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afeLanding一路順風
-
2 # 品質小吃
首先我們要知道,吉士粉是一種呈黃褐色的粉狀(高價量呈雞精狀的小顆粒)食品新增劑,屬於一種舶來品,有一股比較濃郁的奶香或果香味,在食品製品中主要起到增香加色和定型的作用。因為它屬於一種食品新增劑,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平時在食品製作過程中,儘量少用或者不用之類東西。就象題主說道的“酥肉”,我們在加工製作過程就完全可以不用它,改用玉米澱粉,雖然效果可能不如吉士粉,但是卻更安全更健康。
我們把處理乾淨的五花肉去皮,改刀切成指頭粗細七八釐米長的長條,用適量的鹽,雞精和生抽碼一下味。
另取一容器,打入雞蛋液,加入生抽(儘量別用老抽,顏色太重),料酒,少量的鹽,雞精,純花椒麵,白胡椒粉,玉米澱粉,少量麵粉(相當於玉米澱粉三分之一的量),適量加入一點溫開水或湯汁,然後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將所有用料打成糊狀。靜放十分鐘後,將肉條放入,再攪拌均勻,保證每條肉掛糊都比較勻稱為止。
鍋中入寬油,燒至六七熱(微微有油煙冒起)轉小火,然後將掛滿糊的肉一條一條下入油鍋,必須是前一條浮起後,第二條再下鍋。炸至微黃時撈出,將油溫再次升高至八成左右,將酥肉倒入油鍋復炸。復炸時間不能太久,前後十秒就足夠了(酥肉呈金黃色最佳)。
復炸後的酥肉乾香酥脆,不易返軟,放置時間更久,同時不用吉士粉,吃起來也更放心。
-
3 # 好吃先生擺龍門陣
酥肉裡面放吉士粉,為什麼?
其實,題主已經在質疑酥肉裡放吉士粉了。傳統的酥肉是無需放任何食品新增劑的。酥肉主要吃法有兩種,一種是幹吃(酥脆、甘香),一種是半湯菜(滑嫩、湯鮮)。
酥肉是一道傳統川菜。主料:豬前夾子肉、雞蛋、紅薯澱粉。調料:食鹽、薑末、紅花椒、料酒、胡椒粉。
隨著江湖菜的誕生,酥肉的製作流程及調味料有了新的方式。比如,有放吉士粉的,有放生抽的,有放辣椒粉的,有放豆瓣醬的等等。
放吉士粉的不屬於傳統正宗酥肉,我們給他定位屬於江湖菜吧。 -
4 # 啞巴美食家
酥肉是一種美味到有點帶“罪惡感”的美食,反正我沒開始減肥之前是隻要去吃火鍋就必點酥肉,不管是直接沾椒鹽吃,還是略煮一下吸飽了湯汁吃都是十分美味的。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酥肉相關的問題,最後會順便分享一下酥肉的做法哦。
本次題目是【酥肉裡面放吉士粉是為什麼?】首先給一些小夥伴解釋一下“吉士粉”是什麼東西。最初吉士粉這種材料中餐其實是不用的,它並不是某一種具體調味料、香料粉的名字,而是多種新增劑的混合物。一般來講吉士粉由穩定劑、疏鬆劑、澱粉、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和填充劑共同組成,所以它是一種具有濃郁奶香和果香氣味的混合型食品香料粉末,在蛋撻、麵包、蛋糕等很多西式糕點中比較常見。
那麼接下來就是“酥肉裡放吉士粉是為什麼?”這個主題了。事實上我們並不建議做酥肉的時候放吉士粉,不過可能確實會有人這麼做,因為單從效能上來說,吉士粉好像跟酥肉還挺“般配”的,那為什麼我們並不建議這麼做呢?
吉士粉的成分決定了它具有增香、增色、酥脆和增強粘滑性等特質,也算是功能性很強了,這些已經配比好的新增物會讓酥肉外層的口感更容易鬆脆,但是吉士粉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其中含有的食用香精帶來的。
這些香精的存在就導致了做酥肉的時候基本不能用吉士粉,不然的話整道菜的味道就會變得不倫不類。畢竟小酥肉雖然各地做法有所區別,但是總歸它還是一箇中式的鹹香口味的菜餚,這個時候如果變成以奶香味或者果香味為主導,就會帶來一種味覺上的荒誕感,真要形容的話,可能就是吃了“冰糖肥腸”或者“臭豆腐冰淇淋”這類甜點的感覺吧。
所以做酥肉的時候吉士粉其實是沒必要使用的,首先是它與菜餚風格會有衝突,而且會讓酥肉失去肉香和風味,其次就是不用吉士粉也可以很簡單的製作出酥肉來,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做法:
——炸酥肉——【準備材料】:豬肉1斤、紅薯澱粉30克、麵粉10克、雞蛋清1個、鹽、料酒、薑末、十三香、花椒粉、食用油適量
【製作步驟】:
把豬肉改切成1釐米左右的條狀或者厚片,豬肉切好放碗裡,繼續加入食鹽3克調味,再加適量料酒和薑末去腥,一點十三香和花椒粉增香提味,抓勻之後放一邊醃漬入味;接下來把紅薯澱粉放入另外一個碗裡,碗中加清水將澱粉拌勻,靜置之後澱粉液會明顯分層,將上層的多餘清水全部倒掉,只留底下澱粉備用;豬肉醃漬大約15分鐘左右,將濃稠的溼潤澱粉倒進醃漬豬肉的碗中,充分抓勻之後加入一個蛋清再次抓勻;起鍋加多一些油準備油炸,油溫升至5成熱下豬肉炸第一遍,下鍋之前可以給碗中豬肉再加1小匙油抓勻,可以避免粘連。酥肉炸制大約3分鐘左右就徹底定型了,撈出控油之後將油溫升至6成熱以上,再次回鍋炸至酥肉表面金黃即可撈出瀝油裝盤。【酥肉的要點總結】:1、豬肉的部位選擇
炸酥肉對於部位的要求其實並不嚴格,五花肉、裡脊肉或者是豬腿上稍嫩一些的部分都可以,主要是看自己對於口感和肥瘦的喜好。不過豬肉上的皮和筋膜之類的要去掉,不然的話經過油炸之後這些東西的口感會發硬、韌,吃在嘴裡跟“酥”夾雜起來是不太舒服的。
2、麵糊如何調製
麵糊決定了酥肉的外層口感,也是這道菜的關鍵之一。油炸的東西一般都是要裹糊,一般炸酥肉的麵糊可以用紅薯澱粉和普通麵粉1:1混合,然後用一點清水或者啤酒將其潤透,再倒掉上層分離出來的水,只留下溼潤透了的粉糊就可以了。其實麵粉和澱粉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麵粉的蛋白質含量遠比澱粉高,所以麵糊中澱粉比例高一些炸出來就偏酥脆,麵粉比例高一些就偏硬脆,看自己的口感喜好做調整就好了。
3、香料、調味料的選擇
自己做來吃的酥肉還是以自己的口味為準,比如我不太喜歡咬到花椒的顆粒感,所以就只是加了點十三香和花椒粉而已。如果對於花椒比較喜歡的話,可以先把一小把花椒用鍋子乾燒焙炒,去掉花椒的多餘水分後再拍碎一點用來跟豬肉拌勻油炸,香味會大大提升,再油炸之後也是酥脆的口感。其他調味料也是如此選擇,而且醬油什麼的其實最好不用,不然炸出來顏色會容易偏暗沉。
4、最後補充一下說說吉士粉
吉士粉雖然可以給菜餚增色,也可以讓油炸食品更酥脆,但是它裡面的香精和奶粉的香味會極大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和調味,所以其實中餐裡的油炸菜餚並不適合使用吉士粉,自然做小酥肉也就用不著放它了。除非是真的喜歡帶有奶香味的、好像零食一樣風格的酥肉,那倒是可以試試看。
-
5 # 奮鬥哥Vlog
吉士粉雖小,可別小瞧。它單單成分就非常複雜,是由疏鬆劑、穩定劑、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澱粉和填充劑組合而成。
而吉士粉的作用,則主要顯示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增香:能使製品產生濃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
其二、 增色:在糊漿中加入吉士粉能產生鮮黃色;
其三、增鬆脆並能使製品定形:在膨鬆類的糊漿中加入吉士粉,經炸制後製品鬆脆而不軟癟,形態美觀;
其四、強粘滑性:在一些菜餚勾芡時加入吉士粉,能產生粘滑性,具有良好的勾芡效果且芡汁透明度好。
吉士粉的用法並不難,它最開始被人熟知時,是在西餐中主要用於製作糕點和布丁,後來透過香港廚師引進,才用於中式烹調。
由於吉士粉易溶化,所以非常適用於軟、香、滑的冷熱甜點之中,比如蛋糕、蛋卷、包餡、麵包、蛋撻等糕點中。
而常見的吉士粉為奶味吉士粉,普通吉士粉,即溶吉士粉這三種。其中溶吉士粉是一種常用香料粉,通常用於麵包、西點表面裝飾或內部配餡和夾心。而且可在冷水中直接溶解使用,是一種即用即食型的餡料配料。
而傳統的吉士粉需要加水後加熱到澱粉的糊化溫度(60-70℃),然後冷卻方可使用,過程較繁瑣。
炸酥肉的小秘訣:製作炸酥肉五花肉太肥,裡脊肉太瘦,因此,選擇肥瘦相間、沒有筋膜的五花肉最佳。另外,在炸制前,肉要提前醃製一下才更佳入味。製作小酥肉的麵糊,可以用全面粉,也可以用全澱粉,但是用麵粉和澱粉對半,這樣,炸出的酥肉口感和顏色都是最好的。和麵糊時,加雞蛋要加雞蛋清,因為蛋清可以起到酥脆的作用,而蛋黃太多反而會回軟。製作麵糊時,往裡面加一些食用油,充分攪拌均勻可以防止肉片粘連,另外炸的時候,一片一片的往鍋裡放,也能防止粘連。酥肉要酥脆好吃,油溫的控制非常重要,而且要復炸一次。第一次,油溫略低,將肉炸熟。
第二次,油溫要高一些,將肉炸酥,還能逼出一部分油脂。製作小酥肉時調的糊要稠一些,讓糊完全包裹住肉不能露出來。如果糊太稀,肉肉上粘不上面糊,那樣肯定起不至酥脆的效果,而且還容易把肉炸的水分流失變幹,口感大大下降。炸酥肉火候很重要,一定要中小火慢慢的炸,不能用大火猛炸。因為油溫太高只是瞬間把表面炸脆了,一旦離開熱油,裡邊的熱氣和溼氣還會往外滲,那麼外邊一層薄薄的脆殼肯定就軟了。炸制的時間也要控制好,時間大長,肉裡邊的水分也會流逝,肉肉就會變硬。
回覆列表
吉士粉是一種香料粉,呈淺黃色,具有濃郁的奶香味和國香味,一般在西餐中主要用於製作糕點和布丁,後來又用於中式烹調了。吉士粉可以增色、增香、增加鬆脆度並能使製品定型。故在各種油炸製品或酥肉裡也同樣使用。