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度旅人

    陶淵明在古時候的地位也是不低的,他不僅是一位詩人同時還是一個朝廷官員,但他為什麼要歸隱田園呢?難道是他不想做官嗎?

    根據史料記載,陶淵明先後出仕共計五次:第一次起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軍幕,第三次為鎮軍入伍,第四次為建威入伍,第五次任彭澤縣令。可以說,早年間陶淵明有著深遠的政治抱負,尤其是在398年的時候,他投身於桓玄幕府,那時他認為晉朝必敗。

    沒想到,結果不盡人意。不久,劉裕舉北府兵起義,桓玄敗逃江陵重整軍力,遭西討義軍擊敗。桓玄試圖入蜀,卻被益州督護馮遷殺死,時年三十六歲。

    陶淵明早年的時候其實生活還是比較優渥的,因為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他父親曾經納過妾,說明還是比較有錢的。但是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家道中落,陶淵明的生活就變得拮据起來,但是所幸他在讀書這方面還是很有才華的,在艱難熬過童年的艱辛後,他成為了小官吏,有了經濟來源,所以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任州的祭酒一職,但是在此期間他過得並不開心,因為他身處東晉末期,朝廷腐敗,百姓受苦,而那時候天下紛爭漸起,他作為一個寒門出身的小官吏對於朝政的影響太小了,很多事情他看不慣,但是又沒有改變的能力,有著拯救蒼生的想法可惜不能落實,這種心理落差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他選擇了辭官離去。

    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

    文中明確指出了:他做官是為了討生計,否則,陶先生實在有著捉襟見肘的經濟困難。再者,陶先生非常坦誠的談及了自己的官職,是其族中的叔叔陶夔透過自己的關係向“諸侯”求情,這也就公然說明自己的官職是怎麼得來的了。

    當時之所以求得彭澤縣令,是因為陶先生不喜歡出遠門,守家帶地的做個小官感覺也很踏實。且當時剛結束了一場大規模戰爭,在家附近工作也比較踏實。而且,做上彭澤縣令還可以利用公款蹭點糧食吃,打點美酒來喝。

    但是,沒過多久,陶先生就發現當官不適合自己,畢竟,自己是個文人,心存天下,小小的縣令發揮不出多少才能,所以,他感覺不是很自在,乾脆就辭官回家了。此時,恰逢妹妹喪夫,也給了陶淵明辭官的契機跟理由,所以,他就此自動辭官。

    而且,他自己在文中還談到,為官八十多天,並沒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上層領導到下層查工作的事情他更是壓根沒提。

    但是,他對桓玄在京師的官職是一直很是嚮往,他甚至認為:如果,當時自己在京師的話,那麼,肯定也能獲得一個官職。三年後,陶淵明擔任建威將軍,東晉末年將領、鎮北將軍劉牢之之子的劉敬宣的入伍與桓玄有著密切關係,之後,劉敬宣更是為陶淵明搭起了一座橋樑。

    因與劉裕關係親近,陶淵明大可以出任大官,但是,他僅當了八十多天小官就徹底歸隱田園了。此後,劉裕建劉宋屢次請他出山任職都被拒絕,因為,此時曾經效力於桓玄這件事對於陶淵明而言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無論是晉朝的皇帝,還是劉宋王朝的皇室,他們都可以拿這件事來要挾他,這就相當於一臣曾侍過二主。陶淵明當然知道這很危險,所以,乾脆不再當官,也不再站隊,以此保自己一條命。這在政治場來說,算是一個明智之舉了。

    其實,陶淵明做劉敬宣的入伍,已然拉近了他與劉豫的關係,而後,再遠離政治旋渦,從而,保住了性命。因為,陶淵明之前是桓玄政治勢力的一份子,為了剝離他的這一身份,所以,他需要妥善處理自己與劉豫以及皇室的關係,如若不然,說錯一句話就很可能人頭落地。

    所以,陶淵明迴歸田野後寫一些田園詩。

    但是,也不得不說,他的政治才能跟其文學造詣都是讓人驕傲的,更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其實,他能夠免於荼毒,還要感謝族中叔叔陶夔的庇佑。沒有親人的蔭庇,也就是所謂的朝中無人,沒人給他洗白的話,也就無法回鄉過上一陣隱居寧靜的生活。

  • 2 # 夢中花鏡中人

    根據史料記載,陶淵明先後出仕共計五次:第一次起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軍幕,第三次為鎮軍入伍,第四次為建威入伍,第五次任彭澤縣令。可以說,早年間陶淵明有著深遠的政治抱負。

    關於做官和歸隱,他一直很矛盾。既想為官一展鴻圖,又想遠遁田園清修,遊走在仕與耕之間,十數年。幾度反覆後,他發現自己不喜為官,不擅為官,迴歸自然才是心之嚮往。

    於是陶淵明堅決辭官隱逸,迴歸田園,由儒家的“入世”到道家的“出世”,從“治國平天下”的大志到“田園牧歌”的平淡。看似失去了榮華富貴,卻收穫了精神上的富足,也為後人留下一篇篇驚豔的田園詩。

  • 3 # 魚羊史話

    我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

    陶淵明並不是,不想當官,只是他不能當大官。只能做小官,而他本人又心高氣傲,所以就索性辭職,去尋找理想。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主要是在當時,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採取的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門閥世族,按血緣紐帶來提拔官員。

    陶淵明的父親曾經做過太守之類的官員。陶淵明長大之後憑藉自己的才華和一點關係,也進入了官府做了幾年小官。可是慢慢的,陶淵明不想安於現狀,他想躋身高位。可是他發現,他的上級和朝廷中的高官似乎都不怎麼待見他。

    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卻憑藉著祖輩留下來的血緣,得以進入中央。(比陶淵明早一點的人物,王羲之就是如此。兩歲的時候就被憑藉祖上的功績,被封為大將軍。起點就已經比陶淵明高了許許多多。)既然高又不成,底又不就。索性離職,歸隱山林,吃喝玩樂,呼朋伴友。從陶淵明的詩中也可以看出,他種田各種的不怎麼樣。

    後世把他包裝成一個偉大有理想的隱士,不過是多種時代因素造成的。完全是時代的需要。

  • 4 # 愛獨史書

    陶淵明遠離官場的原因很複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寒門庶族出身,卻能官至侍中、太尉、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封長沙郡公。在那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時代,可以說是屌絲逆襲的典範了。

    陶侃發跡於建興元年,由於陶侃擊敗杜弢,被王敦表薦為荊州刺史。等到司馬睿稱帝之後,王敦漸漸有了反心,而陶侃則被其排擠至廣州,徹底邊緣化,期間差點被王敦殺掉。但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到了廣州的陶侃,又平定了佔據交州的杜弢餘部杜弘與溫劭,加官進爵,都督交州軍事。等到王敦控制了中樞以後,和陶侃關係不睦,兩個人之間發生了很多衝突,直到王敦之亂被平定。

    王敦雖然造反,但是王家卻沒有遭到削弱,在朝堂上仍然有很大勢力,比如王敦的弟弟王導就和當時的外戚庾亮共同執政,兩個人矛盾頗深,而陶侃則支援庾亮,直到庾亮作亂,陶侃本人的態度其實是十分曖昧的,因此陶王兩家可以說是有世仇。

    陶淵明出仕擔任江州祭酒時,他的頂頭上司江州刺史就是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本身是個庸才,被其妻子——也就是中學課本里提到過的那位吟誦“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才女謝道韞所鄙夷:"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因此陶淵明瞧不起王凝之,恥於位列王凝之之下,選擇第一次辭官。

    2、陶淵明第一次辭官之後,妻子去世,生活陷入困境,在桓玄的徵辟下出任幕僚,但是隨後桓玄謀反,陶淵明再次辭職奔母喪。劉裕擊敗桓玄之後,再次徵辟陶淵明擔任自己的參軍。等到劉裕也對帝位躍躍欲試的時候,陶淵明再次辭官歸隱。

    3、劉裕稱帝之後,對陶淵明念念不忘的再次派人請求陶淵明出仕,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拒絕。《陶淵明傳》提到"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這裡的高祖,指的就是劉裕。

    因此,陶淵明的歸隱是一個相對較複雜的長期選擇。前期是因為上司是自己家族的世仇並且昏庸無能;中期是因為看出桓玄和劉裕的野心勃勃,不願與亂臣賊子為伍;後期則是身為東晉遺臣,恪守士大夫禮義。雖然最終迫於生活的壓力選擇出仕,但是還是沒能無視自己的道德潔癖,第四次辭官歸隱。

    陶淵明作為官四代,曾祖父又是東晉名將,可以說是家學淵源,軍事政治才能不會差。而劉裕雖然號稱是漢室宗親,但是這時候蜀漢都已經滅亡多年,早已淪為寒門,和同樣屬於寒門出身的陶淵明天然親近。如果陶淵明盡心盡力地為劉裕服務,跟隨劉裕征戰天下,作為早期的從龍名士,再考慮到劉宋皇室與世家大族的分歧,幾乎可以肯定他將取得不亞於曾祖父陶侃的成就,被當做劉氏制衡士族的武器得到重用。

  • 5 # 野史日記

    陶淵明歸隱田園是無奈之舉,並非不想做官。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從陶淵明出仕說起。

    陶淵明為了夢想出仕

    陶淵明這個人,從小就非常聰明,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有著積極的心態和遠大的抱負。正是因為這樣的一腔熱情,加上他的作為官宦子弟,於是順理成章的出仕去追求夢想,做為一個讀書人,陶淵明懷揣夢想出仕,同時他也有著讀書人特有的個性。

    陶淵明壯志難酬

    步入官場一段時間後,陶淵明發現出仕和他的夢想距離很遠,現實和夢想的落差讓他有些失望,作為一名讀書人,壯志難酬,個人志向很難實現,他對這個社會和官場逐漸的失去了信心,一直到最後的失望,甚至絕望。

    陶淵明歸隱田園

    面對骨感的現實,陶淵明有兩個選擇,要麼和其他人一樣改變自己融入社會,要麼“出淤泥而不染”。陶淵明做為一名讀書人,有自己的個性,他選擇了改變環境,保住自己的個性,既然夢想和現實不融,他陶淵明和社會不融,那麼他選擇遠離社會,保留夢想。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官去追逐夢想的,只不過他看透了官場,看透了命運,最終在萬般無奈之下,歸隱田園,守一方心靈淨土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坐大巴、小車會暈車,而坐地鐵、高鐵、火車、機車不會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