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門道人

    太多了。一葦渡江的達摩

    印度取經的玄奘

    東渡日本傳教的鑑真

    和蘇東坡好友的佛印

    禪宗六祖慧能

  • 2 # 荒漠獨狼1

    達摩祖師……懷素……玄奘……六祖慧能……鳩摩羅什……虛雲……八大山人……六世達賴……法顯……弘一……道濟……

  • 3 # 以史為鑑

    佛教自從東漢初傳入中國以來,影響力陸陸續續從官方走向民間,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伴隨著佛教影響力的擴大,和尚的事蹟也為眾人熟知。比如:從印度東來傳法少林的達摩祖師;再比如孤山西去,前往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還有六次東渡才得以前往日本的鑑真法師。還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六祖惠能禪師。

    這位著名僧人就是兩晉時期的高坐道人。

    高坐道人本名帛屍黎密多羅,據說是西域某國(一說是印度王子)的王子,自己潛心向佛,無心王位,於是把國王的寶座讓給了他的兄弟,自己出家做了和尚。

    高坐道人遊歷天下,來到了晉朝,八王之亂時輾轉來到建康(今南京),受到了當時門閥士族集團的熱烈追捧,因為高坐道人講法時都要坐在高處,於是大家都稱呼他為高坐道人。

    帛屍梨蜜多羅圓寂於東晉鹹康年間(公元343年),終年八十餘歲。在他圓寂的地方人們為其修建了一座寺廟,這就是如今的南京高坐寺。

    高坐道人與東晉的王公大臣們關係都非常融洽,和當時的丞相王導、大將軍王敦、太尉庾亮、光祿大夫周顗(yǐ)、太常謝琨、廷尉桓彝等達官貴族關係都非常好。

    軼事1

    帛屍梨蜜多羅不說漢語,平常和人交流都需要翻譯。但是他又非常聰明,有時候翻譯還沒翻譯他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大家都很納悶,明明聽得懂卻非得要個翻譯是啥意思?

    甚至有人把這件事反饋給了當時的簡文帝,晉簡文帝說:“因為說話應酬太麻煩啊,高坐道人這樣做可以省掉應酬的煩擾。”

    軼事2

    帛屍梨蜜多羅與不同的人交往,針對每個人的特點舉止言談都會不同。

    有一次丞相王導來訪,帛屍梨蜜多羅解頻寬衣,斜躺著與王導說說笑笑,妙語連珠。

    丞相王導見而奇之,稱為“吾之徒也”。

    這時人報卞壺也來相訪,帛屍蜜梨連忙穿戴整齊,恭敬嚴肅地把卞壺迎進客廳,端坐相對。

    這種明顯的差別,引起人們的好奇,問他是何緣故?答曰:“王公欣賞人的風雅灑脫,卞令則以嚴謹的作風待人,所以我以不同態度相待。”諸公得知其故,無不佩服帛屍蜜梨精神灑屬,皆得其所。

    軼事3

    丞相王導和高坐道人聊天時經常感嘆說:天底下這樣優秀的外華人,恐怕只有你一個了。

    高坐道人也豪不謙虛的回答:要是我和普通歪果仁一樣,我怎麼會坐在你的丞相府裡和你吹牛呢?

  • 4 # 天人嘯劍

    佛圖澄,西域龜茲人,早年在烏萇國出家,然後去北天竺境笳畢試國(今喀什米爾地區)進修學法。在當地非常有名。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來到洛陽,當時79歲。他能誦經數十萬,善解文義,雖未讀中土儒史,而與諸學士論辯疑滯,無能屈者。

    佛圖澄到了洛陽之後,本想在洛陽建立寺院,但是不久劉曜攻陷洛陽,後來佛圖澄拜見了當時手握大權的石勒,勸他少行殺戮。在石勒的刀下救了不少人。後來石勒稱帝,他在旁邊協助,石勒死後石虎繼位同樣對佛圖澄非常尊敬。

    佛圖澄在後趙建武十四年(348年)十二月八日死,享年117歲。他在趙國弘揚佛法,推行道化,所經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追隨他的弟子,常有數百,前後門徒,多達萬人,而且門徒中高僧輩出。

  • 5 # 歷史沙礫

    此排名不分先後,第一鑑真和尚,唐朝的鑑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前前後後一共五次,在第三次的時候鑑真已經雙目失明,仍舊堅持兩國佛法交流,算是唐朝佛教強力發展的縮影,鑑真和尚可以說是日本佛法發展的祖師級人物,直接把日本佛教帶上了一個新的領域!第二玄奘和尚,是西天取經的唐三藏的真實人物寫照,玄奘還專門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來記錄自己的西行,可以說是將印度的高深佛法傳播到東土大唐,第三是惠能和尚,和神秀和尚的一首詩最為著名,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四是玄奘的徒弟辯機和尚,最有名的是和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偷情的故事,最後被處死 第五是有名的達賴喇嘛情僧倉央嘉措,瑪吉阿米一直傳頌在青藏高原之上

  • 6 # 西理工的青年生活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支遁,字道林,世稱林工先生。他一生在啖縣立寺行道,僧餘萬人。晉哀帝時應召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他有著作《即色遊玄論》,即宣揚色即是空思想,其他著作還有《釋即色本無義》,是佛教大師。

    2.取經第一,佛教革新--法顯

    法顯,東晉高僧,他曾與同行僧人一起到北天竺拜佛求經。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的海外求學大師,法顯從同洲出發經13年遊學回國。有著作《雜藏經》,《僧尼戒本》

    3.一世祖師,傳奇人物--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南北朝時期人,梁武帝信佛,達摩從洛陽出發,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有著作《易筋經》,少林72絕技的人物,中國佛教的祖師。

  • 7 # ww王嘉

    最著名的和尚我覺得應該是玄奘。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以唐三藏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展開來的,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功得圓滿。《西遊記》小說的作者吳承恩是明朝人,根據唐朝流傳下的玄裝法師,不畏艱險,步行前往今天的印度學習佛經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雅俗共賞,深受各階層人們的喜愛。上紀世,楊潔導演的86版電視劇《西遊記》,可謂電視劇中的經典,每年春節央視和一些地方臺都會重播,中國長大的孩子沒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不多,所以唐僧的形象可謂家喻戶曉;玄裝法師在佛教界的影響也是無人能出其右,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後,在此後的20多年裡,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所以無論影響,還是貢獻,唐三藏玄奘法師都算得上最著名的和尚。

    第二位應該是濟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南宋高僧,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上世八十年代,隨時電視劇《濟公活佛》的熱播,遊本昌老師塑造的濟公形象,已深入老百姓心中,主題歌"鞋兒破帽兒破,身上袈裟破……",一度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歌曲,而且久唱不衰,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哼哼,這位杭州的“濟公”和尚,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濟公懂中醫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

    第三位我覺得應該是近代的弘一法師。"前半生轟轟烈烈,後半生靑燈佛影",是弘一法師或李叔同大師一生的真實寫照。在詩詞、繪畫、書法、戲曲等領域裡,李叔同可謂通才、全才,很少有人能達到他的成就,所以被尊為大師。他填詞的《送別》,歷經幾十年傳唱而不衰,成為經典,歷史上送別類的詞不少,其悽美達到震撼人心境界,還沒有能和李叔同的《送別》一個檔次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李叔同出家後為近代為數不多得道高僧,圓寂前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給了後人無限的解讀空間……。毫無疑問,無論在塵世還是出家為僧,弘一法師都影響巨大,"著名和尚"的稱號,對他而言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歷史上,佛道儒三家幾乎平分秋色,其中儒家和道教產於本土,而佛教則是泊來品,就影響而言,佛教絲毫都不遜色於道教和儒家,甚至在某個歷史階段,某些地區超過道教和儒家,對著名和尚的認知,信不信佛,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之間,認知是不同的,有時侯對佛教的貢獻和影響力也不是成正比的。

  • 8 # 茶入真知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在印度被譽為“第二代釋迦”,首先開創了空性的中觀學說。龍樹菩薩的觀點就是《中論》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也被稱為八不緣起或八不中道。中國大乘八宗都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禪宗二十八祖達摩祖師,漢地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本是王室三太子,後捨棄王位出家,後來中國立禪宗。在少林寺一坐九年。傳二祖慧可時付囑,衣缽傳至六祖就不傳了,那時將是一花開五葉。

    漢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目前在南華寺還有真身,距今1200多年了。六祖一個字也不認識,卻能聽一句金剛經便當下開悟。六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講述的就是佛教空有不二的圓融之法,六祖的講法與故事被弟子法海整理形成《六祖壇經》,這是華人自己著作的唯一一部佛經,並被納為大乘經典。

    還有窺基大師,著名的三車和尚,後來是玄奘大師的弟子,故事非常有意思,有機會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氣太差!對陣一方時魯能3分鐘2進球被吹,費萊尼先犯規再越位,你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