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黑聖西羅
-
2 # 蕭湘居士__
張居正可為相才,適合治國安民當國家總理的人才,屬棟樑之材。
海瑞應該是清正剛直之臣,屬於檢察官一類人才,可放在各級檢察機構或紀委一級官員。
不是官銜大小而是量才錄用各盡其才方好。
-
3 # 筱原123
一個是實用型人才,一個是道德標兵!
張居正給大明王朝續命了五十年。
財政上他創立了一條鞭法,穩定了經濟局勢。政治上他透過一系列的舉措極大的提高了明朝的行政效率。軍事上張居正啟用戚繼光等名將,穩定了中國的邊境地區。是當之無愧的能臣。
而生活上張居正結黨營私,貪汙腐敗,排除異己,獨斷專行,聽不進去其他人的意見,極為奢侈豪華。他回鄉乘坐的橋子是32人抬的,轎子裡傭人就有七八個,專門服侍他的。
海瑞被稱為海剛鋒,一直以清正廉潔著稱。律己律人,海瑞生活特別簡樸,有一次他的母親過生日,海瑞割了兩斤牛肉在當時還引起了轟動。海瑞痛恨貪汙,懲處貪官毫不手軟,嚴厲刻克,達到不盡人情的地步。
大家都喜歡清廉的官員,喜歡能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官員,但是否為大家帶來實在的利益呢?老百姓不太在乎。歷代讀書人也是這麼想,所以,自古以來,讀書人考慮的首先不是做事,而是做個道德標兵,像海瑞那樣的。張居正雖然能幹,個人慾望也很強烈,私德有虧,成為他人攻擊的把柄,不符合儒家道德標兵的要求。
-
4 # 94310417小云
張居正和海瑞最大的區別,同朝為官,張居正老謀深算,才能過人,是大明王朝少有的賢才偉相,可惜隆慶帝短命,才當了五年皇帝,便駕鶴西去了,小皇帝萬曆小時孺子可教,到他成年親政後,張顯了無窮的報復欲,在眾多權貴王公助力下,廢了新法,使本以日新月異的大明王朝從此中興無望,一振不厥,將張居正滿門抄斬,也真夠毒的,海瑞圖有虛表,不知權謀,確是位剛正不阿的堅貞大臣。他適合當紀律委員書記,這二人如能在當時通力合作,墾定會幹出一番偉大的業績來。
-
5 # 執著的放牛娃
第一,就個人理念來講,二人水火不相容。張講究實用,你有治國的真才實學,哪怕道德有瑕疵,我也用。畢竟,水至清則無魚,用人用其長。海瑞,講究道德至上,提倡官員用道德約束自己,報效國家,理想很美,現實行不通。所以,海是理想派的。就當時而言,只能重用現實派。
第二,從對國家的影響來講。張居正大於海瑞。張以首輔之身,最佳化稅制,提出一條鞭法的大膽設想,儘可能照顧到各方利益,保證改革進行;設立考察制度,對官員進行約束。這是關係全國大局的頂層設計。而海瑞,多年為地方或中央小官,考慮問題全域性性不夠,只能盡本分,做好本職工作。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從個人生活品德來講。張居正可謂首輔中難得的清廉之輩了,要知道,他之前,是嚴嵩、徐階,二者無論是忠是奸,都家裡有大量財產,高拱執政太短,也是大地主。張做了這麼多貢獻,國庫收入增加這麼多,又權力這麼大,拿一點,生活享受一點,又有什麼了不起的?換我們去,可能拿得更多。抄家時,20萬兩白銀,算很少了。海瑞,只能當楷模,不能學習。
-
6 # 慄粟觀滄海
張居正治國能力強適合當總理,但喜歡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生活奢侈(雖然程度並不影響朝政),就需要海瑞這樣剛直不阿的官員壓壓他的氣焰。海瑞鐵血無私適合當紀委書記,雖然能力沒張居正那麼強,但他只需發揮他的強項――反貪治腐,就可以了。
-
7 # 山澗一清泉
小時候看《海公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各類公案時,覺得他們都是清官好官。一心為民,掃盡貪官汙吏打倒土豪劣紳,都是正面的,很是崇拜。
長大後慢慢覺得事情並不都是那麼簡單,好事壞事並不能那麼簡單粗暴的分紅臉白臉,對錯不僅要看相對什麼事來說還得放在具體的環境中來讀。
明朝嘉靖皇帝號稱全中國歷史上智商最高的皇帝,16歲以藩王入主北京,就可以玩弄三朝元老於鼓掌之中,其在位45年中能臣幹吏除明初外在明朝可說無出其右,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海瑞等都是。那麼張居正和海瑞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兩者相同點和不同點
他們兩人都是儒家出身,從他們身上都展現出知行合一的品質,都是以天下為己任,都想有所作為。按黃仁宇的話說:他們都看到了大明帝國出了問題,都希望尋找出一種適當的方式,使帝國能納入他們所設計的政治規範之內。只是張居正屬於經世致用的務實改革家,而海瑞是一個充滿激進思想的理想主義者。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張居正
公元1572年,嘉靖皇帝兒子明穆宗當政6年後去世,10歲的明神宗(萬曆皇帝)繼位,張居正聯合明神宗老媽李太后和司禮監太監馮寶趕走首輔高拱,正式就任大明帝國首輔,實際執掌大明帝國權柄,此後十年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財政、吏治、軍事等諸多方面,使隆慶元年開始的改革得以繼續甚至加強,讓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重新煥發出生機,史稱“張居正改革”。這十年的“萬曆新政”後世史學家說為大明帝國續命不下50年,可惜萬曆皇帝只堅持十年,否則大明帝國國運當不止276年,後世說明實亡於崇禎,實際應從嘉靖皇帝時算起。張居正是一個政治家、改革家,是個經邦濟世的宰相。但因當政的十年間對萬曆要求太嚴(萬曆的皇帝當的是如履薄冰),加之自己生活作風驕奢淫逸(不是帝王卻甚似帝王),死後被萬曆清算也不算冤枉,如果他能夠學一學諸葛亮、郭子儀或者後世的曾國藩的為人,當可將富貴惠及子孫。
海瑞
海瑞的生平就不多說了,前面我們說到面對國家的危局他們都想有所作為,張居正採取的方法是改革,可以說他是成功的。那海瑞呢,他採取什麼方法?個人覺得他希望恢復太祖(朱元璋)之法:用嚴苛律法來治官吏。他備好棺材給嘉靖呈上《治安疏》,直面批評嘉靖皇帝過於崇尚道、荒廢朝政、生活過於奢靡,以致百姓困苦不堪,甚至說:嘉靖嘉靖家家儘儘。他在任上以雷霆手段打擊貪汙腐敗,不管什麼權貴,讓官場聞之色變。他屢平冤假錯案解決不少疑難雜症,打擊豪強甚至藩王退田於民,世人稱之為“海清天”。總之他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這是明史給他的評價。但其人刻薄寡恩,不懂權變,大忠似奸。試舉兩三例:一是其被嘉靖下獄時何以尚為其喊冤,但兩人在隆慶上位出獄後,海瑞對何以尚並無一絲感恩之心,甚至一點情義都不講。二是明史記載海瑞生病時家裡連床像樣的棉被都沒有,他可是朝廷二品大員啊,明朝雖然俸祿極低但也不至於如此清貧。那他為何如此節儉呢?大忠似奸用在他身上並不為過,他覺得自己極度的清廉自律是給官場立標杆,可是做的太過了違揹人性。實際上他這種做法不過是以其極端的清廉自律博取留名青史,實不可取!反觀張居正,為國為民嘔心瀝血,迎著困難改革,對百姓對國家有大愛、大功,雖生活奢靡但卻瑕不掩瑜,四個字說就是大奸似忠!對於海瑞,當世御史房寰說他“大奸極詐,欺世盜名,誣聖自賢,損君辱國”,也並非瞎說。當然在此不是要批評海瑞,只是客觀的說一下個人看法。刀可殺人亦可救人,大明1566電視劇裡嘉靖對兒子隆慶說的就挺好:世上那有絕對的忠臣和姦臣,賢時用不賢就棄,海瑞是把極其鋒利的刀,可是一般人不敢用不會用而已,比如張居正就始終不用,因為他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忠臣賢臣!
古語說:萬物有尺做人有度,張居正與海瑞的故事也告誡我們萬事萬物皆不可過度,過猶不及,物極必反,要找到中庸之法,循天道自然法則最好。
-
8 # 歷經幾番風雨
謝謝相邀:海瑞和張居正都是明朝的名臣,兩個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只不過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兩個人一個是學渣一個是學霸。海瑞一直到三十六歲才考中舉人,但是怎麼也考不中進士,只好去吏部報道。而張居正十二歲中秀才,十三歲考舉人,由於主考官顧璘惜才,才故意不讓他中舉,壓了他三年。海瑞一生清廉正直,這位老兄不但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可以說苛刻到了極點,基本上就是一臺冰冷的機器,只按照當時朝庭設定的程式辦事,從來不懂人情世故,從來不會變通。對屢次提攜於他的徐階,照樣該辦就辦,一點也不客氣。對於當時腐朽的明朝官府來說,就象白灰落在了煤堆裡,與當時的官場格格不入,以致於被人叫做“海閻王”。但海瑞卻是老百姓心中的“海清天”,老百姓甚至把他的畫像貼到門上當門神。以至於海瑞死的時侯,送葬的人排了上百里,整整一日,無人離去。而張居正為人則圓滑世故多了,城府極深善於隱忍和偽裝。在嘉靖年間,名臣倍出,內閣首輔先有許階,後有高拱,而張太嶽卻借掌印太監馮保之手,絕地反擊,一舉擊敗高拱,而成為為閣首輔。展開了明朝中頁波瀾壯闊的改革之路。為了改變官史層層盤剝百姓,推行一條鞭法。為了改變官吏的不作為,實行考成法,就是現在考勤制度的雛形。張居正與海瑞不同的是張首輔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凡是政治上的敵人統統打倒,然後再踩上三腳。而生活也極度腐化,坐的轎子居然用三十二人來抬。但要論對明朝的貢獻張居正卻不知比海瑞多得不是一星半點。海瑞雖然清廉,卻不適合官場,只能作為道德楷模,用來歌領和詹仰,只能作為一面官場的鏡子,現實意義並不大。而張居正則比較務實,搞政治從來不講究手段,為了實現自已的理想,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最終使虧空了多少年的大明集團扭虧為盈,為風雨飄搖的大明續命五十餘年。
回覆列表
張居正不管放到任何朝代,任何時期都是宰相、丞相、首輔、總理之類的職位。他就適合管理國務,而且不要有人分他的權,或者說不要分掉太多的權,他可以單幹,不是很需要搭檔,就算有也最好是志同道合之人,這樣才能發揮他全部的能力。
而海瑞,當個中央黨校的校長吧,或者是中紀委的領導,一身正氣,正好壓壓那些歪風邪氣和魑魅魍魎之輩。
治國就一定要人盡其才,正確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如果他們倆換了地方,那才是國家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