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魏向陽醫生

    中國高血壓指南指出:

    1、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

    2、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於140/90 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

    特殊人群高血壓判斷標準:

    老年患者:65~79歲的老年人,首先將至<150/90 mmHg;能耐受者可進一步降至<140/90 mmHg;≥80歲的老年人應降至<150/90 mmHg。

    妊娠高血壓患者<150/100 mmHg。

    腦血管病患者:病情穩定的腦卒中患者<140/90 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並準備溶栓的患者<180/110 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應注意舒張壓不宜降得過低。

    糖尿病患者: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目標<130/80 mmHg,老年和合並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140 /90 mmHg。

    腎臟疾病患者:無蛋白尿者<140/90 mmHg,有蛋白尿者<130/80 mmHg。

    心力衰竭患者<130/80 mmHg。

  • 2 # 老樹瘦馬454

    中醫把高血壓病一般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肝陽上亢的高血壓,這種高血壓症狀明顯,感覺難受,一般症狀有頭暈,兩鬂脹痛,噁心,嘔吐,它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脈弦硬。病情嚴重的時候可危及生命。中醫對這種症狀的治法是平肝潛陽,滋養肝腎。主要方劑是“天麻鉤藤飲”加減。此方治此症有良效。此症雖有危險,但容易治癒。另一類高血壓病是屬肝腎陰虛,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頭暈耳鳴,腰膝痠軟,口乾目澀,手足心發熱。脈細弱。中醫的主要治法是滋養肝腎。主要方劑是“杞菊地黃湯”加減。此類高血壓沒有生命危險,但不易治癒,需多服藥方可。

    現代醫學治高血壓病不分症狀,血壓計一測,讓患者服降壓藥,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不但不治病,反而會延誤病情。

  • 3 # 醫生藥師營養師

    中國高血壓分級標準: 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mmHg 和舒張壓<80mmHg ,正常高值為收縮壓120~ 139mmHg 和舒張壓80~89mmHg ,高血壓為收縮壓≥140mmHg 或舒張壓≥90mmHg 。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 或舒張壓90~99mmHg ,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 160~179mmHg 或舒張壓100~109mmHg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mmHg 或舒張壓≥110mmHg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收縮壓≥140mmHg 和舒張壓<90mmHg 。

    以上測量值均應在非同日三次測量

  • 4 # 營養保健師Adu

    什麼是高血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20mmHg(16.0kPa),舒張壓小於或等於80mmHg(10.7kPa),如果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18.7kPa),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12.0kPa)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21- 139mmHg(16.1kPa—18.5kPa)之間,舒張壓在81-89mHg(12.kPa—10.8kPa)之間,為臨界高血壓,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就不能定性為高血壓,要隨時觀察。

    什麼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它發病原因很多,現認為調控血壓的基因損傷後使大腦皮質即高階神經失調紊亂、血管收縮中樞的調節功能紊亂,引起全身的小動脈阻力增高,進而引起血壓升高就,這就是常見的原發性高血壓即高血壓病。

    臨床上將高血壓病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段、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二無心腦腎的併發症的表現

    第二段、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伴有左心室肥大,眼底動脈狹窄,蛋白尿或肌酐升高,其中一項者

    第三段、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伴有腦缺血或高血壓腦病,左心衰竭,腎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滲血,或視神經乳頭水腫,其中一項者。

    高血壓與基因有關係嗎?

    高血壓的易感基因在第2號染色體q14-q23區域,這些基因受損後(尤其是輸血管基因)血壓的調節機制就會發生紊亂,從而發生高血壓。

  • 5 # 靜林110637331

    高血壓診斷主要根據是,患者在診斷室測量的血壓值。不強調有頭,耳等症狀。

    測量者是專業人員,儀器是經技術監督局核准的水很柱或電子血壓計。

    被測量者安靜靠背坐位休息至少5分鐘,之前半小時內排空膀胱,禁菸,咖啡。

    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達到醫學診斷高血壓的標準,高血壓診斷成立。

    若患者既往確診高血壓,正在藥物治療,測得值正常,仍然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幾十年來,有不同的數值。

    我在1978年恢復高考後,進入四川醫學院(華西)醫學系學習。

    我們的內科學教科書,高血壓標準,收縮壓按年齡段制定,10歲一段,標準不同。不像現在都一個數值。

    60歲以上的人,收縮壓170mmHg以上,才認為不正常。現在看來,真可笑,怪不得人活不長。

    後來,醫學的認識水平提高,140/90mmHg以上,判為高血壓,還有臨界高血壓的診斷等等。血壓值不與年齡段掛鉤,都一個值。

    再後來,高血壓分級,分層,越來越重視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傷。現在滿街到處是8旬老人,9旬老人越來越多。人生70古來稀真的成了歷史!

    隨著醫學科學的進展,美國醫界一項題目SpR|NT的研究,觀察了3年。

    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左右,與控制在145mmHg左右,兩組高血壓患者相對比。13OmmHg那組,有腦損害的,較145mmHg那組,減少了40%,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3倍!這項研究很振奮醫者,隨後催生了130/80mmHg的高血壓新標準。

    那是2017年12月,美國心臟協會(AHA),在年會上釋出了新版高血壓指南,將高血壓標準重新定義為≥130/80mmHg,取代了此前的140/90mmHg。

    這個標準,在中國醫界震動不小。不少醫者驚呼,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已被高血壓了!

  • 6 # 醫護有約

      高血壓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病症,而且越來越低齡化!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不是說只要高於標準數值就要吃藥的~有很多時候高血壓只是階段性的,例如近期總熬夜加班,血壓很有可能偏高,這種情況不一定需要服用藥物。我們只要調節好生活習慣,血壓很有可能會恢復正常水平。

      什麼狀況為高血壓?

      2018ESC-ESH高血壓診斷指南:

      高血壓大於等於140/90mmHg,血壓升高130-139/85-89mmHg;

      1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

      2級高血壓160-179/100-109mmHg;

      3級高血壓大於等於180-110mmHg;

      1級高血壓患者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飲食、作息、運動)來調節血壓,若干預3~6個月無效的話,需服用降壓藥!注意若有極高心血管風險者也需及時服用降壓藥物。

      如果高血壓達到2級或以上程度,就需服用藥物了。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應的降壓藥,來緩解病情。同時需要合理飲食與運動,來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 7 # 健康惠生活

    高血壓的定義:在未用抗高血壓藥的情況下,非同日3日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血壓雖低於140/90mmHg,仍診斷為高血壓。

    血壓分級 1級:140~159/90~99 mm Hg;2級:160~179/100~109 mm Hg;3級:≥180/110 mm Hg。

    高血壓危險因素:吸菸;血膽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齡>55歲,女性>65歲;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發病年齡:女性<65歲,男性<55歲)。 靶器官損害:左心室肥厚(心電圖或超聲心電圖);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輕度升高(1.2-2.0mg/dl);超聲或X線證實有動脈粥樣斑塊(頸、髂、股或主動脈);視網膜動脈局灶或廣泛狹窄。

    高血壓 併發症:心臟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後、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動脈夾層、周圍動脈疾病);高血壓視網膜嚴重病變(出血或滲出,視乳頭水腫)。

    高血壓危險分層如下:

    高血壓的注意事項包括:監測血壓和各種危險因素,藥物治療以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改善生活行為,減輕體重,減少熱量,均衡膳食,增加運動量。限鹽,每天食鹽量最好降至到6g和6g以下,減少脂肪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每日多吃水果,少吃糖和甜食。增加及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每週運動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保持樂觀心態,提高應激能力,不吸菸,不提倡飲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麥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