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侃解密三國
-
2 # 歷史慢步
曹魏五良將指的是曹操帳下軍事貢獻最多的五名外姓將領,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和徐晃。曹操對他們多有依仗,進攻時以他們為先鋒,撤退時讓他們斷後。
蜀漢五虎將是《三國演義》中的提法,在正史《三國志》中他們又被稱為五虎上將。這五人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皆是統帥一方,功勳卓著之輩。
東吳四英是指東吳的四位統帥,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先後執掌東吳水軍。曹操、劉備、關羽皆曾被他們所敗。也是東吳能對抗曹魏和蜀漢的資本。
我們平時受評書演義和遊戲作品的影響,每當提起武將,總喜歡“勇”字當先,但孫武曾經說過,“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勇只排在第四位。而無論是蜀漢五虎上將,還是曹魏五子良將,除了獨當一面的關羽之外,其他人在為帥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而關羽最終還是大意失了荊州,所以他們都只能稱之為將。
相比之下,東吳四英都是難得的帥才,周瑜破曹操於赤壁而定天下三分;魯肅為孫權策劃天下大計、聯劉抗曹;呂蒙獻策擒獲關羽而收復於荊州;陸遜敗劉備於夷陵、敗曹休於石亭。這些都是定江山社稷的功績。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與東吳四英相比,便顯得勇猛有餘而智計不足。而四英中,最厲害的不是文武全才的周瑜,而是默默無聞的魯肅,因為周瑜整天以滅劉為已任,戰術上厲害,在戰略上卻有所欠缺。而魯肅卻促成了孫劉聯合,為天下三分奠定了基礎,要不然東吳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所以魯肅雖然聲名不顯,但他的才能和功績卻不是其他三人能比的。
-
3 # 少帝娛樂影視
從陣容搭配,名氣來說蜀漢五虎上將牛一些,東吳跟曹魏蜀漢比起來要差一級,曹魏五子良將統兵能力比其它兩家那又要好一些,
-
4 # 塵子渝
顯然是東吳四英將最強,甚至單獨拿一個就可以媲美蜀漢諸葛亮、曹魏司馬懿。實際上東吳四英將是全都是頂級的人才,這是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都沒法比的。
五子和五虎是當世頂級武將,但四英是當世頂級人才,差別就在於五子和五虎功績和能力只在於朝堂,而四英將則是可以出將入相的人才,定位和高度都完全不同。
周瑜等人可以出將入相,眼界和能力都是冠蓋天下的,只是可惜四人全部都壽命不長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作為武將行軍打仗,對上任何一個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之一都毫不遜色,甚至可以說差不多條件下是完勝的。
周瑜赤壁之戰的功績自不必說,呂蒙即使不突襲也是和關羽較量過的,關羽和呂蒙魯肅早在漢中之戰爆發前就有過沖突,結果是關羽吃了小虧,劉備帶大軍來支援這才劃江而治。
陸遜的戰績可以和周瑜媲美這都不是五子和五虎可以打敗的存在,甚至不以軍事聞名的魯肅,真實歷史上也和關羽打的有聲有色的,不落下風。《三國演義》中大書特書的單刀赴會的主人,真實歷史上並不是關羽,而是魯肅。
關羽敢進攻曹仁,也是在魯肅病逝,呂蒙病危被孫權召回的情況下這才悍然出擊的,可見關羽對魯肅、呂蒙的重視。
除了顯赫的戰績之外,東吳四英是罕見的高屋建瓴的國之柱石,東吳沒有這四個人,就好比劉備死後沒有諸葛亮,曹丕死後沒有司馬懿一樣是會有亡國之危的。
從周瑜和孫策平定江南,吞併荊州,窺視巴蜀,到魯肅聯合劉備抗擊曹操,再到呂蒙襲取荊州,再到陸遜交好巴蜀,重建盟約。四人的政治態度和軍事規劃都是不同的,也影響這三國的局勢以及孫權乃至東吳的軍事、政治走向。
這是其他五子和五虎所不能比肩的,關羽之所以重要,更多的是因為荊州重要,而不是關羽本人重要。關羽重要但是不如龐統、法正重要,法正龐統有一人長壽,蜀漢局勢尚未可知。
東吳四英如果能同時代交相輝映,勠力同心,東吳絕對是三國中人才最為鼎盛的,但是天不假年,周瑜屯兵巴丘,準備吞併巴蜀的時機去世,時年36歲。實際上就是劉備隆中的路線,周瑜也早在孫策在世就有此野望。
周瑜去世,魯肅和周瑜的規劃是不同的,更主要是孫權需要一個盟友來分擔壓力,而魯肅本人也沒有周瑜的威望能繼續統帥軍隊和劉備、曹操競爭巴蜀。魯肅和呂蒙實際上是政見不合的,魯肅和諸葛亮是認同吳蜀聯盟的,而呂蒙則不然,荊州之地關乎東吳安危,孫家三代歷經30年都對其渴望無比。只有全取荊州,東吳才真正擁有長江天險,更何況東吳的進取心在淮揚一代屢屢受挫,東吳君臣勢必將目光轉向荊州。陸遜上臺之後局勢又發生變化,曹魏全面佔優,東吳不得不再此和蜀漢聯盟才能遏制曹魏。
四個人是承前啟後的,周瑜36歲去世,魯肅46歲,呂蒙42,陸遜63。諸葛亮熬死了東吳3位都督,司馬懿更是在陸遜去世6年之後才去世。
拿四位丞相和十個將軍比,當然不值一提,特別是陸遜作為《三國志》中唯二單獨立傳的人物,其能力和地位四位單獨拿一個出來都不是五子和五虎所能比擬的,千軍易得,良將難得,良將難得,國士無雙。
回覆列表
首先說下,五虎和五子都是根據陳壽《三國志》五人合傳演化而來,當時並無此叫法。分別是《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和《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而東吳四英將則更晚,首先是晉朝陸機【陸機是陸遜孫子】在《辯亡論》中把四人並提,而四英傑的說法出自南宋的《容齋隨筆》。
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
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四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由於《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以及三國曆史的挖掘,大部分人對這些先賢的事蹟都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做過多重複了。
張遼·關羽·周瑜首先,把三個陣營的NO.1拉出來對比一下,這三位在各自的陣營第一應該沒有爭議,對應的彪炳史冊的事件分別是:威震逍遙津,威震華夏,赤壁之戰。
一,張遼和周瑜是防禦,關羽是進攻。明顯進攻難度更大。
二,張遼以合肥7000人對孫權十萬,但孫權的軍事實力很渣。且無第三方干預。
三,關羽荊州軍約5萬,曹仁方面約有2萬,于禁七軍約3萬,徐晃和曹操後續援軍,以及合肥張遼援軍總數應不低於5萬,有第三方干預,呂蒙偷襲,吳兵應不低於3萬。曹操方面名將有于禁,曹仁,徐晃,以及未能及時趕到的張遼,且曹操親赴前線,五子中有三位,以及甚至有可能超越五子的曹仁。東吳四英呂蒙和陸遜參戰。
四,周瑜赤壁之戰,孫權和曹操幾乎都是精銳盡出,兵力方面周瑜3萬,曹操方面出入較大,不可能演義的70萬,但也不會太少,大部分考證認為約有15萬左右。有第三方干預,劉備荊州軍約有2萬,牽制曹軍。
五,張遼、周瑜勝利,關羽失敗被殺。
六,規模:合肥是區域性作戰,規模最小,且持續時間短。樊城是大型戰役,彙集總兵力超20萬。赤壁之戰是舉國之戰,兵力,影響都很大。赤壁>樊城>合肥.
七,戰果:張遼威震逍遙津,雙方沒有土地城池的得失。關羽威震華夏,但最後戰死,丟荊州三郡。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丟荊州六郡。
綜上來看,三方對比,張遼的合肥之戰規模,影響都是最小的;而赤壁之戰改變了天下的走勢,影響最大;樊城之戰,影響了蜀漢的走勢,間接影響天下走勢。綜合來看:周瑜>關羽>張遼。
統帥VS戰將其實,讓五子和五虎對比可以理解,但拿東吳的四英跟前兩家比可比性不大,畢竟五子和五虎更偏向於戰將,而四英更偏向於統帥,所以魏蜀對標四英的應該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跟五虎和五子對比,東吳更應該出12虎臣。但12虎臣無論對五子還是五虎都差一點。但此時又出現一個問題,為何魏蜀都只出一個人?司馬懿,諸葛亮,而東吳一下就要四個呢?
這個問題主要出在年齡上:周瑜36歲,魯肅46歲,呂蒙42歲,陸遜63歲。只看年齡可能還不太直觀:
赤壁之戰(208年),諸葛亮27歲,周瑜34歲,司馬懿29歲。
210年, 諸葛亮29歲,周瑜卒, 司馬懿31歲。
217年,諸葛亮36歲,魯肅卒, 司馬懿38歲。
220年,諸葛亮39歲, 呂蒙卒, 司馬懿41歲。
234年,諸葛亮卒, 陸遜51歲, 司馬懿56歲。
245年,諸葛亮卒11年,陸遜卒, 司馬懿67歲。
251年,諸葛亮卒17年,陸遜卒6年,司馬懿卒。
透過上面可以看到,諸葛亮活了54歲就熬走東吳3個半了,而司馬懿熬過了所有。所以看起來東吳有四英,但在另外2國一個統帥就搞定了。
宗室和外姓既然東吳四英和另外2對可比性不大,那就先排除。而五虎卻又明顯強於五子,這一點並非是說真的五虎的能力強於五子多少,而是一個客觀原因,
曹魏的宗室力量過於強大了。最厲害的莫過於八虎騎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曹純。所以《三國志》裡經常出現的是,曹仁督某某,夏侯淵督某某,這個某某中大部分包含五子,甚至五子其中的兩三個。所以五子這些外姓將領的發展必然受壓縮,與之相反的是,
蜀漢幾乎沒有宗室,所有大將都是外姓,比如荊州這樣的重地,在曹魏必然派宗室重臣鎮守,比如曹仁,而蜀漢不得不交給關羽這個外姓將領,所以關羽才能大放異彩。五子在魏國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
東吳宗室較弱,而且東吳的門閥世家實力較大,宗室和世家,世家之間都相互牽制,也不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那東吳的4個統帥對比魏蜀的5個戰將,不具有可比性,而東吳的十二虎臣明顯弱於五子和五虎;而五子卻又明顯弱於五虎,所以從戰將方面來看,五虎上將應該是最厲害的一個團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