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層小文秘
-
2 # 鹹魚閒聊
可能有的朋友乍一看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又是“這又是從哪兒杜撰來的野史”?其實不然,因為朱元璋確實曾下過類似的旨意,這是真實記載過的。
那麼朱元璋為何禁止後代吃人參呢?我們下面來看。
朱元璋自由出身貧苦,稱帝后,他非常能體會到百姓安穩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他採取了一系列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雖然他執法甚嚴,但他對百姓非常好,而朱元璋時代亦是古代社會福利最完善的時代之一。
朱元璋對百姓的好是方方面面的,他從普通大眾裡脫穎而出,深知百姓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雖然晉升為統治階級,站在了權利的最巔峰,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過度壓榨百姓,那麼江山遲早不穩,而對百姓好更不是自己一人一朝就能解決的事情,這需要後代子孫的傳承不息,共同努力。
人參,在中國被稱為百草之王,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成書於東漢時期的《神農百草經》是中國成書最早的中藥學著作,裡面詳細記載了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人參藥用的精髓:“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
朱元璋深知人參的價值很高,但他更知道人參的採挖更是異常艱辛,人參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之中,百姓採挖人參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是生命的代價,但得到的回報卻甚少。可是歷朝歷代以來,皇室無不將人參作為主要的補品,盛產人參的地區每年要向朝廷進貢大量人參,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基於此,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
朕聞人參得之甚艱,豈不勞民,今後不必進
而《明史》裡也記載了:太祖洪武初,卻貢人參,以勞民故也”。
朱元璋下令百姓不必再向皇室進貢人參,這是對發自內心的對百姓的好,但遺憾的是朱元璋用心良苦,然而子孫後代卻逐漸忘掉了他這一訓誡。
朱元璋之後,朱氏子孫越來越多,尤其是各地藩王,他們拿著朝廷給他們的高額俸祿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這些人為了延年益壽,留在世上多多享樂而大肆進補人參,朝廷也開始向人參產地徵收人參,當時上黨地區盛產人參,所以上黨百姓面對朝廷的征斂苦不堪言,史稱:“以徵求者無厭,遂以人參為地方之害,因噎廢食不復採取”。
後來朝廷又向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購買人參,導致女真人從明朝獲取大量金錢,這些錢日後也成了女真人討伐大明的經濟基礎。
可惜了朱元璋一心為民,為大明朝,但後世子孫著實不爭氣,一手埋葬了大明江山。
-
3 # 大史官
自古以來,人參就一直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譽,而且在《神農本草經》中還被譽為“上品”之首。因其具有治病強身的功效,所以備受歷朝歷代帝王將相的追捧,並將其作為日常補品每日服用。可是,為什麼到了朱元璋這兒,卻被禁止食用了呢?這是為什麼呢?朱元璋本就出身於貧苦大眾,所以他深知老百姓的生存很不容易,並且他還聽說,人參都是生長在深山之中人跡罕至之地,老百姓為了能夠找到好的人參,都要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有的甚至因此而跌落懸崖或是因迷路而困死,亦或是被山中的豺狼虎豹傷害致死等等,於是朱元璋就動了惻隱之心。據《明史》記載:“太祖洪武初,卻貢人參,以勞民故也”。朱元璋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也是愛惜民力,因此下令將人參從皇家御用貢品的名錄中刪除了,也不準子孫們再吃人參。朱元璋是以身作則,從此再也沒有吃過人參。但是,一代人管不了兩代人的事,他的子孫在當上皇帝后,為了能夠延年益壽,竟然又把人參加入皇家御用貢品之中,並肆意揮霍享用之,明朝也因此惹來一場大禍。在古代,上黨太行山一帶是人參的主產地,因為朱元璋子孫每年消耗大量人參,導致地方給上黨的農民增加了很重的負擔。最終使得上黨人參“參跡罕見”,幾乎就要滅絕了。在《本草綱目》中說,上黨百姓“以人參為地方之害,不復採取”,不僅不再栽培,甚至故意毀壞人參,使上黨人參徹底消失。然而,明朝皇帝食用人參的習慣卻沒有因此而改變,也因此,遼東長白山的人參登場了,很快就佔領明朝人參市場。但關外人參全部在女真人的掌控之中,他們用人參換取真金白銀,造成明朝經濟削弱,讓女真人部落的實力迅速增強,後金也因人參而逐漸壯大。從而加劇了明朝的財政危機,也動搖了明朝統治者的根基,最終導致明朝亡國。
-
4 # 歷史守望者
很多人可能都懷疑過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它其實是真實發生的,《明史》裡面有段話:“太祖洪武初,卻貢人參,以勞民故也”說的正是這件事。皇家食用人參其實並不為過,那麼朱元璋為什麼禁止子孫後代吃人參呢?朱元璋禁止食用人參的原因
人參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藥材,這早在《神農本草經》裡就已經有相關的記載,歷代都很重視人參的養生價值,唐宋時期更是將人參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明初人參也是地方進貢朝廷的貢品之一,後來朱元璋聽聞人參是長在深山老林裡,採參人要經過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得到人參,朱元璋因此於心不忍。於是朱元璋特地下了一道聖旨,內容是說採參艱難、勞民,今後不必再進貢人參了。
作為貧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自然是瞭解百姓的艱苦,所以他規定子孫後代禁止吃人參其實是為了給百姓減輕負擔。
這就是朱元璋禁止後代子孫食用人參的原因,不過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們並沒有太把這條規定當回事,朱元璋規定的太監不準干政尚且都被後代子孫無視了,更何況吃人參這麼平常的小事呢。
-
5 # 富士康小許
實際上不是朱元璋不喜歡人參,而是朱元璋考慮到民力維艱。在朱元璋的概念裡,宮裡如果好這口,那麼底下的百姓就得遭殃。
關鍵是一旦奢靡之風一起,大量白銀若是開銷在這個玩藝上面,就朱元璋所處的時代,開國之初,遍地流民和荒野,人心不思勞作,而個個取巧挖參,那天下大亂的事情也是指日可待了。
所以熱衷於規劃帝國未來的朱元璋警惕地發現了問題的癥結,同時禁止了子孫後代吃人參。
回覆列表
人參是一種常用的名貴藥材,在眾多草藥序列中,人參一直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譽,被《神農本草經》譽為“上品”之首。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人參的神奇功效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其在中藥界的地位可謂不容撼動。
人參以其治病強身的功效,歷朝歷代一直受到帝王貴族的追捧,把它作為日常補品長期服用。但到了明朝初年,這種局面卻為之一變。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底層貧苦農民,深知百姓生存不易,物力維艱。
朱元璋聽說人參生長於深山窮谷之中,人跡罕至之地,百姓們為了尋找到合用的好人參,往往要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跌落懸崖或者迷路困死、或者被狼蟲虎豹傷害的時時有發生,於是心有慼慼焉,動了惻隱之心。
為了減輕民間負擔,《綱鑑易知錄》記載,他曾下過一道聖旨:“朕聞人參得之甚艱,豈不勞民,今後不必進”。《明史》也記載:“太祖洪武初,卻貢人參,以勞民故也”。朱元璋為了愛惜民力,明文規定把人參從皇家御用貢品的名單中剔除出來,不准他的子孫也就是明朝列位皇帝再吃人參。
如果朱元璋的話得到貫徹遵守,於國於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惜的是,一代人管不了兩代人的事,朱元璋雖然是開國皇帝,但也僅僅能獨善其身。他雖以身作則不吃人參,但他的子孫們當了皇帝,卻故態復萌,照舊把人參當作上好補品,肆意享用,終於惹來一場大禍。
在中國古代,人參的分佈區域與現代不同。過去人參主產區主要有兩個:一是山西上黨潞州一帶的太行山中,二是遼東長白山。說到這裡,有人會認為筆者在胡說八道,因為很多人都有一個印象:山西上黨地區的特產是黨參,人參貌似只有東北長白山才有。其實這種印象是錯誤的。很多歷史記載證實,山西上黨地區不僅產黨參,在古代也曾盛產人參。
太行山區的高海拔地帶,森林密佈,氣候寒涼,土壤肥厚,與關外長白山區氣候頗有相似之處,完全具備人參生長的自然條件。在古代,上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人參的主產地,其地出產的上好人參,自唐宋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貢品。
早在南北朝時期,醫學家陶弘景《本草經集註》就記載“人參生上黨山谷及遼東”,其他地區所產“俱不及上黨者佳”。唐代《通典》記載:“上黨郡貢人參二百小兩”,宋代《九域志》記載:“上黨郡貢人參一千斤”。明代大藥學家李時珍,勤求古訓,多方考察,專門對此問題做過研究,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宋蘇頌《圖經本草》所繪潞州者,三椏五葉,真人參也”,都是有力證據。而黨參則是清代中後期才興起應用的“新”品種。
朱元璋之後的明朝皇帝,把他的遺訓當成耳旁風,為了延年益壽,每年都大量消費人參,大肆向上黨地區攤派徵收上等人參,給上黨、潞州地區的農民造成沉重負擔。這種行為最終導致嚴重後果。一是導致上黨地區人參“參跡日漸稀少”,成了瀕危物種。二是《中國新木草圖志》記載,“潞州農民,以徵求者無厭,遂以人參為地方之害,因噎廢食不復採取。”《本草綱目》也記載,“民以人參為地方害,不復採取”,從此放棄栽培和保護人參資源,甚至故意去加以毀壞,導致人參逐漸在上黨地區徹底消失。
關內沒了人參產區,明朝皇帝們消費人參的習慣卻改不了。於是,關外遼東長白山的人參,得以嶄露頭角,瞅準這個巨大的市場真空,異軍突起迅速佔領了市場。然而當明朝帝王將相們欣欣然享受關外人參時,他們卻沒料到一場大禍在形成。
關外的人參產區,全部在建州女真的掌控之中。一代梟雄努爾哈赤,雖然野心勃勃想吞併明朝,但苦於經濟實力低下,嚴重缺乏軍費。但人參貿易的蓬勃興起,卻為努爾哈赤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經濟來源。明朝有識之士指出,“奴酋擅貂參之利,富強已非一日”。人參成了清朝崛起的重要原動力之一。大量白銀外流,不僅讓建州女真實力迅速增長,而且加劇了明朝財政危機,動搖了明朝統治根基,最終導致了明朝的亡國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