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點酷玩
-
2 # fy10411
450-550w 振華戰鬥 酷冷gx
550w以上 振華leadex 酷冷v 海韻focus plus 或者prime evga g3 t2
-
3 # 智慧新視界
搭建吃雞遊戲平臺,一般儘量選擇整機估算功率一倍功率的大廠高轉換率電源。一般主流的Ryzen 2600+GTX1660TI吃雞電腦平臺,可以考慮選擇振華冰山金蝶500戰鬥版500w電源。而對於i9-9900K+RTX2080TI高階吃雞平臺,可以考慮選擇振華LEADEX p750w 白金認證電源。
搭建Ryzen2600+GTX1660Ti主流吃雞平臺,選擇500w及以上功率大廠電源目前Ryzen 2600+GTX1660或GTX1660Ti應該是最主流的吃雞遊戲電腦平臺了,整機估算功率一般在240w左右,由於電源負荷50%,轉換效率最高,所以儘量選擇500w及以上功率的大廠電源。振華冰山金蝶500戰鬥版額定功率500w,透過80Plus金牌認證,轉換效率較高,基本可以發揮吃雞平臺的遊戲效能,保證整機長期、穩定、高效執行,可以優先考慮選擇。
搭建i9-9900k+RTX2080Ti高階吃雞遊戲平臺,選擇750W及以上功率大廠電源如果考慮搭建i9-9900k+RTX2080Ti高階吃雞遊戲平臺,整機估算功率在400w左右,一般建議選擇750w及以上功率的大廠電源,為了最大限度提升整機遊戲效能,儘量選擇金牌或白金認證的電源。振華LEADEX p750w 電源額定功率750W,透過80Plus白金牌認證,轉換效率最高達92.56%,可以很好的支援i9-9900k+RTX2080Ti高階吃雞遊戲平臺,最大限度的發揮整機的遊戲效能。
對於吃雞遊戲平臺電源的選擇,一般儘量選擇平臺估算功率一倍功率的大廠電源,考慮到遊戲效能的發揮,儘量選擇金牌或白金認證電源。一塊功率足,轉換效率高的電源,可以為整機輸送純淨和澎湃的電力,保證遊戲不掉速,確保整機高效、穩定執行。另外海盜船、安鈦克、全漢等大廠的電源產品也可以選擇。當然具體的選擇,更多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預算來決定。
一塊好的電源,不但可以發揮整機的最佳效能,而且可以讓你的電腦陪你走的更長,所以選擇電源要特別重視。
-
4 # 麵包男主角
特別推薦:全漢系列電源,可以去京東搜,我的550額定金牌電源 四百塊不到。
用過兩個安鈦克電源:都是兩年左右就出現異響、電流聲音,特別不推薦。
資金富裕就上海韻。電源都是一分錢一分貨。
-
5 # 千股一弟
買金牌,或者白金牌,我自己的話首選振華,質量真的特別好,其次海韻,安鈦克,海盜船,等等的都不錯,中國產價效比高的就是航嘉跟長城了。
-
6 # 磊磊19302
現在買電源,除了各種牌的認證,還有就是看質保時間,質保時間長的一般都靠譜,當然品牌也很重要,那些沒聽說過得牌子就不用考慮了
回覆列表
今天,我就跟大夥聊聊新入手的V650 GOLD。這是一款酷冷至尊在2019年初推出的新款V系列全模組電源產品,正如前面所述,我選擇它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10年質保,以及自帶Hybrid功能——透過電源後部Hybrid開關開啟後,會在低於40%負載時停轉風扇化身0噪音電源;此外,高達92%的電源轉換功率讓V650 GOLD的80Plus金牌認證做到“足金”足兩,電源線纜等細節用料做工也可圈可點。
其實我在升級這款電源時,同時也換了一個酷冷的可裝上置240冷排的機箱,考慮電源和機箱都在細節方面有可聊之處,於是分別寫了一篇評測。廢話不多說,下面快速開箱。
全新V系列包裝風格沿襲前代黑紫配色,左下V650多了個GOLD區別與五年質保的老款V650,右下角三大標記分別對應10年質保、Hybrid零噪音模式和80Plus金牌認證。
背面圖解引數和亮點——全日系電容、Hybrid開關,16AWG PCIe全模組加強型顯示卡線纜,注意線纜圖解,顯示卡線纜和8pin CPU線均搭配了2條(CPU線是一條4+4一條8pin),V650 GOLD支援雙CPU供電。右下兩表,一個是風扇轉速靜音表,一個是負載對應電源轉換效率表,典型轉化效率90%,最高92%。
側面表格列出模組線和詳細功率資料。
翻蓋開箱,珍珠棉緩衝保護,電源和線纜分別納入獨立防塵收納袋,還有一份酷冷至尊V系列快速使用指引,對應V系列目前擁有的550/650/750/850四款不同標稱功率的新電源。
全模組線纜用不完的收納入袋備用很有必要,電源一次性裝機後絨布袋可以另作他用,不配是本分,配了算良心。
來了老弟~猶抱琵琶半遮面。
風扇採用FDB風扇,11片扇葉均衡大風量;由於FDB風扇採用粘膜液油軸承,比滾珠軸承風扇降噪、抗震,壽命也大大延長。
蜂窩網眼中央的酷媽LOGO特寫,這枚信仰在電源入箱之後就很難重見天日。
面向側透機箱的一側,橫著的“凹”形凹陷,幾道斜條紋,搭配LOGO和V650型號都在向我展示新面貌,然而我的機箱這一側電源倉版封閉不透明,趁裝機前多看幾眼吧。
換個角度看另外兩側。電源整體周正,沒有過多藻飾,但細節做工比較紮實,整體尺寸16.3cmx15cmx8.6cm,比老款V650長寬略大一圈,重量也達到1.96kg。
引數銘牌一覽。
背部電源介面、開關和Hybrid模式開關特寫,後者彈起時是預設Hybrid勁冷模式,按下即為靜音模式。
質保10年,就不拆開看了,隔著進風口網眼瞅瞅裡面的電路板。V650 GOLD採用了主流的LLC半橋諧振拓撲+DC-DC穩定電路方案,1000W模板打造全新的規整格局,全日系電容強於臺系和中國產電容,這是“耐久+10years”的底氣所在。
線纜收納袋很厚實,裡面有2個裝線袋加一根結實的電源線。
左側的自封袋內是一些黑色紮帶,還有酷冷的尼龍魔術貼捆紮帶。
大袋子裡所有線纜陳列如下。24pin主機板線x1,CPU線x2,這三根全長均為650mm;6+2pin顯示卡線x2,長度550+120mm,4頭SATA線x2,4頭大4pin線x1,這三根長度均為500+120x3mm;還有一根120mm長的軟碟機轉接線x1。
除左側主機板線纜介面外,可以看到V650 GOLD的顯示卡/CPU共用4組8P相容介面、SATA、IDE介面則都是5P插口,接插線纜更為方便靈活,且可與新V系列、白金V系列電源線材混用,實際試插阻尼感適中,插接緊固。
來個魔術貼紮帶3條的特寫,LOGO加身,可以反覆使用,比傳統扎線更實用。
裝機之旅開啟,電源就位。機箱是酷冷的MM520,有鋼化玻璃側板,是Lite5的進化版,電源倉獨立,鋼玻一面無法露出電源LOGO。
自從用上全模組,我基本上不再考慮線纜“牽腸掛肚”的非模組電源。
酷冷MM520的只能從左側塞入電源,必須事先插好線纜。
塞入電源時注意不要把電源倉底部4個腳墊蹭掉了。MM520的腳墊與我此前用過的酷冷機箱不同,橡膠墊是用兩面膠固定在底座撐腳上的,第一次沒注意就蹭掉一個,害我還得重新卸下來電源弄好腳墊,保證電源安裝的穩固,避免震動隱患。
固定好電源,裝好主機板CPU記憶體SSD冷排顯示卡一條龍,最費勁的過程是把舊機箱的RGB風扇挪到新機箱,背板走線消耗了更多的時間。
上電測試,SSD裡系統現成的win10,一次性開機點亮,接好顯示器後可以直接使用了。
未上側板前先來看看光,雖然冷排、前置仨風扇都有LED,但機箱後側的12cm風扇是隨機箱附帶的無燈扇,湊活一下吧。
試了下低負載狀態的Hybrid功能帶來的主動靜音,機箱整體噪音因為V650 GOLD的加入可以達到更安靜的水準。
CPU為農場Ryzen 7 2700x,記憶體2條芝奇黑騎士2400 ddr4超到3000,顯示卡微星1066 Gaming Pro 6GB。甜甜圈1080p烤1分鐘,1280x1024解析度下烤機30分鐘、顯U雙拷半小時結果如下,很穩。
我這個配置1080p 70fps吃個雞很流暢,PUBG第三賽季,來一張自帶電影特效的截圖。
吃雞半小時,娛樂大師的非專業硬體溫度曲線如下,包括V650 GOLD電源在內的整機散熱都不錯。
最後給大家秀一下“裝燈”圖,冷排也是酷冷至尊它家的,冰神G240 RGB,此前也有過出場秀。
總結
一臺PC能否擁有穩定的效能表現,電源的影響最大。酷冷至尊V650 GOLD將舊系列5年質保翻番到10年,並提供3年免維修直接換新的服務,這顆定心丸背後,是40%負載零風噪主動靜音的Hybrid模式、最高達到92%的電源轉換效率、全日系電容、16AWG加強顯示卡線徑,以及雙CPU供電設計可謂強有力的支撐。新V系列的模組線材可混用,相容性強,讓“10年耐久”有了更多回旋餘地。曾經年少遊戲人生,如今工作紛忙,無瑕頻繁折騰,用機更在乎持久與安靜;能夠靜靜的挺我十年,酷冷至尊V650 GOLD應該可以伴我走過更長的時間,我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會再有更換其他電源的需求了。除非,再配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