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金鑰匙
-
2 # 公爵南
學校都有家長聯絡方式,打個電話問問不就行了?多大點事啊!順便再告訴家長接孩子要知會當班老師,這是為孩子安全考慮所採取的措施。思維正常的家長都會理解並執行的。
-
3 # 三水三心
家長把孩子從學校帶走不跟老師說,學校該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學生家長能隨便進校,並帶走學生,這是學校管理有漏洞的表現。現在,學校都是實行的封閉式、半封閉式管理。沒有得到允許,校外人員是不能進入校園的。一般情況下,校外人員進入學校,流程是與校內教師或學校幹部聯絡,得到許可後,門衛才會放行。否則,隨便哪個校外人員都能進入學校,出現安全問題,該誰來負責?所以,各個學校都有校外人員入校制度,具體是由學校保安執行。
更關鍵的問題,任何校外人員,沒有得到學校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允許,是不能帶走學生的。一般情況下,學生在非放學時間離開學校,應該執行的流程是:
家長給班主任聯絡,徵得班主任同意;班主任開離校單;學生或家長持離校單,交給保安;保安檢查離校單後放行。
而家長直接帶走學生,保安也未阻攔,毫無疑問,這是學校的管理出了問題!
其次,學生家長未經允許帶走學生,家長的素質有待提高作為家長,應充分理解學校的管理,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從問題中,我們大致可以發現,學校其實是有類似的管理制度的,只是沒有得到嚴格而執行。但家長罔顧學校的制度,帶頭違反制度,這給學生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試想,家長可以這樣,學生為何不可?
大多數情況下,這類事情,應該發生在一些文化素質非常低的人身上,這表明,建立高素質的社會,我們任重道遠。
另外一種,則是學生家長極度蠻橫,自以為是,為所欲為,把學校當成大馬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如果是這種,學校教育的難度,將非常之大。
第三,家校交流渠道出現嚴重問題,需要高度重視理論上來說,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能還存在家校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作為學校,我們可能也需要反思:帶學生離開學校的制度,是否告知家長,家長是否知曉,這可能是需要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最後,學校要高度重視,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杜絕此類事故家長私自把學生帶走,一旦出現安全事故,責任的劃分,可能就會成為一個爭議點:為什麼家長能帶走?
到時候,學校可能跳進黃河都洗不清。所以,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管理上的某些不嚴格,可能會給學校造成嚴重的後果,“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哦。
二是要在制度落實上下功夫。掛在牆上的制度,沒有任何意義(如果非要說有,就是迎檢)。制度的真正意義,在於執行,在於落實,所以,一定要梳理制度,尋找到制度不落實的癥結,然後迅速有的放矢。
四是要做好對家長的解釋說明工作。如果家長不知道有類似的制度,學校要採取一定的措施,及時告知家長,特別是要從制定這樣的制度,其根本出發點,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總之,出現這類問題,作為學校,首先要從自身的管理上原因,在思想上挖根源,在行動上抓落實,才能建立起平安和諧的校園。
-
4 # 夏醬老師
如果真的像你這麼說的話,“家長把孩子從學校帶走不跟老師說”,學校首先要反省“安全保衛工作中所出現的漏洞”,並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這是一個大漏洞!校園中絕對不應該出現的漏洞!
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學校的日常管理,早上學生們入校完畢後,學校大門必須緊鎖。
如果家長要進入校園,或者要求帶孩子走,學校大門口的保安是沒有權利私自開啟大門的。
必須經由班主任老師把孩子送下來,或者最起碼向門衛室打個電話告知相應的情況才可以。
如果家長在老師不知道的情況下把孩子帶走,充分說明保安沒有嚴格遵守作業流程,或者完全沒有責任心。對於這種情況,必須嚴肅追責。
安全無小事。
退一步講,如果家長真的把孩子帶走了,並未向班主任老師告知情況,班主任應該這樣做:1. 打電話或者約家長到學校面談,問清楚“帶孩子走”的具體原因。
2. 嚴肅告知家長,在正常的學習日和學習時間,家長必須遵守學校的安全規定。如有需要,可以在與班主任老師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把孩子帶走。
3. 如果下次家長仍然這樣做的話,班主任老師有權利把此事交由政教處或者校長室,由學校領匯出面解決此事。
總結語: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希望孩子因為學校和家長之間不溝通導致出現安全事故。還是那句話,安全無小事。
-
5 # 大叔煮酒聊教育
家長把孩子從學校帶走而不和老師打招呼,錯在家長,學校不需要怎麼辦。別提學校管理問題,老師責任心問題,保安警惕性問題,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家長身上。你有沒有把學校規定放在心上,有沒有把老師放在心上,有沒有把門衛保安放在眼裡。
捫心自問,你上班如果要晚點來或者要早點走,你需不需要跟上級或者同事說一下,讓他們知曉?如果你是這麼做的,那麼帶孩子離開你該主動告訴老師或者讓孩子的同學轉告,即使忘了,看到門衛保安也可以讓他們轉告或者留下聯絡方式。如果你上班是溜進溜出的,沒人知曉你的行蹤,那麼我勸你該改一改了,否則被辭退也不冤枉。
正確的做法是提早一兩天讓孩子給老師帶個條子(不要口信,不要微信,也不要電話,要手寫的條子),告訴老師孩子有點事,某年某月某日幾點家長要去接他,或者要晚點到學校,請老師收到資訊回個條。別管老師的態度怎樣,你這樣做了,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爭論和麻煩。到時候去接孩子,再跟老師打個照面,告訴老師你把孩子接走了。如果老師很忙,實在沒辦法打招呼,也請家長跟同學或者別的老師說一聲。這本是雙贏的做法。
我記得小時候我父母都是這麼做的,現在我孩子學校我也是這麼做的。怎麼一張小條子(英文叫note,怕一些只會英文的不知道什麼是條子)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現在要搞得這麼複雜?
-
6 # 超敏教育
家長把孩子從學校接走,不跟老師說,這在農村學校很正常,尤其是在以前,學校沒有保安的時候,即使是現在也有的學校沒有保安。
因為學生都是學校附近各個村莊的,家長每天接送孩子上學都會進入學校,家長對學校很是熟悉,有時簡直當成了自己的家,很隨意。
當老師講著課的時候,有時家長找孩子有事,有的是把家裡的鑰匙給孩子,家長有事可能到放學的時候,不能回來,讓孩子自己放學後開門回家;有的是給孩子送落在家裡的學習用具;有的是孩子生病了,給孩子送藥;有的是天突然變冷了,給孩子送衣服;還有的是孩子把家裡東西帶到學校裡了,家長在家裡找不到,最後到學校找孩子……總之,到學校找孩子的家長什麼樣的情況都有。而家長到學校裡,把孩子接走的原因也有好多種。
無論是家長有事找孩子,還是有事把孩子從學校帶走,懂規矩的家長和不禮貌的家長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懂規矩、講禮貌的家長有事找孩子,如果是上課時間,家長會在校園裡靜靜地等著,不會去打擾老師和學生上課,直到下課了,家長才會快速走向孩子所在的班級,並向老師打招呼,告訴老師來這兒的原因。
沒有規矩、不講禮貌的家長,到學校找孩子或者是接孩子,是不論什麼時候的,即使是上課時間,家長也會在教室外,突然間喊孩子的名字,引得一個班,甚至幾個班的學生一驚,然後齊刷刷地向教室外面看。還有的家長會在老師講著課的時候,突然推開門,直接孩子,把事情向孩子交待完就走人了,有的家長還會說著事情,直接把孩子領走,整個過程,家長一直把老師完全忽視。
遇到這樣的沒規矩的家長,老師能怎樣,要麼一旁眼巴巴地看著,要麼插句嘴,家長還愛理不理似的。
老師能做的,只是在家長走後,讓全班學生說一說,對剛才發生的事情的看法——家長做得對不對。然後回家告訴家長,以後再來學校的時候,要注意時間,要講點兒禮貌、講點兒規矩。
對於家長把孩子學校帶走不跟老師說,學校的管理者,也沒有太在意,畢竟是家長帶走自己孩子,學校能怎麼樣?只是搖頭嘆息罷了,再者就是發幾句牢騷而已。
其實有時在課間或者午休的時候,家長帶走孩子,老師是完全不知道的。但是到了上課之後,老師首先會環視一遍班級,發現教室裡有空位的時候,都會詢問班裡學生,沒到的學生,或者上節課還在這兒,這節課位空著,位子上的學生去哪兒了。學生們都會給出確切的回答,老師接下來也就開始上課了。
孩子是家長的,不說一聲就接走了。以前很多的時候,學校都不會當成回事,現在雖然學校領導發現後會過問一下,但是家長卻只是來去匆匆地,回答著就走遠了。自從有了門衛,這樣的事情,少了很多,但是有的家長和門衛熟悉,也難免會在上課期間進入學校。
回覆列表
家校配合是做好孩子教育的關鍵途徑,如果家長不配合教師,不配合學校,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只會弊大於利。但是,針對題主所說,家長把孩子從學校帶走不跟老師說,個人感覺這和學校的管理也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學校正常上課期間,是不允許校外人員或家長進入校園內的,這是學校門衛的職責所在。如果任何人都能隨便進出學校,那隻能說明學校的管理有漏洞。
當教師發現孩子沒有按時在班級上課,首先應該先聯絡家長,諮詢孩子具體情況,並且詢問是否家裡有特殊情況等等。即使家長不配合老師工作,教師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主動的與學生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