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哥談歷史
-
2 # 老崔65347117
不是吧,劉備的餅其實是諸葛亮給他畫的。劉備身邊的人之所以跟著他主要還是他的個人魅力。劉備總的來說還是比曹操厚道的多,而且曹操的身邊能人太多了,鶴總是要立在雞群,才顯得高。
-
3 # 漢中廣汽豐田陳鵬
首先我覺得劉備沒有給任何人畫餅,劉備此人有雄心大志,一開始黃巾軍作亂,有志之士都紛紛加入到鎮壓叛軍的隊伍當中,作為有雄心壯志的劉備也不列外,成為了這其中的一員。
我們可以劉備的運氣特別好,一開始就結識了關羽張飛,這兩個人在正史中可是唯一被稱為“萬人敵”的將領。關係很密切,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力斷金。劉備就這樣開始了他除賊扶漢的征程。
這一路顯然是很艱辛的,劉備屢敗屢戰,但從沒有放棄過。正是有了這股韌勁,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心裡何其強大。非常人所及。
所有追隨劉備的人,關羽也好張飛也好諸葛亮等等也都看出來劉備是個英雄,有英雄壯志,不僅自己陣營的人看出來了,就連曹操也看出來了,曹操曾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綜上所述只一點劉備沒給任何人畫餅,而且自己身上展現出來的個人魅力,英雄氣概,深深的吸引著自己周圍的人。
我是小陳多多關注!!!
-
4 # 良人執戟2
劉備和曹操,確實是性格各異,行事作風不同的兩個"大哥"級人物。
今天只說劉備是否靠"畫餅"維持蜀漢政權,並與曹魏、孫吳抗衡的。
1."三顧茅廬"是巜三國志》和巜三國演義》一致欣賞的事情,對於諸葛亮這樣的"大師級頂層設計師",劉備如果用所謂的"畫餅"方式,能夠請得出山?縱論天下大勢、舉事英雄、霸圖大業,諸葛亮是一番激揚指點,雙方根本沒有提"事成後如何、如何”,諸葛亮出山的根本原因在於"士為知己者死"。
而劉備是用道德和人格的力量打動對方一一三顧矛廬。
而劉備的崛起與河北袁紹、曹操、孫權,是不同的,他們更多的是北方角逐、長江爭雄,一時中國大地,烽煙滾滾,金戈鐵馬。
而劉備也不甘示弱,懷著匡護漢室的壯志,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2.仁義、寬厚,盡攢天下人心
建安十二年,劉備從樊城敗退當陽時,願意追隨劉備逃亡者有十多萬,扶老攜幼,哭天號地,有人勸劉備棄眾快逃,劉備說:"成就大業者,以人為本,現在人們都隨我來,我不能拋棄他們!
這是一個待人寬厚的劉備,一個因人格力量贏得"天下歸心"的劉備,
還是劉備當年任平原縣監察機關幹部時,一個不滿劉備的人買兇刺劉,而刺客知道是劉備時,不忍行刺,語之(告訴劉)而去!
如果劉備是一個靠"畫餅"操社會的老大,刺客會打讓手嗎?這是人格的力量!
結束語:和曹操相比,劉備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顯得平庸,但是,手下有可以託付立君大事,甚至可以取而代之的諸葛亮,是劉備的識人本領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劉備光彩耀人! -
5 # 生活問道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老闆的成功其實都是畫餅的過程。有的人畫成了,有的人只不過是畫餅充飢。
《三國演義》中有兩個人畫餅都非常厲害,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劉備。
曹操我們好理解,本身就是官宦人家出身,起點高一些,似乎畫出的餅更容易讓別人相信。劉備呢?演繹中描寫“織蓆販履”,按照今天的話說就是擺地攤的,動不動就得被城管攆著跑,自然就難一些。我們就離開正史,回到《三國演義》裡面來找找答案。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書中寫的曹操自小就不愛學習,並且心眼多,用用小計謀擺了告他狀的叔父一道,或許是那個時代的熊孩子吧。
但是第一次給曹操畫餅的人還不是曹操自己,而是橋玄。橋玄當時就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意思是說,天下就要大亂了,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可以平定亂世,難道這個人會是你嗎?這麼洗腦的話誰聽了都的熱血沸騰。
第二個人是南陽何顒,他說的更肉麻:“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這可就是赤裸裸的造反了。漢朝的天下不行了,以後的天下肯定是你的。
第三個人更厲害,此人叫許劭,汝南人。這個人非常有名氣,橋玄和何顒如果說是大學老師的話,那他相當於院士,相當權威了。對於橋玄和何顒的褒讚,曹操也有點蒙圈了,畢竟是年輕小夥,哪受得住這麼忽悠,就跑去問許劭:“大師,幫我看看我以後會是個什麼樣的人?”許劭一開始沒理他,又問了一遍,許劭很不情願的告訴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話其實不是好話,但曹操不管這麼多,至少不是個庸才,大笑而去(書上寫的是大喜,我覺得還是大笑合適)。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註定,曹操一生還真的是這麼走過來的。
當時天下最有權勢的是董卓,董卓廢立天子,已經是人神共憤,家族最顯赫的是袁紹,袁術兄弟,四世三公,諸侯實力最強的應該是東吳孫堅。也就是說,連當時只是平原令的劉備,手裡都有千來號人馬。
曹操手下沒有一兵一卒,因此,曹操在衛弘的贊助下“散家財,合義兵”,豎起“忠義”大旗招兵買馬。短短一段時間就聚集了數千兵馬,曹操的原始本錢就是這時候積累下來的,這時的曹操,還沒有“亂世之奸雄”的想法,估計連能臣也沒有想過,最大的目的就是清君側了。
曹操的“能臣,奸雄”野心應該是在討逆聯盟失敗後,迎天子以令不臣時開始成熟的。其後的曹操,藉助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滅呂布,誅袁術,平袁紹,降張秀,敗馬騰,一舉平定北方。
由於時勢使然,曹操畢生沒有寰清宇宙,一統天下,但是回頭看看橋玄,何顒,許劭三人的評價,還真就是曹操一生寫照。
劉備:字玄德,身份:落魄貴族,靠擺地攤過活。他的一生真可以用現在流行的話來形容“折騰吧,萬一成功了呢?”
劉備就是把自己折騰成功的。
他沒那麼好的命,有那麼多人搶著給他算命。有算命的路過他們家門口,看著他們家門口的大樹了,隨口來了句“此家必出貴人。”他聽見了,動了心思,於是自己給自己算命“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這話要是別人聽了,最少打一頓,這可是謀逆大罪!可偏偏總有這多事缺心眼的,小孩子不懂事,他叔父劉元起多大人了,也跟著摻乎“此兒非常人也!”時不時的資助他們家過日子,也算是感情投資吧,萬一哪天中獎了呢!雖然後來跟著鄭玄,盧植等天下大儒學過一段時間,但說到底不是讀書的料,和公孫瓚也認識,可公孫瓚都是一方諸侯了,也沒有提攜他。這麼說吧,二十八了,還為吃飯發愁呢!
也是該著了,看見劉焉發的榜文了,可能自己有勁沒處使,嘆了口氣,就被人盯上了,誰呢?張飛,然後又來了個關羽。劉備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單純的漢子,趕快用了三寸不爛之舌把他的抱負從頭到尾擼了一遍,這倆成功被洗腦。
一分錢沒有能發展兩個下線,還是業績高手,這本事沒有第二個人了。然後,又遇見了販馬的老闆張世平,蘇雙,又是一通忽悠,馬也有了,錢也有了,打造兵器的鐵也有可。簡單一句話吧:幽州太守劉焉不小心打造一個大BOSS出來。
之後的劉備打出了和早期曹操相似的口號“討賊安民”,一路征戰,雖然勝少敗多,但成功的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以至於後來說了句話“孔北海知道世上有劉備。”孔融當時是天下大儒,能被他知道,說明在知名讀上劉備已經初步成功了。
劉備最背運得階段就是董卓死了之後的那段時間,“討賊安民”已經不存在了,無賊可討他的存在就名不正言不順。這個時候曹操剛迎帝還都,傳統軍閥袁紹,袁術,公孫瓚等人各有分封,只有他屬於民間武裝。
這時候的劉備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用他過氣貴族的身份---他雖然也對外公開過他的身份,但他隨口一提,別人隨便一聽,盡力而已。而現在,他必須要把他的身份重點突出化,他是皇親國戚,只有這樣,按照大漢的律法,他的武裝才能合法。別人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信不信,謊話說了千遍就是真,更何況這還不是假的。
第二個就是等待時機,劉備在所軍閥諸侯中,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終於,他等來了徐州的機會。要說他不想要徐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徐州,他成功的將自己仁義的這張餅透過徐州鋪滿了天下。
相反的,他是仁義之君,那不仁義的自然就是要屠城徐州的曹操了。可憐的曹操莫名其妙的幫劉備揚了名。最可怕的,劉備找到了屬於他的政治口號“匡扶漢室”。
普天之下,亂世之秋,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劃拉自己的算盤,曹操搶先一步佔領了統治的最高點,劉備註冊了道德的最高峰。事至於此,無論劉備多麼的落魄,他都有個可以攻擊一切目標的理由,任何人對於劉備也不敢輕言殺戮。
終於,畫了張“匡扶漢室”大餅的劉備迎來了人生巔峰,也終於在獻帝禪位,曹丕稱帝后,把這張餅就著漢中王的帝號嚥進了肚裡。
對比曹操和劉備的畫餅,其實難分伯仲。但如果對比二人出身,起點,成就等一系列因素的話,不得不說,劉備還是要技勝一籌,不愧為最能畫餅德大BOSS。
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陳到、糜竺等等眾多的文臣武將,為什麼放著曹操這種“大企業”不去,反而去劉備開的“皮包公司”?
回覆列表
畫餅談不上,劉備前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落魄。
劉備前期雖然沒有好的勢力基礎,但是劉備有身份啊。
本身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皇室貴胄,要知道但是的漢室宗親並不算太多,東漢末年皇室好幾代都沒能“子承父業”,都是在相近的宗族中找個比較合適的繼承大統的。所以,劉備這個名頭還是很有噱頭的。
再者,劉備是盧植的弟子,和公孫瓚是同門師兄弟。盧植乃是當世大儒,漢末三將之一,身為他的弟子,名頭也是很響的。
要知道當時的人們是非常注重名聲的,而且劉備個人也很有能力,百折不撓,屢敗屢戰也是折服了很多人的。
綜合來說,劉備有“畫餅”嫌疑,但是完全稱之為“畫餅”也欠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