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樹白石

    氣候的變化是迅速的,原來下雪的地方今天不下雪了,原來有幾個月的霜凍期,現在連一個月都沒有了,甚至看不見霜了。

    過去講打了霜的白菜梗子都是紅的紫色的很甜,現在已經看不見了。

    十年前的氣候,十年後就不一樣,地球變暖的速度快。

    有人說人口增加了,熱量高,其實這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這個氣體重量大,沉積在離地面百米的空域裡,像一層被子蓋在大地上,保暖,使空氣不流通,流通緩慢,這就造成了,人們在一個大棚裡一樣,到了夏天人們在保溫桶裡面生活。而冬天卻看不見雪和霜。

    但是這只是區域性的,有的地方沒有這種現象,哪裡藍天白雲,四季分明。

    我們到了青藏高原,看見哪裡的野花盛開,天高雲淡,雪山群立,我們有脫凡脫俗的感覺,這裡的大自然真好。

    許多人都到這裡來享受大自然的清新。

    我們到了內蒙古高原,也有這種感覺,天蒼蒼,野茫茫,遠山墨綠,原野野花盛開。小河蜿蜒曲折,河水清澈。

    而我們到了許多地方,夏天人們都跑到超市裡面去,因為超市裡面有空調,在家裡,或者野外就像熱鍋裡的螞蟻,渾身溼透,在蒸籠裡面蒸烤,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著。

    今後的氣候隨著汽車的增多,排放量增大,氣候還會炎熱無比,不適宜生活。

    所以環保意識一定要做到。

  • 2 # 只看經典之作

    地球有自身調節功能,有段時間會高溫,但也有段時間會低點而至,人類對地球來說雖然改變不少原來的自然環境造成氣候多變的主要原因,但與地球上的原始環境功能相比仍然是蚍蜉撼樹,在大自然面前,所有的氣候迴圈是取決於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和整體環境的鉅變,人類在於和地球相比如螻蟻一般的存在,地球上的沙漠,山地的位置,自轉引發海洋環流,才是氣候多變的誘因,人類對於氣候多變的誘因作用不是很大,基本上有也是區域性,而大環境是地球自帶的,這種變化非人力所不及,稱之為地球家園是地球給人類創造氣候環境,四季變化,適合人類繁衍生息,而這些變化的原因則是地球如同一個多元生命體來製造者風,雨,雲,霧,本身的水量迴圈,吸收的Sunny作用,洋流帶來的季風,地球自轉角度變化四季交替,衛星月亮對地球引力潮汐的變化,太陽風暴對地球的衝擊等等綜合因素才是取決於地球自身大環境變數的主因,而這些還會引發如地震,火山爆發,海嘯,颶風,高溫更大規模地理環境變化。人類是否能長期居住地球,是根據地球實際環境來評估的。

  • 3 # 抖機靈專家

    夏天是否變熱,這個很難判斷,因為全球氣溫迴圈和波動是個常態,今年熱一點兒,明年還能冷一點兒。

    而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卻是不爭的事實,南極冰川的融化程度很能說明問題。

    關於全球氣溫變暖的原因,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論。不過,我有一個看法,供大家參考。

    太陽對地球的照射已經N多億年了,目前地球上絕大多數的能源,如煤、油、氣、動植物等,都是地球對於太陽能的吸收、轉化和積累的結果。然而,隨著人類的出現和人口爆炸式的增長,對於能源的消耗也開始急劇增長。目前,人類對煤炭和石油的依賴和消耗是空前的,經過N多億年儲存的太陽能,在一百年裡突然釋放出來,地球能不熱嗎?冰川能不化嗎?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冰川,是冰川的觸化吸收了煤和油急劇釋放的熱量,否則,現在的地球,已經是個大火爐了。

    由於冰川還在,請題主放心,您的孫子、孫女,一切安好。

  • 4 # Myla1826

    根據我所閱讀的文獻來看,全球氣溫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夏天越來越熱,跟全球氣溫變暖的直接關係我還不敢肯定。最直觀的全球變暖的後果就是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我們的很多陸地正在被一點點淹沒。

    不過,這一兩年來,很多國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極端高溫。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是否全球變暖已經開始威脅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了。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研究,未來中國夏季極端高溫事件的出現機率會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現長時間的高溫熱浪過程。

    到本世紀末,在最壞的可能性下,中國極端高溫熱浪事件的頻率將比目前高出5倍。

    我們的孫子輩怎麼辦?坐以待斃麼?

    不管這個預測是否成真,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有這個發生的大機率,我想我們現在緊要的是為我們的後代子孫做點什麼。

    從個人來看,綠色出行,節約能源,是我們最能從日常著手的小事了。包括目前正在推廣的垃圾分類,也有助於減緩環境惡化的程序。

    從國家層面上來看,繼續大力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方針。停止一切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不要飲鴆止渴!

  • 5 # sjinwbzi

    會的,現在南極冰川比往年融化速度高達3倍,有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島國跟可能會被淹沒,或者所剩無幾,也就是80年後

  • 6 # 浮塵LSL

    明天的事,誰也無法預測。但這炎夏寒冬,一年四季,夏天就要熱,冬天就要冷,這很正常。現在人們注意天氣預報了。這說明人人都注意養生了。不要太注重。

  • 7 # 閱盡世界美好

    目前,有充分的證據顯示,人類的活動導致了所謂“溫室氣體”在大氣層的累積,這使得全球氣溫逐步上升。出現全球變暖趨勢的具體原因是,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根據氣候模型預測,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估計將上升大約1.4-5.8攝氏度(2.5-10.4華氏度)。根據這一預測,全球氣溫將出現過去10,000年中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從而給全球環境帶來潛在的重大影響。

    為了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里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資訊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資訊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截止2004年11月,已有189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聯合國就氣候變化問題組織的談判和磋商工作是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氣候小組)支援的。氣候小組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於1988年聯合組織成立。作為一個全球性網路,該小組擁有2500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專家,對氣候變化領域開展的科研工作進行稽核。1989年,氣候小組研究發現,人類活動可能導致全球氣候系統的變化。這一發現促使國際社會就《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進行了談判和磋商。到了2001年,由於擁有了全新的更為強大的計算機模型,氣候小組進一步發現,“最新、最有力證據表明,過去50年的全球變暖主要歸因於人類自身得活動”。

    氣候小組科學家提供了以下清晰的證據: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設定的目標即便能如期實現,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趨勢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原先規定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尚需進一步削減。為此,公約批准國於1997年再次聚會日本京都,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達成協議。依據這一議定書,發達國家以1990年確立的排放量削減水平為基線,將於2008-2012年間把六種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減少5.2%。《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臭氧層是高層大氣(離地面約12-45公里)中的一個稀薄的氣體層。臭氧層保護著地球表面,使其免受太Sunny中具有殺傷力的紫外線的傷害。我們知道,如長期遭受紫外線輻射,就會引發面板癌,並且會對植物、藻類、食物鏈及全球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預測的破壞。

    為保護臭氧層,聯合國先後出臺了著名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5年)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1987年)及其修正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積極促成以上公約的磋商,如今則負責公約的執行工作。依據這些協議,發達國家業已停止生產和銷售氟氯化碳(一種消耗臭氧層的化工品);而發展中國家則必須於2010年前停止生產氟氯化碳。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還制訂了有關時間表,以逐步淘汰其它臭氧消耗物質。

    2002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牽頭,全世界250多名科學家起草了一份關於臭氧消耗情況的評估報告。該報告證實,《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執行十分有效。這份報告稱,各種臭氧消耗化合物在低層大氣層的總積聚丰度曾於1994年達到峰值,而如今正在緩慢下落。如若當初沒有依據《議定書》採取有效措施,臭氧消耗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並將持續數十年之久。然而,即便《議定書》得以有效執行,從而減少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使用和排放,那些已被排放到大氣層中的化學品的壽命卻很長,這就意味著在未來許多年中臭氧消耗現象仍將持續下去。

    科學家們預測,如果《蒙特利爾議定書》繼續得以有效實施,用以保護地球的臭氧屏障將於不久的將來開始復原,並將於2050年前完全復原。

    雖然確實出現了全球變暖,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影響人類的生存問題,而且有大量證據表明,有眾多的氣候和天氣方面的科學家存在嚴重誇大全球變暖問題的現象,再加上現在各個國家都在不斷的治理環境,就近幾年看,全球的環境都在向良性方面發展,證明全球變暖正逐步被控制,而且現在科技不斷髮展,對於能源的應用肯定在不斷地最佳化,科技的發展同樣對於環境的治理產生更大的推動,全球變暖一定會被控制,就目前來看,人類已經正在試圖開始和自然博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汽車保養需要帶什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