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世民有什麼才能,受到那麼多文臣武將的愛戴擁護?
5
回覆列表
  • 1 # 王斌兔斯基

    說到李世民有什麼樣的才能,不得不拿他來與劉邦做一番對比。

    劉邦,漢高祖,創炎漢四百年的天下,至今我們最大的民族就叫漢族。而劉邦曾與淮陰侯韓信對坐論諸將的能力,韓信是這麼評價劉邦的: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看到沒有,劉邦笑問韓信,你帶兵多多益善,卻為啥被我駕馭,為我驅使呢?

    韓信回答:陛下雖然不善於帶兵,卻善於帶將,這就是我為啥當你手下的原因。

    還有一個例子,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論功行賞,武官以徐達為首。

    為何不是常遇春呢?要知道當年常遇春勇冠三軍,每作戰必頭戴面具,躍馬揚威於敵陣之前,耀武挑戰。

    另有說法常遇春曾言:予吾十萬眾,當縱橫天下。時人稱之為常十萬。 可是武官之首還是徐達。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在告訴大家,探討李世民的能力,要把關鍵點放在他這個帝王的角色上,而不是一個將領,一個士兵。如果不從這個視角去考量李世民的能力,拿某一場戰敗,某一次斷案啥的去考量李世民的能力,那就是犯了標準的錯誤。

    李世民最為重要的位置是帝王。

    作為一個帝王,他能力如何? 那顯然是即位稱職的。貞觀之治不是吹牛的。隋朝末期天下煙塵四起,直到李世民即位,天下仍不是那麼太平的。各路反王仍然存在,民生凋敝,雖然不至於如漢初時的馬不能均駟,將相或乘牛車。但民生情況仍是慘不忍睹的。

    而貞觀之治讓唐王朝迅速恢復並強大起來。

    東方,擊敗了高句麗。

    北方,擊退了突厥。

    西方,開始恢復兩晉丟失的西域。

    南方,與強盛一時的吐蕃聯姻。

    都說旺漢盛唐。作為開拓者,奠基者,李世民的能力都是中國兩千年來一等一的能力卓著的帝王。

  • 2 # 愛家美食教程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出生在陝西省武功縣的李家別館,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作為古代皇帝的楷模,其個人才能相對全面和超卓,具體而言以下方面:

    政治才能表現在知人善任,善於納諫,氣度非凡。他在位期間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同時從諫如流,包容臣下的不足,多次聽取魏徵、馬周等人的諫言。

    軍事才能出眾,毛澤東曾評價其:“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李世民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同時遠見卓識非凡,吸引隋朝滅亡的教訓,既能延續並改進隋朝的制度,又能恩威並施,對敵人以軍事打擊和懷柔兼顧,同時文化上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對各族一視同仁,文化予以相容幷包,另外其箭術超群,書法也是了得。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其歷史影響評價:“對後世的中國文人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國家由一個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著他的帝國,同時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群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它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於它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綜上,李世民可以說文治武功了得,文武雙全,古代皇帝的楷模。

  • 3 # 東吳周郎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玄武門之變,知道他是“唐宗宋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政治軍事能力雙滿分↑

    進一步熟悉李世民後,你會發現,李世民堪稱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看了初唐創業史,你會發現初唐歷史上要是排名出名將前三名,那肯定是李世民,李靖以及李績(李績存爭議,這傢伙打的敗仗太多了)。

    如果排出前兩名,那肯定是李世民和李靖。

    從戰果上來講,李世民這輩子打仗幾乎沒有輸過。

    而且李世民打敗的不是無名之輩,他的對手——劉武周,宋金剛,王世充和竇建德勢力非常強大。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竇建德部隊對河北地區的唐軍發動猛攻,從這一年閏二月開始,到九月底,唐朝在河北的城池全部落入竇建德手中。淮安王李神通被打的狼狽逃竄。

    ↑夏王竇建德要不是遇到了李世民,說不定真能贏得天下↑

    十月份,竇建德帶兵逼近河南黎陽,黎陽被攻克,只有李績帶著數百名騎兵逃了出來,李神通,魏徵都被俘虜。

    李績的父親也被抓,不得已,李績勒馬回頭,降了竇建德。

    與此同時,劉武周和宋金剛的勢力在掃蕩河東地區,大唐東部戰線全面告急。在河東戰場上擔任行軍總管的裴寂卻消極怯戰,一味退縮,就連呂崇茂這種小角色都打不過。

    李淵看到河東局勢糜爛,打算放棄河東地區,全線撤到關中地區龜縮。

    關鍵時候,李世民站了出來,他上書闡述絕不可放棄河東地區,並立下軍令狀,帶兵三萬收復河東。

    武德二年十月二十日,李淵親自來到華陰,為李世民壯行。

    從這一時刻開始,李世民成為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沒有之一,堪稱唯一的存在!

    接下來輪到李世民表演了。

    ↑宋金剛是一員猛將,被李世民打的丟盔棄甲↑

    面對宋金剛,李世民發現自己糧食不夠用了,他就地徵收糧草,勉強支撐了下來,但李世民敏銳的意識到宋金剛勢力也缺乏糧草,於是他選擇了堅守不戰的戰術,和宋金剛對峙,拼消耗。

    其實李世民的局面很艱難,因為這時在河東地區另外一支唐軍——李孝基率領的部隊慘敗給當時還是宋金剛麾下的尉遲敬德,河東地區只剩下李世民的唐軍在堅持了。

    李孝基被尉遲敬德擊敗後,李世民利用情報,抓住時機,果斷派兵伏擊尉遲敬德,把尉遲敬德打的北都找不著,僥倖逃命。

    打了勝仗,戰士們士氣正高,紛紛要求和宋金剛一方決一死戰,但李世民沒被衝昏頭腦,他分析說,劉武周據守太原,靠宋金剛的精銳打前站,宋金剛孤軍深入,求的就是速戰速決,他們的糧草短缺,只能靠搶劫,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之,據守不出,等到他糧草耗盡,士氣衰竭,再和他們決戰。

    ↑尉遲敬德曾是李世民的手下敗將↑

    事實證明,李世民的分析完全正確。

    次年四月,宋金剛糧草耗盡,不得不往北退卻,李世民馬上率領大軍,採取了另一個極端戰術——緊緊咬住宋金剛部隊,他逃到哪裡,唐軍就追擊到哪裡,一天一夜追擊了二百餘里,大小數十戰,徹底把宋金剛打到崩潰,一舉收復河東。

    李世民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高度的忍耐力,以及驚人的爆發力。一靜一動,相得益彰,戰術及其執行都堪稱完美之作。

    當時李世民追擊到什麼程度呢?他的屬下劉弘基強行拉住李世民坐騎的馬頭,勸李世民別再追了,打的勝仗功勳已經夠了,何必冒著風險再去追擊呢。

    李世民回答他:“宋金剛現在士氣低落,眾心崩離,倘若我們不能一鼓作氣把他們消滅,等他們有了充分時間休息和調整,我們就失去進攻良機了。”

    多麼可怕的李世民!!

    ↑李世民長途追擊戰,堪稱經典戰役↑

    四月二十三日,宋金剛帶著兩萬殘兵來到山西介休,還沒喘口氣,李世民又帶兵追來了,要知道,這時候李世民連續兩天沒吃東西,三天未脫鎧甲,軍糧也已經告罄了。

    宋金剛簡直服氣了,不得不硬著頭皮擺出戰陣,李世民命令李績帶兵出陣,佯裝敗退,吸引對方陣型,他則親自帶領起兵精銳繞到宋金剛部隊背後,這都什麼時候了,李世民還能策劃出引蛇出洞的戰術,這簡直不是人。

    李世民最終率兵到達了唐軍堅守半年多的浩州(今山西汾陽),宋金剛不但被打的徹底崩潰,座下猛將尉遲敬德還投降到李世民帳下。尉遲敬德和宋金剛這幾天打輸了數十仗,簡直無比鬱悶。

    經此一役,尉遲敬德徹底服了李世民,成為他的心腹。

    縱觀李世民打敗宋金剛一役,李世民的意志力堪稱強悍到無與倫比。

    如此忍耐力,爆發力,意志力和智慧結合在一起,李世民的軍事能力豈止在唐朝數一數二,進歷史前十都不會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點小矛盾,他也不解釋,各睡各的,這樣的男朋友我該分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