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燕風塵
-
2 # 鈴蘭王強
提問很模糊。孩子多大,不聽話的具體什麼情況,怎麼與父母互動交流 而表現不聽家長話?
這些問題必須具體搞清楚,才能準確知曉 是孩子任性的不聽話,還是家長過度管束 激發孩子抗議性質的叛逆 對抗?還是家長根本沒懂孩子,沒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而錯貼標籤。
孩子哭,說明孩子 在不聽從父母 指揮 過程中,自己 情感是 委屈的,是不舒服的,是痛苦的,用哭來釋放自己內心感受的。
所以,家長要自己細心分辨,客觀判斷孩子 到底屬於上述哪種情況。然後進行針對性引導。家長更多 先自查,自省,自我糾正自己的習慣性 控制孩子。
孩子2歲以後,思維發育又進步一個層次,逐步發育有了自己的思維 和初步低階的判斷,即便是幼稚之極的,即便是根本不對的,但孩子自己內心需求 是客觀存在,是希望 跟著自己 想法去 言行的,以此證明自己不是嬰兒了,自己可以是長大的 大孩子了。
孩子如此是正常發育中的正常心態 ,那麼家長就更應該 細心分辨循循善誘的 引導孩子。讓孩子 在事實面前,感受到 什麼是自己對了,可以繼續發揚,被肯定 收穫成就; 在事實面前 引導孩子什麼是自己 想錯了,做的不對了,應該怎麼做更好,自己是可以做到更好的。 這樣陪伴,孩子 不僅心悅誠服的聽從家長,更減少了很多 對抗 叛逆 和 任性。獎懲分明,有理有據,家長榜樣示範作用發揮好,孩子就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
3 # 智慧奶奶
人常說:“三歲毛娃娘慣的”。孩子是咋管咋行,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之所以隨著慢慢長大會有很多不良習慣和毛病,都與帶著孩子的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帶孩子沒有原則,無論孩子適不適合,只要是孩子要就給給給,他們以為這樣孩子就是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其實則不然,對孩子無原則的滿足,孩子反而會越來越不滿足,一貫無原則的滿足孩子孩子不僅不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反而會慣出孩子許多毛病和不良習慣來。
前天,在去超市的路上遇到一個媽媽帶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孩子不願意跟媽媽走。剛開始媽媽一直在前面喊,孩子只是哭著不動,後來媽媽一氣之下回去拽著孩子的手準備往前走,孩子索性躺在地上打氣滾來,媽媽氣得連打帶踹,惹來路人紛紛指責。
孩子不聽話老愛哭,怎麼辦呢?
1、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哭的原因
如果排除孩子身體的原因,就要找清楚是不是孩子合理的要求沒得到滿足,假如孩子是無辜的,問題處在大人身上,大人要放下家長的威風主動跟孩子道歉。孩子雖然小,但是在人格上和大人是平等的。
2、哭是因為孩子無理取鬧
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正當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無理取鬧的話,剛開始可以跟孩子和顏悅色的講道理,假如沒有效果,孩子哭時就可以不聞不問,暫時把孩子晾在一邊,大人該幹什麼幹什麼。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試著頭皮來的,你看孩子在閉著眼睛哭,其實在哭的過程中,孩子一直在對大人察言觀色。當孩子發現大人真的對自己的哭鬧沒有反應的時候,慢慢的便會停止哭泣。在孩子知趣的準備退讓的時候,大人可以在適當的機會過去摸摸孩子的頭,或輕輕拍拍孩子的後背,讓孩子體會到你是愛他的。這樣孩子便會逐漸停止哭泣。
總之,孩子哭鬧大人心煩是肯定的,但是絕對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要知道以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或許一時可以鎮住膽小的孩子,但是往往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只能導致孩子的越來越逆反。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宋振輝:
宋振輝,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中共黨員,從事兒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兒科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婦專委、懋德服務中心志願者,現返聘於房山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門診,房山區第一院心理諮詢,有豐富的兒內科臨床經驗,從事心理諮詢10年以上,擅長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諮詢、家長課堂、青春期健康教育。孩子在成長髮育階段,有兩個反抗期,孩子不聽話總愛哭,大多發生在第一個反抗期(2---5歲)。當孩子不聽話哭鬧時,父母一定要查明原因。
首先,查明孩子是否生病有無疼痛的異常。
其次,要弄清孩子哭鬧有什麼訴求,然後,根據訴求的合理性適當處置。
其三,要判明孩子是否是透過哭鬧來要挾父母,以便達到自己的需求。
哭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現象,它融需要的滿足、情感的表達、心理和生理防衛及社會文化和個性特徵為一身。兒童不但愛哭,而且常常表現為哭鬧。哭鬧重點是鬧,哭,只是一種手段,哭鬧與要挾和情緒發洩相關聯。
從生理學角度講,孩子的哭是一種訊號;從心理學角度看,哭又是孩子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
作為孩子的父母或老師,瞭解清楚哭的原因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
1 建立健康的心理反應模式
父母對孩子的疼愛與關心不應只停留在孩子生理需要上,更重要的是滿足孩子心理的需要,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親身體會到安全感。心裡需要的滿足主要是孩子的交友、遊戲、自尊等需求。要引導孩子場所欲言,講出自己的合理訴求,對不合理的需要也要向他們講明白這是不能滿足的。
2 矯正異常的心理狀態
對於孩子哭鬧著要這要那時,不合理的訴求,家長要敢於斷然拒絕。否則,家長一看到孩子流淚就給他東西,等於在鼓勵他哭鬧,孩子就會以哭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在這一點上家長不能有絲毫動搖。
3 注意力轉移法
兒童注意力的永續性差,易分散、易被稀奇的東西所吸引,家長可採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或事物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使孩子忘記哭,事後再給他們講明道理。
4獎懲療法
孩子在哭鬧時不予理睬,不哭時對他給予鼓勵和獎勵。時間長了孩子的壞毛病就被正確的反應模式所代替。在一些家庭中時常有孩子因看電視、玩手機難以制止,家長一旦阻止時孩子就會嚎啕大哭。這時的家長應該會想出其他獎懲辦法,用合理的方法巧妙阻止。切記不要對哭鬧的孩子發火、打罵、採用粗暴的手段。
孩子不聽話總是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總是哭的孩子不但讓家人鬧心,也讓別人不喜歡,作為家長要樹立正確的育兒理念,在矯正孩子愛哭的壞習慣時,既要有耐心,又要講道理、還要樹立權威,做到恩威並施。發現問題,隨時糾正。
-
5 # 愚叨叨
哭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使用的一種情緒表達方法。家長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發現孩子哭的區別,並根據不同原因,有效處理每一種情形。有些孩子哭,因為他天生敏感,有時為了尋求關注、權力、報復,或者是表現自己的無能為力;有時,是因為當時感到失望、憤怒或沮喪。實這並不是寶寶錯,只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知道怎樣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家長的要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哭鬧時您不妨:
1、 讓孩子坐在您的腿上問:“你願意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嗎?”,然後要靜靜地傾聽。
2、當孩子說完之後,要忍住說教、解釋或試圖替孩子解決問題的衝動。要問:“還有嗎?”這個問題往往能夠鼓勵孩子說出更深層的感受。
3、在經過一段足夠長的沉默時間,以確保孩子把話說完並感到平靜之後,要問:“你願意和我一起想出一些解決辦法嗎?”很多時間,並不需要找出解決辦法。孩子是需要安慰、得到傾聽和認真對待。
4、日常生活中,透過認可孩子的感受,可以早點開始教給孩子知道有感受沒關係。當孩子說“我餓了”的時候,不要說:“不,你不餓,你才剛剛吃過飯。”要說:“很抱歉你餓了。我剛剛把午餐收拾完,現在不願意再做飯了。你要麼堅持到晚餐時間,要麼選一些健康食品吃。”這就同時尊重了你和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5、教會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感到-------因為------希望--------”。同時也可以和孩子說說您的感受。避免嘮叨的說教。
6、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適當的冷處理。可以語氣溫和但表情堅定的說:“媽媽知道你心裡不開心,你可以哭一會,等你心情好點了,來找媽媽。”也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哭心裡也很難過,現在媽媽心情也不好,想自己待一會。等咱們倆心情都好的時候再聊聊吧!”當孩子過來找您時,就可以鼓勵孩子:“謝謝你願意和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媽媽覺得現在感覺好極了,以後咱們也這樣說話好不好?”這個方法需要您能夠“狠心”一點,剛開始可能會有點難,但是當寶寶逐漸明白哭對媽媽來說沒用時,就不會再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曾在幾天前的回答來談到過,主要問題還在做父母親的身上。
一,沒有了解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愛哭。
小時的孩子的確存在有無理取鬧的行為,但也多因溺愛隨意慣了而養成的壞毛病。而有時又的確存在正當合理的需求被父母忽視,因而孩子就用哭的方法為引起大人們的注意,以達到他實現目的。
如果他過去曾一次,二次用過這樣的方法,父母也在他哭的時候滿足了他要的條件,那就更證明他愛哭就是這個目的。
對這樣的孩子,錯誤的目的哭也不去滿足他。正確的需求,即使答應也要跟他說明為什麼會答應的道理,幾次如此下來,孩子一定會懂得用“哭”不是方法。
二,性格問題。
有的孩子天生懦弱,不經得孤獨,不經得打罵,沒有自理能力,因此,這樣的孩子離不開父母到哪都得跟著,不然就哭個不停。
其實,這是孩子依賴心重,身為父母的平常不能給他養成這樣習慣,應當多用做事和鼓勵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總之,小時孩子愛哭也是弱小之人的天性,父母瞭解情況後,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