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古博今農民工
-
2 # 偷吃小魚
首先,以簡單的古詩,詠物言志類的來講,王冕的《墨梅》與王安石的《梅花》同樣是透過描寫梅花來抒發情感,從立意方面,已經是重複了。再加上都是描寫梅花,都是透過梅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但是在不同時期,所感受的情感卻各不相同。
其次,簡單說一個主題——“愛情”。愛情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尤其是關於愛情的電影每年都會上映,主題都是愛情,都是經過了各種磨難才走到了一起,但是最後表現出的票房卻各不相同。
所以,詩詞文章內容相重相近,並非是浪費資源。因為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
3 # 青鸞驚鴻
對這個問題,我有兩個方面的理解:
一是分析詩詞的文章。我們對每首詩詞,都有自己的見解,然後形成文字,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看似很多人分析的同一首詩詞,但因為理解的不一樣,便有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所以,就這一方面來說,不能說是浪費資源。
二是詩詞本身。大概是覺得很多詩詞,寫的都是同一件事,或者同一樣景物,大家反覆的寫,是不是就浪費了?
其實不然。我們看思鄉這個主題,歷來都有很多詩詞表達。比如:
高適的“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賀知章的“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李白的“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流浪外在的人,對故鄉都有一種特別的思念和情感,因為人不同,然後看到的景緻也不一樣,所以他們的寄託也就不一樣,才有了這無數的名句流傳下來。才有了中國文學作品的百花齊放。
-
4 # 正史五千年
好的詩詞作家不是為了寫詩詞而去寫詩詞的,好的詩詞大都是作者根據當時的境遇,景色有感而發的。
多數詩詞開篇寫景,月也好,山也好,水也罷。同一地點在同一季節的景色即使經歷千百年也不會發生變化。今天杜甫在長江岸邊看到“不盡長江滾滾來”千百年後楊慎同樣會看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但是景色不變。
中國傳統文歡中有許多動植物有約定俗成的寓意,比如竹子寓意著清高,梅花寓意著堅韌。杜鵑代表著哀怨 ,李白哀怨時會想到“子規啼月夜”。白居易同樣就能想到“杜鵑啼血猿哀鳴”。
還有就是都說詩人的不幸是詩家的大幸,所有能夠名流千古的詩詞大家大多仕途不順,人生坎坷,也就是說他們大多有著相似的經歷。而且那些被我們熟識的詩詞多是詩人在人生困境中所寫的。這個世界上人性大抵相同 ,只不過相同的事情,詩人可能寫一首詩,而普通人只能抽顆煙。境遇相同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就相同了。
-
5 # 層城鵷雛
記得一本雜誌上總結了唐詩的共性:“田園有宅男,邊塞多憤青,詠古傷不起,基友滿別情”,大家笑一笑就行了。詩詞類文章內容相重相近是事實,至於說有點浪費資源本人卻不大苟同。
詩詞類文章從內容上來說,無非就是田園,山水,送別,邊塞,閨怨,懷古等一些內容,詩人們或懷才不遇,抒發悲憤之情;或惺惺相惜,離別時依依不捨;或盡情山水,享受自然風光;或描述社會,揭露制度的不合理。其中,有一些詩人,生存在相似的階層,有著同等的社會體驗,寫出來的詩歌內容就會大致相同。
比如唐朝肅宗時的“大明宮論劍”,郭子儀收復了長安,平定了安史之亂,唐朝出現了一些中興的氣象。詩人們便開始讚賞盛唐氣象,歌頌皇恩浩蕩。乾元元年春,賈至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引爆朝堂,引來王維,岑參,杜甫等大詩人爭相附和,王維“”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岑參“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帳擁千官”,杜甫“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四人均描述了上朝堂時的宏達場面,內容是相同的,立意也是相同的,都在歌功頌德。人們只會羨慕大唐的景象不同凡響,而不會說內容重複,枯燥無味,浪費資源。
詩歌內容相近不可怕,相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毫無創新,陳詞濫調。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第一個用鮮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就是大大的蠢材”,如果你畫虎不成反類犬,西施不成反效顰,那就貽笑大方,浪費資源了。所以說詩歌內容可以相重相近,但是一定要寫出新意來。
紅樓夢中有一段寶釵論詩,就是說要善於創新,表達出來自己別出心裁的觀點,同樣是寫王昭君,有怨恨和親的,有埋怨畫師的,有怨恨君王不能識別人才的,只有王安石和歐陽修善翻古意,勇於創新,王安石雲“儀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雲“耳目所聽尚如此,萬里焉能制夷狄”。綜上所述,一些詩詞確實內容相近相重,但是並不浪費資源,有些恰恰是一種創新,值得我們去學習。當你沒有足夠的才華時,就不要去輕易動筆。偉大如李白,站在黃鶴樓上,也只能哀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
-
6 # 江山多嬌21392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詩人陳毅同志,曾作過一首讚美松的好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歌頌讚揚了青松堅貞不屈,英勇頑強的精神。以物喻人,情真意切,真摯感人。無數戰爭年代的革命者,不都人人有此精神麼!鍥而不捨,敢於鬥爭。我當然也不敢跟陳毅同志去比。但我也曾寫過一首讚美松的詩:“俊撥巍巍山上松,深深根扎岩土中。寒冬草木多枯敗,猶自挺立禦寒風。”也是讚美松的不嚴寒酷霜,不懼惡劣環境,仍積極向上,堅貞不屈的風格和精神。寫的是松,實際是指人要學松,寫的是竹,實際是讓人學竹!同樣的人,事,物不同的人去用詩詞寫,風格各異,詩風各異。就象是老師教學生,同樣的教法,學生的成績卻幹差萬別情同一理。悟空問答中,同一題問,回答者各有幹秋,各不相同。同樣是看一幅圖寫詩,圖是一樣的,但各人寫的又是異彩紛呈。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各花入各眼,各人有各緣。一花獨放不叫美,萬紫乾紅才是春!
-
7 # 寂寞的青花瓷
有關詩詞的文章的確不少,我梳理一下,這類文章主要集中在這麼幾個方面:一是詩詞解讀方面,包括古詩詞和現代詩歌;二是對某個詩人的看法,譬如李白啊,海子啊;三是詩詞詩歌的寫作問題;四是詩人或詩歌事件,等等。你看,這些問題的解讀往往都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詩無達詁",一首詩可能就有多種解讀,爭鳴是最平常的事了,詩歌事件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所以,這類文章往往看似有相似的標題,但呈現的內容卻又各不相同,甚至觀點相左。
對於詩歌來說,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說明詩歌作為一種高雅的文學藝術,在讀者的心目中還是有其崇高的地位,她高貴的血統始終沒有改變。因為喜歡所以關注,因為喜歡才會參與,提問題的多,討論的多,甚至批評吐槽的多,這對於詩歌的建設和發展是有好處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文學繁榮的盛世景象,對於詩歌來說,我看,這一點做的還很不夠。
"哀大莫於心死",如果詩歌真到了讓人懶得看一眼說一句的地步,那才是詩歌詩人最可憐可悲的時候。
-
8 # 益龍民
對於該問題我覺得沒必要深究。文章的內容相重相近是根據主題而言的,譬如說吟梅蘭竹菊,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沒有人不詠之。難道說都是在浪費資源嗎?所謂創作的過程是各人感悟發揮的過程,哪怕是同一主題,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各有自己的理解和煉詞達意。總不會千篇一律吧?故該問題並不值得深究!浪費資源說更是一種無稽之談!
-
9 # 神山莊山神的神叨
很多詩詞文章內容相重相近,怎麼叫資源浪費呢,雖說相近,但不盡相同,表達的意境還是有細小差別的。舉個例子吧,好多詩人都寫過桃花的詩句,桃花也成了詩人某一方面的寄託,留給我們也是繽紛的色彩!一起來讀幾首關於桃花的詩詞吧!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絕句·漫興
(唐)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春思
(唐)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竹枝詞
(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同樣寫桃花的詩詞,表達的意境也不盡相同,就是詩人寫這些桃花的詩詞,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桃花的不同魅力,給單調的生活帶來詩般享受。
所以說雖然詩詞內容相同或相近,但也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你喜歡桃花嗎?
回覆列表
主要是詩意需要。例如,唐朝羅隱詩:"無論坡地與山尖,一切山花盡被佔。蜂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紅樓夢》詩:"去國離鄉二十年,如今衣錦把家還。蜂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一一一以上兩人都罵秦始皇?你知道原因嗎?曹雪芹抄|羅隱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