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仙女的丈夫董永

    山東是冬小麥的主產區,氣候條件也非常適合種植冬小麥,按照常規來說,種麥有句順口溜: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但是隨著氣候的不斷變暖,現在的冬小麥種植已經不適合秋分種植了,在接近寒露時節種植是最合適的。

    根據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小麥種植過早,會出現旺長現象,這樣會讓麥苗提前過早吸收營養成分,導致第二年麥苗出現早衰,分櫱後繼乏力,麥苗發黃,大大降低產量。

    小麥最怕的就是暖冬,只要暖冬一出現,麥苗就要控苗輥壓,所以大家切記,如果碰到氣溫過高,種植的時候一定不能用種過多。秋分時節,一畝地播種不超過20斤,寒露時節也不超過30斤,這樣只要水肥跟得上,每畝地過千斤是有可能的。

    董青島供稿。

  • 2 # 玩塔吊的大成

    我們這邊的農村地區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近幾年小麥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少了,都改成了種植大蒜了。我們這邊的農民經常講“一畝地頂三畝小麥”,可見種植大蒜的收入遠遠超過了種植小麥的收入。小麥的產量比較穩定,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上下相差不多,基本也就平均千數斤左右。糧食價格不可能高的離譜,也不可能很低,收入基本也就定了。大蒜不一樣了,趕上價格好一畝地能收入萬元左右呢,前年的的時候大蒜價格到了5元,蒜農狠狠地收入了一筆,就算價格低,我們現在這邊也都有入保險,最起碼賠不了錢。

    小麥一畝地收入也就在一千元左右,你算下除去肥料,灌溉,種子的錢還能剩下多少錢,根本剩不下多少錢。我們家這邊基本上就是收兩季的糧食,能剩下一季的糧食。比起種植大蒜,小麥的收入還是低的,有比小麥更賺錢的作物,他們就放棄了種植小麥。

  • 3 # 鄉村抓魚人

    春小麥喜冷涼氣候,比較耐寒,適應性強,分佈廣,日平均氣溫 0℃左右;即“頂凌”可播種,4-5℃時種了即可發芽出苗,苗期可耐-6℃左右低溫.因早、中、晚熟品種不同,全生長期需要≥ 0℃,積溫在1600-2100℃之間,生長期為85天- 105天.而北部、西北部乾冷以及西南高寒的民族地區均可滿足春小麥的生長條件.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寧夏、甘肅臨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從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賓平原,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均有種植.近十幾年業,民族地區的春小麥種植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面廣,豐產性高的春小麥良種,並已在各地得到推廣.如內蒙古地處陰山丘陵的察右中旗、卓資縣、固陽縣等地春小麥曾突破千斤關,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農場創造了畝產1585斤世界最高紀錄.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近年來春小麥有由北向南擴充套件的趨勢.

    冬小麥

    在民族地區主要有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區(省).這些區(省)大多以水稻為主,冬小麥作為冬種作物在旱地種植,種植面積雖少,但它的種植可有利於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糧食總產量.由於這些地區的群眾以稻穀為主糧,小麥商品率較高.冬小麥在種植地域上已跨上新高度,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試種成功,在高原3000-3800米地帶,可獲得高產,也不易發生鏽病.1959年培育了“肥麥”良種,1972年開始大面積推廣,很快就成為西藏第二大栽培作物,超過了春小麥,僅次於青稞.“肥麥”適應強、耐水肥,具有分櫱力強、有效分櫱率高、抗逆性好、莖杆粗壯堅韌和抗倒伏的特點.1979年在拉薩彭波農場的11.6畝試驗地曾生產出畝產1339斤的高紀錄.

    小麥需要怎樣的環境才合適生長

    早上好,中秋節快樂 最適宜小麥生長的土壤,應是熟土層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養分全面、氮磷平衡、保水保肥力強、通透性好。 小麥的生長髮育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適宜溫度範圍。在最適溫度時,生長最快、發育最好。不同階段要求的最適溫度是不同的。小麥種子發芽出苗的最適溫度是15—20℃;小麥根系生 長的最適溫度為16—20℃,最低溫度為2℃,超過30℃則受到抑制。 光照充足能促進新器官的形成,分櫱增多;從拔節到抽穗期間,光照時間長,日照充足就可以正常地抽穗、開花;開花、灌漿期間,充足的日照能保證小麥正常開花。

  • 4 # 不放棄生活

    百度知道 提問

    麥子最喜歡什麼氣候?為什麼

    地理問題小麥喜歡什麼樣的生長條件

    我來答 共2個回答

    成都天府新區宗富水果...

    專注果業30年 果品行業領... 推薦於 2018-03-01

    春小麥

    春小麥喜冷涼氣候,比較耐寒,適應性強,分佈廣,日平均氣溫 0℃左右;即“頂凌”可播種,4-5℃時種了即可發芽出苗,苗期可耐-6℃左右低溫.因早、中、晚熟品種不同,全生長期需要≥ 0℃,積溫在1600-2100℃之間,生長期為85天- 105天.而北部、西北部乾冷以及西南高寒的民族地區均可滿足春小麥的生長條件.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寧夏、甘肅臨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從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賓平原,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均有種植.近十幾年業,民族地區的春小麥種植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面廣,豐產性高的春小麥良種,並已在各地得到推廣.如內蒙古地處陰山丘陵的察右中旗、卓資縣、固陽縣等地春小麥曾突破千斤關,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農場創造了畝產1585斤世界最高紀錄.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近年來春小麥有由北向南擴充套件的趨勢.

  • 5 # 大美淅水

    中國小麥氣候區劃屬單項農業氣候區劃。小麥是穀類作物中生態適應性較廣的作物種。世界小麥北至66°N,南至45°S的各種氣候區域都有種植,地球上每月都有小麥收穫。中國小麥種植從寒溫帶(黑龍江省北部)至南亞熱帶(福建),從低於海平面的吐魯番至海拔4260m的西藏仁布果。雖然小麥適應性廣,分佈廣,但在不同地區小麥生態適應性是有差別的。

    目錄

    宣告:詞條人人可編輯,建立、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小麥氣候區劃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專案稽核

    貢獻者林國慶詳情

    中國小麥氣候區劃屬單項農業氣候區劃。小麥是穀類作物中生態適應性較廣的作物種。世界小麥北至66°N,南至45°S的各種氣候區域都有種植,地球上每月都有小麥收穫。中國小麥種植從寒溫帶(黑龍江省北部)至南亞熱帶(福建),從低於海平面的吐魯番至海拔4260m的西藏仁布果。雖然小麥適應性廣,分佈廣,但在不同地區小麥生態適應性是有差別的。

    中文名

    小麥氣候區劃

    外文名

    Wheat climatic division

    屬性

    單項農業氣候區劃

    大致區域

    北至66°N,南至45°S都有

    特徵

    適應性廣,分佈廣,差異明顯

    區劃

    黃淮江淮地區,新疆華南地區等

    簡介

    中國小麥氣候區劃屬單項農業氣候區劃。小麥是穀類作物中生態適應性較廣的作物種。世界小麥北至66°N,南至45°S的各種氣候區域都有種植,地球上每月都有小麥收穫。中國小麥種植從寒溫帶(黑龍江省北部)至南亞熱帶(福建),從低於海平面的吐魯番至海拔4260m的西藏仁布果。雖然小麥適應性廣,分佈廣,但在不同地區小麥生態適應性是有差別的。

    區劃的依據

    中國冬小麥栽培面積廣,20世紀50年代,黃季芳和崔繼林等根據小麥品種在春化處理過程中對溫度條件的要求和反應時間的長短,把中國秋播小麥品種劃分為春性、半冬性、冬性和強冬性四個春化型別。每一種型別都與一定的溫度條件相適應。冬小麥的耐寒性強,目前中國北方種植的高耐寒小麥品種的分櫱節臨界半致死溫度,一般為-18~-17℃。但氣象站並無分櫱節土壤溫度的觀測記錄,通常澆過凍水的麥田,最低氣溫要明顯低於2~3cm深度的土壤溫度。一般認為無雪蓋條件下強冬性小麥可耐-24~-22℃的最低氣溫,若有8cm的穩定積雪,則可抗〈-24℃的最低氣溫。生育期要求積溫為1700~2300℃·d。從整個生育程序看,要求的溫度不宜過高,播種至出苗〉20℃不利於分櫱,後期〉22℃不利於灌漿。絕對最低溫度平均值低於24℃,凍害死亡率〉80%的地區不能種植;-24~-22℃凍害嚴重,只有在〉-20"C的地區才是大面積種植的北界。

    把中國黃淮平原、江淮地區、西藏高原南部地區劃為冬麥的適宜主產區,黃河流域北部、海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北部為次適宜區,中國新疆、華南地區、西南地區南部、長江流域中部和南部為不適宜區。把中國東北地區劃為春麥的適宜生產區,中國北部為次適宜區,西北春麥區為不適宜區。

  • 6 # 我是小文啊

    應該是最喜歡太陽吧,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種麥子老下雨,麥子都發芽了,這樣磨出來的麵粉也不好吃,如果是大太陽,麥子金黃金黃的顆粒也比較飽滿,出來的麵粉也特別好。

  • 7 # 程大成

    春小麥 春小麥喜冷涼氣候,比較耐寒,適應性強,分佈廣,日平均氣溫 0℃左右;即“頂凌”可播種,4-5℃時種了即可發芽出苗,苗期可耐-6℃左右低溫.因早、中、晚熟品種不同,全生長期需要≥ 0℃,積溫在1600-2100℃之間,生長期為85天- 105天.而北部、西北部乾冷以及西南高寒的民族地區均可滿足春小麥的生長條件.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寧夏、甘肅臨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從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賓平原,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均有種植.近十幾年業,民族地區的春小麥種植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強,適應面廣,豐產性高的春小麥良種,並已在各地得到推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甘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