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drey安德烈
-
2 # 小天電影城n球鞋庫
哈哈哈,這位大兄弟你也太逗了。
阿迪達斯可是世界馳名的品牌,發展歷史較長,創立於1949,而且贊助了許多世界比賽,世界盃啊等等,還簽約了許多大牌球星,明星,曝光度十分之高。
貴人鳥創立於1987年,比阿迪達斯晚了差不多四十年,而且主要在國內發展,對於國外基本沒有涉足。
所以綜合來說,在國際上,阿迪知名度碾壓貴人鳥,就算在國內,也基本是碾壓態勢,可能在一些小山村,資訊比較閉塞的地方,貴人鳥的知名度會比較高。
-
3 # 知名娛樂吧
受困於目前的產品形態和互動形式,可穿戴裝置在普及的同時也成為了手機的附庸。
終於,阿迪達斯也宣佈退出了可穿戴裝置的市場。
據瞭解,阿迪達斯這次關閉硬體部門屬於公司數字部門重組的諸多調整之一。這家來自德國的運動品牌希望對公司數字產品的業務進行壓縮,縮減調整之後,阿迪達斯自己的商城應用以及它在 2015 年以 2.4 億美元價格收購的運動健身應用 Runtastic 將會成為公司數字產品部門的重點業務。
與耐克和蘋果的合作相似,阿迪達斯雖然不再獨立製作可穿戴裝置,但他們與 Fitbit 的合作仍將繼續,阿迪達斯特別版的 Fitbit Ionic 手錶將在 2018 年如約推出。
阿迪達斯打算放棄可穿戴裝置的訊息,從去年開始就有了些苗頭。公司負責可穿戴運動電子裝置的副Quattroporte Stacey Burr 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在推出了智慧運動手錶 Smart Run 之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阿迪達斯都不會推出新款跑步手錶。硬體的遊戲越來越難玩…我們最初推出 Smart Run 的時候,市場上還沒有那麼多運動手錶或者硬體。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進入這個領域,硬體的生態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Stacey 所說的大公司,正是那些遲遲進入市場,卻一天一天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手機廠商們。在這些廠商的壓力下,曾經希望在這個市場中有所收穫的運動品牌們,也都和阿迪達斯一樣,在嘗試之後敗下陣來。
運動大牌集體撲街
最先出局的是耐克。
2014 年,連同 Fuelband 手環和 Nike+ 系列運動手錶等產品線一起,耐克裁掉了公司旗下的數字運動硬體團隊,與這次阿迪達斯的調整一樣,耐克在當時也決定將公司數字運動(Digital Sport)部門的工作重心也轉移到手機應用上來,先後開發了包括 Nike+ Run Club 和 Nike Training Club 等一批優秀的運動輔助應用。硬體方面,雖然自己不再獨立做硬體,耐克選擇與蘋果合作,推出其品牌專屬的 Apple Watch 錶盤和錶帶。
除了阿迪達斯和耐克以外,最近日子很不好過的安德瑪(Under Armour)也在今年拋棄了自己曾經非常器重的硬體部門。
在 CES 2016 上,HTC 曾展示過它與安德瑪合作設計的可穿戴套裝 HealthBox,其中包括運動手環(UA Band)、心率帶(UA Heart Rate)和智慧體重秤(UA Scale)三款產品,這些產品在當時成為了 CES 展區裡十分亮眼的存在,安德瑪也一度表現出其在可穿戴裝置市場上的野心,除了上述的 HealthBox 系列產品,還推出了智慧跑鞋產品 Gemini 2 RE。
但就在兩個月前,當安德瑪的季度銷量首次出現下滑時,整頓可穿戴裝置團隊的訊息也隨之傳出。安德瑪官方表示將不再繼續製作健身可穿戴裝置,取而代之的是專注於打造能夠在其它智慧裝置上使用的軟體,比如三星 Gear 系列智慧手錶和 Apple Watch 等。
對這些大牌的運動廠商而言,電子裝置研發基因的缺乏讓他們屢屢在智慧硬體的嘗試上碰壁,但極強的品牌標識卻仍然能讓他們在與硬體廠商的合作中獲益,而運動健身軟體服務所需要的資料和使用者信任的積累也正是他們所擅長的。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耐克、安德瑪和阿迪達斯相繼從可穿戴市場中敗下陣來,但他們依然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在硬體以外的服務中收穫不少。
手機廠商正在成為可穿戴市場的主流玩家
在過去的兩年裡,可穿戴市場的主流玩家發生了許多變化。曾經遙遙領先的 Fitbit 被小米逐漸追上,但這兩家的市場都有被蘋果和華為蠶食的跡象。
根據 IDC 的資料,蘋果可穿戴裝置的市場份額在過去一年裡增長了 52.4%,華為更是瘋狂地增長了 156.4%,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僅次於蘋果。反觀曾經的行業老大 Fitbit,在過去一年裡它的市場份額從 21.9% 銳減到 13.7%,雖然仍與小米保持並列第一,但其趨勢走向已經不言而喻。
手機廠商在可穿戴市場異軍突起,不僅給傳統的可穿戴大廠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前「小而美」的一些品牌也漸漸在市場上消失了蹤跡。
2015 年年底,Misfit 傳出被美國生活時尚品牌 Fossil 收購的訊息,這家創立於 2011 年的可穿戴品牌剛剛在北京全球首發了其最新產品 Misfit Shine 2,收穫了來自使用者和媒體的諸多好評。但面對老牌廠商 Fitbit 和背景雄厚的「行業新銳」 Apple Watch,Misfit 最終還是選擇了將自己賣給品牌更「正統」的時尚集團 Fossil Group。
一年之後,另一家創業公司 Pebble 也做出了相同的決定,但比起在風頭正盛時賣出自己的 Misfit,Pebble 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2016 年底,Fitbit 宣佈正式收購智慧手錶公司 Pebble。Pebble 曾是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最成功專案之一,其智慧手錶產品更是被 The Verge 評為最好的智慧手錶。2015 年,Pebble 曾毅然拒絕了手表大廠 Citizen 高達 7 億 4000 萬美元的收購邀約,而最終 Fitbit 對它的收購價格卻只有這個數字的零頭:4000 萬美元左右。
多家手機廠商的同時崛起並非巧合。受困於目前的產品形態和互動形式,智慧手環與手錶必須依託手機才能實現更好的應用,在這一點上,手機大廠們天然就擁有使用者數量和系統開放支援的雙重優勢,蘋果在 App Store 中直接將 iOS 應用與手錶應用繫結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而 Apple Watch 銷量一路高歌猛進也與 iPhone 使用者的極高忠誠度有很大關係。
除此以外,在硬體設計方面,手機廠商往往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對使用者的需求更加了解,同時也能做到在微調和細節上更好地拿捏把控。在產品迭代過程中,創業公司往往需要一個更加漫長的研發設計週期,而習慣了每年推出多款旗艦機型的手機廠商們則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升級換代的需求。在市場競爭中,就算產品的本身的優勢並不明顯,頻繁進行更新換代的做法依然能夠以極高的效率突破短期的銷量瓶頸。
在這樣的多重優勢下,就算經驗豐富如 Fitbit 和 Garmin 這樣的老牌可穿戴廠商也很難保持住自身的優勢,而那些實力尚且無法與主流玩家直接交鋒的小廠商們,往往只能在賣身與死亡中艱難選擇。從目前的市場格局看,可穿戴行業的洗牌似乎已經接近尾聲,曾經百花齊放的市場漸漸形成定局,在目前的產品形態下,天平已經發生了傾斜。
而在過去兩年中選擇主動退出的運動品牌們,正是從慘淡銷量中認清了硬體市場殘酷的競爭規則。現在,耐克和安德瑪都已經在軟體應用上有所成就,阿迪達斯也將集中資源在這個方向上重點發力。品牌的專業口碑雖然不能為它們帶來穩定的硬體銷量,但卻能夠為軟體服務提供值得信賴的背書資格。
至此,曾經全美銷量前三的運動品牌們在可穿戴行業的嘗試均已告一段落。阿迪、耐克和安德瑪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品牌增添更多的科技元素,但科技並不僅限於智慧硬體,在越來越重視科學方法和機器輔助的運動健身領域,這三家公司的探索與轉型還有著更多的突破機會。
2018年,故事卻發生了神奇轉折!
富貴鳥上市以後,就開始畫風跑偏。旗下迅速發展出10家企業,其中包括礦業公司,P2P公司,甚至還有小額貸款公司。一個實體出身的企業,在上市以後,不致力於實業發展,卻企圖想透過金融槓桿賺錢!終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臺北時間2018年3月23日,富貴鳥釋出公告,公司於3月2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指出因公司涉嫌資訊披露和債券募集資金使用違法違規,根據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這一訊息的公佈,讓很多人驚詫不已!一個實體業的楷模竟然變成了金融業的調查物件!從大起到大落,其遭遇讓人感慨!
所幸作為福建名企,目前當地政府已派人進駐了富貴鳥,接管了企業。
進店看了款式還是今年的新款,於是當即購買了兩件,到貨看後衣服質量還不錯,有防偽碼,查詢是正品。
於是致電公司諮詢,回答確實是公司授權的,原因是網路銷售成本比較低,相對價格就比實體要便宜,而且是活動促銷價格,不是長期的,實體店還是需要一百左右。
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
4 # 大耳朵小婷
阿迪達斯爆火,椰子系列大賣,喜歡移步V”時尚鞋子前端“拼音縮寫
YEEZY BOOST 700 “Inertia” 鞋款以“Dad Shoe”鞋身為基礎,鞋面以灰色調貫穿,再與中底後端和外底融入對比色呈現,顏值不俗。
純原組裝純原巴斯夫Adidas Yeezy Boost 700 "Mauve"
回覆列表
這毫無疑問是阿迪達斯的知名度更高,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也是非常給力。
貴人鳥只是在國內的有些名氣,最近感覺也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