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I智慧高研院

    網際網路改變資訊的傳遞方式,改變了價值鏈資訊的結構,傳統定位無論對產品、品牌、服務、營銷等其他定位都是基於穩定的市場做的定位。而網際網路資訊內容的多變性、實時性、多維度讓傳統定位變得失效,內容傳播的的多樣化,客戶對資訊的信任的多變性讓定位更加不可控。

    但商業的本質並沒有變,網際網路時代定位最大的改變是兩條原則:

    1、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實時定位。把使用者放在所有定位的基礎,有了網際網路和智慧工具,可以精準鎖定使用者和使用者行為跟蹤分析,使用者畫像清晰後,所有的定位就可以根據使用者區域、性別、時段、愛好等使用者畫像一次出具多種精準定位,而不是傳統的模糊定位。

    2、網際網路時代定位更側重短平快,而且大小公司都適應。網際網路的核心是使用者流量和轉化頻率構建生態。所以網際網路時代的定位圍繞品牌、產品、服務、營銷以使用者畫像為基礎建立定位,以運營使用者(引流、互動、轉化、推薦)的運營式營銷模式,破除傳統的推銷的模式。

    以上是這十年關於網際網路品牌營銷的定位感悟,希望對大家有用,不過下一個時代,AI區塊鏈經濟時代來臨,競爭的籌碼從網際網路時代的使用者競爭演變為AI區塊鏈時代的智慧的數字資產的競爭,今日不多多聊!

    聶潛nq1919,中國轉型升級聯盟發起人,AI區塊鏈經濟模式設計師

  • 2 # 維度整合吳俊

    網際網路營銷仍然沒有脫離經典營銷的4P定位理論,只是定位的角度方法不同而已!

    營銷4P定位:

    產品:網際網路產品講究的是要麼便宜、要麼方便,簡潔才是王道,但不是簡單,與如更好,不如不同,這是現在的產品定位觀!

    價格:免費是網際網路的特點和優點,但是免費只是為了爭奪流量,前端免費,是為了後端收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免費使用某個軟體,支付的即便不是現金,也是我們的資訊,個人資訊在網際網路上時代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一種貨幣。

    渠道:網際網路最大作用就是去中間化,一切由中間環節造成的過高溢價,都是網際網路擅長攻擊的方向,由於個人商業的崛起,對傳統代理模式構成了不小的衝擊,但是渠道並沒有消失,僅僅是大規模的個人商業崛起而已、有些渠道減少了層級,有些甚至增加了,例如分銷制度!

    促銷:網際網路營銷也是要促銷的,不管是廣義的促銷,還是狹義的促銷,不僅需要,而且更猛烈,網際網路公司的燒錢也可以理解為促銷!

    太陽之下,並無形式,時代怎麼變,人性不變,營銷定位就是在琢磨人性,細分市場定位,今天叫社群而已!

  • 3 # 史光起

    定位是基於價值供給和價值需求的對接行為,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改變了資訊傳遞方式。但價值需求不會因為資訊傳遞方式的改變而產生變化。

    反倒是,在網際網路的倍速資訊傳遞下,資訊大爆炸,更需要精準的定位來連線價值需求與價值供給的兩端。

  • 4 # 隔壁老周

    20世紀70年代,根據消費者需求的新特點和競爭環境的新態勢,美國著名營銷大師艾·里斯與傑克·特勞特提出了營銷新理論—《定位理論》。

    《定位理論》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旗幟鮮明地提出:市場競爭的本質是消費者心智之爭。只有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有利位置,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之後《定位理論》迅速以它的科學性、精準性、高效性,風靡全世界,成為眾多營銷專家點石成金的法寶。

    《定位理論》的核心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打造品牌”為中心,以“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

    那麼,在競爭更為激烈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定位理論》的核心即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是否依然成立?是否依然有效?

    答案是不僅成立,而且更為有效。

    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甚至是物聯網,本質上都是一種媒介。相比於傳統媒介,它們承載的內容更多,連線的範圍更廣。試想一下,在如此嘈雜的資訊傳播環境中,如果沒有高效精準的定位,如果沒有品牌,結果會怎樣?結果就是無休無止的價格戰,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

    網際網路對營銷的最大貢獻就是,伴隨著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伴隨著社交網路的發達,營銷人對客戶需求的把握將越來越精準,資訊的傳播速度將越來越快。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會強化產品及服務的定位更精準。高效的社交傳播網路使得精準的定位資訊傳播更廣泛、更迅速。

    所以說,定位理論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環境下,作用會更顯著,殺傷力會更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5 # 上木木說

    問這個問題的人以及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都不太懂定位理論。所以也基本上回答不了網際網路營銷與定位到底有什麼關係和不同。

    定位是心智定位,品類思考,品牌表達,偏重認知,所以大家看到定位成功的品牌案例,都是找到或創造一個新品類或者特性,因為要做品類第一,做不到品類第一,就細分或開創一個品類做第一。

    但這個新品類或者新特性是消費者心智中已經有的或者比較容易認知的。

    比如,王老吉,王老吉的定位不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而是將少部分人喝的藥用涼茶改進為時尚涼茶,採用更符合年輕人的偏甜口味,同時喝起來更方便,像喝水一樣。

    所以,大家看到定位理論,它的核心是概念首創、簡單!這與網際網路營銷不謀而合!

    從這一點上來講,與網際網路營銷不謀而合,網際網路營銷也是一樣要做行業或者品類第一,線下品牌有可能有地域限制,存在很多地方品牌,比如啤酒。但網際網路營銷,誰關注第二、第三、第四。比如網上購物,我們一想到就是天貓和京東,而且兩個定位還不一樣,第三、第四甚至都不太清楚或者沒有上去網購的習慣。

    做網際網路營銷,做網際網路品牌,更要注重強調自己的唯一性,我就是這個領域最厲害的,同時你的說法你的內容要儘可能簡單,誰願意費腦力和精力來過分關注你,網際網路營銷一定不會給使用者造成閱讀壓力,甚至要提供閱讀愉悅感、興奮感,抖音不就是例子嗎?

    但網際網路營銷與定位營銷操作不一樣、階段性目標也不一樣

    定位理論操作的核心是重複,策劃和傳播,偏重認知,高密度投放、廣泛集中鋪貨,先做知名度,再做美譽度,最後做忠誠度。

    但網際網路營銷不能這樣,而是要精細化運營,認知和行為並重,先找核心粉絲,提供專業化產品和服務,做美譽度,也就是口碑,然後再透過運營,做忠誠度,最後由核心粉絲擴散行為做知名度。

    但並不是誰對誰錯,只是定位理論操作方式那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沒有這種推薦演算法。

    所以,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結合定位理論和網際網路營銷,或者說把定位理論上升到網際網路的操作高度。

  • 6 # 謀勢戰略定位

    定位理論建立在人類的心智認知規律之上,網際網路沒有改變人類心智認知規律,所以定位理論在網際網路時代依然有效。但是,網際網路的確“干擾”了定位理論在營銷領域的運用。

    定位理論把市場營銷分為三個時代,一是產品時代;二是渠道時代;三是品牌認知時代。

    每個時代是遞進關係。也就是說:產品相同,拼渠道;渠道相同,拼心智認知。

    你能高性價比的生產出續航1000公里的新能源車,不用品牌定位,口碑自然幫你形成品牌。

    網際網路的“黑暗森林”和流量壟斷,你的定位再好,沒有流量,也沒用。

    網際網路對定位理論最大的衝擊在於流量的衝擊。

    第一波流量衝擊:傳統門店向電商轉移,即淘寶、天寶和京東時期。

    第二波流量衝擊:現在正火的社交裂變與小影片。

    第三波流量衝擊:未來5G時代,又會誕生新的流量爭奪戰,以物聯(萬物互聯)、影片為主。

    當各種技術和工具可以為流量爭奪戰打的不亦樂乎時,沒人會關注品牌定位,或會忽視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有人說CTB(或C2B)模式改變了定位理論。這是表象。小米是CTB,但並不影響運用定位理論進行品牌定位的OPPO和vivo的成功。

    注意喲:小米的成功,更多的是高性價比的成功。

    CTB可以積累第一波粉絲,也可以改進產品體驗。但是,建立新品牌黃金法則---開創新品類,一般不是透過消費者調研出來的,消費者調研只會是---驢子果然有兩隻耳朵。(品牌定位的心智調研與CTB思想有本質區別)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是一個更好的消費者調研或心智調研工具。

    網際網路除了對流量的影響之外,第二個影響就是“揭露”了“事實”與“認知”嚴重不符的品牌。

    沒有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沒有互聯,沒有交流,沒有資訊共享。當一位消費者買到“事實”與“定位”嚴重不符的產品或服務時,認為自己只是運氣不好的1%,自認倒黴。品牌方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之下,可以矇蔽消費者而存活一段時間。

    現在,不可能了。

    第三個影響是:品牌定位---認知,進入消費者的方式有改變。

    現在不同了。

    還記得“今年過節不送。。。”和“羊、羊。。。”的廣告嗎?

    第四個影響是:側翼戰和游擊戰的難度更高。

    移動網際網路推平了時空界線,使競爭更加激烈,也更加集中,側翼戰和游擊戰的空間縮小。

    總結一下,網際網路或移動網際網路對定位理論影響主要有四:

    1、各種手段流量爭奪不窮,延緩了市場從渠道時代向品牌認知時代的程序。

    2、企業僅關注認知,不改進事實,將無於立足。

    3、資訊傳播渠道分散,中心媒體失去優勢。

    4、品牌競爭更加激烈,也更加集中,側翼戰和游擊戰的空間縮小。

    廣東謀勢品牌諮詢有限公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什麼,什麼是農業現代化重要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