晉王世子朱濟熺為王妃,名尊位崇,
洪武26年,藍玉被誅殺,牽涉甚廣。傅友德為求自保,左思右想,決定學漢初名臣蕭何,買田自汙。他大著膽子向朱元璋請求撥給自己懷遠的田地千畝。朱元璋可不是漢高祖劉邦,他不僅要求大臣忠心,更要求大臣沒有貪心。傅友德顯然下了一步臭棋。朱元璋的回覆極其嚴厲:“你的祿賜已經不薄了,為什麼還要侵佔老百姓的利益呢?難道你要讓朕重蹈元朝的覆轍不成?……傅友德這次真是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
洪武26年九月,朱元璋下詔赦免胡、藍二黨,詔曰:今後赦其餘黨,皆不問。不僅如此,他還派傅友德到大同、東勝一帶屯田,建設衛所。傅友德懸著的心終於落到肚子裡,暗自慶幸自己逃
但是,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突然召還傅友德,下令賜死。朱元璋為啥突然殺死傅友德呢?
有人說,傅友德死因就是:他敢向嫉惡如仇的朱元璋“請懷遠田千畝”,貪慾太強,所以被誅殺,可這個理由未免太牽強。就算傅友德是貪得無厭,可他是光明正大向朝廷申請,朝廷給,他就要;朝廷不給,他就不要,談不上犯了什麼罪。而且,當時朱元璋並沒有治他的罪,不過是罵罵而已,事後還讓傅友德外出統兵了。
《明史.傅友德傳》中關於傅友德的死,僅有簡單的十個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至於如何死法,是砍頭、毒死,還是剝皮抽筋,沒有一個明確說法。
後世關於傅友德血濺金殿之事,是出自於明末張岱所著《石匱書》: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參加一個大型宴會,當他走到門口的時候,看到門口有個守衛者沒有按照規定佩帶劍囊,當時他很生氣,但是沒有發作。這個守衛不是別人,正是傅友德的兒子傅讓。於是,在宴會上,朱元璋忽然提起,說自己對傅友德兒子傅讓有些不滿。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責備傅友德不敬,說:“召二子來!”傅友德轉身出去。衛士衝著他的背影傳達朱元璋的話:“攜其首至。”不一會兒,傅友德手提二子血淋淋首級進來。朱元璋驚呼:你怎麼如此殘忍,怎麼不念一點父子之情!傅友德拔出袖中匕首,悲壯絕望吼道:“你不過是想要我父子三顆人頭而已,何必假仁假義!”遂自刎。朱元璋暴怒不已,下令將傅家所有男女全部發配遼東、雲南。
這則記載漏洞百出,明顯是“想當然”。在戒備森嚴的皇宮大院,傅友德袖中藏匕首去赴宴簡直是難於登天。而張岱是明末清初之人,與朱元璋相隔300年,他怎麼對當年發生的事一清二楚,很明顯,這則離奇、血腥的傳聞很可能就是他本人的捏造,目的就是譏諷朱元璋的殘忍無情。那麼,朱元璋處死傅友德的動機究竟是什麼?
這應該和傅友德一個特殊身份有關。傅友德的女兒嫁給了晉王世子朱濟熺為妃,他與晉王可是名副其實的兒女親家。晉王朱是朱元璋的第三子,不僅生的相貌堂堂,而且頗有才能,與朱棣類似。這樣一個人,難保不會有野心,更關鍵的是:他還擁有一位能征慣戰、威名遠揚的兒女親家傅友德。一旦聯手,恐怕無人能夠降服。
朱元璋晚年之所以變得如此猜忌多疑,跟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密切相關。朱標為人敦厚、寬仁,在兄弟和大臣中頗有威望,經過朱元璋多年悉心培養,做大明天子絕對合格。但朱標死後,皇太孫朱允炆過於孱弱、仁慈,很難震懾這些驕兵悍將。一旦晉王心生異念,圖謀不軌,加上傅友德為內應,大明就危矣!
因此,為了將來朱允炆能坐穩皇位,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朱元璋必須在有生之年,清除掉他認為對朱允炆有威脅的所有人,傅友德就是其中之一,何況他還是晉王的兒女親家。
-
5 # 鄭桂軍zgj
傅友德不是從開始就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嫡系。
元末跟從劉福通黨李喜喜入蜀,李喜喜敗,又跟著明玉珍,不受重用,轉而跟了陳友諒,依然不受重用,而且傅友德也看不慣陳友諒的作為。
到朱元璋攻打常州至小孤山時,傅友德慕於老朱的大名,率部投降,朱元璋與他一番交談,感覺是個奇才。遂重用之。
事實證明傅友德確實沒有讓朱元璋錯看,為老朱打下江山立下赫赫戰功。朱元璋誇他“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傅友德多次受賞,封侯、賜免死鐵券並世襲。
大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壽春公主,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孫子朱濟熺。傅友德等於既和老朱是兒女親家,又和老朱的兒子朱棡是兒女親家。君臣關係有點亂。
傅友德被賜死,《明史》中記載的太簡略:“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曰:“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爾不聞公儀休事耶?”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
洪武二十五年,傅友德請求把懷遠的千畝田地封給自己,朱元璋不高興了:給你的祿賜不薄了,還要侵佔民利嗎?你沒聽說過春秋魯國公儀休不爭民利的事嗎……然後,明年,偕詔還、又明年賜死。
這事兒有點匪夷所思,傅友德是請求撥給自己千畝田地,又不是已經侵佔了。你老朱願意給最好,不給就當我沒說。因此事賜死不合常理啊。也許這是傅友德的韜光養晦之計,裝貪財糊弄老朱呢。
倒是明末張岱的《石匱書·卷六十七·傅友德列傳》記載了一個細節:“藍玉誅,友德以功多內懼。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盡我輩,我輩當合縱連橫。’太祖聞之,會冬宴,從者徹饌,徹不盡一蔬,太祖責友德不敬。且曰:‘召爾二子來。’友德出,衛士有傳,太祖語曰:‘攜其首至。’頃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驚曰:‘何遽,爾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屬於遼東、雲南地。王弼亦自盡。”
藍玉被誅殺後,傅友德開始害怕了,自己功勞很大,會不會步藍玉的後塵。適逢王弼對傅友德說:老朱年事已高,早晚要把我輩收拾完,我們應當聯合起來。老朱聽說了,就在冬宴會上挑傅友德的毛病,說他不敬,又讓他招兩個兒子過來,傅友德還沒走出門,衛士又傳話說是提兒子的頭來。一會兒,傅友德提著兩個兒子的頭來了。老朱又說你咋忍心呢。驚怒之極的傅友德爆發了:你老朱不就是想要我父子的人頭嗎?遂拔出袖中的匕首自刎。
老朱大怒,發配傅友德的家屬到遼東、雲南等地。王弼也嚇得自殺了。
不說張岱的記載可信與否。傅友德是被賜死肯定是真的。
後人分析原因:當時傅友德的親家朱棡,女婿朱濟熺貴為九大攘夷藩王之一,藩王國地處山西戰略要地,且傅友德本人也常在山西前線佈置防務。怕他們會成為日後奪皇權的聯盟。
另外太子死、皇孫幼。藍玉案後,剩餘開國大將沒幾個了,而傅友德因為跟藍玉走的近又戰功赫赫,更是老朱的心腹大患。一心要為皇孫太子清除未來權柄上荊棘的老朱,不會放過頗有戰鬥力的傅友德,不管找啥原因,遲早要殺了你。
回覆列表
傅友德武功蓋世兼有謀略,在遠征北元和南征雲南戰役中都立下汗馬功勞。並且他有兩個兒子也是武功高強在軍中也是享有威名,這樣的人必然受到朱元璋的猜忌和疑慮。所以在一次酒宴上被朱元璋找藉口當場除掉了他們父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