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截至2019年2月21日,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17天,票房已突破4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中國電影票房亞軍。
7
回覆列表
  • 1 # 我儘量吧—娛呀

    其實之前劉大的另一部小說《三體》幾年前就已經拍好了 由於技術的問題沒能上映

    再加上中國產科幻片國內沒人看好 所以等了19年

  • 2 # 平凡世界一小僧

    中國雖說科幻小說早就盛行了,可電影起步還是很晚的。應該也是受到國外電影的影響,比如《星球大戰》一類的,給華人印象很深刻,而電影要的肯定是市場,側重的是大部分人的偏好,更何況以之前的技術水準和資金投入,根本不可能排出類似好萊塢大片的既視感,這次也更多的是因為郭帆導演可以打破這行業的慣性,不再多數資金用在請演員而是投入到特效才能有這樣的效果的,可以說冒了很大的風險。綜合來說,今年能拍出來已經很意外了。

  • 3 # 嘟嘟鼻

    理由:

    1.技術。好多特效需要高科技支撐,技術沒發展起來,也就無法拍。

    2.錢。有的小說開始不火,後來逐漸火了,有了ip,這時才會引起投資者興趣。

  • 4 # 驍龍分享

    還是技術的問題。特效一直被國外壟斷。國內特效發展緩慢。沒有好的特效支撐是拍不出科幻片的。

    流浪地球作為一個大ip,尤其是作者獲獎後。沒有好的特效和好的導演。沒人會願意動這個大ip的。

    電影版的三體已經拍完。遲遲不能上線。看來已經涼涼。特效是一方面。還有故事情節等等,都是阻礙。

  • 5 # RG特效堂

    小說和電影不一樣,小說可以隨意的想象,但是電影是要把小說的抽象內容具象化,且不說概念設計需要時間,況且這類小說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拿來投資不異於一次賭博,很多投資人也會卻步,再有,國內後期團隊仍出於發展的階段,成熟的團隊不多且技術水準不夠是特效發展不夠快的根本因素,所以,拍一個科Phantom片實屬不易,歸根結底,技術是支撐的行業需要的是對技術人才的培養

  • 6 # 天地良心solo

    這個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吧,科幻片的拍攝肯定和國家的工業實力是相關的,前幾年也有19年前這個流浪地球剛剛發表的時候中國經濟實力還達不到,那時候拍科幻片肯定不行的,現在我們中國經濟發展了,現在我們有這個實力拍科幻片了,所以才有了流浪地球,有了科幻元年,有了科幻片的,大爆發!

  • 7 # 吧唧吧唧娛樂

    一部電影從劇本拍板,資金募集到位,導演招募演員,設計藍圖定稿置景,道具燈光服裝化妝,租賃開拍場地,到開拍定檔宣發,最後上映。以上步驟可能還有遺漏,這是單純說的電影。

    而小說改編的劇本,尤其暢銷小說,它的內容涵蓋必定相當豐富,受眾比非小說類從零開始的劇本多了更多關注度,所以在改編難度上,不比從零創作一個劇本難度小。而幾乎大多數的書迷因為知道小說走向和精華之處,要求也自然更高。一個電影的時間侷限往往容納不了一整部小說的容量,而小說本身設定內容對電影過審是否有牴觸,如果有牴觸就必須修改,那麼修改後的人物還是不是仍具有原來人物的光輝?事業邏輯性有沒有受到影響等等都需要考慮。

    另外作為科幻電影特效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而中國電影特效起步較晚,以前遠沒有達到工業化標準,造成之前許多電影畫面感太差,粗製濫造,直接影響觀影效果,也直接影響到大批影迷對中國科幻電影保有牴觸。所以《流浪地球》高質量的特效展現,和完整流暢的故事我覺得是它成功的原因。

    另外在電影開拍過程中,成本控制,資金鍊的保持,演員發揮穩定與否等都是不可控因素,宣傳從什麼方面著手,從什麼時候開始進行,成本多少,進行多大規模,等等都是對時間的考驗。

    索性,現在是中國電影已經回覆理智觀影的時代,好的電影沒有被辜負,時間雖長還是值得的。

  • 8 # 另一種結局

    《流浪地球》厚積薄發,一舉拿下42億票房,為何從小說到電影要等19年?

    今年年初,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賀歲上線,以黑馬之資衝破星爺、沈騰、黃渤等諸多喜劇大腕的封鎖,一舉拿下賀歲票房冠軍,更是開啟了中國的科幻熱。

    據悉《流浪地球》2000年便以出版,出版當年便獲得了國內幻想小說最高獎項銀河獎特等獎,至於為何從小說到電影卻需要等上十九年?

    原因有一個,那就是,等!

    1、等技術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小說,並且是硬科幻,要將小說中的場景原滋原味的還原出來,對當時的作技術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過這十九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影製作技日漸成熟,所以才有今年,《流浪地球》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2、等資金

    《流浪地球》大火以後,有人笑稱稱郭帆是最摳門的導演,《流浪地球》劇組是最摳門的劇組,但就是這樣的劇組,為了拍出這部“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卻足足花了5.3億。

    有5.3億拍攝電影,還需要過得如此節儉,可想而知,若是敞開了花,要拍處出這樣一部大片,需要消耗多少資金。

    3、等人

    等導演郭帆。

    如果不是郭導來拍攝這部電影,換做其他導演,可想而知,那5.3億的拍攝資金都會花去什麼地方,大概是自己昧下一小部分,請小鮮肉花掉一大部分,最後剩下來真正花在拍攝上的資金,有兩個億便是最好的結果了。

    等演員。

    等吳京,等李光潔……等等等等,《流浪地球》能如此高的口碑,除了導演郭帆和製作組的成員居功至偉,當然也少不了每一位演員的犧牲,網傳《流浪地球》的絕大部分演出服都是“真材實料”,在劇中李光潔穿的外骨骼防護服光是製作成本就是45萬,製作完成以後重量超過100斤,雖然最後經過改良,重量減少到了80斤,但是對於演員來說,穿著80斤的戲服拍戲,還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有訊息稱,《流浪地球》的女主角趙今麥,拍設時便常常因為戲服過重,而累到眼淚不止。

    上訴的三個環節,雖然每一個在現如今看來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要完成當中的每一個步,難度都無異於登天,索性劉慈欣沒有讓我們失望,他等了19年等到郭帆,等到吳京,等到趙今麥,才有了現如今的電影版《流浪地球》。

    雖然《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只拍了一次,但誰又能說有郭帆做導演,有吳京、李光潔等做演員的《流浪地球》不是最好的《流浪地球》呢?

  • 9 # 西張東望

    卡梅隆導演的經典大片不都是十幾二十年的醞釀和精心製作嗎?好片大都如此,之前的國導們太浮澡,太急功近利,所以粗製濫造。好飯不怕晚!

  • 10 # 貔貅看電影

    任何事物從無到有,都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透過不懈的努力,等待著他的成功。

    古語云: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流浪地球》的成功也是如此。

    從2000年開始創作,到2019年電影上映,在這期間也正是經歷這個過程。

    在此期間,無論是劇本的打磨亦或是導演、演員的選擇,無不經過慎重的思考。劇情中的種種反套路設定,是對於末世危機面前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為科學合理的設想。選人也是隻選對的,不選貴的,力求把資金用在製作與道具上。

    當然,《流浪地球》的幕後工作也是在充分準備。首先,引入了VR堪鏡技術協助美術的置景工作,只為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然後,在場景選擇以及道具製作都力求精益求精。最後,特效鏡頭也是力求精雕細琢,專門成立UI組,為了提高真實感,劇組全程堅持實景UI拍攝。

    就是因為如此的精益求精,才會等了如此之久,才會取得巨大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DD點評The Shy:這個人前期都不支援的,是個大問題!你怎麼看待The Shy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